老專家上門問診、科主任對症施針、研究員健康宣教、醫療隊補充急需藥品……11月9日至10日,空軍軍醫大學校長張思兵代表學校黨委、王寶紅政委,率領空軍軍醫大學醫療隊來到石家莊飛行學院某旅開展健康巡診,讓枕戈待旦備戰打仗的飛行員及地勤人員,在戰位旁就能享受到大醫院的優質服務。
一到某旅駐地,張思兵就來到訓練場,看望正在緊張訓練的飛行員,了解他們執行飛行任務期間的健康狀況。現地查看了場站醫療條件,了解基層衛生機構組成和保障需求,要求醫療隊嚴格落實軍委、空軍黨委和首長的指示要求,瞄準打贏練本領,情暖戰鷹送服務,幫建一支「熟悉基層場站、隨時能上戰場」的醫療隊伍,切實提升基層單位衛勤保障能力。
在藥品捐贈儀式上,張思兵代表學校黨委向該旅贈送了價值14萬元的藥品,護膚止癢、脫敏祛溼、防齲固齦等十餘種急需藥受到官兵的廣泛歡迎。
隨後,張思兵帶領醫療隊員參觀了該旅的旅史長廊,了解這支部隊的光榮歷史和培養出的英雄飛行員,大家在今夕對比中感受空軍部隊的鐵血榮光和官兵的戰鬥精神,進一步堅定了備戰打仗、為基層服務的初心使命。
對接急需 抽調衛勤尖兵
「沒想到你們這麼快就來了,真是太感謝了!」旅領導握著張思兵的手激動地說,這次來的20餘位大牌教授和巡診專家讓他喜出望外。
進入秋季,學校年度巡診任務已經基本敲定,該旅並不在學校承擔的空軍「飛行人員頸腰強健軍營行」醫療服務名單中。但得知旅醫院骨幹不足、官兵健康需求迫切後,校黨委按照建立無縫對接保障措施、搭建高層次服務平臺的服務標準,決定從緊張的任務間隙中擠出時間上門服務,得到了專家的積極響應。
醫療隊匯集了骨科、心血管、皮膚、消化、中醫、口腔等優勢學科的中堅骨幹,隊員來自特色醫學中心和口腔醫院,其中有些的是學界領軍人物,有些掌握獨門絕活,他們採取綜合服務與專科診療互補、醫療服務與專項調研結合、健康宣教與動態跟蹤同步的方式,為一線官兵提供優質的定製化服務。
根據前期對官兵健康需求的調研,醫療隊將集補牙、治療、潔牙等功能為一體的口腔流動診療車開進軍營。
多科聯合 悉心會診把脈
醫療隊一到軍營,就在場站醫院門口擺開了問診臺,得知醫療隊進旅的官兵們也早早等候在此,「這可是平時都不好掛的專家號呢。」
飛行員小李拿著病例、CT片找到了杜俊傑教授,急切地詢問令他困擾不已的頸腰椎疼痛如何治療。杜教授用生活中的例子為喻,一邊教給他加強肌肉力量的方法,一邊寬慰他不要過度緊張、保持合理作息和訓練。
在正骨科馮偉教授的診室門口,等待的官兵排起了長龍。前來問診的小鄭半個月前不慎崴傷了腳,馮教授診斷崴腳的根源是「脊柱輕度側彎引起的行走用力不平衡」,小鄭將信將疑,沒想到腰部被馮教授「一掰」,腳踝馬上不疼了,可正常行走。
機務中隊小杜特地把母親王阿姨帶來就診。王阿姨今年五十多歲,已患頭暈頭疼症多年。中醫科馬新英教授從體質上、病史上找癥結,通過扎針緩解了王阿姨的痛感,給王阿姨開出了藥方。
司機小吳有時感到左腿膝蓋疼,四處求醫也沒有找到癥結。「疑難雜症去找理療科的葉超群教授。」戰友一句話,小吳慕名而來。葉主任給小吳問診後,告訴小吳是因為常年開車,腳用力不當而引起。給小吳做完理療治療後,葉主任還教給小吳一套「鍛鍊操」,只要堅持做,以後小吳的腿就會慢慢康復。
上個月技師梁璞專門驅車到西安看牙,醫生告訴他治療要分「兩步走」,還得再去一次。到了二次治療的時間,梁璞卻因保障任務走不開。正發愁,沒想到流動診療車開到營區。給梁璞看診的林媛副教授,不僅為小梁做了二次治療,而且教給他日常保護牙齒健康的小妙招,梁璞受益多多。
口腔醫療開展的「專家初診-拍片診斷-專業治療」一站式診療服務,受到官兵的普遍歡迎。劉青、於世賓、馬志偉3位專家的診臺一字排開,為前來就診的官兵悉心診療,還拿著牙具模型耐心細緻地講解治療和預防方法。
「大家的醫療需求儘量寫詳細一些,我們後續會建立動態健康檔案。」治療間隙,軒昆教授還忙著做口腔健康宣教和調查。每年,他們為醫院「頜面戰創傷救治與修復重建」「野戰口腔醫療設備研製」等研究課題收集問卷萬餘份,這些數據為備戰打仗背景下的衛勤決策提供了科學支撐。
為了把寶貴的時間留給就診的官兵和家屬、需要幫帶的基層軍醫,醫療隊員每頓飯都是匆匆解決。
很多家屬聽說來了巡診的醫療隊,紛紛來到現場。
科研攻關 提升健康戰鬥力
身體強健是最基本的戰鬥力,增強對健康的認識力和掌握力,是提升健康戰鬥力的第一步。
耿喜臣研究員給飛行員們現場教學抗荷體能訓練,帶領大家了解空戰體能的訓練方法,現場互動十分熱烈。飛行員任務間隙,耿研究員還與他們面對面深入交流,仔細比較不同駕齡、不同機型飛行員穿戴抗載荷服設備的感受,為抗載荷裝備優化升級收集一手數據。第三次來到該旅的他和飛行員已經是老朋友了,不少飛行員還曾到他負責的離心機體能實驗室進行強化訓練。
齊建林教授進行心理健康維護授課,為官兵傳授簡單易行的減壓方法和心理健康管理策略。
訓練間隙,口腔醫院劉青教授、基礎醫學院饒偉教授,與航醫、飛行教官和學員面對面座談交流,了解新訓練大綱下的健康保障需求,宣講預防性集中治療,探索建立基層衛生隊-場站醫院-大學附屬醫院的需求溝通、遠程會診的途徑,同時向官兵給予法律諮詢服務。
短短2天的健康服務,醫療隊先後診療近950人次,拍片55人次,牙體治療135顆,開展講座、座談4場。隊員們竭盡全力提供多途徑的健康服務,挖掘深層次的衛勤需求,贏得了官兵和家屬的高度評價。
(圖片:李西軍 鄭文匯 攝)
來源:空軍軍醫大學 作者:檀琳 李西軍 鄭文匯
責任編輯:唐詩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