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位中國老爺爺徒手做拱橋的視頻,在國外知名視頻網站上突破了4000萬的播放量。不用釘不用角鐵,全靠一門中國自古就有的榫卯結構技術拼接而成。
▲阿木爺爺做拱橋
他的手藝讓人驚嘆
一塊整木
不用一根釘子、一滴膠水
只靠
磨...
畫...
鋸…
鑽…
鑿…
摳…
一頓行雲流水的操作後...
一掰開,就成了一張凳子
一合上,還能當枕頭!
相傳這是2600年前戰國時期魯班發明的「魯班凳」,又叫「魯班枕」,綽號「瞎掰」。
尋常木頭經過一番加工
打造成魯班凳、蘋果鎖
拱橋、將軍案等精緻的木製品
他是63歲的阿木爺爺
本名王德文,現居廣西梧州
憑藉一雙巧手走紅
他的單條視頻最高播放量超過4200萬
全部視頻總播放量超兩億
關注者超過118萬
看了視頻後
不少海外網友對神秘的東方「黑科技」——
中國傳統榫卯技術
連連稱奇,紛紛留言:
這是什麼中國功夫?
有人甚至讚嘆道
「阿木爺爺僅用鋼絲鋸和鉛筆
就戰勝了CAD工業。」
1
農村「硬核」大爺
其實,在63歲的阿木爺爺眼裡,自己的技藝並沒有多麼神奇,有的不過是幾十年的錘鍊而已。
早在阿木爺爺9歲的時候,他的父親就去世了。
為了補貼家用,自己開始跟著同村的人學做木匠活,入門時師傅就告訴他:
「不一則不專,不專則不能。」
阿木爺爺那時還小,不明白全部意思,只覺得這個活,看得見,摸得著,自己又感興趣,心裡踏實。
帶著一鋸一尺,阿木爺爺與木工活打了一輩子交道。
他在無形中堅守了師傅的信條,只要能把這一件事做到極致,即使一生只做一件事,足矣。
▲阿木爺爺做魯班凳
2
村裡的「寶藏」大爺
阿木爺爺經常有一些奇思妙想,心血一來潮,就做些詩情畫意的小物件。
一個手作明燈,點亮農家人的夜。
野鳥偷吃莊稼,那就做個「自動」驅鳥器。
小院太單調?小橋流水造一造。
造個木橋不用釘,想想真是不可思議!
3
孫子的「限量版」爺爺
爺爺這套絕學,還能給小孫子做「限量版」玩具。
木馬
三輪車
前幾年小豬佩奇火的時候
大爺用木頭給孫子做了一個
沒有電池也沒有軸承
大爺用內置的木頭機關就能讓它動起來
別人家小孩吹泡泡太費力
大爺直接給孫子做了個木頭泡泡機
孫子想划船
爺爺就用竹子做了一隻乘風破浪的小竹船
船篷、船槳是一應俱全
這小孫子估計打從記事起
就沒羨慕過別人家的孩子
有個啥都會做的「限量版」爺爺也太快樂了。
當阿木爺爺的視頻在網絡上火了之後,兒子告訴他:「你成網紅了!」
阿木爺爺笑著說:
「我也不知道啥是網紅,我就是個普通的農民,會幹個木工活而已。」
央視網評論員點評道:
「 傳播中國文化,最好的故事不在洋洋灑灑的介紹裡,而在純粹平凡的生活中。匠人精神,同樣來自平凡中的堅守。讓世界認識到中國之美,我們需要他們這樣有內涵的『網紅』。」
阿木爺爺說:
「幹一行就要愛一行,要對這行感興趣,
但是感興趣不代表只有快樂,沒有痛苦。」
「幹一輩子,只要把這個事情做好就可以了。」
擇一事 終一生
這就是中國手藝人們的「工匠精神」
更多推薦
文章素材來源 |人民日報、創意社等
圖片來源 |西瓜視頻@阿木爺爺
編輯 |Hong
幹一行,愛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