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新冠疫情發生後,發熱門診是醫院疫情的第一道防線,隔離病房是重症之重。
1月23號晚上7點50分,檢驗科範金斌主任接到隔離病房電話,第一例密切接觸者需要採樣,怕嗎?說實話,這時沒有不怕的。但他履職盡責,一點也不含糊,立即開車到醫院,迅速穿上隔離衣,做好一系列防護,快速到隔離病房採樣送檢。為了疫情需要,做到早隔離,早治療,脫下防護服後,他立刻進行了工作部署,中午和夜裡排雙班需要採樣的隨叫隨到。疫情嚴重,醫者逆行。根據省衛健委《關於調整我省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病原學檢測工作流程的通知》要求,宿遷市中醫院主動克服困難、積極創造條件,加強PCR實驗室建設,經市衛健委批准,於2月1日起正式開展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工作,負責宿遷市泗洪縣、泗陽縣、沐陽縣和宿豫區所有病例和密切接者新冠病毒標本檢測工作,每天能夠檢測200-400份標本。
宿遷市中醫院檢驗科PCR實驗室,建於2015年5月,嚴格按照實驗室要求建設,擁有層流負壓實驗室1400平方米,基因擴增實驗室180平方米,ABI7500螢光定量PCR擴增儀2臺、蘇州東勝ETC811基因擴增儀1臺,亞能生物YN-H16恆二級實驗室溫雜交儀1臺,Thermo KingFisherFlex核酸提取儀一臺,之江核酸提取儀一臺,2016年4月通過江蘇省臨床檢驗中心驗收,2018年3月通過生物安全備案,PCR實驗室4名檢驗人員都持有臨床基因診斷試驗上崗證。
2020年1月底,該院就已積極為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工作做準備,雖然所需設備和耗材非常緊缺,但該院通過多種渠道、動用各項資源,經過不懈努力,耗資200多萬元把所需的設備和耗材都準備到位,並在工程師的遠程視頻指導下進行安裝、測試。接到市衛健委檢測任務後,該院檢驗科人員4名持證人員主動請纓、不分晝夜、及時發放檢驗報告。在實驗過程中,核酸提取、PCR檢測、結果分析及廢棄物無害化處理,到最後出具檢測報告,前後總共經歷十幾個步驟。「拿核酸擴增前的標本處理來說,這一步驟是整個實驗流程中最『危險』的一步,因為檢測人員幾乎與新冠肺炎零距離。這也是最『難受』的一步,因為檢驗人員要穿上厚厚的防護服,戴上呼吸不暢的N95口罩,戴上護目鏡和雙層手套,在負壓實驗室中進行精細的操作。「如果要形容這種感受的話,整個實驗過程就像在蒸房一樣。」馬威說。由於樣本量大,檢驗人員穿戴厚重的防護用品,每次要連續工作5小時以上。實驗過程中,他們沒有辦法喝水,也不能上廁所。因為不方便吃喝拉撒,他們嚴格控制飲水、進食,只能在進入實驗室前進食一些麵包和少量的牛奶。他們穿帶嚴格執行三級個人防護要求,規範操作過程,保證檢驗結果均能及時、準確。截至目前,已檢測標本1300餘份,大大緩解市疾控中心實驗室檢測初篩壓力,為早發現病例提供大力保障。


新冠疫情來勢兇猛,大家沒有退路。從那一刻起,整個檢驗科所有人員,每天都已飽滿的狀態,積極應戰。大家都知道,患者張咽的動作會產生大量攜帶病毒的氣溶膠,讓醫護人員有感染。但隔離病房的電話一響,請纓在前方的戰將迅速拿起隔離衣,帶好採樣管,義無反顧。從那一刻起,他們就做好防護,做好隔離。提起家裡孩子,90後李雪眼睛紅了又紅說:「胡姨,孩子在他奶奶那,我都好多天沒見到孩子了,每當聽到他在電話裡喊媽媽時,我的心就很疼。」同樣,後方的戰將也毫不示弱,在物資緊缺的情況下,他們把外科口罩省給窗口採樣的同事戴,自己戴著普通的醫用口罩,採集來的標本要離心,要開蓋,同樣會產生氣溶膠。於是他們小心又小心,堅守崗位,無怨無悔!從工作物資到安全防護,從標本審核到發出範主任都心細如髮,事事都逐一安排,幾天幾夜不回家是常態。就這樣我們在一線衝鋒,他卻無時無刻在前方後方為我們解決後顧之憂,是我們堅強的後盾。檢驗科的所有人,放棄小家保大家。不顧個人安危,主動放棄休息,團結一致,共同目前守住防線,與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做生死較量。他們都是衝鋒陷陣的勇士。
「無論白晝還是黑夜,抗擊疫情的道路雖然艱險,但我們一定要披荊斬棘」,範金斌主任說。檢驗科所有人員,面對病毒毫不畏懼,因為大家相信在黨和政府的堅強領導下,醫者逆行,人類必勝!(來源:宿遷手機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