鹹肉慈菇燉河蚌:獨屬於春天的美味

2020-12-05 吃在鎮江

文圖原創 / 吃在鎮江

食物調味的最高境界在「和」,通過烹飪,調出的菜品「放鹽不覺鹹,放糖不覺甜,放醋不覺酸」,只覺得「五味調和」,才有滋又有味。

一到春暖花開之時,有道美食就會躍於江南人家的餐桌,那就是鹹肉慈菇燉河蚌。

經過一整個冬天的洗禮,鹹肉已是脂黃肉紅到了最佳食用期,配上當季最為肥美的河蚌和慈菇一起燉個湯,當真是鮮上加鮮。春季食用鹹肉茨菇燉河蚌不但強身健骨還能排毒養顏

河蚌屬河鮮,在我們家鄉河塘溪澗都能見到河蚌的身影,魚販帶殼販賣也就一到兩元一斤。別看這河蚌價格便宜,它的營養和功效絕對物超所值。

河蚌含有豐富的鈣,能促進骨質生長與代謝。河蚌肉中的蛋白質含量很高,還富含很多礦物質和微量元素,不但營養豐富,還有明目、解酒、清熱、壯骨提高免疫力的功效。

慈菇,又名慈姑、茨菇、燕尾草、白地慄等,生長在溏灘表土,性微涼而溫補。中醫認為,慈姑主解百毒,能解毒消腫,具有清肺散熱、潤肺止咳的作用。三月到四月左右的慈姑鮮甜面糯沒有苦澀味,燒湯最佳,再望後的慈姑長老了,會有微微的苦澀味,只能炒肉或燒肉了。

慈姑和河蚌都屬涼性,所以春天經常吃點,可以有效地去除冬日聚集體內的燥熱毒素,不但強身健骨還能美白肌膚。

想要做好這道鹹肉慈姑燉河蚌,其實還是有點小門道的

鹹肉一定要泡上一晚,去掉多餘的鹽份,我個人感覺用溫水泡會更好。

河蚌的前期處理很重要,河蚌買回來,先洗去表面的泥沙,從殼間縫隙處下刀劈開,取出蚌肉,剔除黑色的內臟和雜質,其中有一塊圓形的閉殼肌千萬要留著,那可是好東西,味道口感不輸瑤柱哦。

重點來了,取出的蚌肉用一些鹽抓一下,洗去表面的黏液,找一根擀麵杖,如果沒有擀麵杖用刀背也可以,豎著敲十下、橫著敲十下,把蚌肉的肌肉組織打散,這樣河蚌就「服軟」了,燒好後會又嫩又酥。

準備好河蚌和鹹肉,開始處理慈姑。先把慈姑洗淨,用小刀或者硬幣刮去慈姑表皮,這個步驟要在水盆裡完成,始終不要讓慈姑離開水,不要和空氣接觸,這樣刮好的慈姑不會發黃髮黑。

最後把切好的慈姑、鹹肉和河蚌用一半葷油一半菜油,加適量蔥姜煸透,加開水燒開後加入一點黃酒改小火,燉上一小時左右,最後加適量食用鹽調味,不需要加味精或者雞精了,河蚌自身的鮮味已經很足了,不要讓味精破壞了這天然的美味,可以適當放一些青蒜和白胡椒增加風味。

掌握了以上幾個要點,一道湯白肉香的鹹肉慈姑燉河蚌就可以堪稱完美了,河蚌、慈姑和鹹肉互相交換著彼此的味道,激發出無以倫比的鮮味,真正是獨屬於春天的味道。

文圖原創

歡迎轉發

相關焦點

  • 河蚌怎麼吃?教你做出好吃又有營養的河蚌大餐!
    很多從小在農村長大的朋友們,應該都接觸過河蚌吧,以前農村裡的河蚌大多數都是用來養鴨子的,而且在荷塘裡或者是小河邊,經常都能夠看到河蚌。有的時候我們也會拿一些河蚌自己做來吃,但是隨著現在環境的破壞,河蚌已經越來越少見了。
  • 略帶苦味的慈菇怎麼做好吃?與黃芽頭一起煮,是你意想不到的美味
    慈菇,也有人稱茨菇、茨菰、燕尾草、白地慄等,每年到了冬季,便是慈菇上市的時候。慈菇的味道有點甘也有點苦,也正因為這隱隱的苦味,所以並不如別的蔬菜那般受大眾的喜愛。老一輩的人對這慈菇是非常的熟悉,我爸說他們小時候慈菇吃得挺多的。我問他以前是怎樣做慈菇這道菜的?
  • 慈菇(茨菇)的家常做法,好吃到停不下來!
    6、再倒入少許清水,燉一會兒,放些糖,收汁出鍋。茨菇燉肉1、把茨菇身上的泥土洗淨,扯掉枯萎的「鬍鬚」,茨菇的芽可以保留,據說其營養價值較高。2、由於茨菇質地較硬不易燉軟,將個頭大的改小一點。3、排骨和優質的五花肉。4、將五花切塊。5、排骨和五花肉塊煮掉血水、瀝盡雜質。
  • 餐桌上常見的慈菇,你真的了解嗎?
    一日三餐,我們餐桌上的食材多種多樣,組成了一道道美味的佳餚,為我們補充營養。但是,對這些食材你真的了解嗎?百聞美食,每天為大家介紹關於食材的知識大全,今天的主題食材是:慈菇。慈姑,又名燕尾草。不要小看慈菇,據說慈菇具備以下食用效果:斂肺、止咳、止血、實腸雖然慈菇具備多種食用好處,小編還是要提醒大家根據自己情況合理吃慈菇。食用禁忌:一般人群均可食用。
  • 冬天的水生蔬菜「慈菇」,你吃過嗎?
    對於江南水鄉,有一樣鄉愁讓人念念不忘,尤其在寒冷的冬季,這就是水生的蔬菜——慈菇。對於北方的朋友,慈菇還並不是太熟悉。但對於南方的朋友,尤其是江浙滬一帶的,肯定是很熟悉的。慈菇原生中國,以前是水中的雜草,多生在淺湖、池塘、溪流和水田中。過去饑荒年,糧食沒有豐收,百姓就用慈菇的球莖充飢,因此得名「慈菇」。後來逐漸能人工栽培,慈菇也就成了常用蔬菜。
  • 慈菇是什麼?為什麼老東莞人說「隔夜慈菇,賣田也要食」?
    其二是「慈菇」,以示子孫滿堂。主婦做得特別多,又不切開,當然不入味,吃不完,以示子子孫孫永不斷。隔夜慈菇特別入味,東莞有諺語:「隔夜慈菇,賣田也要食。」。其三是雞,團年飯必有雞,家家殺雞,故廣東歇後語:年尾雞公唔敢啼(提)。
  • 慈菇祛溼和治痔瘡效果好
    【慈菇的功效與作用】慈菇球莖:味甘、澀、性微溫,入肺、心經;可斂肺,止咳,止血,實腸;主治:痰核瘰癧、腫塊瘡癤、肺熱咳嗽、喘促氣憋、心悸心慌、水腫、小便不利等病症。慈菇不僅可作蔬菜,而且還有藥用功能,鮮慈菇切碎,加上適量的冰糖和豆油煎煮,臨睡前服用可治療肺結核引起的咳血。
  • 珊瑚菌 天山雪米 黃金苗 春天菜場裡的驚喜時鮮
    杭州的春天非常短暫。最近,很多餐廳都紛紛推出應季的春季菜,但吃膩了春筍、薺菜、馬蘭頭這些「老三篇」春季菜,吃貨們都喜歡到近江農貿市場換換口味,市場裡有兩家深受吃貨追捧的攤位,經常賣各種稀罕菜。  如今,近江農貿市場搬到了旁邊的華東家具市場臨時過渡。日前,本報記者來到這裡,尋找那些沒吃過的菜。
  • 慈菇的簡介-慈菇是什麼?
    慈菇,又稱剪刀草、燕尾草、蔬卵,屬澤瀉科,是一種多年生草本植物。在連城已有百餘年種植史,縣誌中有莽菇,即慈菇也,味甘而帶苦和慈菇,俗稱蔬卵。
  • 你愛吃河蚌,究竟是如何養殖的?這三點帶你深入了解
    今天帶領大家深入了解一種重要農產品《河蚌》的養殖。河蚌大家應該都不陌生,它的外觀和花甲差不多,但是比花甲要大山很多倍,河蚌既大個裡面的肉又充實,河蚌肉不單單是美味的食品,還對身體有著很好保健作用,現在大部分人們用河蚌來煲湯,深受人們的喜愛。河蚌是一種軟體動物,主要生活在淡水湖泊。
  • 慈菇的常見品種與圖片
    慈菇對環境的適應性很強,在我國各地區都有栽培,其主要的食用部位是它的地下球莖。慈菇有很多的品種,大家所了解的慈菇有多少呢?有哪些常見的品種呢?各品種之間有什麼區別呢?那麼我們一起來看下文的內容介紹。2、蘇州黃蘇州黃慈菇也叫白衣慈菇,這種慈菇它的地下球莖是卵形的,一個白衣慈菇的重量約為十五到二十五克左右,它是慈菇品種中個頭最小的一種。
  • 渭南好青年張娟原創歌曲《百合與慈菇》與你「疫」起加油
    渭南好青年、渭南市音協副主席、渭南高級中學藝術中心主任張娟原創歌曲《百合與慈菇》與你"疫"起加油!第二屆渭南好青年,渭南高級中學教師張娟創作的抗"疫"歌曲《百合與慈菇》已隆重上線。《百合與慈菇》這首歌是寫給戰疫前線的廣大醫護工作者的,由楊英妮作詞,張娟作曲,馮博演唱,崔峰編曲。2020年,突如其來的新型冠狀病毒受到全國乃至全世界人民的關注。這是一場需要全民參與的一場戰役,特別是這場戰役中最勇敢的廣大醫護工作者。
  • 常見的慈菇到底能不能生吃?
    在我們生活中很多人喜歡吃慈菇,慈菇也叫剪刀草、燕尾草。慈菇屬於一種多年草本植物,在中國的南北方都有分布生長。慈姑味道可口,營養豐富,是非常好吃的蔬菜。那麼慈菇可以生吃嗎?許多的人對慈姑比較陌生,其實慈姑跟藕一樣,是生長在泥土裡面的。那麼慈菇的小尾巴能吃嗎?慈姑怎麼做好吃?接下來和小編一起看看慈姑的做法!
  • 美味の食物 l 「御」見春天-煙臺美食-煙臺美食-水母網
    美味の食物 l 「御」見春天 2019-05-06 19:11:03 來源:煙臺金海岸希爾頓酒店
  • 壽命通常僅兩個月,依靠河蚌才能繁殖,百隻不夠吃一頓
    可是鰟鮍他的繁殖方式卻不一樣,它需要依靠河蚌才能夠繁殖。每當鰟鮍想要繁殖的時候,他們就會把自己的身體插到河蚌裡面,然後把卵排到河蚌的體內,然後在河蚌的培養之下,繁殖出許許多多的鰟鮍幼苗。如果河裡沒有河蚌的話,那這鰟鮍魚就沒法繁殖的。到最後個體成年魚死去後只會出現滅絕的現象。
  • 泡煮蒸燉 樂享紅參滋補美味
    康美藥業為您介紹幾種紅參美味的食用方法。  1、含服  將紅參切成薄片,直接放於口中含化,待參味轉淡時嚼服吞咽。這既是最簡易的紅參食用方法,也是快速提神醒腦、激活工作狀態的良方。據史料記載,清朝慈禧太后堅持每日噙化人參一錢用以養生。
  • 黃花菜豬肉燉鰻魚乾營養而不失美味,值得嘗試
    黃花菜豬肉燉鰻魚乾是一款很有營養的菜餚。鰻魚,本來是肉質比較鮮嫩的,曬成鰻魚乾之後,肉質口感雖然不在嫩滑,但它肉質的鮮甜並沒有流失。它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脂肪含量比較低,適合我們食用。黃花菜豬肉燉鰻魚乾營養而不失美味,你值得嘗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