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10月6日18時許,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在瑞典斯德哥爾摩瑞典皇家科學院揭曉,該獎項被授予3位科學家。
他們分別是英國科學家羅傑·彭羅斯(Roger Penrose)、德國科學家萊因哈特·根策爾(Reinhard Genzel)和美國科學家安德烈婭·蓋茲(Andrea Ghez)。
Roger Penrose、Reinhard Genzel和Andrea Ghez | 圖片來源:諾貝爾官網
獲獎理由:羅傑·彭羅斯發現黑洞形成是廣義相對論的一個預言;萊因哈特·根策爾和安德烈婭·蓋茲發現銀河系中心的超大質量緻密天體。
學界專家普遍認為,黑洞研究獲得諾獎一直是眾望所歸,羅傑·彭羅斯與霍金在黑洞理論上的工作,早就被認為是可以拿諾貝爾獎的成果。
逝者已矣,在此,讓我們致敬霍金。
諾貝爾物理學獎近5年獲獎者回顧
在今年諾貝爾獎出爐之際,尹哥帶大家回顧下近五年來(2015-2019年)物理學獎獲獎情況。
2019年
獲獎者:美國的吉姆·皮布爾斯、瑞士的米歇爾·麥耶和迪迪埃·奎洛茲。
來源:諾貝爾獎官方網站
獲獎理由:表彰他們在天體物理學方面的貢獻。
2018年
獲獎者:美國的亞瑟·阿斯金、法國的傑哈·莫羅和加拿大的唐娜·斯特裡克蘭。
來源:諾貝爾獎官方網站
獲獎理由:表彰他們在雷射物理學領域的奠基性工作。
2017年
獲獎者:美國的雷納·韋斯、巴裡·巴瑞斯和吉普·索恩。
來源:諾貝爾獎官方網站
獲獎理由:表彰他們在引力波探測研究方面的成就。
2016年
獲獎者:英國的大衛·索利斯、鄧肯·霍爾丹和麥可·科斯特利茨。
來源:諾貝爾獎官方網站
獲獎理由:他們在理論上發現了物質的拓撲相變和拓撲相。
2015年
獲獎者:日本的梶田隆章和加拿大的亞瑟·麥克唐納。
來源:諾貝爾獎官方網站
獲獎理由:他們發現中微子振蕩,證明中微子有質量。
關於諾貝爾物理學獎
諾貝爾物理學獎是根據諾貝爾1895年的遺囑而設立的五個諾貝爾獎之一,該獎旨在獎勵那些對人類物理學領域裡作出突出貢獻的科學家。
1901年諾貝爾物理學獎首次頒發。諾貝爾物理學獎的甄選委員會通常在每年10月公布得主。頒獎典禮於每年12月10日,即諾貝爾逝世周年紀念日,在瑞典斯德哥爾摩舉行,並由瑞典國王親自頒獎 。但受新冠疫情影響,今年12月將不再舉行傳統的諾貝爾獎頒獎典禮,頒獎儀式將改為線上舉行。
根據諾貝爾獎官網顯示,諾貝爾物理學獎每年評選和頒發一次,由瑞典皇家科學院頒發一枚金牌、一份證書以及一筆獎金。截至2019年,共有212人獲得該獎,其中47次由一人獲得,32次由二人分享,34次由三人共享;其中有6年因故停發;有8年延遲一年頒發;一位25歲時獲獎;一位兩次獲獎;三位女性獲獎;一對夫妻獲獎;四對父子獲獎。安德烈亞·蓋茲是諾貝爾物理學獎第四位女性得主。
其他獎項揭曉時間
化學獎
最早於10月7日(星期三),當地時間11:45 (北京時間17:45)公布
頒獎地點:瑞典斯德哥爾摩瑞典皇家科學院
另外還有文學獎、和平獎和瑞典國家銀行紀念諾貝爾經濟科學獎在10月8日-10日陸續頒布,感興趣的小夥伴可以持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