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科技新聞網
中國科技新聞網10月7日訊(孔辰)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昨天揭曉,再次「花落」天體物理學。
當地時間10月6日,瑞典皇家科學院在斯德哥爾摩宣布,將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的一半授予羅傑·彭羅斯(Roger Penrose),另一半授予雷因哈德·根澤爾(Reinhard Genzel)和安德裡亞·格茲(Andrea Ghez),以表彰他們「發現了宇宙中最奇特的現象之一——黑洞」。他們將分享1000萬瑞典克朗的獎金(約合人民幣760萬元)。
根據諾貝爾網站消息,彭羅斯證明了黑洞的存在,而根澤爾與格茲發現銀河系中心有一個超大質量的黑洞。
自1901年首次頒獎至今,諾貝爾物理學獎共頒發過113次,213人次獲獎。其中,美國物理學家約翰·巴丁因電晶體效應和超導的BCS理論在1956年、1972年兩次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
「又是天體物理!」不少網友感嘆,「當今是天體物理的天下!」
「黑洞的形成與宇宙結構形成有著十分緊密的聯繫。天體物理學家所做的努力,是為全人類揭示宇宙的奧秘,最終所要回答的便是困擾人類已久的終極問題:人類從何而來。」中國科學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學物理與天文學院教授景益鵬對此解釋道。
值得注意的是,2020諾貝爾物理學獎獲獎者安德烈婭·蓋茲(Andrea Ghez)是諾貝爾獲獎者中第54位女性,也是獲諾貝爾物理學獎的第4位女性。統計顯示,從1901年至今,在近千名諾貝爾獎獲得者中,僅有53位女性,佔總人數的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