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雨天看日全食效果更震撼 幾分鐘內天徹底變黑

2020-12-04 搜狐網

  □晨報記者 陳抒怡

  面對陰晴難料的天氣,中科院上海天文臺的專家們昨仍按原計劃將兩臺望遠鏡移至月湖雕塑公園,準備架設觀測日全食。上海天文臺佘山站科普主管湯海明表示,即使7月22日當天真的下雨,市民也可通過天色的明暗變化感受到另類的日全食。

  上海天文臺觀日風雨無阻

  按照計劃,7月22日當天,月湖雕塑公園兩臺望遠鏡所觀測到的日全食實況,將通過網絡平臺傳輸到全世界。「7月22日一早,我們將花半個小時的時間安裝、調試望遠鏡。」上海天文臺博士研究生高鋼傑告訴記者,這兩臺望遠鏡直徑大約12釐米,雖然比不上臺裡的其他望遠鏡,但是觀測日全食還是綽綽有餘。為了讓望遠鏡牢牢「盯住」太陽,專家們將在三腳架上架上赤道儀,用它帶動望遠鏡,隨著地球轉動的腳步同時轉動。

  「不管當天天氣如何,我們的計劃還會照常進行,盡力做好直播觀測的準備。」上海天文臺佘山站科普主管湯海明告訴記者,這次日全食發生在家門口,上海天文臺無論如何都不能放棄。實際上,陰雨天發生日全食,市民也可根據天色的明暗變化感受到另類的日全食。

  在上海天之文網站上,一些天文愛好者也發帖贊同這一觀點。有網友分析認為,晴天發生日全食時天空其實離暗夜之黑還差得遠呢,光是日冕的亮度就遠遠超過滿月,地平線上還露光,總的效果充其量是類似黃昏;而陰雨天發生日全食,那效果是很震撼的,幾分鐘之內天徹底變黑。

  月湖公園提前到6點開放

  另外,位於月湖湖畔水上舞臺的LED大屏幕也正在緊張搭建中。7月22日當天,遊人可以通過這塊100平方米的大屏幕收看到全國各個觀測點的日全食實況直播和專家現場點評。據該公園公關部負責人介紹,到目前為止,團隊訂票已超過1800張,散客也在陸續預訂中,預計 7月 22日當天客流量將達5000人左右。7月22日當天,月湖雕塑公園將提早到早上6點開放,散客6點半左右就可入場。

  為了迎接日全食的到來,位於佘山之巔的上海天文博物館也整修一新。不僅更新了一些展品,還專門為日全食開闢出了兩個臨展廳,市民可以通過該展覽了解日全食的「前因後果」。

  目前,松江區已制定日全食交通方案。屆時,交通部門將在上海天文臺佘山站與月湖雕塑公園這兩個觀測點安排兩輛中巴車免費接駁,同時根據車流量的情況,將對進入觀測點的主要道路林蔭路實行單向交通管制。對於開放的月湖停車場、西佘山北大門停車場以及3號停車場,市民可根據道路指示牌或民警指揮進入。

相關焦點

  • 今天「超級日環食」看不見了 那陰雨天日食時會有...
    那麼問題來了:這樣的陰雨天,日食時,我們會感覺到天明顯變暗嗎?應對汛情 相關部門已開啟24小時值班模式如遇積水 撥打24小時熱線12319、96310先來看下雨情況。看這天氣預報,杭州的小夥伴今天應該是看不到太陽了,更別提看到日食了。前幾天,快報就跟大家科普過本次「超級日環食」的厲害,來複習一下:日環食是什麼?月球遮住了太陽的大部分,露出一圈環狀的太陽邊緣仍然明亮,其他地方變黑,好似一個「金指環」。
  • 杭州人無緣「金邊日食」,那明天下午天會突然變黑嗎?
    月球遮住了太陽的大部分,露出一圈環狀的太陽邊緣,仍然明亮,其他地方變黑,好似一個「金指環」。厲害就厲害在這次日環食,環食階段太陽視圓面被月球覆蓋的面積達到99%以上,已經接近日全食了,非常少見,而且「金邊日食」稍縱即逝,環食持續時間最多也只有50幾秒,不超過一分鐘。下一次日環食要再等10年。
  • 天文科普:觀測日全食應該知道的一些基本知識
    為什麼日全食比月全食似乎更少見?    就全球發生次數而言,一年內的日食其實比月食更多。從地球上看,太陽和月球各自運行的軌跡每隔半年會有一次「相交」,可能發生日食的時間段(日食季)還比發生月食的時間段(月食季)更長。一年內可能一次月食都沒有,日食卻必有兩到五次,全球範圍內日全食平均每1.5年也會有一次。
  • 天文館館長介紹「中國日全食」
    最後能不能看到日全食,一個是和地理因素有關,但更主要的是氣象因素。比如說陰天,就看不到日全食,可能在全食帶裡面能經歷幾分鐘的天黑。這次的特點是,從一進入到我國的全食帶,在它的中心線上全食的時間已經超過4分鐘,一直到上海已經接近6分鐘了,所以整個全食帶中,只要是天晴,全都是最佳觀測點。你看4分鐘的全食和看6分鐘的全食是沒有區別的。 真正有區別的,是你到底能不能看到。
  • 天狗吞日 西安日全食很美很震撼(組圖)
    西安大雁塔南廣場,太陽與玄奘法師銅像相映成輝機場高速上,日食在「長安」兩個字後展現昨日老天開眼,西安早上還陰雲滿天,看不見太陽的影子,可就在人們擔心可能要錯失這360年才等到一回的日全食奇觀時,太陽在中午時分努力地撥開雲層,露出了笑臉。
  • 五百年一遇日全食看什麼?怎麼看?
    7月22日上午,重慶和長江流域40多個城市的市民,將陸續見證本世紀最壯麗的日全食奇觀。  幾百年一見的天文奇觀,誰都不想錯過。昨日,本報請來重慶氣象科普協會理事、重慶大學教授吳志倫,教你日全食出現時看什麼、怎麼看,並提供自己繪製的時間地點分布表給大家分享。
  • 日全食/日偏食是什麼 日全食多少年一次
    用曝光過、含有金屬銀感光劑的廢黑白負片來看效果也很好。連結日全食多少年一次  日全食多少年一次,日全食是月球把太陽全部遮住的天象,到底日全食是多少年一次的呢?很多人都想一睹日全食的景觀。  太陽每天在黃道上向東移動約1°,由於日食的食限為18°左右的範圍,太陽從黃道和白道交點以西的18°運行到黃道和白道交點以東的18°,大約需要36天,也就是說日食的每一個食季為36天。對於月食而言,它的食限為12°左右,因此月食的每一個食季就只有24天。  為什麼日全食總是在不同地方出現?
  • 日全食應該看什麼、怎樣看
    天氣晴好前提下,長江流域約3億人可以觀賞到日全食,全國至少10億人可以觀賞到日食,例如北京可以看到最大偏度為72.9%的日偏食。日全食應該看什麼、怎樣看?在由全民科學素質綱要實施工作辦公室和中國科學技術協會科普專門委員會舉辦的「科學與媒體對話之一――探秘日全食」會上,天文學家為我們回答了這個問題。
  • 沒有目測鏡我們怎麼看日全食 觀看不當眼睛會失明
    通訊員 周平 小紹興 攝  浙江在線07月21日訊7月22日,與日全食約會到來。家住北景園的網友「羊羊」,昨天下午,連跑好幾個地方,買到幾副太陽觀測鏡,她說今晚,要上好鬧鐘,防止明早睡過頭:「怎能錯過300年一遇的日全食?」
  • 地月距離變化或讓日全食絕跡地球、你可以期待紅月亮
    北京時間7月3日凌晨,南美多地觀測到壯觀的日全食,而7月17日凌晨還將上演一次月偏食,我國新疆、西藏等地能看到整個過程。 月食更常見?其實日食發生概率更高 日全食之所以能發生,純屬巧合。月球直徑約為太陽的1/400,而日地距離正好為地月距離的400倍。
  • 日全食要來了!今年唯一,哪裡能看?
    今年唯一的一次日全食,想必很多人都很期待,它將發生在12月14日,也就是下周一。哪裡能看呢?國內是看不到了!只有南美洲部分地區可以看到此次日全食。非洲部分區域只能看到日偏食。智利是個觀看日全食的好地方,好幾年的日食都吸引了大批外國遊客,當地還有很多供觀看日食的特殊景點。
  • 科普:日環食天空會變黑嗎 發生日環食天會變暗嗎
    日環食發生的天空  日環食發生時天空會變暗,但不會黑如夜晚。因為月球在地球上投下的影子比較小,所以只有很小一部分能發生日全食。  日環食的本質實際上是因為月球離地球較遠,月球的本影不能到達地面而它的延長線經過了地面,而位於月影的本影延長線區域(偽影區)的人們就能看到日環食。
  • 遊戲王:日全食之書,一張被月之書光芒徹底掩蓋的卡片
    這是我要講的這張卡片是大家都默認的一個小系列,這個系列叫做書系列,其實這個系列的卡片很重要,因為誕生比較早是很多人的啟蒙卡片,但主要是作為一個輔助系列而存在的這個系列最有名的也就是大家最為熟知的卡片就是月之書,我說的這張卡片日全食之書
  • 初春大晴天VS陰雨天,哪種天氣更適合釣魚?
    一、初春溫度劇降後的大晴天VS連續的陰雨天14年初春時節,五湖君所在的鄂中地區,連續多天陰雨連綿,氣溫在10攝氏度,比較穩定。一個外地回來的釣友邀約去本地野塘作釣,受限於場地,我們間隔3米作釣,他用紅蟲,我用商品粉餌做拉餌,雙方均沒有打窩。
  • 看日全食莫忘護眼 5種方法教你安全看日食
    專家提醒廣大市民:觀看日全食一定要注意眼部健康。  儘管每百年平均發生的238次日食中,76次是日全食,但能看到全食的地方卻不多,它在地球上呈現一條長帶,寬度不過300公裡,這被稱作全食帶。據估計,對於地面同一點,平均300年才能趕上一次日全食。我省境內,在整個20世紀只發生過一次日全食,那是1941年9月21日,漢中和安康看到了這一次。
  • 吃雞:日全食玩法詳解,天文觀景臺是套路,匹配也要看技巧!
    吃雞:日全食玩法詳解,天文觀景臺是套路,匹配也要看技巧!前言:大家好,我是阿瑤,每天為你發布遊戲領域最新情報。光子最近聯動了國家天文館,從9月19日開始,遊戲中將會定時隨機刷新日全食玩法。只要玩家在固定的時間內遊戲,就有可能在遊戲中看到日食、日環食和日全食。雖然說沒有太大的樂趣,但是很有教育意義。今日話題:日全食玩法的套路、景觀與海報不一致以及匹配新玩法的技巧等有趣的玩家遊戲體驗!日全食玩法也有套路?天文觀景臺其實是陷阱!
  • 陽臺上看"長江大日食" 雨天也可感受5分鐘"全黑"
    東方網實習生桑怡7月10日報導:「7月22日,上海市民一般都可以看到5分鐘的日全食。除了崇明島一小塊區域看不到以外,上海全境均可觀測。」上海天文臺佘山站科普主管湯海明做客東方網聊天時表示,由於上海是此次日全食最佳觀測點,因此他呼籲上海市民可在自家陽臺選好角度,欣賞這次三百年一遇的奇觀。
  • 日全食全球上演,盤點那些令人震撼的天文奇觀
    眾所周知,日地距離正好是月地距離的400倍,而太陽直徑也約是月亮直徑的400倍,當月亮運行在地球和太陽中間,對於處於月亮陰影下的人來說,太陽便完全被遮蓋了,於是形成了日全食,日全食從過程上分為5個階段,分別是初虧、食既、食甚、生光、復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