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無線終端SAR測試

2021-01-15 電子測試測量之家

 什麼是SAR?


 SAR: SAR的英文全稱為SpecifIC Absorption Rate,中文一般稱為電磁波吸收比值或比吸收率。 是手機或 無線產品之電磁波能量吸收比值,其定義為:在外電磁場的作用下,人體內將產生感應電磁場。由於人體各種器官均為有耗介質,因此體內電磁場將會產生電流,導致吸收和耗散電磁能量。生物劑量學中常用SAR來表徵這一物理過程。SAR的意義為單位質量的人體組織所吸收或消耗的電磁功率,單位為W/kg。


SAR 的測試是經由手機所產生的無線電波能量,通過測試設備來量度究竟人體 
(也就是腦部或身體) 吸收了多少電磁波輻射。


SAR限制標準的提出依據


美國,1985年FCC就已經實施了有關無線電對環境輻射的安全指南,主要源自2個專業組織的建議書NCRP(輻射保護與測量委員會)和IEEE(電氣和電子工程師協會)。歐洲及其他國家,採用ICNIRP(國際非電離無線電保護委員會)制定的輻射指南。


ICNIRP導則中基本限制的根據:4W/kg(全身平均值)的SAR值會對人體產生顯著的不良效應,在該基本限制基礎上,採用10倍的安全係數作為職業人群接受照射的限值,0.4W/kg(全身平均值),在該基本限制基礎上,採用50倍的安全係數作為普通人群接受照射的限值,0.08W/kg(全身平均值)。世界主要國家地區均對無線設備的SAR有詳細規範和要求。


SAR測量系統


主流測試系統為SPEAG(Schmid & Partner Engineering AG)的DASY系統,以DASY4.0為例,包含人體模型(含人體組織模擬液)、測試定位系統(機械手臂)、手機夾具、電場數據測量系統(電場探棒)、數據處理系統和PC等。

使用綜測儀,連接手機,使手機處於最大功率發射狀態(實際使用中很少會出現),測試人體模型內壁規定區域各點的電場值,首先按規定步長做區域掃描,測得熱點後再做放大掃描,計算得到SAR值。1g和10g的 SAR值區別在於平均體積不同,1g人體組織定義為10mm邊長的正方體,10g人體組織定義為21.5mm邊長的正方體。


人體模型是按照美國陸軍1988年統計的人體學數據制定,詳細見EN50361e Table A.1。所以測試人體模型是一個西方男人臉型,長得和我們不一樣。


人體組織模擬液用於模擬人體在特定頻段中表現出的對電磁波的吸收特性,人體組織模擬液的兩個重要參數:相對介電常數εr和電導率σ,通常一種模擬組織液的適用範圍在200MHz。(歐標和美標的參數略有不同)





請長按二維碼關注我們

獲取最新測試技術信息






相關焦點

  • 無線終端測試電子電路設計圖集錦 —電路圖天天讀(86)
    為此,本文給出了一種基於射頻技術的糧庫無線監控系統。  無線通信終端的硬體設計  無線通信終端由無線收發晶片和微控制器組成。本系統中的無線通信終端採用CC1020為收發晶片,PIC16F73單片機為微控制器。CC1020是基於SmartRF技術的全集成無線收發晶片。
  • WLAN設備與手機終端的兼容性測試
    )是WLAN一個特色功能,無線終端可以選擇在沒有報文傳輸時關閉無線射頻來節省電池電力(sleep狀態),並在有報文時醒來接收或發送(active狀態)。手機類終端的往往是通過WLAN上網瀏覽網頁,使用即時通信工具(如QQ),或者是觀看視頻等,這類應用的流量很難超過 1Mbps。4 漫遊測試在WLAN網絡中,每個AP的覆蓋範圍是有限的,當手機移動時,很可能會從一個AP的覆蓋範圍進入到另一個AP的覆蓋範圍,這個過程中就會需要到漫遊技術來保障無線連接的連續性。
  • UL班加羅爾實驗室新增EMC、SAR和無線射頻測試服務
    近日,享譽全球的安全科學專家UL在印度班加羅爾實驗室新增了EMC、SAR、無線射頻和互操作性測試服務,用於滿足印度市場日益增長的測試需求。此次擴建增加了12,000平方英尺的實驗室空間,並預留了後續進一步擴展的空間。
  • EMC檢測_吸收比值SAR測試
    近年來,無線技術已經大大改進,以滿足數字時代的需求。用戶經常連續地連接到某種形式的無線設備。數據消耗增加(並且正在增加!),這就需要更多的頻段和更高的帶寬來滿足普通消費者的數據需求。近距離使用,甚至戴在身上的裝置數量正在增加。
  • 什麼是SAR以及手機天線SAR的測試
    什麼是SAR? SAR: SAR的英文全稱為Specific Absorption Rate,中文一般稱為電磁波吸收比值或比吸收率。 是手機或 無線產品之電磁波能量吸收比值,其定義為:在外電磁場的作用下,人體內將產生感應電磁場。
  • SAR測試認證問答
    1、SAR是什麼意思?SAR的英文全稱為Specific Absorption Rate,中文一般稱為電磁波吸收比值或比吸收率。
  • 5G射頻前端、基站、終端的測試難點分析
    在晶圓、射頻前端(功率放大器PA、射頻開關、天線調諧器、低噪聲放大器LNA等)、基站及終端領域,NI與行業領先廠商均有合作。此外,在基站的部分也因為導入毫米波之後,無論是帶寬還是後端的信息量都會變大,基帶的測試速度也要隨之提高。  射頻器件的封裝形式也發生了變化,5G時代天線將以AiP(Antenna in Package)技術與其他零件共同整合到單一封裝內。AiP指的是基於封裝材料與工藝,將天線與晶片集成在封裝內,實現系統級無線功能的技術。
  • 手機SAR測試簡介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01612/333743.htm1、SAR是什麼意思是手機或 無線產品之電磁波能量吸收比值,其定義為:在外電磁場的作用下,人體內將產生感應電磁場。由於人體各種器官均為有耗介質,因此體內電磁場將會產生電流,導致吸收和耗散電磁能量。生物劑量學中常用SAR來表徵這一物理過程。SAR的意義為單位質量的人體組織所吸收或消耗的電磁功率,單位為W/kg,美國標準(1.6mw/g,1g平均).2、SAR是怎麼進行測試的?
  • 5G毫米波頻譜劃分 毫米波終端技術測試方案分析
    作為5G關鍵技術之一的毫米波技術已成為目前標準組織及產業鏈各方研究和討論的重點,毫米波將會給未來5G終端的實現帶來諸多的技術挑戰,同時毫米波終端的測試方案也將不同於目前的終端。本文將對毫米波頻譜劃分近況,毫米波終端技術實現挑戰及測試方案進行介紹及分析。
  • 5G無線通信測試測量研討會將於1月12日舉行
    名稱:5G 無線通信測試測量研討會 時間:2021年1月12日 09:00 – 17:00 地點:深圳益田威斯汀酒店 地址:深圳南山區深南大道9028-2號(世界之窗地鐵站) 2021年是5G商用第三個年頭,全國5G基站已經建成71.8萬個,5G終端2020年累計出貨量超過1.44億部,已佔國內手機總出貨量的一半以上
  • 2007年無線測試和測量技術發展趨勢及需求熱點分析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38888.htm2007年無線測試和測量技術發展趨勢如何?存在哪些需求熱點?本文試圖向中國測試和測量工程師及相關行業人士做一些概要介紹。多種無線標準並存,測試面臨的最大挑戰為了掌握2007年無線電測試和測量技術發展趨勢及需求熱點,首先讓我們概要了解無線電技術的最新發展趨勢。
  • 快速矢量SAR測試系統的IEC 62209-3標準已正式發布
    該標準中推出快速矢量SAR測量方法與傳統SAR測量系統的逐點標量掃描完全不同,較傳統系統,快速矢量SAR測試系統能極大地提高測試效率,傳統系統上20-30分鐘的單次SAR值測量,在快速矢量系統上10秒鐘以內就可以完成。無線通訊產品在投放市場前,廠家需要確定該產品滿足相應的國家、地區或國際技術規範要求。
  • 解析4G至5G無線通信測試及射頻儀器的那些事
    無線通信測試技術與測試儀器是通信產業的重要支撐力量,它滲透於通信晶片、模塊、終端、基站、無線網絡等幾乎所有的產業鏈環節,貫穿於設計研發、認證驗收、生產、網絡建設與優化等幾乎完整產業生命周期。、信號源、頻譜儀(信號分析儀)、矢量網絡分析儀等通用測量儀器,以及信道模擬器、終端模擬器、基站模擬器等專用高端測試儀器;在認證與驗收階段,主要測試設備包括RF一致性測試系統、協議一致性測試系統、RRM一致性測試系統;通信企業生產階段的常用儀器是大家熟悉的終端綜測儀、以及前面提到的信號源、頻譜儀等通用測試儀器;在網絡建設與優化階段,發射機、掃頻儀、手持頻譜儀等各類工程儀表是常用的測量工具。
  • CAN一致性測試系統之終端電阻與內阻測試
    在CAN總線測試中,會遇到找不出原因的錯誤,那你可能忽略了一個解決異常的利器——終端電阻。究竟終端電阻對CAN總線有什麼重要作用和影響呢?  一、什麼是終端電阻?  使傳輸電纜的阻抗保持連續可以有效的消除發射,但是電纜總是有終點的,終點的阻抗肯定會發生突變,為了使終點阻抗保持連續,CAN-bus規定在電纜兩端或者一端接入匹配電阻——終端電阻,如圖1所示,高速CAN-bus終端電阻的接法。
  • 【乾貨】多發射SAR測試要求
    ‍隨著科技的發展,現在的無線通信設備都會同時擁有多個天線以及發射機。
  • Intertek 全頻段SAR測試實驗室投入使用
    深圳2015年12月22日電 /美通社/ -- 近日,Intertek 天祥集團(ITS)深圳科技園分部新建全頻段SAR測試實驗室,測試產品範圍涵蓋從450MHz到5.8GHz的大多數通信及手機、對講機、平板電腦、筆記本電腦、大功率藍牙耳機等各類無線產品,該實驗室已經通過ISO17025審核並正式投入使用。
  • EPP吸波材料應用於0TA測試 5G終端毫米波不再難測
    目前使用的無線通訊為較長的釐米波頻段,網絡頻率在700MHz-6GHz,低頻段頻譜資源的開發已經非常成熟,剩餘的低頻段頻譜資源已經不能滿足5G時代10Gbps的峰值速率需求,因此未來5G系統需要在毫米波頻段上尋找可用的頻譜資源,來實現超高流量密度、超高連接數密度、超高移動性技術。為了迎合5G NR移動通信標準,5G設備測試和測量技術的複雜性不斷增加。
  • IC認證中無線產品測試要求解析
    IC是Industry Canada的英文縮寫,是加拿大工業部的縮寫,IC規定了模擬和數字終端設備的檢測標準,並規定對在加拿大銷售的無線產品必須通過IC的認證。因此IC認證是無線電子電器產品進入加拿大市場的通行證和必備條件。
  • Starlink開始第一波星鏈網絡測試,並公布用戶終端售價
    由SpaceX主導的星鏈網絡終於發出第一波測試邀請,主要集中在美國東岸地區,同時也公布了預期網絡性能和相關費用(Source:FourthEchelon19)首波的beta測試名為「Better Than Nothing Beta」(有比沒有好計劃),官方表示希望用這個名字讓大家不要有太高的期望,因為衛星數量與地面設施還不夠多,預計在接下來幾個月的beta版本中用戶能夠獲得的連接速率約在50 Mbps~150 Mbps之間,延遲則為20 ms~40 ms之間。
  • 泰爾終端實驗室完成首款NB-IoT終端CE認證測試
    2017年11月9日,中國信通院泰爾終端實驗室完成的NB-IoT(NarrowBand Internet of Things)模組測試的產品通過了歐盟RED(Radio Equipment Directive)指令認證。該產品是中國信通院泰爾終端實驗室第一個完成RED指令認證的物聯網終端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