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8日晚,《感動中國2016年度人物》頒獎典禮在中央電視臺綜合頻道播出,中國科大常務副校長、中科院院士潘建偉作為「量子通訊的領跑者」成為「2016年感動中國的十大年度人物」之一。
頒獎典禮上播出了潘建偉院士為量子通訊事業奮鬥的經歷和故事,主持人對他進行了現場採訪。《感動中國》評選委員會給予潘建偉院士的頒獎辭是:嗅每一片落葉的味道,對世界保持著孩童般的好奇。只是和科學糾纏,保持與名利的距離。站在世界的最前排,和宇宙對話,以先賢的名義,做前無古人的事業。
潘建偉,1970年生於浙江東陽,物理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常務副校長。1987-1995年在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學習,先後獲理論物理專業學士和碩士學位。1996年赴奧地利學習,1999年獲維也納大學實驗物理博士學位,1999-2001年在維也納大學實驗物理所從事博士後研究。2008年入選中組部首批「千人計劃」。2011年11月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2012年9月當選為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中科院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先導專項首席科學家。
2016年8月16日,由潘建偉擔任首席科學家、我國自主研製的世界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墨子號」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它將在世界上首次實現衛星和地面之間的量子通信。
潘建偉長期從事量子光學、量子信息和量子力學基礎問題檢驗等方面的研究,對量子通信等研究有創新性貢獻,是該領域的國際著名學者,潘建偉有關實現量子隱形傳態的研究成果入選美國《科學》雜誌「年度十大科技進展」,並同倫琴發現X射線、愛因斯坦建立相對論等影響世界的重大研究成果一起被《自然》雜誌選為「百年物理學21篇經典論文」。其研究成果曾6次入選兩院院士評選的「中國年度十大科技進展新聞」、5次入選歐洲物理學會評選的「年度物理學重大進展」、4次入選美國物理學會評選的「年度物理學重大事件」。
「感動中國2016年度人物」另外九位當選者分別為:為中國航天事業作出突出貢獻的科學家孫家棟、訓練中壯烈犧牲的艦載機飛行員張超、三進火海捨己救人的王鋒、在大山深處教書育人36年的支月英、耶魯大學畢業後回國紮根農村的秦玥飛、紅絲帶學校創辦人郭小平、焦裕祿式的好幹部阿布列林·阿不列孜、在平凡崗位上創造非凡業績的電焊工李萬君、讓眾多患者挺直脊梁的好醫生梁益建。此外,典禮上還向中國女排表達了特别致敬。
《感動中國》是中央電視臺打造的一個精神品牌欄目,被媒體譽為「中國人的年度精神史詩」。自2002年起,《感動中國》每年從社會各行各業推選出十位人物,每個人物身上都有一種讓觀眾感到心靈震撼的精神力量。《感動中國》秉承過去14年的傳統不變,廣泛吸納觀眾意見,通過多種投票方式在世界範圍內評選年度具有震撼人心、令人感動的人物和群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