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relwyy 發表於 2020-11-16 10:22:14
1 應用介紹
Acrel-6000/B電氣火災監控系統是安科瑞自主研發的集監視、報警、管理於一體的計算機測控系統,該系統適用於大型商場、生活小區、工礦企業、辦公大樓、商場、酒店等區域電氣防火的集中監控管理。Acrel-6000/B型電氣火災監控設備是Acrel-6000電氣火災監控系統的核心,監控設備通過RS485總線與多臺電氣火災監控探測器相連,構成集散式電氣火災監控系統,實時監控電氣線路的工作狀態。
監控設備能實時接收處理各路探測器發送的剩餘電流、溫度信號,同時在液晶屏幕上顯示,當出現剩餘電流、運行溫度超限及電源或通訊發生故障時,監控設備能發出聲、光報警信號,在屏幕上顯示報警類型、故障位置等信息,具有數據存儲、查詢、報警、控制輸出等功能,並支持對探測器的遠程復位控制功能。本設備結構合理、體積小,可靠性高、功能強,維護方便、性價比高,系統界面友好直觀、易學易用。
3 系統組成,剩餘電流式電氣火災監控系統採用分層分布式結構,由站控管理層、網絡通訊層和現場設備層組成。各電氣火災監控探測器通過阻燃屏蔽雙絞線RS485接口,採用MODBUS通訊協議總線型連接接入壁掛式主機。
1)站控管理層
站控管理層針對電氣火災監控系統的管理人員,是人機互動的直接窗口,也是系統的上層部分。主要由系統軟體和必要的硬體設備,如觸控螢幕、UPS電源等組成。監測系統軟體對現場各類數據信息計算、分析、處理,並以圖形、數顯、聲音、指示燈等方式反應現場運情況。監控主機:用於數據採集、處理和數據轉發。為系統內或外部提供數據接口,進行系統管理、維護和分析工作。UPS:保證計算機監測系統的正常供電,在整個系統發生供電問題時,保證站控管理層設備的正常運行。後臺監控設備設置在消控中心。
2)網絡通訊層
通訊介質:系統主要採用阻燃屏蔽雙絞線,以RS485接口,MODBUS通訊協議實現現場設備與上位機的實時通訊。
3)現場設備層
現場設備層是數據採集終端,主要為ARCM200L型剩餘式電氣火災監控探測器。ARCM200L型剩餘電流式電氣火災監控探測器,是針對 0.4kV 以下的TT、TN 系統設計的,通過對配電迴路的剩餘電流、導線溫度、過電流、過電壓等火災危險參數實施監控和管理,從而預防電氣火災的發生。產品採用微控制器技術,集成度高,體積小巧,安裝方便,集智能化,數位化,網絡化於一身,是建築電氣火災預防監控、系統絕緣老化預估等的理想選擇。產品符合國家標準GB14287.1-2014 《電氣火災監控系統 1部分:電氣火災監控設備》的標準要求。
現場總線連接的分布式I/O控制器構成數據採集終端,向數據中心上傳採集的數據。測量探測器擔負著基層的數據採集任務,其監測的數據要完整、準確並實時傳送至監控主機。便於運行人員監控現場設備運行狀態,故障報警等情況,預防火災事故發生。
項目組網情況:本項目分布35隻ARCM200L型火災探測器,部分分布於強電井內,部分分布於電井外,採用手拉手方式就地組網,本項目共計鋪設通訊線纜4條,每條通訊線纜接入數量在10~20不等,通訊距離小於300米。
4系統功能
4.1監控報警功能,監控設備能接收多臺探測器的剩餘電流、溫度信息,報警時發出聲、光報警信號,同時設備上紅色「報警」指示燈亮,顯示屏指示報警部位及報警類型,記錄報警時間,聲光報警一直保持,直至按設備的「復位」按鈕或觸控螢幕的「復位」按鍵遠程對探測器實現復位。對於聲音報警信號也可以使用觸控螢幕「消聲」按鍵手動消除。
4.2控制輸出功能,當被監測迴路報警時,控制輸出繼電器閉合,用於控制被保護電路或其他設備,當報警消除後,控制輸出繼電器釋放。
4.3故障報警功能,通訊故障報警:當監控設備與所接的任一臺探測器之間發生通訊故障或探測器本身發生故障時,監控畫面中相應的探測器顯示故障提示,同時設備上的黃色「故障」指示燈亮,並發出故障報警聲音。電源故障報警:當主電源或備用電源發生故障時,監控設備也發出聲光報警信號並顯示故障信息,可進入相應的界面查看詳細信息並可解除報警聲響。
4.4自檢功能,檢查設備中所有狀態指示燈、顯示屏、喇叭是否正常。
4.5報警記錄存儲查詢功能,當發生剩餘電流、超溫報警或通訊、電源故障時,將報警部位、故障信息、報警時間等信息存儲在資料庫中,當報警解除、排除故障時,同樣予以記錄。歷史數據提供多種便捷、快速的查詢方法。
4.6電源功能,當主電源發生停電、欠壓等故障時,監控設備可自動切換到備用電源工作,當主電源恢復正常供電時,自動切回到主電源,切換過程中保證監控設備連續平穩運行。
4.7對探測器控制功能,通過監控軟體操作,可對連接到本設備的所有探測器進行遠程復位控制。
4.8權限控制功能,為確保監控系統的安全運行,監控設備軟體操作權限分為三級,不同級別的操作員具有不同的操作權限。
fqj
打開APP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圖片侵權或者其他問題,請聯繫本站作侵刪。 侵權投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