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浙江發改委公開徵求《浙江省進一步加強能源「雙控」推動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2018-2020年)》(徵求意見稿)意見,根據意見,到2020年,建立能源「雙控」倒逼轉型升級體系;在各市平衡基礎上,累計騰出用能空間600萬噸標準煤以上;完成「十三五」能源「雙控」和煤炭消費總量控制目標任務,全省單位GDP能耗年均下降3.7%以上,能源消耗總量年均增長2.3%以內,煤炭消費總量比2015年下降5%以上、控制在1.31億噸以內。
此外,意見提出要大力發展光伏、風電、生物質發電等可再生能源。2018年新增非水可再生能源57萬噸標準煤,其中,新增光伏發電200萬千瓦、風電15萬千瓦、生物質發電4萬千瓦。2019年新增非水可再生能源21萬噸標準煤,其中,新增光伏發電50萬千瓦、風電5萬千瓦、生物質發電10萬千瓦。2020年新增非水可再生能源24萬噸標準煤,其中,新增光伏發電50萬千瓦、風電10萬千瓦、生物質發電10萬千瓦。
浙江省進一步加強能源「雙控」推動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2018-2020年)(徵求意見稿)
為貫徹落實省委「兩個高水平」建設要求,推動能源「雙控」目標任務的完成,根據《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全面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堅決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的意見》(中發〔2018〕17號)《國務院關於印發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的通知》(國發〔2018〕22號)和《浙江省人民政府關於印發浙江省「十三五」節能減排綜合工作方案的通知》(浙政發〔2017〕19號)要求,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總體要求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牢固樹立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發展理念,通過倒逼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優化配置增量用能、大力削減煤炭用量、推進重點領域節能等措施,進一步拓展用能空間,推進能源「雙控」和煤炭消費總量控制目標任務的完成,推動新舊動能轉換,加快實現高質量發展。
二、基本原則
堅持控制能耗與服務發展相結合。堅決控制能源消費強度和能源消費總量,促進全社會能源利用效率全面提升。堅持把能源「雙控」作為促進發展方式轉變的突破口,走能源「雙控」倒逼轉型發展的路子,推動實現高質量發展。
堅持短期措施與長遠規劃相結合。切實加大能源「雙控」工作力度,嚴格節能審查、高耗能項目緩批限批、高耗能行業錯峰生產等措施,遏制能耗增長過快之勢。深入推進能源資源要素配置市場化改革,建立能源「雙控」目標任務完成的長效機制。
堅持正向激勵與反向倒逼相結合。落實專項補助資金、能源價格優惠政策,鼓勵企業加快淘汰落後用能設備。加大能源「雙控」考核獎懲力度,充分運用法律、行政、經濟、技術等手段,倒逼企業淘汰落後、壓減過剩,推動目標任務完成。
堅持精準施策與統籌推進相結合。加大政策引導和扶持力度,區分不同行業、產業和企業,實施精準化、差別化政策。統籌推進工業、建築、交通、公共機構等重點領域節能,深入挖掘節能潛力,不斷提升全社會能效水平。
三、主要目標
到2020年,建立能源「雙控」倒逼轉型升級體系;在各市平衡基礎上,累計騰出用能空間600萬噸標準煤以上;完成「十三五」能源「雙控」和煤炭消費總量控制目標任務,全省單位GDP能耗年均下降3.7%以上,能源消耗總量年均增長2.3%以內,煤炭消費總量比2015年下降5%以上、控制在1.31億噸以內。
四、重點任務
(一)實施「四個一批」,騰出用能空間
1.倒逼一批落後企業。充分利用安全、環保、價格等手段,倒逼落後企業加快退出。一是加大「畝均效益」綜合評價能耗增加值權重,對「畝均效益」綜合評價D類企業實施用電等資源要素差別化政策,每年計劃倒逼退出一批能耗、環保、安全等不達標的落後企業。對列入中央環保督察、國務院安全生產督察關停類的重點整治企業,年內實現「兩斷三清」(切斷工業用水、用電,清除原料、產品、生產設備)。二是加大城鎮人口密集區危險化學品生產企業遷改力度,對不符合安全和衛生要求的危險化學品生產企業實行就地改造、遷入規範化工園區或關停退出,2020年底前完成中小型企業和存在重大風險隱患的大型企業搬遷或改造。三是全面整治「散亂汙」企業,2018年完成5000家以上涉揮發性有機物排放的「散亂汙」企業清理整頓任務;2019年基本完成整治任務。四是推動「殭屍企業」破產重整、清算,實現有序退出和市場出清。到2018年,全省「殭屍企業」基本實現市場出清。(責任單位:省經信委、省環保廳、省安監局,各市人民政府)
2.淘汰一批落後產能。制定工業細分行業淘汰落後標準,加大落後產能淘汰力度。一是年均淘汰1000家以上落後產能涉及企業,整治10000家以上「低散亂」小企業(作坊)。二是推動重點高耗能行業綠色發展。水泥行業開展幹法水泥窯協同處置生活垃圾改造,推廣應用燃料替代技術、高效能燒成技術等先進技術;石化行業推廣綠色製造技術;紡織行業加大短流程染整、中水回用等節能技術改造力度;化纖行業實施合成纖維熔紡長絲環吹冷卻、高效烘乾定型等技術改造;造紙行業推廣造紙纖維原料高效利用技術、新型廢紙淨化碎介設備;有色金屬行業推進熔爐餘熱利用、煙塵回收等技術改造,通過節能改造加快落後產能退出。(責任單位:省經信委,各市人民政府,配合單位:省發展改革委〔省能源局〕)
3.壓減一批過剩產能。一是鋼鐵行業,推動不符合有關標準和產業政策的落後產能退出,堅決防範「地條鋼」死灰復燃和已化解的過剩產能復產。列入去產能計劃的鋼鐵企業,需退出配套的燒結、焦爐等設備。二是水泥行業,按照關停一批、入園一批的辦法,去除低端、無效的供給能力,淘汰產品單耗和汙染物排放不達標的日產2000噸以下新型幹法水泥熟料生產線。到2020年底,小規模熟料生產線基本關停。三是船舶行業,做好船舶行業排查,將漁船製造企業、內河船製造企業納入排查範圍,加大對停產一年以上、無望復產企業的退出力度。(責任單位:省發展改革委、省經信委,各市人民政府)
4.提升重點行業能效。圍繞工業、建築、交通、公共機構等四大領域,加大節能工作力度。一是工業領域,全面推行綠色製造,到2020年,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能耗比2015年下降20%。二是建築領域,推進既有公共建築節能改造和可再生能源建築一體化應用,實現綠色建築全覆蓋。到2020年,累計節約用能230萬噸標準煤。三是交通領域,打好運營柴油貨車汙染治理攻堅戰,加快淘汰老舊營運車輛和老舊高排放港作機械,鼓勵採用LNG、電力等清潔能源或新能源車輛。到2020年,累計節約用能90萬噸標準煤。四是公共機構領域,推進既有公共機構節能技術改造,到2020年,全省公共機構人均綜合能耗、單位面積能耗比2015年分別下降11%和10%。(責任單位:省經信委、省建設廳、省交通運輸廳、省機關事務局,各市人民政府,配合單位:省發展改革委〔省能源局〕)
通過上述措施,2018-2020年在各市平衡基礎上,年均騰出用能空間200萬噸標準煤以上(見表1)。
表1 2018年-2020年設區市計劃騰出年用能空間表
(二)保障「四類用能」,推動新舊動能轉換
5.保障新興產業合理用能需求。在堅持節約用能的前提下,切實保障信息、環保、健康、旅遊、時尚、金融、高端裝備製造、文化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合理用能需求,把新增用能優化配置到新經濟領域,以用能結構優化倒逼高質量發展。優先支持戰略性新興產業領域能耗低於全省「十三五」期末單位工業增加值能耗控制目標的項目,積極支持工業設計、創意、總部經濟等生產性服務業和社區服務等生活性服務業等低能耗服務業項目。(責任單位:省發展改革委〔省能源局〕、省經信委,各市人民政府)
6.著力保障數字經濟發展用能。聚焦數字經濟「一號工程」,重點保障網際網路、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慧等領域及集成電路、高端軟體、網絡安全等基礎產業合理用能需求,結合我省實際支持一批數字基礎設施項目用能,全力推動數字經濟實現倍增。(責任單位:省發展改革委〔省能源局〕、省經信委,各市人民政府)
7.切實保障四大建設用能。聚焦大灣區、大花園、大通道、大都市區建設,重點保障大灣區核心區、大花園綠色產業、大通道三大通道和四大樞紐建設以及大都市區數字經濟、科創、金融等合理用能需求,扶持一批省重點保障的戰略性項目用能,服務保障好四大建設。(責任單位:省發展改革委〔省能源局〕,各市人民政府)
8.全力保障居民合理用能。按照「先生活、後生產」的原則,切實把保障居民生活用能放在增量能源配置的首要位置,充分保障居民生活用能的合理增長及涉及公眾利益和國家安全的重要用戶用能需求。(責任單位:省發展改革委〔省能源局〕,各市人民政府,配合單位:省電力公司)
通過上述措施,切實將全省有限增量用能和騰出的用能空間優先安排關係國計民生的重點項目、重點工程和全省重點扶持發展的項目,配置新經濟領域,助推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