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越戰略引領 再獲三項殊榮
——甘肅銀行獲「城市商業銀行核心競爭力評價第二名」「最佳戰略管理城市商業銀行」
張博文
9月16日,由中國《銀行家》雜誌主辦的「2018中國銀行家論壇暨2018中國商業銀行競爭力評價報告發布會」在北京舉行,甘肅銀行憑藉雄厚實力榮獲「城市商業銀行核心競爭力評價(資產規模2000億至3000億)第二名」和「最佳戰略管理城市商業銀行」獎項。9月15日,在甘肅省張掖市舉辦的「2018第五屆西北金融論壇」上,甘肅銀行「地方商業銀行支持縣域經濟綠色發展的甘肅樣本」被評為「縣域經濟綠色轉型發展十大經濟創新案例」。
實際上,甘肅銀行斬獲這些殊榮可謂實至名歸。這家地處西北經濟欠發達地區的城商行,憑藉切實可行的戰略引領,在不到7年的時間裡,總資產從成立之初的近69.81億元一路飆升至2017年末的2711.47億元,增長近40倍;2017年實現淨利潤33.64億元,增速高達75%,在所有A股和H股上市銀行中位居第一。
今年1月,甘肅銀行成功登陸香港資本市場,成為我國西北地區第一家上市的城商行。
上市不是終點,而是起點。今年以來,在去槓桿、嚴監管的大環境下,甘肅銀行依然保持高質量發展,上半年實現淨利潤22.1億元,同比增長8.02%,位居於行業上遊,不良貸款率控制在1.74%的合理水平,低於同期商業銀行平均不良貸款率。
同時,甘肅銀行始終堅持以服務地方經濟發展為己任,有力支撐了地方經濟發展和小微企業成長,並在服務「三農」和脫貧攻堅方面,成為當地主力軍、領頭羊。
經營業績穩健增長
9月16日,在中國《銀行家》發布的「2018中國商業銀行競爭力排名(城市商業銀行)」中,甘肅銀行獲得兩項大獎,再次引發業界關注。
近年來,甘肅銀行馳名業界,一方面是因其業績保持高速增長,另一方面它是西北第一銀行股。甘肅銀行於2011年11月19日正式掛牌營業。成立之初,資產總額69.81億元,經過近7年的發展,截至2018年6月末資產總額達到3135.19億元,規模增長約40倍,創造了令業界驚嘆的「甘肅銀行速度」。
2017年,甘肅銀行業績高速增長,實現營業收入80.53億元,同比增長15.5%;實現淨利潤33.64億元,同比增長75.1%。
今年上半年,甘肅銀行依舊保持較強的盈利能力,實現營業收入43.56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9.78%;實現淨利潤22.1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8.02%。儘管淨利增速同比下滑,但是甘肅銀行的淨利增速仍然遠高於同期商業銀行平均淨利增速。今年8月,銀保監會披露,上半年商業銀行累計實現淨利潤10322億元,同比增長6.37%。
數據顯示,上半年,甘肅銀行資產負債繼續保持穩健發展態勢,資產總額突破3000億元,達到3135.19億元,同比增長16.4%;負債總額達2896.68億元,同比增長14.05%。據了解,這源於該行存貸款規模進一步增長的驅動。今年上半年,該行客戶貸款及墊款總額為1501.33億元,同比增長15.2%;客戶存款總額為1982.49億元,同比增長3.1%。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年初赴港上市後,甘肅銀行得以迅速補充資本實力。截至6月底,甘肅銀行資本充足率13.96%,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11.34%,一級資本充足率11.34%。
優異的業績表現和穩健的經營風格,使得甘肅銀行持續獲得權威機構的認可。
除了此次在中國《銀行家》評選中獲得兩項榮譽外,自成立以來,甘肅銀行曾5次獲得「省長金融獎」,4次獲得全省脫貧攻堅「民心獎」,先後被《銀行家》雜誌評為「老百姓最喜歡的城市商業銀行」,被金融時報社授予「十佳城商銀行」「十佳精準扶貧銀行」榮譽稱號。
根據2016年商業銀行穩健發展能力「陀螺」體系評價結果,甘肅銀行核心一級資本淨額排中國銀行業百強第67位,在全國城市商業銀行中綜合排名第11位。在英國《銀行家》雜誌公布的「2018年全球銀行1000強」榜單中,甘肅銀行排名第391位。
卓越可行的戰略引領
甘肅銀行被評為「最佳戰略管理城市商業銀行」名副其實。一家成立之初總資產僅70億元的西北欠發達地區的銀行,在不到7年的時間裡,創造了輝煌的發展業績,靠的正是卓越的戰略引領和「敢想,敢幹,敢拼,敢贏」企業精神的支撐。
據了解,甘肅銀行成立以來先後確立了「超常規、跨越式發展」「三年存款超千億」「十大工程」「以效益為中心」「強基固本調結構,轉型發展增效益」「擁抱網際網路,連接億萬人,主打零售牌,重塑主戰場」等一系列發展目標和轉型方向,對不同發展階段的工作重心作出了準確定位,引領著該行業務始終朝著正確的方向前行,使該行的可持續發展能力和綜合實力得到了顯著提升。
成立之初,甘肅銀行註冊資本僅34.86億元,資產總額69.81億元,一般性存款餘額54.75億元,各項貸款餘額37.78億元;下轄總行營業部以及平涼分行、白銀分行兩家一級分行,共有營業網點41家、616人。
截至2017年末,該行總資產2711.47億元,較成立之初增長近40倍;一般性存款餘額1922.3億元,增長37倍;貸款餘額1302.84億元,增長33倍;總負債2545.34億元,較成立之初增長37倍;淨利潤33.64億元。
今年1月18日,甘肅銀行成功在香港聯交所主板掛牌上市,現有營業機構202個、便民服務點69個,已覆蓋全省14個市州及縣域,現有員工3955人。
甘肅銀行在發展中逐漸形成了獨具特色的企業文化,比如「家文化」和「誠信、開放、進取、責任」的核心價值觀,「做精『一點一滴』,打造『百年老店』」的企業願景等,這些已成為助推甘肅銀行加快發展的不竭動力源泉。
嚴把風控保證資產質量
穩健的經營業績,是甘肅銀行主動放慢增長速度、優化資產負債結構、回歸實體經濟、嚴格風險把控的綜合反應。
去年以來,甘肅省經濟增長速度放緩,受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等影響,有色冶金、煤炭能源等資源性產業及其相關產業處於持續結構調整狀態,部分企業經營出現嚴重困難,違約事項上升。
不過,甘肅銀行「穩住」了,在業績高增長之下,嚴把風控關,將不良貸款率控制在合理水平。
數據顯示,2016年末和2017年末,甘肅銀行不良貸款率分別為1.81%和1.74%,都低於同期甘肅省內銀行業平均水平。
今年上半年,甘肅銀行不良貸款率繼續維持在年初1.74%的平穩水平,這一數據好於行業平均水平。
銀保監會披露,今年二季度末商業銀行不良貸款率為1.86%,較一季度的1.75%上升了兩個基點,這也是較2017年全年不良貸款率穩定在1.74%之後,連續兩個季度上升。
在業績高增長之下,將不良貸款率控制在行業平均水平之下,甘肅銀行在風控方面有什麼秘訣?
該行始終把資產質量視為經營發展的生命線,牢固樹立風險底線意識,不斷強化全流程風險管理,持續提升風險管理水平,全行牢固樹立「尊重製度、合規經營」的風險管理理念。
具體包括四個方面:一是著力構建精準明晰的全面風險管理體系。積極推進「市場風險、操作風險、流動性風險、聲譽風險和信息科技風險」等在內的全面風險管理體系建設,明確統一授權、考核評價、違規問責、風險報告、風控監測等全面風險管理目標,有效提升風險管理的約束力。聘請第三方國際專業諮詢機構制定了全面風險管理規劃、內控合規與操作風險管理「一站式解決方案」,以標準化管理為指導開展內控流程診斷及優化工作,強化制度流程管控,推進規範化的體系文件建設,夯實風險管控基礎。
二是深入探索實施特色化風險管控組織架構。甘肅銀行構建了由高級管理層領導下的各業務部門、各級風險與授信管理部、風險資產監控管理中心、法律合規部、審計部以及紀檢監察室等條線組成的「三道防線」,確保有效的檢查及平衡機制。不斷探索完善垂直化管理、集中放款、集中監控的特色化管理模式。已向部分分支機構派駐了風險總監,在13家經營機構設立了由總行垂直管理的風險資產監控中心,下一步還將實施審計派駐制度和分片設立審計分部制度。
三是持續加大風險管控科技投入。藉助大數據技術,甘肅銀行開發上線信用風險大數據預警系統,確定了10大類、283項風險預警指標,有效提高了全面信用風險預判和跟蹤監控能力。
四是不斷加大不良資產處置力度。近年來,甘肅銀行在不良資產管理方面狠下功夫,不斷完善體制機制建設,在總行成立資產保全部,並在分支機構逐步實現專人專管,不良資產清收處置力度不斷加強。
以服務地方實體經濟為己任
作為一家紮根於隴原大地的地方銀行,不管是業績高增長,還是制定長遠戰略,甘肅銀行始終以服務全省實體經濟發展為己任,踐行著「敢擔當,有作為,不辱使命」的責任理念。
在支撐地方經濟發展方面,甘肅銀行以國家「一帶一路」倡議、振興鄉村戰略和甘肅省三大戰略平臺為依託,聚焦當地政府關注的重大項目、重點基礎設施、特色產業、龍頭企業、產業結構升級和技術創新等,著力提升服務實體經濟發展的能力。
現階段,甘肅省經濟形態仍然是總量擴張型、投資拉動型、工業帶動型,對投資融資的需求很大,各項經濟社會發展需要金融的鼎力相助。同時,目前中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還比較突出,許許多多的企業急切渴望著金融的支持。
甘肅省產能過剩行業企業在工業企業中佔有一定比例,大部分為大型國有企業。為支持該類企業「化解過剩產能、幫助降低成本、化解庫存壓力」,甘肅銀行依據國家及產業政策,實施「有保有控」的差別化信貸政策,積極支持過剩產能「消化、轉移、整合、淘汰」和轉型升級,控制過剩行業的信貸投放。對於存量房地產開發貸款項目加強資金封閉管理,逐步退出缺乏品牌實力、專業運作能力較差、依靠粗放模式運營的房地產企業。
自成立至今,甘肅銀行已累計向全省經濟提供超過2860億元的信貸融資。還通過貼現、信託、委託貸款、資產管理計劃、理財投資等渠道,引進省外資金對省內實體經濟發展累計提供融資超過600億元。解決就業4000餘人,累計上繳稅金61.04億元。
同時,甘肅銀行還將中小微企業業務作為樹立品牌特色的著力重點,力求解決小微企業融資難問題。建立了專業化團隊,在22個一級分支行全部設立了小微金融業務部,成立專門的小微客戶經理團隊,專注拓展區域內小微業務。針對小微企業經營特點,瞄準企業融資難、擔保難問題,強化市場需求導向,加大產品創新和推廣力度。搭建了小微金融服務快速通道,縮短了小微企業貸款審批時限,堅守「三不」承諾,即不提前收貸、不收取任何形式費用、不設貸款附加條件,盡心盡力為小微企業服務好。
此外,由於信息不對稱,使得小微企業融資成為行業普遍難題。針對這一問題,甘肅銀行積極探索金融業務與「網際網路+」融合。例如,甘肅銀行與甘肅省國稅局通力合作,有效利用小微企業的納稅信用評價結果,打破傳統授信模式,開發上線了首款「稅e融」網貸產品,為全省納稅企業提供了更為便捷、快速、優質的金融服務。
截至2017年末,甘肅銀行累計支持了2.89萬戶小微企業、20.03萬戶個人客戶,小微貸款餘額569.68億元,佔全行各項貸款的44.61%,為小微企業發展發揮了積極作用。
全省「三農」與扶貧的主力軍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這是黨的十九大對「三農」工作作出的全新戰略部署。
甘肅銀行作為地方法人金融機構,自成立以來積極履行社會責任,在助力全省「三農」發展中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發揮自身優勢,在惠農、支農、強農的道路上積極探索實踐,不斷為地方經濟發展貢獻力量,成為全省農村金融和扶貧領域的一支主力軍。
甘肅是農業大省,甘肅銀行把做好「三農」服務作為全行發展戰略重點推進和實施。圍繞全省農業產業特色,重點支持了馬鈴薯、中藥材、經濟林果、草食畜、現代制種和果蔬等特色產業,推動農產品加工業精深化、品牌化、集群化發展。
數據顯示,2017年末涉農貸款餘額達到432.43億元,佔全行各項貸款的33.86%;在全省58個集中連片貧困縣的貸款餘額357.17億元,佔全部涉農貸款的82.6%。
此外,甘肅銀行還積極拓展融資渠道,獲批40億元「三農」專項金融債券,募集資金用於支持龍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專業大戶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助力發展種植養殖、農產品加工、園林綠化、鄉村特色旅遊、冷鏈物流等涉農產業。
在精準扶貧方面,甘肅銀行在短短1年時間內向定西6縣1區累計發放精準扶貧貸款65.95億元,惠及建檔立卡貧困戶14.63萬戶。圍繞「擔保難」,積極探索推行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抵押、農機具抵押、林權抵押、多戶聯保、「公司+農戶」擔保等多種擔保方式,致力於提升涉農客戶貸款可得率。
在對口幫扶工作中,甘肅銀行為聯繫村量身定製「富民貸」「餐飲貸」信貸產品,發展養羊和餐飲產業,已分別投放貸款1142萬元、967萬元。出資738萬元、協調228萬元為聯繫村修建道路、自來水,建成文化廣場、農家書屋,建設生態林、經濟林等民生工程。
甘肅銀行自成立以來,已累計投放涉農及扶貧貸款1384億元,存量涉農客戶達17.13萬戶。由於在扶貧方面表現突出,甘肅銀行4次獲得全省脫貧攻堅「民心獎」。
積極推進綠色金融發展
2017年6月21日,甘肅銀行綠色金融部正式亮相,成為甘肅本土銀行助推綠色發展的一個重要標誌。
據悉,綠色金融部專門從事綠色金融工作,承擔綠色金融相關領域的行業政策研究、業務產品創新和管理、綜合服務方案制訂、管理制度和流程建立等職責,制訂了《綠色金融債券募集資金管理辦法》《綠色信貸政策》《綠色信貸政策實施細則》等制度辦法,明確了綠色金融債券募集資金所要支持的重點領域,規範了綠色信貸業務的篩選和評估流程,建立了綠色信貸業務審批的綠色通道等。
2017年5月,甘肅銀行在全國銀行間債券市場發行甘肅省首支金額為10億元綠色金融債券,募集資金已投向資源節約與循環利用、生態保護和適應氣候變化、清潔能源、清潔交通等綠色產業項目。針對縣域市場,創新推出金融產品和服務方案近40項,涵蓋了涉農各領域和農村各類主體,重點支持發展循環農業、有機農業、林下經濟等綠色產業。
目前,甘肅銀行綠色貸款餘額102.33億元,較年初新增25.26億元。重點支持了甘肅金徽礦業有限公司「綠色礦山建設項目」、金川神霧資源綜合利用技術有限公司「金川棄渣綜合利用一期工程銅尾礦綜合利用項目」、億利潔能科技(武威)有限公司「億利潔能科技背壓式微煤霧化熱電聯產項目」等典型綠色項目。其中金徽礦業綠色礦山被工業和信息化部列為全國首批203家綠色工廠之一。在2017、2018西北金融論壇上,甘肅銀行綠色金融工作連續被評為「綠色金融優秀案例」「縣域經濟綠色轉型發展十大經濟創新案例」。
8月17日,甘肅銀行召開了縣域支行改革發展工作會議,出臺《甘肅銀行關於縣域機構改革發展的指導意見》,制定保障支撐政策激發縣域支行發展活力,確定了縣域支行今後三年的發展目標和重點方向。未來甘肅銀行將圍繞服務全省縣域經濟發展,把發展縣域「三農」、小微及綠色金融作為全行重點業務方向,深耕縣域業務,培育全行新的業務增長極,以優良的經營業績助推全行持續穩健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