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 Doodle:曾經讓用戶貢獻5億小時的「人性化」產品

2021-01-15 虎嗅APP


全球最大的網際網路搜尋引擎 Google 始於兩位創始人拉裡・佩奇 (Larry Page) 和謝爾蓋・布林 (Sergey Brin) 在史丹福大學讀博士學位時的一個研究項目,當時是 1996 年 1 月份。Google 域名在一年後,也就是 1997 年 9 月 15 日註冊,Google 在 1998 年 9 月 4 日註冊了公司。


當時的 Google 首頁是這個樣子,之所以設計成這樣是因為兩位創始人不太熟悉網頁前端的 HTML 代碼,於是找來當時在斯坦福讀書的 Marissa Mayer (也就是現任雅虎 CEO) 做「小時工」,完成這項公司。「 也就是說 Marissa Mayer 當時能做的只是寫 HTML 標籤。」曾經有一位 Google 員工在談到這段歷史時這樣表示。


Google 首頁就這樣待在那裡。直到有一天,佩奇和謝爾蓋突發奇想,在 Google 第二個 o 後面加上了一個單線條的小人圖案,意思是告訴訪問用戶:「我們外出了」 (他們要去參加在內華達舉辦的火人節) 。於是,第一個 Google Doodle 正式誕生。Doodle 的中文意思是「隨意地畫」 (scribble absentmindedly),其實就是「塗鴉」。



在第一個 Doodle 誕生之後,後續 Doodle 的製作就落到了 Google 標識的設計者黃正穆 (Hwang Jeong-mok) 身上,他也是 Google Doodle 的首任首席設計師。一直到 2010 年之前,Google Doodle 還是以靜態插畫設計的形式出現。第一個動態交互的 Google Doodle 是為了紀念牛頓 367 年誕辰。


自那之後,出現了越來越多具有互動和交互性的 Doodle。顯然 Google Doodle 已經不是一個人能幹的活兒了,現在 Google Doodle 的核心團隊已經接近二十人。據現任 Google Doodle 首席設計師 瑞安・格米克 (Ryan Germick) 介紹,目前的團隊中有 10 人是插畫師,2 個製作人,4 個工程師,還有招募原型設計的人。目前 Doodle 團隊已經製作了 1000 多個作品。


還真別說,Google 能把產品上的一個點搞成這麼大規模,還真是有「死磕」的「極致精神」。


Doodle 有什麼意義?


以「工程師文化」和「數據導向」著稱的 Google,給人的感覺是美學設計並非強項。不過在格米克看來,「用戶想要的不僅僅是信息」,這也從一個側面解釋了 Google Doodle 的功能和意義。



在筆者看來,Doodle 是一種 Google 風格方法論下的 Web 藝術品 (或是 Web 裝置),傳達的信息「有趣、幽默」,執行上也稟承著 Google 一貫高水平的風格。比如用戶玩耍時長最久的混音器 Doodle,是 Google 為了紀念商業混音器發明家 Robert Moog 而設計,可以讓用戶通過 19 個功能鍵製作出一段 30 秒的音頻。這個 Doodle 耗費了 5 個工程師 4 個多月的時間才完成——這甚至比一些網際網路創業公司的整套產品需要花費更多時間 (更別提是 Google 工程師團隊的人工成本了)。創業公司產品上線測試後就開始積累用戶,甚至可以去融資估值了,而 Doodle 做完之後放幾天就撤了。


兩者比較,你感受一下。


「Doodle」們的作用


舉一個有趣的例子,Google 製作的 PAC-MAN 問世 30 周年 Doodle 在全球的用戶遊戲時間達到了 5 億個小時,獲得了金氏世界紀錄。你不能不說這是一個驚人的數字,也從一個側面展現了 Google 的項目策劃、設計和執行能力。如果這一點還不足以讓我們與 Google 的產品直接聯繫起來,大家可以試著回想一下 2008 年 Google Chrome 瀏覽器剛面世的時候,Google 製作的一套漫畫。



這套漫畫講解了當時市場上瀏覽器的設計原理和主要問題,又進一步闡述了 Google Chrome 的技術選擇和解決方案。這套漫畫被翻譯成許多國家語言的版本,在全球範圍內廣泛傳播,同時也解釋了用戶關於 Google Chrome 的許多問題,特別是:在已經有了 IE、有了 Safari、有了 Opera,而且 Firefox 足夠好的情況下,我為什麼要下載並安裝 Google Chrome?


至少在筆者看來,這套漫畫為 Google Chrome 增加新用戶、獲得市場份額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據 Doodle 首席設計師格米克介紹,這套漫畫的插畫師,就是他推薦的。


Doodle 在展現 Google 技術實力的同時,也讓用戶們看到其人性化的一面。


不過,今天有關 Google 的另一條大新聞是進展不順利的 Google Glass 宣布自下周起停售,並關閉 Explorer 開發者計劃。Google Glass 的這次研發調整或許說明,在產品人性化的道路上,仍舊有許多工作要做。


資料:

Google Chrome漫畫書中文版

http://tech.sina.com.cn/i/2008-09-02/21522430443.shtml

Google 維基頁面

http://en.wikipedia.org/wiki/Google

Google PAC-MAN Doodle

http://www.google.com/doodles/30th-anniversary-of-pac-man

谷歌眼鏡將停止接受訂單 從Google X轉入新部門

http://tech.sina.com.cn/it/2015-01-16/doc-icesifvy4036836.shtml

相關焦點

  • 為什麼用戶需要Doodle? 36氪專訪Google Doodle負責人Ryan Germick
    Ryan曾經為遊戲公司工作,2006年加入Google後開始負責主頁的個性化Logo——Doodle產品的設計。題圖為Ryan現場創作的一副小塗鴉作品。 1998年,Google創始人Larry和Sergey要去內華達沙漠參加火人節,於是有了第一個簡單的Doodle。
  • Doodle:Google 13 歲生日快樂
    Google公司之前曾多次在9月7日慶祝生日,也曾有多次於是9月27日慶祝生日,不過最近2年(2009、2010)Google都是在9月27日放出生日doodle的,今年也不例外,看來Google官方應該已經決定在9月27日這天過生日了。1996年1月,身為加州史丹福大學理學博士生的拉裡·佩奇和謝爾蓋·布林在學校開始一項關於搜索的研究項目。
  • 谷歌doodle慶祝數學家本華·曼德博誕辰96周年
    他的開創性研究為廣泛領域做出了寶貴貢獻,包括物理、金融、醫學、地質學乃至藝術等領域。為了紀念曼德博為幫助我們了解周圍的世界所做做出的貢獻,谷歌在這位數學家96歲誕辰這天製作了一個doodle塗鴉作品。作為曼德博慶祝活動的一部分,谷歌還推出了曼德博分形復活節彩蛋,用戶可以使用交互式分形查看器探索曼德博集合的無盡模式。
  • Google doodle紀念「微生物學之父」列文虎克誕辰384周年
    10月24日是列文虎克的384周年誕辰,Google特地製作了一個doodle動畫以示紀念。
  • 谷歌秋季doodle發布:鼓勵美國人註冊投票
    據外媒報導,當地時間周二是北半球秋天的第一天,這一天Google通常會帶來一幅新的doodle。赤道以北的大多數國家的用戶則都會看到這種因季節變更而製作的塗鴉,其中美國人看到的是用紅、白、藍三種愛國色彩裝飾的紐扣以及「登記投票!」的標語。
  • 谷歌智能助手全球用戶突破5億,2020年計劃推出更多新功能
    谷歌智能助手全球用戶突破5億,2020年計劃推出更多新功能 1月8日據searchenginejournal消息,谷歌正式宣布旗下谷歌智能助手Google Assistant現在全球已經有
  • 「Google偷追蹤用戶定位」:如何避免位置信息被儲存?
    一項調查發現,即使用戶明確設定不要記錄定位,Google仍會收集其超過20億用戶的位置數據。如果不想被追蹤的話,有幾個方法。根據美聯社的一項調查,Android設備和iPhone上的許多Google服務都會存儲用戶的位置數據。即使用戶想要用隱私設置控制也沒有辦法,這個發現隨後經普林斯頓大學的電腦科學研究人員證實。
  • 如何訪問google申請Google帳號的方法
    對於google公司來說,google帳號(用戶或帳戶)和gmail郵箱(帳號)都是同一個概念,可以通用使用google郵箱的格式來登錄使用。鑑於目前網際網路中google的強勢,很多人目前還沒有使用過google的帳號,並且google在市面上很多產品,都要求有google帳號來方便管理,下面就來介紹一下如何申請google帳號先找到一個能切換IP位址的工具,進入官網下載好壓縮包客戶端之後解壓到桌面上,雙擊裡面的exe圖標輸入已經註冊好的用戶名和密碼,點登陸進入軟體界面,選擇節點,點啟動加速
  • Google G Suite達到了每月20億活躍用戶
    [PConline資訊]3月14日消息 由Gmail、雲端網盤、日曆、環聊、文檔和其他注重生產力的應用組成的GoogleGSuite已超過20億活躍用戶門檻。該消息來自GSuite部門主管JavierSoltero。
  • Google是什麼_產品功能詳解-雨果網
    Google Answers是傳統搜索功能的擴展-用戶不用自己搜索內容,他們請專家搜索然後付費。顧客問問題,並為問題提供一個相應的價錢,然後研究者們回答他們的問題。5、Google Video2005年1月25日,谷歌公司推出Google Video服務,該服務可以通過谷歌網站搜索網絡上的各種視頻文件,或播出的電視節目。
  • 增添更多人性化功能,科大訊飛翻譯機翻譯更精準
    科大訊飛作為中國最大的智能語音技術提供商,用人工智慧建設美好的世界,科大訊飛一直以來都專注於人工智慧的設計與開發,全力推動人工智慧技術產品普及到更多不同的行業領域當中,發揮出人工智慧的絕對優勢。科大訊飛翻譯機備受用戶青睞,技術強大、功能豐富。科大訊飛翻譯機通過人工智慧技術的植入,展現出了更加出色的性能,在這樣的強大的背景之下,科大訊飛翻譯機翻譯的速度很快,其中包含了近200個國家和地區高達59種語言種類,讓你可以放心無憂的走遍全球。
  • 看德國格哈特如何設計定氮、索氏抽提、纖維測定的「人性化」產品...
    德國格哈特在百年歷史中積累了很多技術經驗,同時也擁有龐大的用戶群體。Markus Kranz先生說,「我們的用戶遍布全球各地,很多創新產品都源於滿足用戶的需求而產生。在專業的領域裡,我們已經生『根』,並且『根』扎的很長、很深,將傳統的標準、方法、技術改進成全自動的儀器產品,在一定程度上,也代表了這個專業領域的技術發展趨勢。」
  • Google翻譯迎來重要更新,國內用戶體驗不再被閹割
    只是單純的翻譯產品上的大動作,一定不要誤導讀者說「Google 要回來了……」我說好的。作為目前全球最好用的翻譯工具,Google 翻譯今天迎來了一次較大的更新,在 Android 和 iOS 上更新至 5.8 版本。新版 Google 翻譯 App 增加了英語與韓語間的 Word Lens(即時相機翻譯)功能,更重要的是優化了中國用戶的體驗。
  • google.com 被賤賣,最後花了多少錢「擺平」?
    Google 搜尋引擎的域名 google.com 或許是世界上最值錢的域名,根據 Alexa 統計,google.com 的流量排名全球第一。但是早在 9 月 29 日,卻有一名網際網路行業的「老司機」用 12 美元把這個域名買了下來。
  • 谷歌面向學生推出「我很強大」主題doodle競賽
    谷歌面向學生推出「我很強大」主題doodle競賽2021-01-13 19:16出處/作者:cnBeta.COM整合編輯:佚名責任編輯:zhaoyongyu1   據外媒報導,很顯然,2020年是艱難的一年,人們或許需要很多內在的力量來幫助自己度過這個充滿挑戰的一年。
  • Google 推出新工具:免除搜尋引擎廣告
    這家世界最大的搜尋引擎公司最近推出了一個工具 「My Activity」,來幫助用戶更好地查看,甚至是管理他們的搜索記錄。這個工具的地址:myactivity.google.com。這家世界最大的搜尋引擎公司最近推出了一個工具 「My Activity」,來幫助用戶更好地查看,甚至是管理他們的搜索記錄。這個工具的地址:myactivity.google.com。
  • Google Earth Pro現在變成免費的了!
    雖然說,免費的Google Earth功能對於我們這樣的普通用戶來說已經相當足夠用了。但是,Google在近日更是宣布將功能更強勁的Pro版變成免費的啦!要知道Google Earth Pro曾經每年收費US\$399呢!
  • 海信U7電視:與高端並行的,是全方面人性化設計
    面對這種情況,國產品牌海信電池推出了海信U7這一產品,不僅要打破外國廠商的話語權,更要做讓更多人買得起的、人性化的好電視。用戶與廠商往往追求高端,很多人甚至認為高端就是「高價」的,然而海信U7則為用戶帶來了耳目一新的體驗——高端的,應該是人性化的。這一產品的人性化設計顯現在點點滴滴的各個方面。
  • 2021傳媒網際網路策略:擁抱大產品、大用戶平臺的繁榮性成長
    用戶的人均時長方面,根據極光大數據,我國移動網民的人均單日時長 20 年以來快 速增長,疫情期間的 Q1 達到了高峰的 6.7 小時,20Q3 雖然下降到 5.4 小時,但是仍比去年同期 增加了 0.5 小時。2)分行業來看:視頻/直播/在線辦公/在線教育媒介形式上看,短視頻的時長佔比進一步增加。
  • 艾瑞7月數據:愛奇藝PC用戶3.62億領跑行業
    原標題:艾瑞7月數據:愛奇藝PC用戶3.62億,絕對優勢領跑行業   根據最新艾瑞iUserTracker數據顯示,2015年7月,愛奇藝PC端月用戶達3.62億,市場規模繼續領跑行業。同時,愛奇藝繼續蟬聯日均用戶、日均時長和月時長等多個核心數據頭名,並繼續擴大領先優勢,在PC視頻領域已逐漸形成獨大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