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將來某一天地球停止自轉,是否就會是世界末日的到來?也許你感覺這就是危言聳聽,其實不然,這有科學根據。近期,有科學家發現,地球的自轉越來越慢,按照這個發展下去,地球將來真的可能會停下來。那到底是什麼原因引起這樣的一個結果?
地球有太多的未解之謎,眾所周知,地球是圍繞太陽公轉的,公轉的軌道形狀是橢圓形。當然地球除了公轉,同時還進行著自轉,而且地球的公轉自轉是無休止的,因為這種不停地公轉和自轉,地球上也就有了晝夜的交替以及季節的變化。那麼,我們不禁發出提問,究竟是什麼力量驅使地球發生永不停息的自轉呢?而地球的過去如何?現在以及以後又會是怎樣的呢?
人們最容易產生一種錯覺,甚至包括一些科學家都認為地球的運動是非常標準的勻速運動,否則的話,一天的長短就會發生改變,其中偉大自然科學家牛頓就是這樣認為的。牛頓認為,所有的宇宙天體的運動,都是如出一轍的機械,準確無誤,完美無缺地進行著勻速運動。
其實真正的情況卻不是這樣,地球真正的運動是在變化著,而且極不穩定。有研究發現,地球每年的自轉速度在慢慢降低。比如在4.4億年前,地球公轉一圈周需要412天,而到4.2億年前,公轉一周則變成了400天,6500萬年前每年約為376天,如今一周公轉只有365.25天。天體物理學的研究和探索,也證明了地球的確是在逐年變慢。當然,科學界認為這是因為太陽及月球對地球的潮汐作用而出現的結果。
科學界利用石英鐘記錄、觀測日地的相對運動情況,得出了一個驚人的發現,發現表明,一年內地球的自轉存在著有時快有時慢的周期性的交替,具體表現為春季自轉速度變慢,而秋季自轉速度則加快。科學家經過長期地觀測最終發現,引起這種周期性變化的原因與季節性變化和大氣都有關係。另外,地球物質的成分以及它們間的相互作用都會對自轉產生影響,比如重元素下沉運動,集中於地心,輕元素的上浮,還有巖漿的噴發,也都會對地球的自轉速度產生一定的影響。
那麼,地球的公轉如何?請繼續關注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