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是我們共同的家,你對它很了解嗎?比如地球的結構嚴格分四層

2020-12-04 悟空科學世界

地球是我們共同的家園,它作為一個天體,你對它又有多少了解呢?

地球是距太陽第三遠的行星,其距離約1.5億公裡,根據定義,這相當於一個天文單位。地球的半徑約為6400公裡。在這篇文章中,我們將討論地球的形式。如果你對此感興趣的話,就請閱讀吧!

有意思的是,地球屬於巖石行星。據目前我們所知,地球是太陽系中唯一擁有液態水儲備的星球。這顆行星的名字來自於德語單詞「Erde」,意思是「土地」或者「土壤」,而太陽系中其他行星的名字來源則是為了紀念古代神靈和女神而命名的。

地球自轉一次使得地球上的一天成為了地球日,但嚴格來講,它不是24小時,就像你認為的那樣,它略微少一些,即:大約為23.9小時。我們的星球圍繞太陽旋轉一次,我們稱為公轉,相當於地球上的一年,大約為365.25天。正是由於這個原因,所以,我們的日曆才有一個閏年。如果你對人類歷史上的日曆這個話題感興趣,那麼請你在評論區留言。

我想每個人都知道,地球有唯一一顆天然衛星,它就是我們的月球。月球是夜空中最亮的天體,距離我們約有38萬公裡。月球對我們很重要,影響著地球上的潮汐變化,正是因為它的存在,所以地球上的氣候不是那麼的多變。

此外,地球有一個傾斜的自轉軸,大約為23度。多虧有了這自轉軸,在我們的星球上,季節才會發生變化。

地球主要是由四個層組成的,內層是一個由鐵和鎳組成的實心球體,半徑約為1200公裡。在那裡,其溫度大約為5400攝氏度。然後就是外核了,在這一層,它的厚度大約為2300公裡,它主要是由鐵和鎳液體組成的。

接下來,就是地幔,它位於外核和地殼之間,它是最厚的一層,其厚度約為2900公裡。在這一層,包括了熾熱的、粘稠的熔融巖石混合物,其稠度類似於融化的糖。最外層就是地殼,其平均厚度約為30公裡。在海底,地殼是比較薄的,即:從海床延伸到地幔頂部約為5至10公裡。

地球上的海洋覆蓋了地球表面近70%的面積,其平均深度約為4公裡,包含了地球上近97%的水。在地球上,幾乎所有的火山都隱藏在海底。例如,夏威夷莫納克亞火山,從海底算起直到它的頂部,其高度比珠穆朗瑪峰還要高,只是說它的大部分位於水面之下。與此同時,地球上最長的山脈也是在水下,位於北冰洋和大西洋的底部,它是安第斯山脈和喜馬拉雅山脈的四倍之多。

地球擁有一個很獨特的大氣層,其中大部分是由氮、氧和其他氣體組成的。正是因為有了它,所以地球上的生命才成為了可能,它形成了一個長期的氣候和短期的天氣。此外,我們的星球還有一個臭氧層,它保護了我們免遭強紫外線輻射。總的說來,地球的大氣層對我們來說是一個很好的保護屏障。它既保護了我們免於各種天體墜落的風險,同時也保護了我們免遭強烈的宇宙輻射等。

至於生命,地球是唯一且已知有生命存在的星球,也就是說,地球上的一切為生命創造了條件。例如,在地球上,擁有最適宜的條件:有液態水,有適宜的溫度,有供呼吸的大氣,適度的輻射等等。令人驚訝的是,在地球上,許多情況可以同時發生,致使生命能夠出現在地球上,同時還可以遨遊太空。然而,由於人類活動,今天的生活條件並不是想像中的那樣樂觀。

對地球同樣重要的是,我們不得不提到它,它就是磁場。它保護了我們免受太陽風和其他帶電粒子流所帶來的傷害。此外,有了磁場,這為指南針的出現奠定了基礎,從而服務於我們的航海領域。有趣的是,地球的磁極和它的地理南北極並不是一致的。

謝謝大家的閱讀!我希望你對我們的星球有更好地了解。祝你生活愉快!

相關焦點

  • 細說人類的老家——地球,帶你了解地球的結構
    今天我們的主題是人類的老家地球。地球是人類的老家,幾十萬年乃至上百萬年以來,人類就勞動生息繁衍在這顆圓球表面上,並且創造了燦爛多彩的歷史和文化。地球為人類提供了賴以生存的自然環境,人們播種穀物放牧牛羊,開採礦物,進行建設,幾乎天天都與自然界打交道,花香鳥語,高山流水。自然使人們倍感親切,但狂風暴雨地動山搖又經常給人們留下恐懼感。不管你是中國人,還是美國人,不管你是歐洲人,還是非洲人,全都一樣。
  • 地球的結構
    大氣層是地球的一層神秘的面紗,風雨雷電在哪一層?飛機在哪一層?無線電通訊設備在哪一層?深入地球內部,猜猜地球裡面有什麼?
  • 3分鐘帶你看圖了解我們人類賴以生存的地球環境
    地球的結構 我們生活的地球由內而外分為很多複雜的結構,我們生活在地球的巖石表層,它只是一個包裹著地球的薄層,叫作巖石圈。巖石圈的最外層是地殼,地殼下面是由固態和液態巖石組成的地幔;地球中心是地核,由因高溫而熔化的金屬構成。
  • 參宿四已爆炸為超新星了嗎?它會摧毀地球嗎?
    由於參宿四距離我們大約700光年,這麼短的距離內,宇宙膨脹效應可以忽略不計,所以它發出的光要跑大約700年才到我們這裡。換句話說,我們每次看到的都是它此前大約700年前發出的光。為了討論的方便,我們扣除這700年的時間差。比如,我們說的幾天前的它的亮度,其實是它在700年加幾天之前的亮度,但我們還是直接說幾天前。
  • 《地球的圈層結構》說課稿
    二、說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1)能夠說出橫波和縱波的的傳播特徵及其在劃分地球內部圈層方面的運用。(2)了解地球內部圈層的劃分和內部圈層的界限、厚度、物理性狀等。(3)掌握地球外部圈層的組成和特徵。(4)通過歸納、總結、對比地球內部各層的特點,使學生形成綜合歸納等思維能力。
  • 我們如何了解電離層的行為?
    在地球的圈層結構中,大氣層是人類生存環境的最後一道防線,它密度不大但卻緊密地包裹著陸地和海洋,在地球引力的作用下綿延上千公裡,不輕易離去。大氣層是典型的分層結構,隨著高度的變化,它的密度和溫度也會相應地發生變化,按照這個變化規律,我們把大氣層分成了對流層、平流層、中間層、熱層和散逸層。
  • 我們的孩子知道我們唯一的家園,地球到底是怎樣的嗎?請告訴他們
    作為宇宙中唯一生命的星球,地球不僅給了你我,還給了世界上所有動植物的生命,可謂是萬物之母。可是我們對這位「母親」了解多少呢?好好教育我們的孩子,了解地球,了解我們唯一的家!地球在宇宙中的地址是:位於室女座超星系團本星系群銀河系的太陽系,在太陽系八大行星中排第三。
  • 地球,我們的家園,你真的了解嗎?
    地球是一個既不是特別大,也不是特別小的星球。但它是我們的母星,是所有生命的所在地,也是可以觀測到整個宇宙的地方。 天文學家和地質學家通過學習其他世界來了解地球及其行星家族。現在他們相信,行星是通過太陽誕生時遺留的旋轉碎片環凝聚而成的。 地球的形狀 地球不是一個完美的球形,它在兩極是扁平的。在兩極之間地球的直徑是12700千米。
  • 地球的內部圈層結構
    在工程實施當中,地質條件複雜、施工環境惡劣、施工工藝不規範、工序不嚴格等諸多因素,可能導致混凝土結構存在振搗不密實、存有孔洞、出現蜂窩狀等問題,從而給隧道、橋梁以及其他土木工程項目中的結構體帶來質量隱患。因此常用地震CT對土木工程進行勘探。
  • 地球的基本結構
    它兩極稍扁赤道略鼓,表面積5.1億平方公裡,赤道半徑6378.137千米,周長大約為40076千米。其中71%為海洋,29%為陸地,內部有殼、幔、核結構,外部有水圈,大氣圈等。在太空上看呈藍色。它自西向東自轉,同時圍繞太陽公轉。並有一個天然衛星——月球,二者共同組成了一個天體;地月系統。
  • 這些NASA的工作幫助我們了解地球
    地球探索地球由一些相互作用且複雜的系統構成,這些系統一直在改變著地球,而人類仍努力想了解地球。如果從太空這個有利的角度看,我們可以從整體上觀察我們的星球。我們可以藉助靈敏的儀器來了解海洋、空氣、陸地和生命之間脆弱的平衡。美國宇航局衛星的觀察幫助我們研究和預測天氣、乾旱、汙染、氣候變化以及其他影響環境、經濟和社會的現象。
  • 眾星之母:太陽的風採,你了解太陽嗎?知道它的組成結構麼?
    眾星之母:太陽的風採,你了解太陽嗎?知道它的組成結構麼?我們距抬頭可見的太陽,足有1化5千萬公裡。如果一個嬰兒乘坐時速200公裡高速列車太陽,到達時他已經自發蒼蒼了,因為需要整整86年。中心溫度高達1600萬度的巨大火球。
  • 麥可·傑克遜的Earth Song(地球之歌),地球是我們共同家園!
    大家好,我是作者小樂樂,對MJ的喜愛不單一是因為他的作品更多的是他為世界帶來很多的正能量,因為MJ不僅喜歡做慈善,關愛兒童,而且對地球的綠色環保也是充滿了無盡的嚮往,MJ喜歡大自然也敬畏大自然更不喜歡人們破壞大自然,對於地球是我們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園,為此MJ還做了一首宣傳環保的歌不知道大家還記得嗎
  • 你真的了解地球嗎?地球上90%以上的深海還沒有完全了解
    你知道嗎?地球上的海洋佔總面積的3/4,而在海洋中大概有90%以上的區域還未被探索過。為什麼在沒有陽光的深海依舊有著生命,深海世界究竟是怎樣的呢?讓我們一起了解一下。如果你所在位置是海洋最深處之一,將近七英裡之處的馬裡亞納海溝,那麼你受到的壓力相當於五十架巨型噴氣式飛機壓在你身上。這個巨大的水壓就是人類繪製出的月球和火星圖要比地球深海圖更詳細的原因,地球上大多數海洋的深度都超過了二點五英裡,我們幾乎沒有對深海區進行過探索,事實就是如此。
  • 科學家對地球的內部的結構到底有多少了解
    地球是我們最為熟知的一個天體,但是我們對它任然知之甚少。地球的內部結構為一同心狀圈層構造,由地心至地表依次分化為地核(core)、地幔(mantle)、地殼(crust)。地球地核、地幔和地殼的分界面,主要依據地震波傳播速度的急劇變化推測確定。
  • 地球是我們的母親請愛護它
    還記得小時候嗎,別說河裡的魚蝦好吃連喝都可以,現在的河水別說喝了,連呼吸都要憋著,這就是人類的傑作,地球給了我們生存的空間,像母親一樣養育著我們我們就是這樣報答它的嗎,先不說資源浪費,環境汙染,就是人類的不愛護破壞帶來了多少疾病你們可知道,還有很多隱形的危機你們可想過,等到哪天爆發的時候人類可承受的了來自地球的憤怒。
  • 關於地球的這10個事實,你知道幾個?比如什麼是阿姆斯特朗極限?
    地球是太陽系中一個獨特的星球,獨特之一是因為它有生命存在,這是一個事實。那麼,我們對這個已擁有數十億人口的星球,有多少了解呢?今天,我們將告訴你10個有關地球的事實,這10個事實,你又知道幾個呢1.最乾燥的地方你認為地球上最乾燥的地方在非洲嗎?不。
  • 我們真的了解地球嗎?地球的內部還存在「地心人」嗎?
    我們真的了解地球嗎?你知道嗎?它是地球上面積最大的沙漠,面積約為906萬平方公裡,大約形成於250萬年前,位於北非北部。,自轉速度約為465米/秒,公轉速度約為29.79公裡/秒,我們不難看出,這些數據十分驚人,它真實存在,卻因慣性的存在,導致地球上的一切都與地球一同轉動,因此,人類感受不到地球在轉動,人們普遍知道,24小時是一天,實際上,時間也並非永恆不變的。
  • 地球深處的光景,是洋蔥結構嗎?與我們的生活有何關聯?
    我們沒有辦法直接探索我們星球的內部;有史以來最深的鑽孔,俄羅斯北極地區的科拉深鑽孔,僅到達我們與地心距離的0.2%。因此,即使是最好的科學地圖看起來也不比你中學僅展示了一個外殼,一個內核和中間叫做地幔的三層結構的教科書漫畫好多少。但這種情況正在改變。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芭芭拉·羅曼諾維奇等研究人員正在用地震波掃描我們星球的內部,就像醫生用超聲波觀察病人一樣。
  • 通訊、廣播、導航都離不開它 電離層:地球大氣的高空魔鏡
    美國航天局近期公布了兩項探索電離層的新計劃,目的就在於了解空間天氣、地磁暴等現象如何影響大氣層上部的電離層。天生不安分存在著大量自由帶電粒子在地球引力的作用下,地球大氣聚集在地球周圍而形成了大氣層,大氣層受到太陽輻射、日月引力等作用,處於不停的運動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