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的基本結構

2020-09-04 吳衷君


地球;太陽系八大行星之一,距離太陽1.5億公裡,是太陽系中直徑質量和密度最大的類地行星,按離太陽遠近排序第三顆。它兩極稍扁赤道略鼓,表面積5.1億平方公裡,赤道半徑6378.137千米,周長大約為40076千米。其中71%為海洋,29%為陸地,內部有殼、幔、核結構,外部有水圈,大氣圈等。在太空上看呈藍色。它自西向東自轉,同時圍繞太陽公轉。並有一個天然衛星——月球,二者共同組成了一個天體;地月系統

地殼;地球表面的固體外殼,平均厚度約17千米,大陸部分約33千米,高原高山地區厚度可達60~70千米,海洋部分最薄,平均約6千米。地球固體表面的海拔越高,地殼越厚;海拔越低,地殼越薄。它的物質結構主要以沉積巖花崗巖和玄武巖為主。花崗巖密度較小,大都分布在大陸地殼,密度較大的玄武巖之上,特別厚的地方形成山嶽。地殼上層是矽-鋁氧化物構成的沉積巖和花崗巖層,下層是矽-鎂氧化物構成的玄武巖或輝長巖層。海洋地殼幾乎沒有花崗巖,一般在玄武巖的上面覆蓋著一層厚約0.4~0.8千米的沉積巖。

地幔;介於地表和地核之間的中間層,是地球內部體積質量最大的一層。厚度將近2900千米。主要由緻密的造巖物質構成。靠近地殼部分是矽酸鹽類的物質,靠近地核部分是鐵、鎳金屬氧化物。地幔又分上地幔和下地幔兩層。下地幔距地表1000公裡,上地幔距地表33公裡。因上地幔頂部是放射性物質集中的地方,溫度溫度高,大致在1000℃到3000℃之間,所以它也是巖漿的發源地。

地核;又稱鐵鎳核心,主要物質是鐵和鎳,分內外兩核。內核距地表約5100公裡,約佔地核直徑的1/3,可能是固態,由剛性很高的結晶固體鐵鎳合金組成。外核距地表2900公裡,可能是液態,由液態鐵組成。地核中心的壓力可達到350萬個大氣壓,溫度是6000攝氏度。

水圈;地球上的海洋、江河、湖泊、沼澤、冰川、地下水,以及大氣中的小水滴和小冰晶等所有液態水和固態水都屬於水圈。它是一個連續但不規則的圈層,從離地球數萬公裡的高空看地球,可以看到覆蓋大部分地表的藍色海洋以及大氣中的小水滴和小冰晶組成的白雲,它使地球成為一顆&34;。其中海洋的水量,約為所有陸地水量的35倍。如果整個地球沒有固體部分的起伏,那麼全球將被深達2716.145米的水層所均勻覆蓋。

大氣圈;地球最外部的氣體圈層,包圍著海洋和陸地。它沒有確切的上界,在2000 ~ 16000 公裡高空仍有稀薄的氣體和基本粒子。主要成份為氮、氧。由於地心引力作用,幾乎全部的氣體集中在離地面100公裡的高度範圍內,其中75%的大氣又集中在離地面10公裡高度的對流層範圍內。根據大氣分布特徵,在對流層之上,還可分為平流層、中間層、高層大氣等。

月球;地球唯一的衛星,直徑大約是地球的四分之一,質量約為地球的八十一分之一。與地球的距離約38.44萬千米,兩者有引力作用,月球引潮力能使地球自轉軸的傾斜角保持穩定。如果沒有月球,地球自轉軸的傾斜角會以數百萬年為一周期,氣候因而也會大幅度變化,最終成為生物無法生存的環境。

相關焦點

  • 極簡【世界地理第四篇】:地球內部結構和各結構的基本運動
    地震波速;地震波;地球內部結構;矽酸鹽;地球結構;熔融狀態;地殼;莫霍界面;古登堡界面;地幔;地核;地殼運動;地幔對流;地核運動;參考圖片地球內部結構圖地震波地殼圖系列文章>極簡【世界地理】第一篇:太陽系天體極簡【世界地理】第二篇:太陽和月球對地球的影響極簡【世界地理】第三篇:地球自轉和公轉及其帶來的影響中國地理基本知識世界地理基本知識世界咽喉文章脈絡
  • 真核細胞的基本結構體系
    真核細胞是遺傳信息量大、結構複雜的細胞,原始的真核細胞在早在12億~16億年前的地球上就已經出現了。現存的真核生物種類繁多,既包括大量的單細胞原生生物,又包括全部多細胞生物(一切動植物、大部分真菌)。真核細胞在內部構建成許多精細的具有專門功能的結構單位。
  • 《地球的結構》說課稿
    地球的圈層結構包括內部圈層和外部圈層,對地球內部圈層的認識,需先從分析地震波的概念和特點入手,在了解了縱波、橫波在地球內部傳播速度及原因的基礎上,引導學生依據地震波傳播速度圖,分析出劃分地球內部的兩個不連續面和三個圈層;對於巖石圈的範圍和軟流層的位置,是教學的難點,教學中要據圖分析,先找出軟流層的位置,再畫出巖石圈的範圍,最後再與地殼的範圍進行比較。
  • 原子的基本結構是什麼
    原子的基本結構是什麼為了了解半導體導電的內在機理,我們必須先從原子的基本結構講起。通過對物質結構的研究,人們發現:任何物質都是由原子組成的,而原子又由原子核和圍繞它運轉的電子所組成。這些電子與原子核的關係就像許多人造衛星圍繞著地球運轉一樣。但這僅僅是個比喻,實際上,電子圍繞原子核運轉的情況與人造衛星是不一樣的。電子以一定的機率出現在原子核外圍的一定區域內,我們所說的「軌道」是指電子出現機率最大的那部分區域。這樣,電子運轉的「軌道」實際上是呈雲狀,我們稱為電子云。
  • ​地球圈層結構
    地球圈層結構分為地球外部圈層和地球內部圈層兩大部分。
  • IGBT的基本結構
    其基本出發點是,提出了在VDMOSFET結構中引入一個漏極側PN結,以提供正向注入少數載流子來實現電導調製而降低通態壓降的基本方案。 圖1  VDMOSFET與IGBT結構對比        IGBT的各個端子命名存在一些有趣的事情,也反映了人們是如何看待這個混合型器件的。
  • 電機的基本原理與基本結構
    基本原理電生磁:通電導線會產生磁場奧斯特在實驗中發現,將導線通電後其周圍的小磁針會發生轉動,且電流越強,對小磁針的影響越強,玻璃、木材、水、樹脂和石頭等也不能阻擋這個磁場吸引小磁針。這就是著名的「電流的磁效應」,簡稱「電生磁」,人們把它稱為電磁學第一定律。
  • 地球的圈層結構 說課稿
    三、說教學目標根據新課程標準,教材特點和學生實際,我確定了如下教學目標:(一)知識與技能目標1.了解並能說出地震波的波速及傳播特點,能區分橫波與縱波;2.能結合地震波波速隨深度變化示意圖劃分地球內部圈層結構,並繪製出示意圖;3.掌握地球內部各圈層特點,能用圖表對其進行歸納總結。
  • 數據結構基本概念
    數據元素:是數據的基本單位(例如,A班中的每個學生記錄都是一個數據元素),也就是說數據元素是組成數據的、有一定意義的基本單位,在計算機中通常作為整體處理數據項:是具有獨立含義的數據最小單位,也稱為成員或域(例如,A班中每個數據元素即學生記錄是由學號、姓名、性別和班號等數據項組成)。
  • 微課詳解初中生物植物細胞的基本結構和動物細胞的基本結構
    為方便廣大同學的學習,本微課詳解初中生物生物的基本特徵
  • 示波器的基本結構
    打開APP 示波器的基本結構 本站 發表於 2008-12-03 14:35:55 示波器的基本結構示波器的主要部分有示波管、帶衰減器的Y軸放大器、帶衰減器的X軸放大器、掃描發生器(鋸齒波發生器)、觸發同步和電源等,其結構方框圖如圖16-1所示。
  • 地球的結構
    大氣層是地球的一層神秘的面紗,風雨雷電在哪一層?飛機在哪一層?無線電通訊設備在哪一層?深入地球內部,猜猜地球裡面有什麼?
  • 地球的內部圈層結構
    2.地震波的應用(1)根據地震波在地球介質中傳播的規律來研究地球內部的結構、礦產資源和油氣資源的分布以及與大型工程建設相關的近地表地層的複雜結構。(2)在油田開發中的應用。人們通過研究地震波在地下巖石中的傳播規律來確定被研究儲層的巖性、物性及含氣性,從而為油田開發提供決策支持。(3)工程探測。
  • GTO的基本結構和基本工作原理是什麼?詳細概述
    打開APP GTO的基本結構和基本工作原理是什麼? 圖1  典型的GTO結構圖 GTO的基本結構和基本工作原理與普通晶閘管大同小異,只是為了實現門極關斷和提高門極的控制能力而擴大了
  • 畢業論文的基本結構如何確立?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社科學術圈,ID:shkxquan】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選題、材料、結構是本科生學習寫作論文應了解的最基本的問題。「高校文科學生畢業論文寫作指導研究」系列談的前兩篇文章分別涉及了選題和材料的問題。本文除了介紹一般論文寫作中的結構問題外,重點介紹的是論文正文結構問題。
  • 初中生物《植物細胞的基本結構》教案
    一、教學目標1.認識植物細胞的基本結構,包括細胞壁、細胞膜、細胞質、細胞核和線粒體等結構,並能夠說出這些結構的主要功能。2.通過觀察、小組討論等學習過程,提高觀察能力以及合作探究能力。3.感受生物與生活息息相關,體會學習生物的樂趣,逐步建立結構決定功能的生物學觀點。
  • > 高一地理教案:《地球的圈層結構》教案二
    高一地理教案:《地球的圈層結構》教案二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了解地球的圈層構造,初步掌握地球內部圈層的組成和劃分依據(有關地震波的基本知識  2.掌握地殼、地核、地幔的基本特徵(界線、厚度、物理性狀和物質組成等)。  3.了解地球的外部圈層——大氣圈、水圈和生物圈的基本特徵  過程與方法  1.初步學會讀地球內部地震波與地球內部圈層構造圖,了解地球內部圈層的劃分。  2.運用比較法學習各內部和外部圈層的特點。
  • 雷射幹涉儀引力波探測器的基本光學結構
    zhexueyuan2013@163.com編輯微信「iwish89」雷射幹涉儀引力波探測器的基本光學結構給出了雷射幹涉儀引力波探側器的工作原理和基本光學結構,討論了主要的性能參數,分析了光學鏡的結構特點及測量方法。
  • 初中生物知識點:細胞的基本結構
    1、細胞的基本結構   細胞壁:支持、保護細胞膜:保護;控制物質的進出細胞膜:控制物質的進出,對物質有選擇性,有用物質進入,廢物排出。細胞質:細胞膜以內,細胞核以外的結構,液態的,可以流動,內有細胞器等細胞核:貯存和傳遞遺傳信息。
  • 《遺蹟:灰燼重生》地球與沙漠地圖結構圖解
    《遺蹟灰燼重生》中地圖分為地球、沙漠、叢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