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的結構

2021-02-08 科學無窮大

大氣層是地球的一層神秘的面紗,風雨雷電在哪一層?飛機在哪一層?無線電通訊設備在哪一層?

深入地球內部,猜猜地球裡面有什麼?內部物質的溫度和狀態是什麼呢?

這個3D資源可以給你不一樣的學習體驗!

這個3D資源中包含了豐富的知識內容,提供了一種有趣的自主學習方式。

點擊左上角列表中地球的組成部分,一層層剝開地球的「果皮」和「果肉」,深入地球內部,了解每一層的名稱和厚度。

地球截面圖可以實現更加清晰直觀的觀察。風雨雷電在哪一層?飛機在哪一層?無線電通訊在哪一層?一目了然!點擊列表中的地球結構,了解每一層大氣的位置,雙擊屏幕即可獲得有關這一層的知識信息。

地球裡面有什麼?我們看不見、摸不著,這可怎麼辦。別著急,通過這個地球截面圖,我們可以了解科學家們現有的對地球內部結構的研究結果。

觀看立體的3D模型還不過癮?這裡還有一個4分半的講解視頻。3D模型有關的知識信息在視頻中都能一一回顧。

你在輕鬆愉快的3D資源操作中,就可以把知識學到手。學得如何呢?快用這裡提供的5個小測試題目檢查一下吧!

如果你想學習外語,這個3D資源是你的好幫手!它為你提供二十幾種語言的切換,想學哪種學哪種!

知識內容如此豐富、呈現形式如此炫酷的3D資源可以從哪裡看到呢?

敬請繼續關注「科學無窮大」,為您提供更多精彩……

相關焦點

  • 《地球的結構》說課稿
    地球的圈層結構包括內部圈層和外部圈層,對地球內部圈層的認識,需先從分析地震波的概念和特點入手,在了解了縱波、橫波在地球內部傳播速度及原因的基礎上,引導學生依據地震波傳播速度圖,分析出劃分地球內部的兩個不連續面和三個圈層;對於巖石圈的範圍和軟流層的位置,是教學的難點,教學中要據圖分析,先找出軟流層的位置,再畫出巖石圈的範圍,最後再與地殼的範圍進行比較。
  • ​地球圈層結構
    地球圈層結構分為地球外部圈層和地球內部圈層兩大部分。
  • 地球的內部結構之總論
    人類是生活在地球表面的,其實人類的視野是極其狹窄的,我們不僅對地球表面以外的太空及宇宙知之甚少,同時對於地球表面以下的地球內部結構也知之甚少
  • 地球內部結構
    後來,人們為了紀念他們,就將兩個面分別命名為「莫霍面」和「古登堡面」並根據這兩個面把地球分為地殼、地幔和地核三個圈層。 地球內部結構是指地球內部的分層結構。根據地震波在地下不同深度傳播速度的變化,一般將地球內部分為三個同心球層:地核、地幔和地殼。中心層是地核;中間是地幔;外層是地殼。地殼與地幔之間由莫霍面界開,地幔與地核之間由古登堡面界開。
  • 《地球的圈層結構》說課稿
    二、說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1)能夠說出橫波和縱波的的傳播特徵及其在劃分地球內部圈層方面的運用。(2)了解地球內部圈層的劃分和內部圈層的界限、厚度、物理性狀等。(3)掌握地球外部圈層的組成和特徵。(4)通過歸納、總結、對比地球內部各層的特點,使學生形成綜合歸納等思維能力。
  • 地球的內部圈層結構
    2.地震波的應用(1)根據地震波在地球介質中傳播的規律來研究地球內部的結構、礦產資源和油氣資源的分布以及與大型工程建設相關的近地表地層的複雜結構。(2)在油田開發中的應用。人們通過研究地震波在地下巖石中的傳播規律來確定被研究儲層的巖性、物性及含氣性,從而為油田開發提供決策支持。(3)工程探測。
  • 地球的圈層結構 說課稿
    《地球的圈層結構》是高中地理的內容,本節課編排了兩部分內容:第一部分是地震波的含義、分類、特徵等問題,第二部分闡述了地球的內部圈層的物質組成、特徵。二、說學情我所面對的學生是高中的學生,這個學齡段的學生已經有了初中學習的基礎,已經具備了一定的讀圖、析圖能力,能夠從地圖中提取有效的地理信息。但是,如何對地理信息進行分析,處理以及地理探究的能力還有待提高。
  • 地球的基本結構
    地殼;地球表面的固體外殼,平均厚度約17千米,大陸部分約33千米,高原高山地區厚度可達60~70千米,海洋部分最薄,平均約6千米。地球固體表面的海拔越高,地殼越厚;海拔越低,地殼越薄。它的物質結構主要以沉積巖花崗巖和玄武巖為主。花崗巖密度較小,大都分布在大陸地殼,密度較大的玄武巖之上,特別厚的地方形成山嶽。
  • 地球物理學家:在地球核心附近發現意外的廣泛結構
    馬裡蘭大學的地球物理學家分析了成千上萬條地震波和通過地球傳播的聲波的記錄,以識別來自地球熔融核和其上方固體地幔邊界的回波。回波顯示出比以前已知的更廣泛的異質結構,即在地幔邊界處異常密集的熱巖石區域。如上圖所示地震在地球上傳播聲波。
  • 地球的內部結構之地殼
    地球內部由外到內分別由地殼(qiao)、地幔和地核組成。地殼是地球內部結構中最外面的一層,也是最薄的一層,但是確是和人類關係最密切的一層,今天我們就來聊聊地殼。地球內部結構示意圖地殼是地球表面以下、莫霍面以上的固體外殼,地震波在地殼中的傳播速度比較均勻,到了莫霍界面之後,地震波的傳播速度突然增加,也就進入了地幔層。全球地殼最厚的青藏高原地區全球地殼的平均厚度為17千米,大陸部分的地殼平均厚度為33千米,如果是在高原和山地等海拔較高地區,如青藏高原,其地殼厚度可達60至70千米。
  • 1.4 地球的圈層結構
    【最新課標】運用示意圖,說明地球的圈層結構。3.地球外部圈層的組成及意義。【知識梳理】一、地球的內部圈層結構1.劃分依據:地震波傳播速度的變化2.不連續面3.劃分(1)三個圈層:C地殼、D地幔、 E地核(主要由鐵和鎳等金屬組成
  • 科普 | 顫抖的地球:初識地球的內部結構
    那麼,對於我們的地球,科學家們又是通過什麼手段來了解地球的內部結構的呢?答案是:地震波。           根據地震波在不同深度傳播速度的變化,一般將地球內部從外到內依次分為三個同心球層:地殼、地幔和地核。地殼和地幔之間由莫霍面隔開,地幔和地殼之間由古登堡面隔開。
  • 【英文兒童科普】---110、地球的結構
    >點擊上方深圳小學教材輔助關注我們↑↑110、地球的結構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地球的結構吧It consists of the Crust, Mantle and Core!地球是由地殼 地幔和地核組成的Zooooom in!咱們把鏡頭拉近This is the Earth’s Crust.
  • 地球的內部結構是怎麼樣的?地球為什麼會有磁場?
    地球內部的結構十分複雜,科學家通過對於地震波的研究,推測地球的內部結構可以分為地殼、地幔和地核三部分。其中地殼是最薄的部分,平均厚度大約為17千米,陸地地殼相對較厚,平均厚度約為33千米;海洋地殼相對較薄,平均厚度僅為6千米。
  • 高一地理地球的圈層結構練習題
    高一地理地球的圈層結構練習題 2009-10-27 02:23:16 來源:網絡資源
  • 科學看世界-地球的結構
    地球是個球體,上面遍布著高山、陸地、動植物。目前,人們對地球外部的狀況已經有了相當程度的了解,那麼地球內部又是什麼樣子呢? 早在18世紀,人們就知道了地球的平均密度是5.52克每立方釐米。
  • 科學看世界--地球的結構
    地球是個球體,上面遍布著高山、陸地、動植物。目前,人們對地球外部的狀況已經有了相當程度的了解,那麼地球內部又是什麼樣子呢?早在18世紀,人們就知道了地球的平均密度是5.52克每立方釐米。19世紀中期以後,地震儀的發明,成為人類探測地球內部奧秘所邁出的重要一步。地球物理學家使用地震儀後,經過測量發現,每當發生強烈的地震時,受到巨大衝擊的地下巖石會產生彈性震動,並以波的形式向四周傳播,這種彈性波就是地震波。地震波分為縱波(P波)和橫波(S波)。
  • 地球的內部結構之地幔:地球表面火山活動的巖漿來源地
    之前我們介紹了地球的內部結構之地殼,我們已經了解地球內部由外到內分別由地殼(qiao)、地幔和地核組成,而地殼是地球內部結構中最外面的一層,也是最薄的一層,但是確是和人類關係最密切的一層。今天我們繼續向地球的深處來進行研究,來聊聊地球的內部結構之地幔。
  • 科學家將利用原子鐘測量地球內部結構
    科學家將利用原子鐘測量地球內部結構  鳳凰科技訊 北京時間11月14日消息國外媒體報導,近日蘇黎世大學一支國際科學家小組聲稱可以利用原子鐘解決地球上的結構問題,例如發現礦藏或者隱蔽的水資源。
  • 科學家對地球的內部的結構到底有多少了解
    地球是我們最為熟知的一個天體,但是我們對它任然知之甚少。地球的內部結構為一同心狀圈層構造,由地心至地表依次分化為地核(core)、地幔(mantle)、地殼(crust)。地球地核、地幔和地殼的分界面,主要依據地震波傳播速度的急劇變化推測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