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對地球的內部的結構到底有多少了解

2020-12-02 百家號

地球是我們最為熟知的一個天體,但是我們對它任然知之甚少。地球的內部結構為一同心狀圈層構造,由地心至地表依次分化為地核(core)、地幔(mantle)、地殼(crust)。地球地核、地幔和地殼的分界面,主要依據地震波傳播速度的急劇變化推測確定。那麼接下來本文就來大概的介紹一下地殼,地幔,和地核。

什麼是地殼(qiao)?

地殼是地球表面以下、莫霍面以上的固體外殼,地殼的厚度是不均勻的,地殼平均厚度約17千米,大陸部分平均厚度約33千米,高山、平原地區(如青藏高原)地殼厚度可達60~70千米;海洋地殼較薄,平均厚度約6千米。地殼厚度的變化規律是:地球大範圍固體表面的海拔越高,地殼越厚;海拔越低,地殼越薄。地殼的物質組成除了沉積巖外,基本上是花崗巖、玄武巖等。

什麼是地幔?

地幔是介於地表和地核之間的中間層,厚度將近2900千米。主要由緻密的造巖物質構成,這是地球內部體積最大、質量最大的一層。它的物質組成具有過渡性。靠近地殼部分,主要是矽酸鹽類的物質;靠近地核部分,則同地核的組成物質比較接近,主要是鐵、鎳金屬氧化物。地幔又可分成上地幔和下地幔兩層。下地幔頂界面距地表1000公裡,密度為4.7克/立方釐米,上地幔頂界面距地表33公裡,密度3.4克/立方釐米,因為它主要由橄欖巖組成,故也稱橄欖巖圈。一般認為上地幔頂部存在一個軟流層,是放射性物質集中的地方,由於放射性物質分裂的結果,整個地幔的溫度都很高,大致在1000℃到2000℃或3000℃之間,這樣高的溫度足可以使巖石熔化,也是巖漿的發源地。

什麼是地核?地核又稱鐵鎳核心,其物質組成以鐵、鎳為主,又分為內核和外核。內核的頂界面距地表約5100公裡,約佔地核直徑的1/3,可能是固態的,其密度為10.5—15.5克/立方釐米。外核的頂界面距地表2900公裡,可能是液態的,其密度為9—11克/立方釐米。推測外地核可能由液態鐵組成,內核被認為是由剛性很高的,在極高壓下結晶的固體鐵鎳合金組成。而地核的溫度是非常非常的高。而科學家們得出結論認為地球的磁場就是由地核的鐵鎳核心所產生的。

地殼,地幔,地心這樣的地球內部的這樣的結構只是研究地球的科學家們根據對地震與火山的常年觀測的數據而推算出地球的內部的結構,具體這個說法與地球真實的結構是否一樣,者還得以後的科學家們不斷地努力的探索才可以知道。我們人類現在的技術對地球的研究還是相當的吃力的,在前蘇聯時期於1970年在科拉半島附近的挪威國界內進行一項科學鑽探。其中的一個鑽孔在1989年底鑽孔深度達到了12,262米的深度,到目前為止這是人類垂直往地心方向所打的最深的一個鑽孔了,那麼如果要打更深的鑽孔的話那麼就得先要解決很多的科技問題。

雖然我們生活在地球之上,但是我們對地球的了解還是你九牛一毛實在是太少了,所以探索地球內部的結構問題還得需要很長很長的路要走。

各位看官朋友們如果誰對地球的內部構成結構有什麼不同的看法可以在下方評論區裡留言和討論哦

相關焦點

  • 病毒到底是不是生命?地球上有多少種?科學家的答案,讓人沉默
    病毒到底是不是生命?地球上有多少種?科學家的答案,讓人沉默到目前為止,世界上很多的國家依舊面臨著病毒的困擾。那麼病毒到底是不是一種生命呢?地球上如今的病毒到底有多少種呢?科學家的回答讓人沉默到底是什麼樣子呢?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
  • 地球內部有多厚?科學家給出的答案,讓人感到不可思議
    或者說地球的內部到底有多厚,下面我們就看看科學家給出的答案,相信很多人都非常好奇地球的內部,畢竟地球內部也是有很多奧秘存在的!地球是一顆巖質行星,是人類生存的家園,地球上大部分的生命都生活在地球表面,雖然人類已經實現了飛天的夢想,已經開始走出地球探索宇宙了,但是對於地球本身面我們了解還不是非常的全面,尤其是地球內部的情況,科學家通過地震波探測的手段,對地球的內部結構有了一個大概的了解,將地球整個巖質球體分為三個部分,分別是地殼,地幔和地核,三個部分的厚度都是不一樣的,可能很多人對這三個部分沒有辦法想像
  • 人類對地球一無所知:地球內部發現奇怪結構,比珠峰高100倍!
    文/仗劍走天涯地球內部發現奇怪結構,比珠峰高100倍,是外星殘骸嗎?有一句歌詞這樣寫到「越熟悉的越陌生」,而這句歌詞也可以應用到科學領域。人類所生存的地球,看似每天都能夠看得見摸得著,但是人類究竟對地球了解有多深呢?就像地球上有這麼多無法解釋的謎題,人類傾盡所有的力量,也都不能將它窺探分毫。人類肉眼可以看到天空海洋,山脈。但是人類的腳下,地底又存在著什麼樣的秘密呢?地下的深處有著怎樣人類無法探知的謎題,而地下的結構又是有什麼?
  • 地球深部探測 了解地球內部奧秘
    19世紀,儒勒·凡爾納的科幻小說《地心遊記》描寫了人類到地球深部進行探險的故事,與《地心遊記》中對地心熔巖、火焰等新奇想像相比,人類對地球內部的真實了解還遠不夠豐富。科學家們是如何了解地球內部結構的?利用深地震反射技術如何得到地球深部的結構圖像?
  • 如何才能探測到地球內部深處具體結構,最後一種方法很有希望
    ,但是這僅僅只是地球表面的一些現象,而對於它的內部,大家了解的又有多少呢?其實關於地球的深處知道的還真的是特別的少,甚至要比宇宙的了解都要少一些,但是研究學者表示我要真正的去探索地球的內部,並不是那麼的簡單,探索地球的內部可能要比探索宇宙來的更加的艱難,而且,會存在著很多的危險,也許我們對於地球內部的不了解,無知才是另一種的安全。不過相信每一個人都會比較好奇,地球的內部究竟是什麼?
  • 科學家通過地震波發現,地球內部有兩個巨大異物,它們是什麼?
    地球是人類生存了數百萬年的家園,地球的歷史有46億年,比人類生存的時間可長多了。雖然人類現在已經走出地球開始探索宇宙,但是我們對自己腳下的地球了解得還是不夠多。尤其是對地球內部的情況,更是了解得極其少。
  • 科學家是如何了解太陽內部的?
    科學家是如何了解太陽內部的?然而我們都知道太陽是個難以接近的「大火球」,那麼科學家是如何知道太陽的內部情況的呢? 首先,當太陽發出的白光通過稜鏡時,它會分裂成七種不同的顏色,這些波長大小不同的單色光依次排列就組成了光譜。實際上,太陽光譜並不是完全連續的,科學家利用光譜儀(專門分析光譜的儀器)檢測太陽光時,發現太陽光譜中有一些黑線。
  • 科學家將利用原子鐘測量地球內部結構
    科學家將利用原子鐘測量地球內部結構  鳳凰科技訊 北京時間11月14日消息國外媒體報導,近日蘇黎世大學一支國際科學家小組聲稱可以利用原子鐘解決地球上的結構問題,例如發現礦藏或者隱蔽的水資源。
  • 科學家成功利用地球波動噪音測定其內部結構
    >地球內部結構  【搜狐科學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通常,科學家通過分析由地震產生的地震波來探查地球的內部結構。最新研究表明,由諸如風暴驅動海浪產生的地球「嗡嗡」噪音也能用來探測地球的內部構成。  地震波穿過地層的方式取決於地球內部的物理性質,如巖石的組成、溫度和壓力等。科學家就是利用地震波的這種傳遞方式來得知地球內部那些看不見的地理構造的。  來自法國約瑟夫傅立葉大學的地震學家米歇爾•卡皮羅說:「科學家可以利用這些聲波以與醫學成像類似的方式產生地球內部的圖像。
  • 地球的內部結構
    人類在地球上已經生活了二三百萬年,它的內部到底是個什麼樣子呢?有人說,如果我們向地心挖洞,把地球對直挖通,不就可以到達地球的另一端了嗎?然而,這卻是不可能的。因為目前世界上最深的鑽孔也僅為地球半徑的1/500,所以人類對地球內部的認識還是很不準確的。
  • 科學家在地球內部,發現兩個巨大的結構物,沒有人知道那是什麼
    人類雖然現在的科技非常發達,但是地球上還有很多人類不了解的區域和現象,比如一些用科學無法解釋的超自然現象,還有非常神秘的區域,比如說奇幻的地下世界,在儒勒·凡爾納的《地心遊記》中,就為我們展示了魔幻般的地底世界,那裡有一個全新的生態,有著各種各樣奇幻的生物。
  • 地震儀器發明以前,人類是如何了解地球內部結構?
    天是透明的,可見的,並且有星星、月亮,似乎很美好,自古就有好人死後上天堂之說。而地下則是漆黑的,不可見的,而且時有地震、火山等災害發生,因此,有地獄之說,而且是十八層。呵呵,事實上地球內部還真是圈層結構,不過沒有十八層那麼多。地球內部圈層結構的認識主要由地震學完成的。但現代地震儀器發明之前,人們其實已經提出,儘管沒有那麼詳細,那他們是如何做到的?
  • 科學家:地球內部或許存在更完整的生物鏈!
    科學家:地球內部或許存在更完整的生物鏈!雖然海洋處在地球上,但是我們對於海洋的了解是少之又少,這70%的海洋面積我們對於它的了解也不過5%,在這海底到底埋藏著怎樣的生物?又有多少物種?會不會有史前生物存在?我們都無從得知。畢竟根據現在的科技發現水平來看,想要在地心生活,探測地心的可能性並不是很大。
  • 地球的內部結構之總論
    人類是生活在地球表面的,其實人類的視野是極其狹窄的,我們不僅對地球表面以外的太空及宇宙知之甚少,同時對於地球表面以下的地球內部結構也知之甚少
  • 地球的內部結構是怎麼樣的?地球為什麼會有磁場?
    地球內部的結構十分複雜,科學家通過對於地震波的研究,推測地球的內部結構可以分為地殼、地幔和地核三部分。其中地殼是最薄的部分,平均厚度大約為17千米,陸地地殼相對較厚,平均厚度約為33千米;海洋地殼相對較薄,平均厚度僅為6千米。
  • 打洞比登天還難,科學家是如何知道地球的內部結構的?
    之前在回答一些關於地球科學問題的時候,每每有朋友提出這樣的疑問:你怎麼知道地球中心有地核的?你怎麼知道外地核是熔融的液體?你怎麼知道地幔有多厚?你憑什麼說那中間是鐵?總之是很不相信的樣子。今天我就統一來回答這個問題,希望能幫助你解開謎題。
  • 地球的內部圈層結構
    第5題,乾熱巖埋藏於地下,能量來自地球內部,因此受氣候的影響小,故A正確。乾熱巖與太陽能都屬於清潔可再生能源;開發技術要求高;太陽能資源分布範圍更廣泛。故B、C、D錯誤。答案:3.D4.A5.A地震波在不同介質中的傳播速度是不同的,科學家利用這一原理探究地球內部結構。據此回答6~7題。
  • 科普 | 顫抖的地球:初識地球的內部結構
    大家經常會看到,菜市場買西瓜的阿姨在不切開西瓜的情況下,通過敲打西瓜外皮來判斷西瓜的內部成熟情況。
  • 許多科學家相信地球中空說,地球內部可能存在一個巨大的洞穴
    人類對地球內部的了解很有限,我們最多只向下挖了不到13公裡,而地心的深度將近6400公裡。 印度古籍中曾記載,地球裡面有一條「阿加爾塔」地下長廊,在梵文中意為「地底下的世界」。傳說地下世界有無數洞穴、隧道和迂迴交錯的地下長廊,那裡埋藏著古代文明的秘密和無盡的寶藏。
  • 地球內部有奇怪東西,科學家看到後沉默了!
    地球內部有奇怪東西,科學家看到後沉默了!談及地球,很多人自認為對地球了解頗深,其實對地球的認知有很大的局限,我們都知道,地球由地殼、地幔地核組合而成,我們並不知道它們的真實作用,地球上的一切生物都生活在地球的最上層,也就是地球表面。在現實生活中,人類長期生活在陸地上,所以對水中的一切一無所知,再加上人並不能在水中呼吸,所以對海洋的認知有很大的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