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核細胞的基本結構體系

2020-12-05 科學學習

真核細胞指具有真正的由核膜包圍的細胞核的細胞總稱。

真核細胞是遺傳信息量大、結構複雜的細胞,原始的真核細胞在早在12億~16億年前的地球上就已經出現了。現存的真核生物種類繁多,既包括大量的單細胞原生生物,又包括全部多細胞生物(一切動植物、大部分真菌)。

真核細胞在內部構建成許多精細的具有專門功能的結構單位。這些由生物大分子構成的基本結構體系,尺度均為5~20nm,它們構成了細胞內部結構精密、分工明確、職能專一的各種細胞器,並以此為基礎保證了細胞生命活動具有高度程序化與高度自控性。在亞顯微結構水平上,真核細胞可以劃分為3大基本結構系統:

1、生物膜系統

生物膜的厚度基本在8~10nm範圍之內。細胞表面的細胞質膜及其相關結構,主要功能是進行選擇性的物質跨膜運輸與信號轉導。細胞內部由雙層核膜將細胞分成兩大結構與功能區域——細胞質和細胞核,使得基因表達得以精密調控。生物膜還為生命的化學反應提供了表面,很多重要的酶定位在膜上,大部分生化反應在膜的表面進行。

2、遺傳信息傳遞和表達系統

遺傳信息的儲存、傳遞和表達系統是由DNA、RNA和蛋白質組成的複合體。DNA和組蛋白構成了染色質的基本結構——核小體,它們的直徑為10nm。由核小體盤繞與摺疊成緊密程度不同的常染色質與異染色質,在細胞分裂階段又進一步包裝形成染色體。

3、細胞骨架系統

細胞的骨架系統是由一系列特異的結構蛋白裝配而成的網架系統,對細胞形態與內部結構的合理排布起支架作用。細胞骨架可以分為胞質骨架與核骨架,實際上它們又是相互聯繫的。胞質骨架主要由微絲、微管與中等纖維(也叫中間絲)等構成。

微絲:直徑5~7nm,主要功能信號傳遞與細胞運動。

微管:直徑24nm,主要功能為細胞內物質的運輸提供通道,形成有絲分裂的紡錘絲。

中等纖維:直徑10nm,分為多種類型,具有組織特異性,主要對細胞起到支撐作用。

核骨架包括核纖層與核基質。核纖層的成分是核纖層蛋白,核基質的成分則頗為複雜。它們的基因表達、染色質構建與排布有關係。

從上述的3種基本結構體系的分析,我們可以在亞顯微尺度上找到一個基本共同點,不論是生物膜厚度,遺傳信息表達體系中顆粒與纖維結構的大小,還是骨架纖維的直徑都是在5~20nm的尺度範圍內進行的。

相關焦點

  • 醫學英語特訓:原核細胞、真核細胞基本結構及細胞骨架結構組成
    主講:影像解剖、基礎生理學、病理學、免疫學及醫學相關英語原核細胞真核細胞基本結構及細胞骨架結構組成   英語也許只是個工具,卻很重要。因為,只要醫學英語下對了功夫,就可以遠遠甩開同級別的競爭對手。
  • 原核細胞、古核細胞和真核細胞
    在已發現的物種(150萬種以上的動物、50萬種左右的植物和近8萬種真菌種)中它們的形態結構都大相逕庭,表現出明顯的不連續性,但是在它們的細胞結構卻大致相同如:都有細胞膜、細胞核和細胞質組成等。根據這種結構的差異,我們可以把細胞分為真核細胞和原核細胞。這一概念最早首先由20世紀60年代著名生物學家H.Ris提出。這不僅對細胞生物學,對整個現代生命科學都是具有深遠影響的,以至後來整個生物界被劃分為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
  • 原核細胞和真核細胞
    原核細胞和真核細胞的概念:(1)原核細胞:細胞較小,無核膜、無核仁,沒有成形的細胞核;遺傳物質(一個環狀DNA分子)集中的區域稱為擬核;沒有染色體,DNA不與蛋白質結合;細胞器只有核糖體(2)真核細胞:細胞較大,有核膜、有核仁、有真正的細胞核;有一定數目的染色體(DNA與蛋白質結合而成);一般有多種細胞器。
  • 原核細胞和真核細胞的比較
    原核細胞和真核細胞是生物圈的兩個最重要的細胞類群。(如圖1)圖1原核細胞和真核細胞的基本特徵的比較:特徵 原核細胞 真核細胞大小 較小1-10um
  • 原核細胞和真核細胞對比
    比較項目原核細胞真核細胞大小較小較大主要區別無以核膜為界限的細胞核,有擬核有以核膜為界限的細胞核細胞膜、細胞質(核糖體)、DNA細胞的多樣性(1)表現:細胞的形態、大小、種類和結構等各不相同。細胞統一性的「五個」表現(1)化學組成:組成細胞的元素基本一致,化合物種類也非常相似(水、無機鹽、胺基酸、核苷酸等)。(2)結構:都具有細胞膜、細胞質、核糖體。(3)遺傳物質:都以DNA作為遺傳物質,且遺傳密碼通用。
  • 真核細胞早期進化時間表揭曉
    通過分析數千個基因的重複,研究人員重建了導致真核細胞產生的進化事件,這些細胞是你肉眼所能看到的幾乎所有生命的前兆。從簡單的細菌細胞到複雜的真核細胞的進化時間表與以前所認為的不同。這項研究是由巴塞隆納IRB和烏得勒支大學的比較基因組實驗室合作完成的,發表在近期的《自然生態與進化》雜誌上。
  • 真核細胞擁有龐大的基因組,結構更複雜,含有大量重複序列
    第二節真核基因表達調控的特點較原核基因表達相比,真核基因的表達則複雜得多,調控系統也更為完善。這種差異的根本原因在於真核細胞的結構特性:首先,真核細胞擁有龐大的基因組,結構更複雜,含有大量重複序列,基因組的大部分序列是非蛋白質編碼的序列,而編碼蛋白質的序列絕大多數又是不連續的,即基因內都常被內含子(intron)隔開,在轉錄後經剪接(splicing)去除內含子,才能翻譯獲得完整的蛋白質;其次,真核細胞是一個結構基因轉錄生成一條mRNA,即mRNA是單順反子(monocistron),基本上沒有操縱元件的結構
  • 中國科學家成功創建世界首例人工單染色體真核細胞
    中國科學院當天在上海舉行「國際首例人造單染色體真核細胞研究成果」新聞發布會說,2010年,美國科學家克萊格·文特爾(J.Craig Venter)及其科研團隊在《科學》雜誌報導了世界上首個「人造生命」——含有全人工化學合成的與天然染色體序列幾乎相同的原核生物支原體,引起轟動。
  • 原核細胞和真核細胞的區別 原核細胞和真核細胞有什麼區別
    關於原核細胞和真核細胞的區別,你有了解過嗎?那麼,今天小編就來介紹一下到底什麼是原核細胞,什麼是真核細胞,一起來看看吧!  原核細胞和真核細胞的區別  原核細胞是組成原核生物的細胞。  真核細胞指含有真核(被核膜包圍的核)的細胞。其染色體數在一個以上,能進行有絲分裂,還能進行原生質流動和變形運動。
  • 真核細胞和原核細胞的比較
    一、分類依據 根據細胞內有無以核膜為界限的細胞核,把細胞分為真核細胞和原核細胞。 二、原核細胞和真核細胞的比較 1、本質別: 有無以核膜為界的細胞核 2、大小 :原核較小 ,真核較大 細胞核 :原核沒有由核膜包被的細胞核,有一個環狀的DNA分子,分布區域稱為擬核 真核有成形的、真正的細胞核,有核膜和核仁
  • 【光明日報】中國「創造」世界首例單條染色體真核細胞
    記者今天獲悉,中國科學院分子植物科學卓越創新中心/植物生理生態研究所合成生物學重點實驗室覃重軍研究團隊與合作者在國際上首次完成了將真核釀酒酵母天然的16條染色體人工創造為有功能的單條巨大染色體。該項工作表明,天然複雜的生命體系也可以通過「人造」變簡約,自然生命的界限可以被人為打破,甚至可以人工創造全新的自然界不存在的生命。
  • 中國「創造」世界首例單條染色體真核細胞
    新華社上海8月2日電(記者張泉、王琳琳)中科院研究團隊在國際上首次人工創建了單條染色體的真核細胞,是繼原核細菌「人造生命」之後的一個重大突破。北京時間8月2日,該成果在國際知名學術期刊《自然》在線發表。
  • 解題妙招:「三看」「八個不一定」判斷真核細胞和原核細胞
    【答案解析】甲中沒有由核膜包被的細胞核,該細胞為原核細胞;乙具有細胞壁、細胞核、大液泡等結構,該細胞為植物細胞;丙無細胞結構,可判斷該生物為病毒。原核細胞中不含線粒體,判斷甲是否為需氧型生物的依據是細胞中是否含有與有氧呼吸有關的酶,A錯誤。
  • 地球生命的誕生之:從原核細胞到真核細胞期間經過了漫長的20億年
    最古老的化石是約35億年前的原核細胞形成的。這一時期的化石記錄,同時也包括這些原核生物能進化形成的最高形式的宏觀複合體——疊層石。它們由原核細胞以黏著和膠結的方式沉積而成,當一層被潮汐掩埋以後,其上會沉積新的一層,進而形成上下層疊而成的墊狀體——整個結構的斷面就像是一棵切開的捲心菜。
  • 《原核細胞和真核細胞》答辯題目及解析
    《原核細胞和真核細胞》答辯題目及解析1.原核生物與原生生物有什麼區別?【參考答案】原生生物:指單細胞真核生物,如眼蟲、變形蟲。原核細胞:無細胞核,有核糖體,細胞壁由多糖和蛋白質組成,DNA不和蛋白質結合所以沒有染色體等。包含生物:細菌、支原體、衣原體、放線菌、藍藻等。
  • 原核細胞——細菌的表面結構
    細菌細胞沒有典型的核結構,但大多數細菌有著明顯的核區或稱類核,主要由一個環狀DNA分子盤繞而成,核區周圍是比較濃密的胞質物質,除了核糖體外,沒有類似真核細胞的細胞器
  • 我國科學家成功創建世界首例人工單染色體真核細胞
    時隔八年,中國科學院研究團隊與國內多家單位合作,在國際上首次人工創建了單染色體的真核細胞,取得了合成生物學領域上具有裡程碑意義的重大突破。這一成果今天(2日)在國際權威學術期刊《自然》發表。自然生命體分為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真核生物含有多條線型結構的染色體,而原核生物通常僅含有1條環型結構的染色體。
  • 世界首例人造單染色體真核細胞誕生
    原標題:世界首例人造單染色體真核細胞誕生(解碼·發現)   此次,以覃重軍研究組為主的研究團隊完成了將單細胞真核生物——釀酒酵母天然的16條染色體人工創建為具有完整功能的單條染色體。該項工作表明,天然複雜的生命體系可以通過人工幹預變簡約,自然生命的界限可以被人為打破,甚至可以人工創造全新的自然界不存在的生命。
  • (新華全媒頭條)人造單條染色體真核細胞問世 我國開啟合成生物學...
    新華社上海8月2日電題:人造單條染色體真核細胞問世 我國開啟合成生物學研究新時代新華社記者王琳琳、張泉1965年,我國科學家在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出與天然分子化學結構相同、有完整生物活性的蛋白質——結晶牛胰島素,開闢了人工合成蛋白質的時代。
  • 精彩微觀,魅力律動——鄭州19中舉辦真核細胞三維結構模型製作展
    鄭州19中高一生物組組織開展細胞結構模型展>學生作品學生下課紛紛駐足觀看  為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提高學生學習生物學的興趣,鄭州19中生物組老師精心策劃,積極籌備,組織學生進行小組合作,開展真核細胞三維結構模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