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核細胞、古核細胞和真核細胞

2020-12-03 科學學習

在已發現的物種(150萬種以上的動物、50萬種左右的植物和近8萬種真菌種)中它們的形態結構都大相逕庭,表現出明顯的不連續性,但是在它們的細胞結構卻大致相同如:都有細胞膜、細胞核和細胞質組成等。

細胞中相同的結構

但是另一方面,肉眼看不到的細菌、放線菌、支原體等微生物,它們的細胞結構則表現出很大的不同,它們沒有細胞核也沒有內質網等細胞器。由此說明,生物界最明顯的差異表現在細胞層次。

根據這種結構的差異,我們可以把細胞分為真核細胞和原核細胞。這一概念最早首先由20世紀60年代著名生物學家H.Ris提出。這不僅對細胞生物學,對整個現代生命科學都是具有深遠影響的,以至後來整個生物界被劃分為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

原核細胞核真核細胞

隨著研究深入,發現原核細胞和真核細胞在代謝方式、遺傳信息傳遞方式、基因表達調控、信號傳導等各個方面都存在顯著差異。再則分子生物學的進展對細胞的認識進入了基因和基因組的層次,人們發現原核細胞中還有一類群,它們的遺傳信息表達系統和其他的原核細胞差異相當大反而和真核細胞更加的接近。於是這類細胞從原核細胞中分離出來,命名為「古核細胞」。

古核細胞

自此,生物界的最基本的類群被分為3個域:原核生物、古核生物和真核生物。整個生物被分為6個界:由原核生物組成的原核生物界,由古核生物組成的古核生物界,由真核生物組成的原生界、真菌界植物界動物界

相關焦點

  • 原核細胞和真核細胞的區別 原核細胞和真核細胞有什麼區別
    關於原核細胞和真核細胞的區別,你有了解過嗎?那麼,今天小編就來介紹一下到底什麼是原核細胞,什麼是真核細胞,一起來看看吧!  原核細胞和真核細胞的區別  原核細胞是組成原核生物的細胞。  細胞器只有核糖體,有細胞膜,成分與真核細胞不同。細胞較小,沒有成型的細胞核,沒有染色體,DNA不與蛋白質結合。  原核細胞沒有核膜,遺傳物質集中在一個沒有明確界限的低電子密度區。DNA為裸露的環狀分子,通常沒有結合蛋白,環的直徑約為2.5納米,周長約幾十納米。
  • 原核細胞和真核細胞
    原核細胞和真核細胞的概念:(1)原核細胞:細胞較小,無核膜、無核仁,沒有成形的細胞核;遺傳物質(一個環狀DNA分子)集中的區域稱為擬核;沒有染色體,DNA不與蛋白質結合;細胞器只有核糖體(2)真核細胞:細胞較大,有核膜、有核仁、有真正的細胞核;有一定數目的染色體(DNA與蛋白質結合而成);一般有多種細胞器。
  • 原核細胞和真核細胞的比較
    原核細胞和真核細胞是生物圈的兩個最重要的細胞類群。(如圖1)圖1原核細胞和真核細胞的基本特徵的比較:特徵 原核細胞 真核細胞大小 較小1-10um
  • 真核細胞和原核細胞的比較
    一、分類依據 根據細胞內有無以核膜為界限的細胞核,把細胞分為真核細胞和原核細胞。 二、原核細胞和真核細胞的比較 1、本質別: 有無以核膜為界的細胞核 2、大小 :原核較小 ,真核較大 細胞核 :原核沒有由核膜包被的細胞核,有一個環狀的DNA分子,分布區域稱為擬核 真核有成形的、真正的細胞核,有核膜和核仁
  • 原核細胞和真核細胞對比
    比較項目原核細胞真核細胞大小較小較大主要區別無以核膜為界限的細胞核,有擬核有以核膜為界限的細胞核細胞壁有,主要成分是糖類和蛋白質(即:肽聚糖)植物細胞有,主要成分是纖維素和果膠;動物細胞無;真菌細胞有,主要成分為多糖細胞質有核糖體,無其他細胞器有核糖體和其他細胞器DNA存在形式擬核中:大型環狀、裸露,DNA不與蛋白質結合;質粒:小型環狀、裸露細胞核中:與蛋白質結合成染色體
  • 《原核細胞和真核細胞》答辯題目及解析
    《原核細胞和真核細胞》答辯題目及解析1.原核生物與原生生物有什麼區別?【參考答案】原生生物:指單細胞真核生物,如眼蟲、變形蟲。原核細胞:無細胞核,有核糖體,細胞壁由多糖和蛋白質組成,DNA不和蛋白質結合所以沒有染色體等。包含生物:細菌、支原體、衣原體、放線菌、藍藻等。
  • 解題妙招:「三看」「八個不一定」判斷真核細胞和原核細胞
    D.根據細胞中是否含有細胞核,可將甲、乙、丙分為真核細胞和原核細胞兩類【思路點撥】解答本題的關鍵是首先通過辨別甲、乙、丙的亞顯微結構模式圖,確定甲、乙、丙分別表示的生物類型,然後根據所學知識判斷各選項的正誤。
  • 地球生命的誕生之:從原核細胞到真核細胞期間經過了漫長的20億年
    我想,從早期大氣和海洋的組成來看,生命起源是必然的化學結果。後來,當進化具備歷史的複雜性以後,偶然性才得以發揮作用) 考慮到有關穩步進展的傳統信念,沒有什麼比早期生命的進化更為奇異的了——因為,在那麼長的歲月裡,並沒有發生什麼。最古老的化石是約35億年前的原核細胞形成的。
  • 原核細胞的增殖方式是什麼
    原核細胞的是以二分裂方式進行繁殖。原核細胞是組成原核生物的細胞。這類細胞主要特徵是沒有以核膜為界的細胞核,也沒有核仁,只有擬核。進化地位較低。細胞器只有核糖體,有細胞壁,成分與真核細胞不同。
  • 原核細胞生產線在上海誕生
    原核細胞生產線在上海誕生2001年11月27日11:23 東方網-文匯報  本報訊 三條具有國際水準的原核細胞、真核細胞和凍乾粉針劑生產線已在上海誕生。
  • 醫學英語特訓:原核細胞、真核細胞基本結構及細胞骨架結構組成
    主講:影像解剖、基礎生理學、病理學、免疫學及醫學相關英語原核細胞真核細胞基本結構及細胞骨架結構組成   英語也許只是個工具,卻很重要。因為,只要醫學英語下對了功夫,就可以遠遠甩開同級別的競爭對手。
  • 古細菌、真細菌和真核生物
    實際上,這些最早的原核細胞生物,即原始的細菌類在地層中留下許多的活動痕跡。在非洲、澳大利亞和加拿大等地都發現了一些稱為疊層石的巖石層,其中含有遠古的原核細胞生物活動的痕跡。從這些巖層的地質年齡推算,最早的原核細胞生物在35億年前就已經出現,其後種類越來越多。  在最早的原核細胞生物分化過程中,最重要的是古細菌與真細菌的分化。
  • 原核細胞與真核細胞區別有很多,有一個關鍵點,很多學生沒把握
    原核細胞、真核細胞的區別是高中生物必修1第一章走近細胞的一個關鍵點,也是一個常考點,但很多學生一直沒把握住。即原核細胞、真核細胞最本質的區別是有無以核膜為界限的細胞核。多數學生在答題的時候總是出現錯誤。
  • 真核細胞早期進化時間表揭曉
    通過分析數千個基因的重複,研究人員重建了導致真核細胞產生的進化事件,這些細胞是你肉眼所能看到的幾乎所有生命的前兆。從簡單的細菌細胞到複雜的真核細胞的進化時間表與以前所認為的不同。這項研究是由巴塞隆納IRB和烏得勒支大學的比較基因組實驗室合作完成的,發表在近期的《自然生態與進化》雜誌上。
  • 巨核細胞
    巨核細胞生成是一個複雜的細胞和生化過程,包括:1,造血多能幹細胞分化形成巨核系祖細胞。2,巨核系祖細胞進一步分化增殖產生巨核細胞。3,巨核細胞的分化成熟。4,血小板的生成。  巨核細胞的成熟主要是指喪失了增殖能力的,但形態學上尚不能識別的巨核細胞逐漸分化為形態學上可以識別的巨核細胞。巨核細胞的成熟過程,實質上包括細胞核的多倍體化,細胞質界膜系統的發育和細胞器的成熟。
  • 真核細胞的基本結構體系
    真核細胞指具有真正的由核膜包圍的細胞核的細胞總稱。真核細胞是遺傳信息量大、結構複雜的細胞,原始的真核細胞在早在12億~16億年前的地球上就已經出現了。現存的真核生物種類繁多,既包括大量的單細胞原生生物,又包括全部多細胞生物(一切動植物、大部分真菌)。真核細胞在內部構建成許多精細的具有專門功能的結構單位。這些由生物大分子構成的基本結構體系,尺度均為5~20nm,它們構成了細胞內部結構精密、分工明確、職能專一的各種細胞器,並以此為基礎保證了細胞生命活動具有高度程序化與高度自控性。
  • 真核細胞中單拷貝順序和重複順序常常是中間隔排列的
    真核細胞中單拷貝順序和重複順序常常是中間隔排列的。不僅如此,在一個基因內部往往被一個或幾個額外的順序分割成若干片段,這種插入到基因內部的順序稱為插入順序或內含子(intron)。內含子是不編碼的順序,而編碼的鹼基順序則稱為外顯子(exon)。插入順序是真核細胞DNA最主要的特徵。
  • 中國科學家成功創建世界首例人工單染色體真核細胞
    中新社上海8月2日電 (記者 孫自法)繼2010年美國科學家創建世界上首個「人造生命」之後,中國科學家又讓「人造生命」獲得重大突破——在國際上首次人工創建了單條染色體的真核細胞。這一合成生物學領域具有裡程碑意義的科研成果,北京時間8月2日獲國際知名學術期刊《自然》在線發表。
  • 古核細胞:世界上最古老的細菌
    所以,可以通過直系同源基因序列相似性的比較來確定物種之間的進化關係,而應用這種方法的時候,人們發現,形態結構非常相似的原核生物並不是統一的類群,並且在及早地時候就已經演化為兩大類:古細菌(原細菌)和真細菌。
  • 圖表:中國「創造」世界首例單條染色體真核細胞
    圖表:中國「創造」世界首例單條染色體真核細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