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細菌、真細菌和真核生物

2021-01-15 我愛古生物



迄今為止科學家發現的最早的古生物化石是32億年前的細菌化石。實際上,這些最早的原核細胞生物,即原始的細菌類在地層中留下許多的活動痕跡。在非洲、澳大利亞和加拿大等地都發現了一些稱為疊層石的巖石層,其中含有遠古的原核細胞生物活動的痕跡。從這些巖層的地質年齡推算,最早的原核細胞生物在35億年前就已經出現,其後種類越來越多。

  在最早的原核細胞生物分化過程中,最重要的是古細菌與真細菌的分化。

  在現代生物中,由於細菌類都是最簡單的無核單細胞生物,因此人們一般都認為它們是低級、原始的生物。其實,它們都是已經進化了幾十億年的現代生物了。對不同種類現代細菌的分子進化研究發現,在一類能夠利用二氧化碳和氫氣產生甲烷的厭氧細菌以及生長在極濃的鹽水中的鹽細菌、可以在自然的煤堆裡生長的嗜熱細菌、在硫磺溫泉中或是海底火山區生長的嗜硫細菌等類群中,核糖體RNA(rRNA)的分子序列與一般細菌的rRNA分子序列十分不同,其相差程度比一般細菌rRNA分子序列與真核生物(細胞中含有細胞核的生物)的rRNA分子序列的差異還要大。據此,科學家認為這些「不一般」的細菌應該代表一個即不同於一般細菌也不同於真核生物的生物類群,因此把它們稱為古細菌(或古核生物),而把一般的細菌稱為真細菌(或原核生物)。

  由於現代的古細菌的生活環境相對來說比較接近原始地球的環境,因此可以認為它們是地球上最原始的生物的比較直接的後代;換言之,地球上最初的原核細胞生物可能是古核生物而不是原核生物。

古核生物、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系統關係

       
真核生物分化示意圖

  進一步研究發現,古細菌的其它一系列分子生物學特性都與真核生物有不少相似之處;而真細菌卻在很多其它的分子生物學和細胞生物學性狀上與古細菌相差甚遠,它們擁有不少進化或是特化的性狀。因此,真核生物的祖先應該是遠古的古核生物而不是原始的原核生物。

  至於真核生物或是真核細胞的起源,則是由於某種原核生物在某種古核生物細胞內形成了內共生關係的結果。

  由於迄今所知最古老的真核生物化石已有近21億年的歷史,許多科學家推測,最早的真核生物可能早在30億年前就出現了。真核細胞的直接祖先很可能是一種巨大的具有吞噬能力的古核生物,它們靠吞噬糖類並將其分解來獲得其生命活動所需的能量。當時的生態系統中存在著另一種需氧的真細菌,它們能夠更好地利用糖類,將其分解得更加徹底以產生更多的能量。在生命演化過程中,這種古核生物將這種原核生物作為食物吞噬進體內,但是卻沒有將其消化分解掉,而是與之建立起了一種互惠的共生關係:古核細胞為細胞內的真細菌提供保護和較好的生存環境,並供給真細菌未完全分解的糖類,而真細菌由於可以輕易地得到這些營養物質,從而產生更多的能量,並可以供給宿主利用;因此,這種細胞內共生關係對雙方都有益處,因此雙方在進化中就建立起了一種逐步固定的關係。在古核細胞內共生的真細菌由於所處的環境與其獨立生存時不同,因此很多原來的結構和功能變得不再必要而逐漸退化消失殆盡;結果,細胞內共生的真細菌越來越特化,最終演化為古核細胞內專門進行能量代謝的細胞器官——線粒體。同時,一方面原來的古核細胞的能量代謝越來越依賴於內共生的真細菌的存在,另一方面為了避免自身的一些細胞內結構、尤其是遺傳物質被侵入的真細菌「吃掉」,它們也產生了一系列應激性的變化。首先是細胞膜大量內陷形成了原始的內質網膜系統,限制了線粒體前身真細菌的活動;而後,原始的內質網膜系統中的一部分進一步轉化,將細胞的遺傳物質包在一起形成了細胞核,這一部分內質網就轉化成了核膜。從此,一種更加進步的生命型式誕生了,這就是真核細胞,也就是最初的真核原生生物。

  細胞核的產生使真核細胞的細胞核和細胞質相對分離,遺傳信息的轉錄與翻譯分別在核內和細胞質中進行,因此提供了一種有利於基因組向更加複雜化和多功能化發展的環境。

  就在原始的真核細胞通過線粒體內共生的方式從古核生物中起源的同時,一部分這樣的古核生物在吞噬線粒體前身真細菌的同時,還吞噬了某種原始的藍細菌。這些藍細菌也通過類似的內共生過程成為這些古核生物細胞內的一種細胞器,行使光和自養功能。這樣,吞噬了原始藍細菌的古核生物最終進化成最初的真核原生植物,而內共生的藍細菌則演變成葉綠體。

  從生態學的角度來看,線粒體和葉綠體的內共生過程實際上都是某種真細菌在進化過程中將將原來在生態系統中佔據的生態龕固定在了另外一些古核生物細胞內部,將這種古核生物本身當作了一個專享的固定的生態龕,從而產生了一種結構更加複雜的新系統,並且附加了新性質——原來的古核生物和真細菌功能互補,不可分割,共同進化,最後成為一個統一的新型生命類群。



相關焦點

  • 真核生物屬於古細菌嗎
    其中一種被細菌佔據——沒有細胞核或膜結合細胞器的單細胞微生物,並通過揮舞稱為鞭毛的髮狀結構而運動。另一個是真核生物,其細胞具有細胞核和膜。該域包括我們人類,動物,植物和藻類。還有一種是古細菌。古細菌很像細菌,因為它們同樣缺乏細胞核和與細胞膜結合的細胞器,並且可以利用鞭毛四處遊蕩。但是有一些關鍵差異,它們的細胞壁和RNA差異足以將它們分離到不同的生命枝丫上。
  • 真核生物屬於古細菌嗎?各個國家的科學家們都在努力
    只不過,目前已知的所有生物劃分到底,都是有三種最基本的生命體構成,這三種生命體也就構成了生命之樹的三個主要分支。分別是細菌、真核生物、古細菌。有過了解的認知道,我們人類、動物和大多數植物都是由真核生物構成,其原理就是真核生物結合在一起,構成器官、皮膚、肌肉等等,進而形成一個完整的個體,這些細胞相互協調、合作,各自分工明確,才有了各種各樣的生物。
  • 古細菌與真細菌的區別
    在細胞結構和新陳代謝上,古細菌在很多方面接近其它原核生物。然而在基因轉錄這兩個分子生物學的中心過程上,它們並不明顯表現出細菌的特徵,反而非常接近真核生物。比如,古細菌的轉譯使用真核的啟動和延伸因子,且轉譯過程需要真核生物中的TATA框結合蛋白和TFIIB。
  • 為何真核生物如此多樣?因為祖先就形色各異-虎嗅網
    真核生物的祖先:從線粒體發展新理論說起地球上最初的細胞是以原核細胞的形態出現的,但這些細胞不都一樣。即便是在早期,它們就分成了倆支譜系:古細菌和細菌。古細菌可能是最早「繁榮興旺」的原核生物,因為它們能在諸如熱噴口和超鹽水池等原始地球上常見的極端的環境中存活。
  • 科學家發現沒有線粒體的真核細菌
    科學家發現沒有線粒體的真核細菌 來源:中國科學報   發布者:張薦轅   日期:2016-05-25   今日/總瀏覽:1/1750
  • 真核生物與原核生物
  • 什麼是原核生物?什麼是真核生物?
    什麼是原核生物?什麼是真核生物?盧達晨 中學地理問答 地理問答 有問必答答:原核生物:缺乏將細胞核和其他細胞成分分割開來的膜結構的細胞或生物體。包括病毒、細菌和藍綠藻。(《放射醫學與防護名詞》第一版)真核生物:由真核細胞構成的生物。具有細胞核和其他細胞器。所有的真核生物都是由一個類似於細胞核的細胞(胚、孢子等)發育出來,包括除病毒和原核生物之外的所有生物。與古核生物、原核生物並列構成現今生物三大進化譜系。
  • 科學家揭秘古老的古細菌如何幫助解釋複雜生命的起源
    混亂的起源研究人員發現的神秘微生物稱之為「Lokiarchaea」,2015年,研究者Ettema及其同事對來自沉積物中的微生物混合物中的遺傳片段進行了測序,並利用宏基因組手段將其組裝成為更完整的個體基因組,於是新的基因組脫穎而出了,很顯然,其是古細菌中的一員,但其在整個基因組中卻點綴著真核細胞樣的基因,也就是說,其能夠彌補簡單微生物和真核生物之間的進化鴻溝
  • 古細菌向達爾文叫板
    生物學家曾經把地球上的所有生物分成了兩大類,一類是真核生物,也就是具有細胞核的生物,細胞內的生物化學反應比較複雜,比如動物和植物;另一類是原核生物,沒有細胞核,以細菌為代表。但是在發現了古細菌之後,生物學家被搞糊塗了,他們想不出這些小怪物到底屬於哪一類生物。
  • 新發現的古細菌或能解答真核生物起源之謎
    圖中從斑馬到樹木,都是真核生物。線粒體是真核生物細胞的能量之源。研究發現,這種神秘的微生物其實是真核生物關係最近的近親。從植物到真菌,從昆蟲到人類,所有複雜生物都屬於真核生物。這說明「洛基」可以幫助我們研究真核生物的形成過程。換句話說,「洛基」也許將有助於我們解開人類和所有複雜生物的起源之謎。作為神祗的洛基常常被描述為「一個極其複雜、令人困惑、性格自相矛盾的人物」。而真核生物也是如此。真核生物究竟是如何出現的?
  • 細菌居然會「催情」:促進真核生物交配
    這是已知的細菌促進真核生物交配的先例,真核生物包括所有的植物和動物。  而這些海洋生物是原生生物,也屬於領鞭蟲類。它們吃細菌,同時又是磷蝦這樣的小海洋動物的食物。休斯醫學研究所(Howard Hughes Medical Institute)的研究員,她發現,某些細菌會使這些單細胞領鞭蟲類生長成為多細胞群體。  這項新髮型表明,領鞭毛蟲會偷偷通過「觀察」某些細菌來了解它們自身生活的環境,從而調節它們的活動。  這個發現可能有助於揭示人類和其他動物在過去的六億年間是如何從單細胞生物進化而來的。
  • 細胞生物——真核生物的誕生,分道揚鑣的冤家又合體了
    其實,厭氧菌體內的生化反應就跟我們現在的「無氧呼吸」類似,有機物代謝不完全,會產生丙酮酸等簡單有機物,而這些有機物卻能被好氧菌利用氧氣進一步分解,本就濃度不高的氧氣很容易被局部性耗竭,所以真細菌和古菌這對冤家就這麼「邂逅」了。
  • 宇宙簡史:細菌是在什麼時候出現的?和古菌、真核生物有什麼不同
    太陽系中恆星與行星非等比大小示意圖約38億年前,古菌出現古菌是地球上最古老的生命形態,美國微生物學家卡爾·烏絲在1977年提出了三域系統,將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按生命形式分為:細菌、古菌、真核生物三個域。
  • 內共生學說認為線粒體來源於細菌,是被原始前真核生物吞噬的細菌
    (3)線粒體的起源----內共生學說 內共生學說認為線粒體是來源於細菌,是 被原始的前真核生物吞噬的細菌。這種細 菌與前真核生物共生,在長期的共生過程 中通過演化變成了線粒體。 另一種假說即分化假說,認為線粒體在進 化過程中的發生是由於質膜的內陷,再經 過分化後形成的。
  • 首次發現細菌「春藥」促進真核生物交配
    但是,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和哈佛醫學院的研究人員發現一種細菌具有一種不同的刺激效應:它促進玫瑰花形領鞭毛蟲產生性行為。論文通信作者為哈佛醫學院生物化學與分子藥理學教授Jon Clardy和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遺傳學與發育助理教授Nicole King。這是首次發現細菌誘導真核生物產生交配,從而潛在地為細菌如何影響植物和動物等真核生物的發育和行為提供新的認識。論文共同第一作者、Clardy實驗室研究員Joseph P.
  • 高中生物 | 原核生物與真核生物的區別
    原核生物與真核生物都是由細胞構成的,在細胞結構和生命活動等方面存在著許多差異。
  • 早期生命演化的漫長過程:從原核到真核要多久
    後來隨著化石的不斷發現,這段時期又被統稱為前寒武紀,包括了冥古宙(生命出現之前)、太古宙(原核生命時代)和元古宙(真核生命時代)。從冥古宙、太古宙,到元古宙,地球生命經歷了生命誕生,從原核生命到真核生命,從單細胞生命到多細胞生命,從藻類到原生動物再到多細胞動物的漫長演化過程。
  • 古核細胞(古細菌):世界上最古老的細菌
    所以,可以通過直系同源基因序列相似性的比較來確定物種之間的進化關係,而應用這種方法的時候,人們發現,形態結構非常相似的原核生物並不是統一的類群,並且在及早地時候就已經演化為兩大類:古細菌(原細菌)和真細菌。
  • 古細菌:生命世界裡的獨行者
    1977年,美國生物學家Carl Richard Woese和George Fox 以16S rRNA 序列為依據,提出了獨立於真細菌和真核生物之外的生命第3 種形式,即在細胞構造上與真細菌較為接近,同屬原核生物,但在進化譜系上卻更接近於真核生物。至此,生物三域的分類體系建立。
  • 這種「阿斯加德古菌」是真核生物的祖先,線粒體竟是「外來者」
    這一成果將有助於對迄今為止最接近真核生物的古細菌進行詳細的新陳代謝和細胞研究。人們認為,當兩種類型的單細胞合併,其中一種吞噬另一種時,真核生物就出現了。來自古菌域的一個細胞被認為吞噬了另一種細菌細胞,後者屬於α-變形菌(alphaproteobacterium)一類,被吞噬的細菌進化成了真核生物的產能細胞器——線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