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核生物屬於古細菌嗎?各個國家的科學家們都在努力

2020-12-06 木易機械

我們都知道,地球孕育出各種各樣的生命,有我們見過的,也有我們沒見過,還有在我們面前我們卻看不到的。無數的動物、植物、微生物相互依存、競爭形成食物鏈才讓我們的地球保持生態平衡,也才讓這顆蔚藍色的星球充滿生命的美麗。

只不過,目前已知的所有生物劃分到底,都是有三種最基本的生命體構成,這三種生命體也就構成了生命之樹的三個主要分支。分別是細菌、真核生物、古細菌。有過了解的認知道,我們人類、動物和大多數植物都是由真核生物構成,其原理就是真核生物結合在一起,構成器官、皮膚、肌肉等等,進而形成一個完整的個體,這些細胞相互協調、合作,各自分工明確,才有了各種各樣的生物。

但是還有一些生物並沒有像動植物一樣,形成個體,而是仍然以單個細胞級個體生存,就是我們經常說的細菌。細菌分為很多種,提到細菌我們下意識都會覺得對人體有害,但是其實並不是這樣,很多細菌與動物經過長達上無數個歲月,形成共生體,比如大腸桿菌就是促進消化的細菌,沒有了大腸桿菌,我們的消化功能會下降很多。

而另一種就是古細菌,顧名思義,古細菌就是最初的生命形式。我們知道,細菌沒有細胞核或者細胞膜包裹的細胞器,外面生長有鞭毛,細菌也就是靠著鞭毛的擺動來四處遊蕩的;古細菌同樣有鞭毛,也缺乏細胞核和細胞膜包裹的細胞器。但是兩者有最本質的差異,古細菌有細胞壁,而且其RNA有很大的差異性,足以將古細菌分為很多種,而且新的研究可能會將三種基本生命體縮小成兩種,也就是細菌和古細菌,至於真核細胞就會被歸為古細菌的一個子集。

那麼真核生物屬於古細菌嗎?在一百多年前就有科學家提起過,真核細胞的細胞器可能屬於某種原核生物(沒有完整細胞核的生物),就像是線粒體起源於好氧型細菌一樣,經過吞噬,真核細胞才有了各種各樣的細胞器。在經過複製、吞噬這樣的不斷循環才有了完整的真核細胞。

但是無論怎麼建設、構建,這些發生在30億年前的事情都難以重現,不過各個國家的科學家們都仍然在努力探尋著生命的起源,相信遙遠的過去所發生的一切也會越來越清晰的。

相關焦點

  • 真核生物屬於古細菌嗎
    其中一種被細菌佔據——沒有細胞核或膜結合細胞器的單細胞微生物,並通過揮舞稱為鞭毛的髮狀結構而運動。另一個是真核生物,其細胞具有細胞核和膜。該域包括我們人類,動物,植物和藻類。還有一種是古細菌。古細菌很像細菌,因為它們同樣缺乏細胞核和與細胞膜結合的細胞器,並且可以利用鞭毛四處遊蕩。但是有一些關鍵差異,它們的細胞壁和RNA差異足以將它們分離到不同的生命枝丫上。
  • 古細菌、真細菌和真核生物
    在現代生物中,由於細菌類都是最簡單的無核單細胞生物,因此人們一般都認為它們是低級、原始的生物。其實,它們都是已經進化了幾十億年的現代生物了。據此,科學家認為這些「不一般」的細菌應該代表一個即不同於一般細菌也不同於真核生物的生物類群,因此把它們稱為古細菌(或古核生物),而把一般的細菌稱為真細菌(或原核生物)。  由於現代的古細菌的生活環境相對來說比較接近原始地球的環境,因此可以認為它們是地球上最原始的生物的比較直接的後代;換言之,地球上最初的原核細胞生物可能是古核生物而不是原核生物。
  • 科學家揭秘古老的古細菌如何幫助解釋複雜生命的起源
    2019年8月23日 訊 /生物谷BIOON/ --近日,來自日本的科學家們首次捕捉到了一種非常特殊的微生物,其與可能產生地球上所有複雜生命的微生物相似,相關研究成果發表於國際雜誌bioRxiv上,研究者表示,如今他們已經能從古細菌單細胞微生物的一個古老譜系中分離並培養出微生物了,這些微生物表面上看起來像細菌,但實則與只從基因組序列中發現的微生物並不相同
  • 古細菌向達爾文叫板
    所幸它們對包括我們在內的動物都沒有危害。這些小怪物們不僅在生活環境方面走極端,它們的內部結構也十分怪異。生物學家曾經把地球上的所有生物分成了兩大類,一類是真核生物,也就是具有細胞核的生物,細胞內的生物化學反應比較複雜,比如動物和植物;另一類是原核生物,沒有細胞核,以細菌為代表。
  • 哈裡斯·李文:努力破譯地球上所有真核生物基因組
    其他兩種也有其他的科學家獲得了沃爾夫獎,通過圖譜的方式分隔三種生物,真核生物有五大王國,現在我們對它的了解越來越多,而且還有非常多的真菌、酵母以及很多動植物種類,包括人類。在我們預計1200-1500萬的真核生物當中,只有大概10%是有描述的,有科學家已經發現了認識的。
  • 為何真核生物如此多樣?因為祖先就形色各異-虎嗅網
    利用現代基因測序技術,科學家們可以讀取不同生命的整個基因組數據;揭示微生物生命的種種細節;解開新物種和其他生物類群的面紗。在擁有如此大量的數據之後,研究者就能追溯生命的譜系。「我們在嘗試利用多種手段去解決問題,這些方法讓我們距離最早期的真核生物更進了一步。」
  • 早期生命演化的漫長過程:從原核到真核要多久
    原核生命是由原核細胞(沒有成形的細胞核或線粒體)組成的一類單細胞生物,藍細菌、細菌、古細菌、放線菌、立克次氏體、螺旋體、支原體和衣原體等都屬於原核生命。原核生命不足5微米,非常微小、原始,難以保存為化石,以至於達爾文時代乃至之後一段時間,科學家們一直沒有發現前寒武紀化石。甚至有人一度懷疑前寒武紀是否有生命存在,直到光學顯微鏡,特別是電子顯微鏡的出現,才改變了這一困局。有了先進技術的支持,科學家們逐漸將古生物界的原貌展現在大家面前。
  • 真核生物與原核生物
  • 我科學家人工合成4條真核生物酵母染色體
    我國也成為繼美國之後第二個具備真核基因組設計與構建能力的國家。  繼「DNA雙螺旋發現」和「人類基因組測序計劃」之後,以基因組設計合成為標誌的合成生物學引發第三次生物技術革命。如果說基因測序是「讀」基因,那麼合成生物學就是「寫」基因。多國合作的「人工合成酵母基因組計劃」是人類首次嘗試改造並從頭合成真核生物,旨在重新設計併合成釀酒酵母的全部16條染色體。
  • 人類首次人工合成真核生物染色體
    真核生物雖然也有人工合成的染色體,但由於其大多是原有染色體稍作改裝,常常含有許多的冗餘部分,比如假基因和轉座子,各方面性能都不如synIII。因此,傑夫·伯克認為,這是一項具有裡程碑意義的研究成果,「就像第一個人類基因組被測序完成一樣」。  據陳軍教授介紹,與原核生物不同的是,真核生物的基因組要複雜得多。
  • 科學家發現了沒有粒線體的真核生物,將改寫所有生物教課書
    粒線體又稱為細胞的「發電廠」,這些細胞中的次單元體提供生物所需能量,所以被視作細胞不可缺乏的胞器。但現在看起來粒線體的存在也沒那麼有必要了,因為科學家表示首次了發現細胞中沒有粒線體的真核生物。早前有其他的真核生物也列在不具有粒線體的懷疑名單中,像是腸道裡的微生物腸賈第鞭毛蟲(Giardia intestinalis),但在進一步的研究後,發現它們有粒線體但已經高度退化,很難讓人觀察到罷了;在測試過取樣分離自實驗室成員所養的一隻絨鼠腸道的另外一個可能微生物─類單鞭滴蟲屬的微生物時,該項最新研究的科學家們利用基因分析方式分析,發現完全找不到該生物體中有任何粒線體的基因存在。
  • 北大西洋深海古菌:從原核到真核的橋梁
    2015年5月15日訊/生物谷BIOON/   科學家們普遍認為,20億年前,單細胞結構簡單的原核生物產生了結構更加複雜精細的真核生物。最終,這些真核生物不斷發展,形成了今天豐富的生物種類,比如真菌,植物,還有我們這樣的動物。然而,從原核到真核,這個轉變的具體細節仍然無法得知。
  • 科學家發現藻類化石,揭開真核生物演化的奧秘
    不過,你仔細觀察過它們嗎?你知道藻類最初是如何進化的嗎?儘管真核藻類的微體祖先在距今10億年前就出現了,但研究表明,直到距今7-6億年前,包括綠藻在內的肉眼可見的宏體真核藻類才初步具備了生態優勢,成為海洋中主要的初級生產者。
  • 生物進化樹上共有五界分類系統,具體指哪五界?
    迄今為止,地球已經存在46億年,生命的起源仍舊是一個謎題,但科學家在地球上已經發現和命名的生物大約有2百多萬種,這麼龐大的生物系統如何劃分?五界分類系統現今地球上的生命多姿多彩,它們都是過去生物的延續和長期進化的結果。同種生物具有一個共同的進化祖先,親緣關係相近。
  • 生物進化樹上共有五界分類系統,具體指哪五界?
    五界分類系統現今地球上的生命多姿多彩,它們都是過去生物的延續和長期進化的結果。同種生物具有一個共同的進化祖先,親緣關係相近。按照親緣關係的不同,科學家通過將生物進分類階層。地球上的全部生物可分為:原核生物界、原生生物界、真菌界、植物界、動物界。這是現今被大多數人認可的分類方式。
  • 細胞生物——真核生物的誕生,分道揚鑣的冤家又合體了
    雖然當時地球的氧氣含量不足今日的百分之一,但對於細胞生物們來說,氧氣還是一個需要去適應的新事物,它們在末日後的第一課就是如何處理氧氣。但跟利用光能不同,這次真細菌先人一步,它們中的很多轉變成了「好氧菌」,能夠利用氧氣氧化分解有機物獲取能量。在這些好氧菌聚集的地方,以古菌為主的「厭氧菌」們也開始扎堆聚集,看起來很矛盾對嗎?
  • 這種「阿斯加德古菌」是真核生物的祖先,線粒體竟是「外來者」
    這些生物是由細胞組成的,這些細胞含有膜結合的內部隔間,如細胞核和其他細胞器。Imachi等人在《自然》(Nature)雜誌上撰文稱,一種被稱為「阿斯加德古菌」(Asgard archaeon)的微生物終於在實驗室中得到了培養,它可能有助於揭示早期真核細胞是如何進化的。阿斯加德是北歐神話中阿薩神族的地界,所有尊奉奧丁為主神的神明都居住在這裡。
  • 華大基因發起生物「登月計劃」:十年破譯已知真核物種基因組
    將免費公開共享數據 徐訊介紹,地球上生存著1000萬至1500萬種真核生物以及數萬億種原核生物,但實際上已經被人類認識的只有約230萬種,完成基因組測序不到1.5萬種,而且其中大部分是微生物,相對複雜的高等動植物只有約1000個物種的基因組被破譯。
  • 什麼是原核生物?什麼是真核生物?
    什麼是原核生物?什麼是真核生物?盧達晨 中學地理問答 地理問答 有問必答答:原核生物:缺乏將細胞核和其他細胞成分分割開來的膜結構的細胞或生物體。包括病毒、細菌和藍綠藻。(《放射醫學與防護名詞》第一版)真核生物:由真核細胞構成的生物。具有細胞核和其他細胞器。所有的真核生物都是由一個類似於細胞核的細胞(胚、孢子等)發育出來,包括除病毒和原核生物之外的所有生物。與古核生物、原核生物並列構成現今生物三大進化譜系。
  • 未來能源:科學家們在努力控制「太陽能」
    能源危機已迫在眉睫,全世界科學家危境之下,正努力研製可「馴服太陽能」的託卡馬克裝置。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副院長、中國科學院等離子體物理研究所所長宋雲濤教授,向衛星通訊社介紹了核聚變技術將如何改變我們的生活,地球將如何得到拯救。  簡而言之,託卡馬克是一種能夠形成磁場的「甜甜圈形」裝置,在其內部發生熱核聚變反應。反應過程中所產生的能量,幾乎是源源不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