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微觀,魅力律動——鄭州19中舉辦真核細胞三維結構模型製作展

2020-11-22 鄭州教育網

鄭州19中高一生物組組織開展細胞結構模型展

學生作品

學生作品

學生作品

學生作品

學生作品

學生作品

學生下課紛紛駐足觀看

  為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提高學生學習生物學的興趣,鄭州19中生物組老師精心策劃,積極籌備,組織學生進行小組合作,開展真核細胞三維結構模型展。

  學生們在該校生物老師的指導下,自己設計,自己選材,自己動手製作色彩豐富、形式多樣、充滿創造力的細胞模型,這一活動既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主動性又促進學生獨立思維及創造能力的提升。

  同學們的創作讓所有人眼前一亮:有的以泡沫為材料,變廢為寶;有的用發麵團和小米搭配製作,讓人賞心悅目;有的用橡皮泥捏出的各個細胞結構,顏色搭配甚是漂亮。更讓人大開眼界的是學生3D列印出來的模型,立體而逼真,真是高端大氣上檔次。學生們精心製作的作品,吸引許多師生前來觀看,大家品評比較,讚不絕口。

圖/文:鄭州19中 文\張倩梅 圖\張倩梅 責編:陳穎 | 列印

相關焦點

  • 「指尖上的細胞」 鄭州市第四十四高級中學舉辦「細胞模型製作展...
    天黑了還在觀賞為貫徹落實高中生物新課程改革的模塊精神,激發學生學習生物的興趣,提高學生的動手動腦能力和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2020年11月25日,在生物備課組的統籌規劃和高一年級組的大力支持下,鄭州市第四十四高級中學開展了「生物細胞結構模型作品展
  • 指尖上的生物學藝術——濟南一中舉辦第九屆細胞模型製作大賽
    為積極順應新課程標準的要求,豐富學生的學科課餘生活,增強學生對生物學科的學習興趣,提升學生的實踐創新能力,濟南一中高一年級生物組於2019年11月舉辦了第九屆「真核細胞三維結構模型製作大賽」活動。11月12日上午,生物組教師組成評委團,從細胞模型的完整性、美觀性、科學性等方面,對學生上交的作品進行了綜合評定。最終評出一等獎10名,二等獎20名,並且在教學樓一樓進行了作品展示。濟南一中2019級同學們積極參與本次比賽,在進行模型製作的過程中,注意體現科學性和準確性,同時注重模型的美觀性。
  • 顯微鏡下的植物微觀世界——新都二中融通課程之探索植物的奧秘
    百姓生活網訊(蔡雨翔)人類對植物的認知經歷了非常漫長的階段,最初主要注重的是對植物形態的描述和用法的總結,然而,隨著顯微鏡的出現,我們得以觀察到肉眼看不到的植物內部精細結構,打開了植物研究的另一扇大門。想要徹底了解一種植物,就千萬不能錯過它的微觀形態。
  • 模型建構,展現細胞內部世界---鄭州九中舉行細胞器模型展
    手繪作品用橡皮泥製作的模型細胞器模型作品  11月5日,鄭州市九中得中樓三樓高一年級走廊處格外熱鬧,生物組的幾位老師正忙著布置展臺,吸引了許多前來觀看模型的老師和同學們。  為加深學生對細胞內部結構的認識,並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幾天前高一年級生物組的張杰,張聰利和王靜三位老師給學生布置了一項非常有意義的作業——利用橡皮泥等實物,製作真核細胞三維結構模型——細胞器模型。  模型建構在生物教學中,主要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主動去探索、交流和學習。
  • 《DNA分子的結構》模型製作線上分享會
    學生直播介紹模型:高一十五班吳怡同學製作了兩個模型:真核生物細胞核DNA和原核生物DNA模型,課上連麥讓她介紹了自己製作的模型。吳怡同學:彩紙製作的是鏈狀的,代表真核細胞核DNA,鐵絲毛線製作的是環狀的,代表原核細胞擬核DNA。
  • 西安中學高一學生巧手製作生物模型生命細胞栩栩如生
    細胞,是生物體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細胞內各種結構既高度分工,又密切合作,從而演繹著生命的無限精彩!它又是生物體內最小的結構單位。絕大多數細胞肉眼無法直接觀察,而細胞裡面的結構更要藉助光學顯微鏡,甚至是電子顯微鏡觀察。
  • ...的細胞你見過嗎——濟南中學舉辦「指尖上的科學」細胞模型製作...
    中國教育在線訊 為提升學生生物學素養,提高學生對細胞結構和功能的理解,濟南中學唐冶校區生物組於11月8日下午成功舉辦「指尖上的科學」細胞模型製作大賽。通過自主選材,現場限時製作的方式讓學生將書本知識應用於實踐,充分發揮學生的創造力與想像力,進一步深化「生物體結構和功能相適應」的生物學理念。濟南市教研員步東軍參與活動並擔任評委。
  • 「建分子模型,顯化學魅力」 ——高二化學組舉辦分子模型製作大賽
    本學期高二理科化學開設的是選修五《有機化學》,為了更加形象地理解有機物分子中各原子共線共面的排列情況,加深對分子空間結構的理解,提高學習化學的興趣,我校高二化學備課組於5月16日第八節課在東四樓會議室舉辦了分子球棍模型製作大賽,手工製作分子模型。
  • 山東省實驗中學舉行真核細胞亞顯微結構模型製作大賽
    細胞作為基本的生命系統,其結構複雜而精巧,是幾十億年進化的產物,懷著對生命的敬畏之情,山東省實驗中學生物教研組舉行了「真核細胞亞顯微結構模型製作大賽」。本次比賽分兩個階段:製作準備階段和展示評比階段。高一同學們全員參與,積極動手,分工合作,經過一個月的精心製作後,呈現出了大量優秀作品。同學們的製作材料多選用橡皮泥,鮮豔的色彩、各異的形狀,普通的橡皮泥在同學們手中變得生動起來,彷佛真的成了有生命的細胞。在展示評選階段,經過同學們的民主投票,以及參考指導老師的建議,本次活動評選出了三名一等獎,五名二等獎,十名優秀獎和一名創新獎。
  • 真核細胞的基本結構體系
    真核細胞指具有真正的由核膜包圍的細胞核的細胞總稱。真核細胞是遺傳信息量大、結構複雜的細胞,原始的真核細胞在早在12億~16億年前的地球上就已經出現了。現存的真核生物種類繁多,既包括大量的單細胞原生生物,又包括全部多細胞生物(一切動植物、大部分真菌)。真核細胞在內部構建成許多精細的具有專門功能的結構單位。這些由生物大分子構成的基本結構體系,尺度均為5~20nm,它們構成了細胞內部結構精密、分工明確、職能專一的各種細胞器,並以此為基礎保證了細胞生命活動具有高度程序化與高度自控性。
  • 三維石墨烯材料的製備及微觀結構
    三維石墨烯材料的製備及微觀結構   具有較大可逆形變功能的彈性材料在各種工程應用中具有廣泛需求。   既往研究顯示,具有壓縮彈性的三維石墨烯材料在室溫下具有大形變量可回復的彈性變形能力,且當材料被浸於液氦中(77K,約-196℃)或900℃的惰性氣氛中,該材料的力學行為同樣表現。
  • 中國科學家成功創建世界首例人工單染色體真核細胞
    中國科學院當天在上海舉行「國際首例人造單染色體真核細胞研究成果」新聞發布會說,2010年,美國科學家克萊格·文特爾(J.Craig Venter)及其科研團隊在《科學》雜誌報導了世界上首個「人造生命」——含有全人工化學合成的與天然染色體序列幾乎相同的原核生物支原體,引起轟動。
  • 【光明日報】中國「創造」世界首例單條染色體真核細胞
    覃重軍研究團隊與中科院生物化學與細胞生物學研究所周金秋研究員、中科院分子植物科學卓越創新中心/植物生理生態研究所合成生物學重點實驗室的趙國屏院士、武漢菲沙基因信息有限公司及軍事醫學科學院趙志虎研究員等團隊合作,發現雖然人工合成的單條線型染色體酵母細胞的染色體三維結構發生了巨大變化,但卻具有正常的細胞功能,顛覆了染色體三維結構決定基因時空表達的傳統觀念,揭示了染色體三維結構與實現細胞生命功能的全新關係
  • 施一公團隊首次捕獲真核細胞剪接體三維結構
    因為這項成果不僅標誌著人類對生命過程和本質的理解又向前邁進了關鍵一步,也標誌著困擾國際生命科學界二十幾年的分子生物學「中心法則」中的一個關鍵步驟、一直以來充滿神秘感的剪接體的三維結構終被揭示。  這項成果來自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施一公教授的團隊。
  • 原核細胞、古核細胞和真核細胞
    在已發現的物種(150萬種以上的動物、50萬種左右的植物和近8萬種真菌種)中它們的形態結構都大相逕庭,表現出明顯的不連續性,但是在它們的細胞結構卻大致相同如:都有細胞膜、細胞核和細胞質組成等。細胞中相同的結構但是另一方面,肉眼看不到的細菌、放線菌、支原體等微生物,它們的細胞結構則表現出很大的不同,它們沒有細胞核也沒有內質網等細胞器
  • 原核細胞和真核細胞
    (2)真核細胞:細胞較大,有核膜、有核仁、有真正的細胞核;有一定數目的染色體(DNA與蛋白質結合而成);一般有多種細胞器。原核細胞和真核細胞的比較:比較項目原核細胞真核細胞細胞大小較小(0.1μm~10μm)較大(10μm以上)細胞壁有,為肽聚糖植物有為纖維素和果膠,動物沒有細胞核沒有核膜,稱為擬核有核膜,
  • 原核細胞和真核細胞的比較
    原核細胞和真核細胞是生物圈的兩個最重要的細胞類群。(如圖1)圖1原核細胞和真核細胞的基本特徵的比較:特徵 原核細胞 真核細胞大小 較小1-10um
  • [鄭州中學] 細胞模型製作 盡顯無限創意
    同學們製作的各種細胞結構模型同學們用豆類和彩紙製作的植物細胞模型  為了讓學生進一步感知生物細胞精細而完美的結構,理解各種細胞組成結構的作用,近日,鄭州中學初中部開展了「動、植物細胞模型」製作比賽。
  • 中國「創造」世界首例單條染色體真核細胞
    新華社上海8月2日電(記者張泉、王琳琳)中科院研究團隊在國際上首次人工創建了單條染色體的真核細胞,是繼原核細菌「人造生命」之後的一個重大突破。北京時間8月2日,該成果在國際知名學術期刊《自然》在線發表。
  • 這樣的細胞你見過嗎——濟南中學舉辦「指尖上的科學」細胞模型...
    為提升學生生物學素養,提高學生對細胞結構和功能的理解,濟南中學唐冶校區生物組於11月8日下午成功舉辦「指尖上的科學」細胞模型製作大賽。通過自主選材,現場限時製作的方式讓學生將書本知識應用於實踐,充分發揮學生的創造力與想像力,進一步深化「生物體結構和功能相適應」的生物學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