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我們的家園,你真的了解嗎?

2020-12-03 騰訊網

地球是一個既不是特別大,也不是特別小的星球。但它是我們的母星,是所有生命的所在地,也是可以觀測到整個宇宙的地方。

圖解:地球的數字藝術。

天文學家和地質學家通過學習其他世界來了解地球及其行星家族。現在他們相信,行星是通過太陽誕生時遺留的旋轉碎片環凝聚而成的。

地球的形狀

地球不是一個完美的球形,它在兩極是扁平的。在兩極之間地球的直徑是12700千米。而在赤道附近它的直徑是12750千米。

圖解:地球的形狀。

大地測量學是一門研究地球形狀的學科。現代大地學家在從太空拍攝的照片中得知地球的形狀。但人們很久以前就得出了這個結論。舉個例子,人們注意到遠處的船隻看起來好像掉到了地平線以下。早期的天文學家觀察月食的運動:地球在月球上投下一道彎曲的影子。所以地球是圓的。

質量和密度

物體的質量告訴我們它其中包含了多少物質。在1735年,數學家皮埃爾·布格估算了地球的質量。今天,科學家們知道地球重6.59×10^21噸(5.98×10^21公噸)。為了計算出它的密度,科學家們用地球的質量除以體積。地球上的空氣、水和巖石的重量約為等量水的重量的5.5倍。這使得地球是所有行星中密度最大的。

重力和磁力

重力是一種把所有東西都拉向地球中心的力量。地球也是一個巨大的磁鐵。它有南北兩極。(磁極和地球兩極不在同一個地方。)指南針是因為地球磁力發揮作用的。

地球的三部分

地球是由空氣、水和結實的地面組成的。科學家稱這些為大氣層、水圈和巖石圈。這些術語來源於希臘詞根。Atmos(大氣壓)意味著蒸汽,Hydro意味著水,Lithos意味著石頭。

大氣層

地球是由一個被稱為大氣層的氣體層所包圍著的。這就保護了它免受致命的輻射和流星的傷害。大氣層也像毯子一樣保持地球溫度的穩定。這個毯子是由21%的氧氣,78%的氮氣和1%的其他氣體組成的,它還含有灰塵和水蒸氣。

水圈

當從太空看向地球時,它可能被稱為藍色星球。它四分之三的表面被水覆蓋著。這就是水圈。地球是已知的唯一有液態水的行星。海洋、湖泊和河流都充滿了動植物。水圈提供食物、肥料和工業原料。海洋生產鹽和許多其他重要的化學物質。

巖石圈

巖石圈是地球的固體部分。它有一個大約1740英裡(2800公裡)厚的固體外地幔。地殼是由巖石和土壤組成的,它構成了地幔的頂部25英裡(40公裡)。地球物理學家利用地震波來了解地球內部。地幔之下是地核,它大約有4400英裡(7100公裡)寬。地核具有堅固的內核和熔融的外核。

地球的年齡

化石使科學家們相信地球非常的古老。現在科學家們用放射性元素來測量地球的年齡。通過知道這些巖石需要多長時間衰變,地質學家可以計算出它們所處巖石或礦物的年齡。幾种放射性元素或同位素常被使用,其中最著名的是碳14。

科學家們發現,已知最古老的巖石形成於42億年前。他們認為地球本身大約有46億年的歷史。

地球的自轉

古時候的人們認為地球是靜止的。他們認為太陽、月亮和星星都是圍繞著我們運動的。現在我

們知道地球是繞地軸轉動的。地球每23小時,56分鐘,4.09秒自轉一次。在1851年,法國科學家瓊-伯納德-裡昂·傅科用鐘擺證明了這一點。他把一個又重又尖的重物系在從高高的天花板上懸下來的長繩上,懸著的物體下方是一層沙。當鐘擺來回擺動時,這個重物的尖點在地板上的沙子上標出了它的運動。這些標記沿著不同的方向,傅科擺表明地球一定在轉動。

正是地球的自轉導致了晝夜。它使氣流在北半球向右轉,在南半球向左轉。這種現象就叫做科裡奧利效應。

地球的公轉

地球自轉的時候,也圍繞著太陽旋轉。整個過程歷時365天,6小時,9分鐘,10秒,這被稱為恆星年。地球環繞太陽的運行軌道是一個被壓扁的橢圓,所以地球到太陽的距離在一年之中會有輕微的變化。地球距離太陽最近的地點稱為近日點,它發生在一月初;距離太陽最遠的地點成為遠日點,它發生在七月初。地球在近日點比在遠日點離太陽近480萬公裡。

地球的軸線相對於軌道線傾斜了大約23.5度。在部分軌道上每個半球都向太陽傾斜,這就是夏天。當半球偏離太陽時,冬天就到來了。地球沿軌道的速度約為每秒30公裡。它在近日點移動得最快。地球也跟著太陽的運動。太陽通過天空把太陽系拉向它自己的旅程。它每2億年繞銀河系中心旋轉一次。這被稱為宇宙年。這段旅程的速度約為每秒230公裡。

歲差

地球就像一個傾斜的陀螺,在它的軸線上擺動。這被稱為歲差。歲差主要是由於月球環繞地球運動時的引力所引起的。完成一次擺動大約需要25,800年。

當地球擺動時,它的軸線指向空間裡的不同位置。現今,地球的軸心指向北極星。北極星的位置在許多世紀後會產生變化。當埃及人建造金字塔時,星星紫微右垣一是北極星。到公元14000年,織女星將成為北極星。北極星將在一次完整的擺動後回到那個位置。

參考資料

1.Wikipedia百科全書

2.天文學名詞

3.thetimenow-摸一凹

如有相關內容侵權,請於三十日以內聯繫作者刪除

轉載還請取得授權,並注意保持完整性和註明出處

相關焦點

  • 地球——我們的家園
    地球是人類的家園,人們對她既熟悉又陌生,熟悉的是我們天天在她的懷抱裡生活,陌生的是我們對她又是那樣的不了解,她從哪裡來,轉到哪裡去?人們應該為我們的家園做些什麼呢?再看宇宙,宇宙是無邊無際的,分為銀河系和河外星系,河外星系大約有1250億個,這樣一看,我們的地球還算大嗎?我們人類又是多麼的渺小。
  • 麥可·傑克遜的Earth Song(地球之歌),地球是我們共同家園!
    大家好,我是作者小樂樂,對MJ的喜愛不單一是因為他的作品更多的是他為世界帶來很多的正能量,因為MJ不僅喜歡做慈善,關愛兒童,而且對地球的綠色環保也是充滿了無盡的嚮往,MJ喜歡大自然也敬畏大自然更不喜歡人們破壞大自然,對於地球是我們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園,為此MJ還做了一首宣傳環保的歌不知道大家還記得嗎
  • 地球到底有多大,你真的了解嗎?看完讓人瑟瑟發抖
    近日,德國天文學家在《科學》期刊發文稱,他們發現了兩顆比地球稍大的行星,這兩顆行星圍繞著附近的一顆恆星運行。與其它擁有行星系統的恆星不同,這顆恆星相對不活躍,因此它不會發射可能傷害行星生命的耀斑能量。眾所周知,人類尋找宜居星球時,必要考慮的就是它與地球體積的比例,個頭大小確實很關鍵,但是,你知道在宇宙中,與其他天體相比,地球的體積處在哪個級別嗎?地球直徑大約12765千米,這是個什麼概念呢?舉個例子,飛機是現在人們出行最快的交通工具,如果坐飛機環繞地球一圈至少需要50個小時,這可是超過兩天的時間,中國這麼大,國內航班一般也只有幾個小時!
  • 我們真的了解地球嗎?地球的內部還存在「地心人」嗎?
    我們真的了解地球嗎?地球的內部是否真的存在另外一個世外桃源?地球是我們目前為止,唯一賴以生存的的星球,地球自誕生起至今已有45億年以上的歷史,從地面抵達地核的距離為6371千米,而12376米是Z44-柴沃油井,也是人類現階段設備挖到的極限距離,倘若將地球比作一個雞蛋,這意味著人類探索到的深度如今不過停留在蛋殼的邊緣。
  • 你真的了解地球嗎?地球上90%以上的深海還沒有完全了解
    你知道嗎?地球上的海洋佔總面積的3/4,而在海洋中大概有90%以上的區域還未被探索過。為什麼在沒有陽光的深海依舊有著生命,深海世界究竟是怎樣的呢?讓我們一起了解一下。,四分之三的地球都被水覆蓋著,所以我們對地球家園真可謂知之甚少。
  • 地球到底有多大,你真的了解嗎?看完讓人瑟瑟發抖「西瓜視頻」
    近日,德國天文學家在《科學》期刊發文稱,他們發現了兩顆比地球稍大的行星,這兩顆行星圍繞著附近的一顆恆星運行。與其它擁有行星系統的恆星不同,這顆恆星相對不活躍,因此它不會發射可能傷害行星生命的耀斑能量。眾所周知,人類尋找宜居星球時,必要考慮的就是它與地球體積的比例,個頭大小確實很關鍵,但是,你知道在宇宙中,與其他天體相比,地球的體積處在哪個級別嗎?
  • 關於我們腳下的這顆星球,你真的了解嗎?
    46億年前,地球從已死亡恆星的星雲所形成,聚集成一個巨大的,充滿雜質的氣體雲。氣體雲在其中心變得密集,並形成一個吸積盤。小顆粒開始撞擊在一起,並且越來越大,直到它們形成今日我們所說的「行星」。這個過程花了10至2000萬年,並且我們仍然沒有對它有一個完整的了解。
  • 看到最新衛星圖:汙染這麼嚴重,這還是我們的地球家園嗎?
    大家都知道地球已經存在上億年了,現如今是世界萬物賴以生存的家園,而且眾所周知地球,大部分水有水組成的,因此被稱為宇宙中,一顆蔚藍色的星球,不過最近卻有消息所報導,地球早已不再是蔚藍色的了,而看完最新的衛星圖後,眾網友紛紛表示:這是我們的家園嗎?那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
  • 地球早已不是蔚藍色?看到最新衛星圖,這還是我們的家園嗎?
    科學家根據化石的研究,動物最早出現於海洋,隨著不斷的進化並繁衍至今,並有了如今的多樣性,所以大自然中的動物各種各樣,而小編非常的喜歡各種各樣的動物,今天小編帶給大家的原創文章是「地球早已不是蔚藍色?看到最新衛星圖,這還是我們的家園嗎?」。
  • 地球是一個藍色的球體嗎?看完衛星圖,這真是我們的家園嗎?
    在我們賴以生存的這個星球上,人類已經繁衍幾千年了,而每當我們學習地球的外貌的時候,看到的都是蔚藍的球體,漂亮極了。如今的地球還是一個蔚藍色的球體嗎?看到衛星圖,這還是我們的家園嗎?隨著人類科技的不斷前進,人類早就已經知道自己究竟生活在怎樣的環境當中了。衛星充分的讓人們了解到了地球的外在形態。
  • 珍愛地球,刻不容緩——世界地球日愛護家園倡議書
    ——地球世界地球日(World Earth Day)在每年的4月22日,是一項世界性的環境保護活動,旨在喚起人類愛護地球、保護家園的意識,通過綠色低碳生活,促進資源開發與環境保護的協調發展,進而改善地球的整體環境。
  • 我拿什麼奉獻給你?地球,我們的家園
    地球,是支持高級生命的最佳環境,目前所知最適合我們居住的星球。她日夜不息的運轉,哺育著世間萬物,但也會衰老,也會疲憊。為了讓更多的人意識到保護地球的重要性,更好地保護我們的家園,我們設定每年的4月22日為世界地球日(The World Earth Day)。今天是2020年04月22日,星期三,農曆三月三十。是世界地球日!
  • 地球早已不是蔚藍色的了?看到最新衛星圖:這還是我們的家園嗎!
    生活如此多嬌,只因你最閃耀,歡迎收看本期內容。地球是宇宙中最特殊的一顆星球,因為它是目前唯一有生命存在的星球,而且地球表面70%都是水,因此也被稱作是水球。衛星從太空中傳回的圖像可以看出,我們的地球是蔚藍色的,看上去神秘而又獨特。
  • 保護地球,愛護我們的家園
    地球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家園,科學家已經證明,至少以地球為中心得40億千米的範圍內,沒有適合人類居住的第二個星球,所以我們家園只有一個,如果破壞了我們的家園,我們就別無去處,因此保護地球是全人類的責任,也是我們小學生應盡義務
  • 地球不為人知的15大秘密,你了解嗎?
    在地球上生活了這麼久,是不是對這顆美麗的星球有了相當多的了解呢?看完這些,你可能就不會這麼想了。1、每天有大約100噸的塵埃大小的微流星體進入地球表面。6、到目前為止,地球是大約1400萬種不同物種的家園,但你可能不知道的是,地球上99%的物種現在已經滅絕了。
  • 地球早已不是蔚藍色?看看最新衛星圖:這還是我們的家園嗎
    地球早已不是蔚藍色?看看最新衛星圖:這還是我們的家園嗎地球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家園,這顆星球有70%以上的面積被海洋所覆蓋,所以在通過衛星觀察地球時,就會發現它是一顆蔚藍色的星球,但在地球誕生之處,這顆星球本是綠色。
  • 你能想像地球資源還夠我們用多久嗎?
    你能想像地球資源還夠我們用多久嗎? 作為地球的子孫後代 有義務、更有責任 去了解、去改變現狀 那麼,你知道地球現有資源還能養活多少人嗎
  • 地球早就已經不是蔚藍色的了?看到衛星圖:這還是我們的家園嗎?
    地球早就已經不是蔚藍色的了?看到衛星圖:這還是我們的家園嗎? 如今人類早已成為地球上的霸主,足跡遍布全球,陸地早已被徵服,就連海洋和天空都開始隨著人類的探索而逐漸揭開神秘的面紗。然而隨著科技的進步以及工業化的發展,我們所居住的環境卻越來越差,甚至已經開始威脅到我們人體的健康。
  • 地球已不是蔚藍色的了?看到最新衛星圖:這還是我們的家園嗎!
    人類在地球上創造了很多奇蹟,正是在這種大範圍的資源利用中,地球也在不斷的變化化不少,科學家對地球進行了研究,而之前有一項研究表明,地球早已不是蔚藍色,看到最新的衛星圖,人們表示我們的家園嗎?那地球究竟變成什麼樣了?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吧!
  • 我們的地球藍色家園
    水泡中的地球(美國宇航局提供的這張圖片的元素)Planet earth inside a water bubble (Elements of this image furnished by NASA)太空飛船或衛星在環繞地球的軌道上,陽光照射到太空深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