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文獻:
[1]韋希,《西京雜記》研究[D]濟南:山東大學儒學高等研究院.2017.
[2]葛洪,《西京雜記》[M]西安:三秦出版社.2006:52-59.
[3]史念海,《三輔黃圖校注》[M]西安:三秦出版社.1995.
[4]潘雷,漢大賦名物現象研究[D]福州:福建師範大學.2015.
[5]竺可楨,中國近五千年來氣候變遷的初步研究[J]考古學報.1972(01).
[6]馬新,歷史氣候與兩漢農業發展[J].文史哲,2005(05).
[7]李春豔,戰國末到西漢時期關中地區的氣候變化探微[J]寶雞文理學院學報.2011(01).
[8]劉庭風,劉慶惠,陳毅嘉,秦漢園林史年表[J].中國園林,2006(03).
[9]王玉清,陳值,陝西韓城芝川漢扶荔宮遺址的發現[J]考古.1961(03):123-126.
[10]藍勇,四川荔枝種植分布的歷史考證[J].西南師範大學學報.1985(04).
[11]陳良秋,萬玲,中國椰子史略[J]現代農業科技.2007(15).
[12]中國農業百科全書總編輯委員會農作物卷編輯委員會,中國農業百科全書編輯部,椰子[M]北京:農業出版社.1991.
[13]範海闊,黃麗雲,周煥起,陳良秋,馮美利,唐龍祥,檳榔及其栽培技術[J].中國南方果樹.2007(04).
[14]袁珂.山海經校注[M].成都:巴蜀書社,1986.
[15]關傳友,棕櫚栽培史與棕櫚文化現象[J].古今農業.2017(02).
[16]成都市文物管理處,四川成都曾家包東漢畫像磚石墓 [J].文物,198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