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4月27日
美國五角大樓正式公開發布三段UFO視頻
並承認這些視頻由美國海軍拍攝
拍攝時間於2004年和2015年
視頻中不明飛行物高速飛行
還躲避鏡頭鎖定
事情真假尚未可知
但關於外星人的討論又多了起來
…………
外星人在哪裡?這是很多人的童年「天問」。
按照現在的科學界認可的宇宙138億年時間理論,
這廣袤星空只有地球存在生物,這不科學啊!
不僅普通人有這個疑問,科學家也有。
1950年,剛剛造出原子彈、腦量過剩的費米無所事事,他在夜觀星空時突然發問:
這個宇宙中,還有人類一樣的文明存在嗎?
要是存在,他們到底在哪?
▲恩利克·費米
當然,如果直接這樣問就與普通人沒區別,
作為科學家,費米要把這個問題表達得更「高級」一些。
他說:
如果人類文明發展100萬年,可以飛往銀河系各星球。那麼,銀河系智能生命只要比人類早進化100萬年,現在就應該來到地球了。
同樣一個問題,到了科學家這裡就成了高大上的「費米悖論」。
銀河系大約有2000億~6000億顆恆星。
英國諾丁漢大學一科研小組得出以下結論:
以地球作為參照系,通過行星的大小、溫度、光度等,這麼多恆星體系裡,有近10億個類似地球的行星,而這10億個類地行星,可能產生10萬個智能文明。
哈勃望遠鏡觀測到,直徑為930億光年的宇宙存在著2萬億個星系。
按照以上邏輯,粗略估算智能文明的星球應該是10萬乘以2萬億個。
那麼外星文明就可能是一個天文數。
只要其中有一個迷了路,就有可能一頭栽到地球上。
為什麼地球人一直看不到外星人呢?
親,你們到底在哪裡?地球人民想念你。
地球人想啊想,才想出12種理論來緩解自己的疑問。
No.1 大過濾器理論
這是一種讓人又愛又怕的理論。
宇宙為何如此沉寂,因為有大過濾器的存在。
它像一把宇宙的篩子,將許多智能文明都過濾掉了。
以地球文明為例,RNA和DNA的起源、從DNA到單細胞生物、有性生殖、複雜大腦等。
只要其中有一次出現錯誤,生命就不可能衍生。
▲大過濾器理論
樂觀的估計:
大過濾器在宇宙時間尺度上對地球進行過淘汰考驗,才形成了如今的人類。我們已經逃過了「大過濾器」處罰,在文明的進化道路上飛奔。
悲觀的預測:
人類尚未成為超級文明,大過濾器一直在等著人類,因為大過濾器的選拔極其殘酷,出現間隔時間十分漫長,一旦出現,必不會讓生命輕易通過。
No.2 技術反噬論
文明發展到一定程度,自己的科技就把自己毀滅了。還沒有來得及與人類聯繫,這些文明就GAME OVER。
這個很好理解,人類自己正在製造核武器毀滅自己:只需5千兆噸TNT同等當量的核彈,就能使地球處於黑暗與嚴寒之中。
▲核裂變原理
目前3個主要核大國所擁有的核彈,這幾乎是製造「核嚴冬」的四倍。
大國之間發生核武戰爭,那下一次打仗就只能扔石頭了。
就算不是核武器,如果有不可控的生化武器出現,也可能導致文明毀滅。
今天,個體的毀滅能力愈發強大和不可控。
技術自殺論的大戲才剛拉開序幕。
No.3 黑暗森林理論
這個理論來源於霍布斯叢林假說:
沒有國家制度,每個人都是其他個人的敵人。
「宇宙就是一座黑暗森林,每個文明都是帶槍的獵人,像幽靈般潛行於林間,輕輕撥開擋路的樹枝,竭力不讓腳步發出一點兒聲音,連呼吸都必須小心翼翼。他必須小心,因為林中到處都有與他一樣潛行的獵人。如果他發現了別的生命,能做的只有一件事:開槍消滅之。在這片森林中,他人就是地獄。」
▲黑暗森林
任何暴露自己的文明都將很快被消滅,這就是宇宙文明圖景。
宇宙中沒有看到文明的蹤跡,是因為它們刻意隱藏,以免成為被攻擊的目標。
而我們之所以沒有被消滅,因為弱小,還沒有另外的文明關注到我們。
按照黑暗森林理論,我們應該低調。
以後不要叫著喊著尋找外星人了,而是應該自己主動滅燈。
No.4 超級文明理論
在宇宙森林中,只有一種超級文明。
它主宰時空,控制著一切。
它在全宇宙裡都布置了哨卡,監視一切。
任何一種新的文明出現,它會將其視為病毒進行清理。
宇宙無邊,它只能首先清理最恐怖的病毒。
▲超級文明
首先清理的是能夠動用星系能源的III型文明,
再次清理有能力使用母恆星的全部能量的II型文明,
地球文明連I型文明都沒有達到,根本不在它的視野範圍之內。
在超級文明眼裡,我們和五億年前的三葉蟲沒有什麼區別。
此理論認為宇宙中只存在一個擁有碾壓性實力的超級捕食者,
這種超級文明長期制霸宇宙,這種監控體系之下,人類接收不到任何信號。
No.5 動物園理論
假如超級文明不喜歡捕獵,只是想從科學角度觀察低等文明的演化,他們一時興起,圈養人類,這時的地球世界,不過是超級文明的動物園。
它們發現低級文明後,不打草驚蛇,只是保持一個安全距離靜靜觀察,就像人類遊覽動物園一樣。只是他們更加高級,更加不願意破壞地球生態。
這些被圈養的動物,根本沒能力發現高級文明。
No.6 天文館理論
天文館理論是動物園理論的加強版。
超級文明特地為隔離地球造了一個宇宙天文館,讓居於其中的人類誤以為除了地球沒有其他文明存在。
人類足跡始終停留在天文館微不足道的一隅之中,甚至連天文館真正的大小都還沒有探測出來。
宇宙很美,純淨的漆黑,閃爍的流光,
完美流暢的曲線處處存在,星系緩緩旋轉,
人類獨佔這一片寂靜浩瀚,沒有其他文明存在……
超級文明給人類造了一個絕美壯闊的天文館,
本質卻只是海市蜃樓、鏡花水月。
真正的宇宙,被幻象遮蓋,深邃無邊。
邊界之外,或許文明林立,熱鬧非凡。
No.7 缸中大腦理論
這是影響了電影《黑客帝國》的理論。
人類世界的所有表象,只是代碼在運行。
超級程式設計師創造了現有的場景,但忘記給人類創造其他伴兒。程式設計師建立宇宙模型去模擬宇宙演化過程,無需擔心能量消耗。
▲缸中大腦
他們將人的大腦被放進盛有營養液的缸中,腦的神經末梢連接在計算機上,這臺計算機按照設定向腦灌輸「一切正常」的幻覺信息。
對於腦而言,似乎生活中的實體都還存在,自身的五感和運動都正常。
然而,人類如何能確定自己一定活在自我意志清醒的現實之中?
我們的文明只是「缸中大腦」的映射。
No.8 宇宙全息理論
與缸中大腦理論同樣認為地球實體並不存在的,還有宇宙全息理論。
該理論認為宇宙是個投影,物質並不存在。
世間只有信息,我們感受到的宇宙其實是外界信息。
宇宙是一個儲藏了過去和未來所有存在的一切的整體,從任何一部分去感受,都能讀到整體的信息。
現在的科學家告訴我們,一塊顯示器就能包含整個宇宙,反映宇宙的結構。
▲宇宙全息理論
我們依賴的眼睛和大腦並不可靠?現實可能就藏在無數描述宇宙的信息之中。
一花一世界,美麗而虛幻,全息宇宙的思維沙漠,隱藏著無盡信息。
而我們眼中能夠看到的,全是虛擬的鏡像。
No.9 文明等差理論
高等文明就在人類身邊,但我們看不到。
文明維度之間無法互相觀察,與其他因素無關。
舉個例子,有一個屬於二維的人,他被限制在一張白紙上。
他只能看到他的前後左右,無法理解紙以外的方向。
他也沒有向下和向上的感知力,更不會發現有人在俯視他。
▲文明等差
再如,人類是三維生物,只能看到正方體的長寬高,對四維生物無法理解。
四維生命看待我們如看著螞蟻,可以從人類無法理解的角度看著你。
這樣的高維生命一直都在我們身邊,只是我們缺少一個維度,沒辦法發現他人。
高維文明和低維文明之間的交流也沒有意義,就算收到信號,我們不能理解高維生物的意圖。
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不是你在我面前玩手機,而是一維到N維的差距。
No.10 巨人理論
盤古開天地之後,存在泰坦文明。
他的身軀化成肥沃土壤,骨骼化成大地的山脈,經脈化成了江河湖泊,一隻眼睛變成了太陽,一隻眼睛變成了月亮,一顆炙熱的心化成了美麗的血石。
這雖然只是一個傳說,但也提供了另外一種理論:
地球只不過是在巨型生物體內運行的一個小細胞,而人類只是這細胞裡更微小的構成。
這就是微生物理論,也叫巨人理論。
如果人類只是大生物中的小構成,那就沒有尋找外星人這個概念了。
No.11 宇宙孤島論
很多科學家仍然堅信:
地球有可能是宇宙中唯一存在生命的地方。
因為生命的存在不只是溫度、光度……
還需要極為苛刻的條件:
身處穩定星系內的宜居帶,
沒有熱木星、小行星來搗亂,
有月球這樣的大型衛星守護,
板塊運動讓陸地和金屬礦藏露出、厚度適中的大氣層……
只要有一個條件沒達成,生命就灰飛煙滅。
人類生命能夠在宇宙誕生的概率只有幾十億分之一。
No.12 平行世界理論
平行宇宙概念的提出,源於量子力學。
亞原子級能夠同時出現在不同位置,行為非常詭異。特別是薛丁格波函數方程的提出,平行世界獲得理論支持。
▲平行世界
文明可能處於同一空間體系,但時間不同,就好像同在一條鐵路線上疾馳的先後兩列火車。
文明有可能處於同一時間體系,但空間不同,就好像同時行駛在立交橋上下通道中的小汽車。
就算處於同一空間,但如果各自宇宙常數不一樣。同樣也沒有辦法溝通。
這就是平行世界理論。
以上12種理論,都是用來解釋「費米悖論」,
也就是說,我們為什麼看不到外星人。
但這只是過去的經驗,未來不可知。
1960年,美國天文學家法蘭克•德雷克提出一個著名方程。它就是「德雷克方程」:
N=R*×Fp×Ne×Fl×Fi×Fc×L
▲「德雷克方程」解析
這個方程又叫宇宙綠岸公式,主要用來推測「銀河系內可能與我們接觸的文明數量」,
它從數學概率上論證了外星文明的存在。
如果我們找不到合適的證據,先相信數學方程是相對合理的。外星人終究是要來的,明天,或者後天就來臨了呢?
我們是不是應該提前準備一下?
畢竟,飄渺宇宙,地老天荒,有一個可以對話的生靈並不容易。
再者,人類舉目無親,孑然而居,找到另一個小夥伴是莫大緣份。
讓我們犯一次「聖母病」,與外星人來一次親密接觸。
與外星人如何接觸,這是一個老問題。
用什麼樣的方式與從未見過的文明接觸並溝通,人類有過以下想法:
No.1 聲音方面
1977年,美國發射「旅行者」號,上面放了55種錄製好的人類問候語和一段90分鐘音樂集錦,其中包括膾炙人口的音樂《東方紅》。
▲「旅行者」號
聲音是人類最基本的語言,我們希望讓外星人讀懂我們的聲音。
No.2 圖形層面
語言設計得再巧妙,畢竟是個抽象的東西。直接上圖是不是更簡單,先驅者10號和11號各帶了一塊圖像銘牌,旅行者帶的金色唱片表面上也刻了圖像。
▲先驅者10號的圖像
No.3 數學語言
1960年, 荷蘭天文學家Hans Freudenthal設計了「宇宙語」,用最簡單的脈衝確立二進位的數字和基本四則運算,創造一種完全精確、完全符合邏輯、毫無歧義的語言。
▲二進位運算
No.4 開源算法
算法也是極高效的交流手段,美國人設計了「Cosmic OS」語言,以Linco s為基礎,從Scheme裡吸取極簡主義靈感,只用4個不同的符號1-0、1、左括號、右括號來表達各種意思。
▲開源算法
在人類的各種科幻小說中,各類接觸方式還有很多:
例如《安德的遊戲》裡面人與蟲族的心靈感應;
《超時空接觸》裡面談到的「宇宙語言」;
《降臨》裡突破了「時間之箭」的奇異文字。
不管我們怎樣與外星人接觸,其實還有一件事需要解決:
那就是我們該乘坐什麼樣的交通工具,去迎接外星文明。
我們既然是一個「文明種族」,總不能失了禮數。
星際文明的交通工具,我們曾經想像過很多:
有遮天蓋日的千年鷹號,也有巧若天工的精緻水滴;有仿生類的獵鳥戰艦,也有重力模擬的環形飛船;有滿牆骷髏的異形工具,也有飛碟形狀的企業號。
那地球人該如何選擇自己的交通工具呢?
才能與外星人的交通工具對等談判,或者友好協商。
第一推薦科幻坐騎:新寶駿E300/E300Plus
❶它與外星文明正面迎接時,數學上的「星際幾何」設計,瞬間讓對方讀懂人類。
❷如果對方千裡迢迢又餓又累,它可以遠程車控,在寒冷的冬天或者炎炎夏日,提前通過手機打開車內的空調,一上車就讓外星人享受到舒適的車內溫度。
❸上車後還可以邀請外星人語音發微信,比如語音「發微信給XXX」,中控屏就會轉到XXX微信聊天界面。如果它興趣不大,就邀請它一起「搶微信紅包」,一個都不會錯過,這外星人搶紅包搶到嗨暴,就怕它再也捨不得離開地球了。
❹提醒外星人記得給家裡人報個平安。不需要懂人類語言,利用AI人工智慧交互體系就可以完成操作。特定手勢識別,OK手勢等等均可以識別。
❺如果外星人想要將該車佔為己有。你就給他演示「OTA遠程升級」功能,升級車內系統,不需要到線下4S店進行,也無需對車機進行硬體更換,直接可以通過無線網絡完成更新。這些功能沒有你的操作,它根本就不知道如何完成。
外星人面對這樣一款交通工具,將重新改觀自己的看法。
地球雖然處於太陽系邊緣的蠻荒地帶,文明的誕生落後於它們幾千萬年。
但這個文明有了自己的科學審美,未來的星際前程無可限量。
這款通往未來的科幻汽車:
無論是數學上的「星際幾何」設計,
還是它車內的AI人工智慧交互,
或者是手機車聯的數據網絡,
…………
這都預示著它將成為一個優秀文明,飛出太陽係指日可待。
在浩瀚的宇宙裡,地球只是一個點而已。
茫茫宇宙,無數次的偶然疊加,幾十億分之一的概率才有了今天的人類。
這樣的概率,就像猴子在鍵盤上敲出了一部完整的《莎士比亞》。
若無神靈護佑,只能感慨命運垂青。
甚至有些人會想到:神創造了一切。
所以,很多時候哲者仰望星空時發出感慨:
我們困守於這藍色孤島之上,難道註定畢生孤獨?
如果真的有那麼一天,一外星文明踏著七彩祥雲降臨。
我們能否拋棄深入骨髓的叢林法則和達爾文主義。不再沉迷於黑暗森林般的「非我族類其心必異」。
非常輕鬆的說一句:
我們等了46億年,今天,終於能與你們見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