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寶級」專家!這位新晉中央委員研發的「黑科技」領先美國!

2021-01-18 央視新聞

在昨天發布的十九屆四中全會公報中,提及了兩項重要的人事內容,其中有一項是全會按照黨章規定,決定遞補中央委員會候補委員馬正武、馬偉明同志為中央委員會委員。

△馬偉明(圖自中國軍網)

通過查看簡歷,小編發現,馬偉明竟然是一位

院士馬偉明  拿獎拿到「手軟」

據解放軍報報導:馬偉明,中國工程院院士。他34歲晉升教授,41歲成為中國工程院最年輕的院士,長期致力於艦船能源與動力和軍民通用新能源接入技術等領域的科研與教學工作,在艦船綜合電力技術和新能源接入技術等領域取得了一批原創性重大成果。他是十八、十九屆中央候補委員,九、十一、十二、十三屆全國人大代表,專業技術少將。

在科研領域,馬偉明可以說是拿獎拿到「手軟」。他曾獲國家科技進步獎一等獎2項、國家技術發明獎三等獎2項、軍隊科技進步獎一等獎4項。此外,他還被評為人民海軍70周年突出貢獻個人、首屆「十佳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2017年獲「八一勳章」。

今年國慶節前夕,馬偉明剛剛被授予「最美奮鬥者」稱號。

2017年7月31日,建軍節前夕,《新聞聯播》用兩分鐘的時長專門介紹了「八一勳章」獲得者馬偉明。報導提及,他敢於向最尖端技術挑戰、向科研高地進取,先後完成了多項國家和軍隊重大科研項目,取得了讓世界矚目的創新成果。

△《新聞聯播》視頻: 「八一勳章」獲得者馬偉明:心系強軍 銳意創新2017年5月30日,中央電視臺《焦點訪談》欄目大篇幅介紹了海軍工程大學電力電子研究所所長馬偉明的事跡:上世紀末以來,各軍事強國紛紛掀起了一場艦船動力領域的革命——即綜合電力系統研製。綜合電力系統是艦船動力從人力風力到蒸汽動力再到核動力之後的第三次革命這項技術不僅可以提高艦艇的操縱性、聲隱身性,更是各類高能武器上艦的唯一途徑。歐美海軍強國在本世紀初實現了中壓交流綜合電力系統的工程應用。面對落後局面,馬偉明摒棄了跟蹤模仿的方式,在國際上率先提出並研製成功中壓直流綜合電力系統,技術水平領先國外十年以上。一步實現了我國艦船動力從落後到引領的跨越。根據馬偉明院士介紹,潛艇無軸泵噴推進器是下一代核潛艇所用的推進系統,並且 「 現在已經在應用了 」 。而在技術上,他的團隊掌握的這一技術 「 領先就領先美國 」 ,且 「 美國也是沿著這條路線走的 」 。

馬偉明帶領團隊在某技術領域取得重要突破,實現與世界強國同步發展,多型裝備屬國際首創; 攻克某顛覆性技術關鍵瓶頸,為我國鍛造制勝深藍的國之重器作出突出貢獻。

與國內很多重大科研課題不同,馬院士帶領的團隊始終從國家戰略高度和海軍裝備發展需求出發。很多後來突破、彎道超車的重大關鍵技術課題,最初幾乎都是自己選題立項。在初始階段不被同行看好的情況下,頂著壓力,以軍人的血性和責任擔當一路走來的。

作為黨和軍隊培養的院士,他始終以提高國家核心競爭力、軍隊戰鬥力為己任,勇於擔當,敢為人先,在科技創新實踐中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一個簡易工棚就是馬偉明院士當年帶領團隊,克服重重困難搭建的研發試驗場所。以馬偉明為代表的團隊,就是在類似這樣艱苦的條件下,硬是在這一顛覆性技術領域取得集群式突破,不僅實現了與世界最強國家在該領域的同步發展,而且多項技術屬國際首創。

更多內容

掃描二維碼關注《新聞聯播》

監製/陸毅  主編/王興棟

編輯/文雅

©央視新


相關焦點

  • 新晉中央委員馬偉明:「國寶級」專家
    馬偉明是中國「國寶級」專家,長期致力於艦船電力系統領域研究,現為中國工程院院士,海軍工程大學艦船綜合電力技術國防科技重點實驗室主任、教授,中國科協副主席,是十八、十九屆中央候補委員,九、十一、十二、十三屆全國人大代表,專業技術少將。
  • 領先就領先美國,國寶級科學家馬偉明院士的傳奇人生!
    馬偉明團隊研發的艦船綜合電力系統,達到了世界領先水平,領先美國整整一代!它不僅解決了艦船的電力推進問題,更是解決了高能武器上艦問題!不求個人名利,專心搞科研,以國家利益為重,這才是我們需要的國寶級科學家,這才是民族脊梁、國之棟梁!馬偉明說過最牛氣的一句話就是,「領先就領先美國」!
  • 國寶級中科院院士,1990年一項發明,實現技術封鎖美國26年
    了解更多科技資訊盡在「圈聊科技」。今天跟大家聊一聊:在中國科技界也有這麼一個大人物,他在1990年的時候發明了一個東西,美國在26年後才得以打破封鎖,那這究竟是一項什麼技術呢?時間追溯到2018年,有兩個國寶級的人物在同一時間離開了我們,除了金庸先生之外還有一個中國科學院院士,他的一項發明讓美國的科研人員吃了26年的苦頭,實現了首次技術的反封鎖。
  • 我國一國寶級科學家被曝光,曾放話:定要讓美國飛機變成一堆廢鐵
    美國只喜歡做一些小動作,喜歡用偵察機從其他國家獲取一些情報。它的行為令人厭惡。在中國,一位國寶級科學家被曝光,曾說美國飛機一定要變成一堆廢鐵,而這位科學家終於做到了。那麼這位偉大的科學家是誰?這位科學家的名字叫吳劍旗。1990年畢業於電子科技大學,獲學士學位。他的專業是電磁波和微波技術。
  • 歐洲科學院2020新晉院士名單發布:華中科技大學這位教授位列...
    7月27日,歐洲科學院(Academia Europaea)公布了2020年新入選院士及外籍院士的名單,四位華人學者入選。華中科技大學管理學院中德智慧財產權研究所所長、華中科技大學中歐智慧財產權研究院院長餘翔教授位列其中。
  • 國寶級女科學家出走美國後,10年後又棄美歸國,靠AR技術撈658億
    國寶級女科學家出走美國後,10年後又棄美歸國,靠AR技術撈658億愛因斯坦說&34;。很多重要成果的獲得都一個靈感迸發時期。不管在任何時候,創新都是極其重要的,就像王若虛在《評東坡山谷四絕》中所說的&34;。
  • 兩院新晉外籍院士名單相繼公布 外籍院士能為中國做什麼
    中國工程院、中國科學院日前相繼公布了新晉外籍院士名單,引發社會關注。那麼,外籍院士是否只是個頭銜?什麼樣的外籍專家可以當選?他們將對中國的科技發展發揮哪些作用呢?  外籍院士 如何當選  什麼樣的外籍專家可以當選中國工程院外籍院士?
  • 美媒:若不是中國這位「夫人」,中國核技術不可能領先美國50年
    科技帶給我們的生活當中,是非常大的變化的,可以說,涉及到方方面面。對於科技領域的發展上,我國都在不斷地研發新的科技,除了讓人們能在生活中,帶來不同的改變之外,而且在社會經濟的發展上,也是起到一個十分重要的作用。
  • 噩耗傳來,我國再失一位國寶級專家,執行任務期間突然離世
    據悉,此次葬禮專門送別81歲的魏鍾銓,他是我衛星事業的泰鬥級人物,同時也意味著我方再失一位國寶級專家。本月初,魏鍾銓仍堅守在發射中心崗位上,然而此時卻發生了意外,魏鍾銓在執行任務期間突然離世,令國人感到非常悲痛。這位衛星專家將自己的生命奉獻給了一生奮戰的地方,為國家做出了不可磨滅的巨大貢獻。
  • 中國「國寶級」科學家:美國的飛機敢來,就把它們變成一堆廢鐵
    科技改變了人類的日常生活,也對戰爭造成了很大的影響,上個世紀的兩次世界大戰讓全世界的國家都看到了科技在戰場上的優勢,因此如今身處和平年代,各國也不遺餘力地進行武器裝備的研發。在戰鬥機的研發和精進中,隱身是一項重要的技術。
  • 研發超級武器對抗美國?普京打造俄版矽谷創新軍工黑科技
    然而,仔細審視俄軍推出核動力巡航飛彈、高超音速武器和雷射武器等「超級武器」,便不難發現這些裝備的概念構想和研發仍是基於冷戰時代的「老本」,罕有運用新興科技理念的創造。在新科技元素「缺位」的背後,則是俄羅斯「後冷戰時代」科技發展乏力的現實。不過,俄羅斯政府近期終於對這一現象有所警覺,並開始採取措施提振科技發展。
  • 國寶級女專家一舉反超美國,拿下100萬國家獎勵
    國寶級女專家的研究成果一舉反超美國,成功拿下了100萬國家獎勵,除此之外也迎來了眾多人的點讚,這才是能夠讓我們追捧的大明星。錢學森想必大家都非常清楚,飛彈之父的名字也時不時的會出現在大眾口中,而現在我們國家就又出現了一個被譽為女版錢學森的人物,那就是中科院院士祝學軍,之所以會有這個稱號出現主要是因為她在錢學森彈道理論的基礎上設計出了一個新型的高超音速飛彈,光是這個成就就足以讓她在眾多專家面前展露頭角
  • 納粹德國時期的「黑科技」,當時已經領先那個時代!
    歡迎大家來到百家號科幻宇宙,今天小編和大家分享的是納粹德國時期的「黑科技」,當時已經領先那個時代。然而在納粹德國時期的「黑科技」,當時已經領先那個時代,當時的二戰時期,德國就設計了一種東西,名字叫做「納粹鍾」,其中蘊含的科技,我們至今還無法破解,帶動是德國的科學技術,已經領先了全世界,製造出來的東西也是很多很多。
  • 國寶級女院士獲國家獎勵100萬,一舉反超美國
    眾所周知,我國的軍事領域發展起步較慢,但是到目前為止,已經很大程度拉近了與世界第一強國美國之間的差距,這一切都離不開我國科技人才的付出。不過,說起軍事領域的功臣就不得不說起祝學軍。這位國寶級女院士因研發出一款新型飛彈一舉反超美國,還獲得了國家獎勵的100萬現金。不誇張的說,這樣為國家做出貢獻的她,才是真正的女神!
  • 國寶級科學家又攻克一關鍵技術,國際領先,中國這項成果價值千億
    近日,一位90歲高齡的老人變身「網紅院士」給中國有志青年上了一課,這位老人用30年時間突破一項價值千億元的關鍵技術,詮釋了什麼叫做科技愛國。
  • 「國寶級」科學家:只要美國飛機敢來,我就把它們變成一堆廢鐵
    17 來源: 洞察軍事 舉報   要說全球二百多國中,綜合實力最為強悍的國家,那麼肯定就是美國無疑
  • 海洋三所聯合晉大科技啟動國家重點專項助力公衛防護
    2020年9月30日,由自然資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與晉大納米科技(廈門)有限公司共同承擔的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科技助力經濟2020」重點專項《殼聚糖系列抗菌納米防護材料及消毒劑的研發及產業化》項目正式啟動。
  • 中國一國寶級科學家曝光,放出豪言:要讓美國飛機變成一堆廢鐵
    由於我國晚清統治者的腐朽統治,使得我國停滯很長一段時間,在世界上也是相當落後的,好在改革開放後,我們國家特別注重科技人才的培養,因為只有經濟、科技的進步,我們才能在大的環境中立足。在我國有很多的科技人才,他們為了祖國的發展奉獻了自己的一生,其中就有一位國寶級科學人才曾經放出豪言,要讓美國飛機變成一堆廢鐵。
  • 廣州車展勁吹「科技+新能源」風 氫能源車成新晉網紅
    廣州車展勁吹「科技+新能源」風 氫能源車成新晉網紅金羊網  作者:戚耀琪  2020-11-21 一眾新能源汽車品牌同場競技,「科技+
  • 新冠疫苗研發,中國為何全球領先
    中國新冠疫苗研發為何能處於全球領先位置?這背後既有科研工作者的努力,也有體制機制的保障。新冠疫苗的研發經歷,給我國健康事業發展和科技創新能帶來什麼啟示?值得思考。作為一名藥品政策研究者,筆者近來與國外學者交流時,被問到這樣一個問題:中國的疫苗創新能力和監管能力並不強於一些發達國家,為什麼在新冠疫苗研發中卻穩穩位列全球第一梯隊?聽得出來,國外學者對中國新冠疫苗抱有善意,但也存在疑慮。筆者當時笑著回答,這是一個好問題,值得我們思考。這個問題的答案,或許也能為我國其他科技攻關問題提供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