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晉中央委員馬偉明:「國寶級」專家

2021-01-09 政事兒

中國共產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第四次全體會議,於2019年10月28日至31日在北京舉行。全會按照黨章規定,決定遞補中央委員會候補委員馬正武、馬偉明同志為中央委員會委員。

馬偉明是中國「國寶級」專家,長期致力於艦船電力系統領域研究,現為中國工程院院士,海軍工程大學艦船綜合電力技術國防科技重點實驗室主任、教授,中國科協副主席,是十八、十九屆中央候補委員,九、十一、十二、十三屆全國人大代表,專業技術少將。

據公開資料,馬偉明多次獲國家和軍隊科技進步獎,為我國國防武器裝備現代化建設和高層次人才培養作出重要貢獻,榮立一等功2次、二等功2次,獲國家技術發明獎三等獎2項,軍隊科技進步獎一等獎4項,被評為人民海軍70周年突出貢獻個人、首屆「十佳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2017年獲八一勳章。

今年國慶節前夕,馬偉明剛剛被授予「最美奮鬥者」稱號。

他在艦船動力和電氣工程方面幾十年的艱苦攻關,使我國海軍艦艇擁有了中國人自己設計製造、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的「中國心」;在電磁彈射、全電力推進系統等先進軍事技術上寫下了中國人的名字,讓我國在這些領域完成了從「跟跑者」到「領跑者」的轉變。

據公開簡歷,馬偉明是江蘇揚中人,出生於1960年4月,1978年考入海軍工程大學電力系統及其自動化專業,1982年畢業後被分配到海軍航空工程學院工作。3年後考取海軍工程大學研究生,師從我國電機界著名專家、海軍首批教授張蓋凡,學習船舶電氣工程專業。

上世紀九十年代初,我國研製新型常規潛艇,需要進口高效能的十二相整流發電機系統,在與外商的技術談判中,馬偉明提出該型發電機系統存在「固有震蕩」問題,可對方不屑一顧,稱他們的產品不存在問題。

馬偉明帶領課題組,用僅有的3.5萬元,造了2臺小型十二相發電機。當時沒有實驗室,他就砸掉水槽,將一間僅20平方米的洗臉間改造為實驗室。歷時六載,在對數十萬組數據綜合分析的基礎上,終於成功研製出帶整流負載的多相同步電機穩定裝置,發明了帶穩定繞組的多相整流發電機,從根本上解決了「固有振蕩」這道世界性難題。在事實面前,外國企業不得不反過來購買馬偉明的專利。

馬偉明更為知名的成就,是在電磁彈射技術上的突破。電磁彈射技術是航母的一項核心技術,美國在這項技術的研製上總共花了21年、耗資32億美元。

馬偉明認定,中國需要這項技術,無論遇到多大困難,一定要堅持下去。他帶領團隊,利用在電氣工程裝備研製方面長期的技術積累,成功研製出了小型樣機,拿下關鍵技術。在攻克了基礎理論的難關後,幾年間,團隊在電磁發射技術上取得集群式突破,全面推動了我國武器發展從化學能到電磁能的發射革命。

在該技術的科技成果鑑定會上,一位白髮蒼蒼的老專家撫摸著樣機泣不成聲。

馬偉明簡歷

馬偉明(1960.04.06-)。動力領域專家。江蘇省揚中市人。中共黨員。1996年博士畢業於清華大學電機專業。現任海軍工程大學艦船綜合電力技術國防科技重點實驗室主任,教授、博士生導師,專業技術少將,專業技術一級。當選第十八屆、十九屆中央委員會候補委員,九屆、十一屆、十二屆、十三屆全國人大代表,中國科協全國委員會第八屆常委、第九屆副主席,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第五屆電氣工程學科評議組成員、第六屆和第七屆學科評議組召集人。

2001年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

相關焦點

  • 「國寶級」專家!這位新晉中央委員研發的「黑科技」領先美國!
    △馬偉明(圖自中國軍網)通過查看簡歷,小編發現,馬偉明竟然是一位院士馬偉明  拿獎拿到「手軟」據解放軍報報導:馬偉明,中國工程院院士。今年國慶節前夕,馬偉明剛剛被授予「最美奮鬥者」稱號。△《新聞聯播》視頻: 「八一勳章」獲得者馬偉明:心系強軍 銳意創新2017年5月30日,中央電視臺《焦點訪談》欄目大篇幅介紹了海軍工程大學電力電子研究所所長馬偉明的事跡:上世紀末以來,各軍事強國紛紛掀起了一場艦船動力領域的革命——即綜合電力系統研製。
  • 國寶級專家馬偉明拿獎,美20年沒搞明白的技術,被我們研製出來
    而在眾多傑出的人才中,馬偉明院士可謂是做出了不小的貢獻,為我國電磁彈射技術的發展做了鋪墊。馬偉明是我國的一位國寶級專家,長期以來致力於電力電子應用技術等領域的研究與教學馬偉明潛心研究電磁彈射技術,並且花費了5年的時間突破了全部關鍵技術並最終拿獎
  • 國寶級專家馬偉明拿獎,美20年沒搞明白的技術被我們研製出來了
    而在眾多傑出的人才中,馬偉明院士可謂是做出了不小的貢獻,為我國電磁彈射技術的發展做了鋪墊。馬偉明是我國的一位國寶級專家,長期以來致力於電力電子應用技術等領域的研究與教學馬偉明潛心研究電磁彈射技術,並且花費了5年的時間突破了全部關鍵技術並最終拿獎
  • 領先就領先美國,國寶級科學家馬偉明院士的傳奇人生!
    不求個人名利,專心搞科研,以國家利益為重,這才是我們需要的國寶級科學家,這才是民族脊梁、國之棟梁!馬偉明說過最牛氣的一句話就是,「領先就領先美國」!馬偉明在事故鑑定中,與該公司首席專家們展開激烈辯論,讓對手無法招架。面對國外首席專家的傲慢和惱羞成怒後無理取鬧,直視對方,一字一板地吼道:「先生,我們是在討論科學。你不懂,我可以教你!」對方頓時驚呆了,馬偉明接著厲聲道:「再加一句:我分文不收,免費教你!」3、有人說我不願當官是為了出名、立功、獲獎、當典型,這都是扯淡。硬要問我為什麼,一句話,就因為我願意。
  • 馬偉明遞補中央委員,被譽為「中國電磁彈射之父」
    全會按照黨章規定,決定遞補中央委員會候補委員馬正武、馬偉明同志為中央委員會委員。馬偉明 圖自中國軍網馬偉明簡介:馬偉明,男,漢族,江蘇揚中人,1960年4月出生,1978年10月入伍,現任海軍工程大學電氣工程學院電力電子技術研究所主任,中國工程院院士。他是心系強軍、銳意創新的科研專家。
  • 專家馬偉明拿獎,美國20年沒搞明白的技術,被我們研製出來了
    而在眾多傑出的人才中,馬偉明院士可謂是做出了不小的貢獻,為我國電磁彈射技術的發展做了鋪墊。馬偉明是我國的一位國寶級專家馬偉明潛心研究電磁彈射技術因為在現代潛艇的行進中依賴蓄電池來供電推進,而螺旋槳就成為了一大噪音源,在馬偉明院士及其團隊人員的共同努力下,最終使潛艇成為了一個靜音裝置,並且還節省了潛艇的內部空間,這對於我國的潛艇部隊來說,是一個重大的好消息。
  • 馬偉明:制勝深藍
    馬偉明  在軍迷圈裡,海軍工程大學教授馬偉明是個「網紅」。他每次露面,不是有重磅消息公布,就是會從側面爆出不少猛料,引得外媒猜測紛紛。  在「深藍」領域,馬偉明是當之無愧的國寶級專家。  20世紀90年代初,在恩師張蓋凡的指導下,馬偉明用僅有的3.5萬元,製造出兩臺小型十二相發電機,在洗漱間改造的簡陋實驗室裡開展研究。6年裡,實驗記錄堆滿了大半間屋子,在對數十萬組數據綜合分析的基礎上,馬偉明和同事們成功研製出帶穩定繞組的多相整流發電機,從根本上解決了「固有振蕩」這道世界性難題。
  • 我國「國寶級」科學家馬偉明:攻堅克難,電磁彈射技術突破
    今天我們要講的這一位主人公就是一位為國家做貢獻的科學技術研究者,他的價值曾被估計為幾百億美元,美國做夢都想得到的人——馬偉明。,毀於馬偉明」。就是說在以前中國實力需要韜光養晦的時候,常常為了掩飾國家的實力而壓低中國的軍事實力,好來麻痺那些對我們有敵意的國家,但是馬偉明改變了這個局面,直接讓那些敵對國家被我們國家的軍事實力所威懾,不敢對中國有任何的想法。那麼馬偉明究竟有什麼能力改變了中國的軍事實力呢?
  • 電氣首席專家馬偉明:拒絕美國高薪邀請,稱:祖國利益高於一切
    憑藉該項畢業設計成果,馬偉明不僅順利拿到了博士學位還因此而獲得1996年「國家中青年有突出貢獻專家」的殊榮。此後,馬偉明憑藉自己的科研成果和工作實績,在34歲那年就被破格晉升為教授,41歲成為了中國工程院最年輕的院士,42歲成為海軍少將,終於功成名就。
  • 在這所軍校,馬偉明正帶出更多「馬偉明」
    ■「我們大學不僅有馬偉明院士,還有一大批與馬偉明並肩戰鬥的科技英才」今年兩會,軍隊人大代表、中國工程院院士、海軍工程大學教授馬偉明格外引人注目。我們大學不僅有馬偉明院士,還有一大批與馬偉明並肩戰鬥的科技英才,他們在我國國防科研尖端領域默默攻關,奮勇創新,書寫了一個又一個令世界驚嘆的『中國傳奇』。」李安少將2017年7月被任命為軍隊院校改革後新調整組建的海軍工程大學首任校長,這位1978年恢復高考後海軍工程大學的第一屆學員,在這裡學習工作近40年,對「海工牛人」如數家珍。
  • 國寶級科學家馬偉明,拒絕美國優渥待遇,一心為國發展科技
    有的人默默地在為這個世界照亮前進的道路,本文的主人公就是這類人的代表,他為祖國每天節省上百億,美國做夢都想挖走他,但他卻一心為國,他就是馬偉明。身份幾重、榮譽幾多,我亦平淡若水大多數人對於馬偉明這個名字都比較陌生,但是當我們知道他的成就以後,無不對他豎起大拇指。
  • 揚中新鄉賢——馬偉明
    2001年,41歲的馬偉明當選中國工程院最年輕的院士。許多人勸他該輕鬆一點了,不能再這樣拼命。30多年來,馬偉明長期致力於艦船電氣工程領域研究,在艦船綜合電力技術、電磁發射技術和新能源接入技術等領域,取得了一批具有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原創性成果。共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一等獎2項、國家技術發明獎三等獎2項、軍隊科技進步獎一等獎4項。
  • 西方專家門縫裡看人,馬偉明怒懟道:你不懂我免費教你
    軍迷朋友們經常用一張照片來說明馬偉明的地位,照片中給馬偉明打傘的是時任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司令的吳勝利。馬偉明是一個能力非凡的人,與此同時也是一個極有性格的人,他曾怒懟外國專家:「你不懂,我可以教你,我分文不要,免費教」,曾公開放話:「領先就領先美國」,這是怎麼一回事呢?
  • 馬偉明8年攻克關鍵技術,奪年度大獎,意義不亞於「兩彈一星」
    湖北省2018年度的科技突出貢獻獎已經出爐,據了解,這項榮譽被馬偉明院士榮獲。說起馬偉明這個名字,相信很多人都不太了解。不過,喜歡軍事的朋友們肯定對馬偉明院士耳熟能詳,要知道,在我們軍事迷朋友們的心裡,馬偉明院士的知名度要比現在流行的演員和明星大得多,他在我們的心裡簡直就是大神一般的人物,是我們軍事迷心目中可望而不可及的偶像。下面我簡單介紹一下馬偉明院士,馬偉明院士是1960年生,江蘇揚中人。他是博士學位,在清華大學畢業。光看學歷,相信很多人就已經佩服不已了。
  • 國寶級女專家一舉反超美國,拿下100萬國家獎勵
    國寶級女專家的研究成果一舉反超美國,成功拿下了100萬國家獎勵,除此之外也迎來了眾多人的點讚,這才是能夠讓我們追捧的大明星。錢學森想必大家都非常清楚,飛彈之父的名字也時不時的會出現在大眾口中,而現在我們國家就又出現了一個被譽為女版錢學森的人物,那就是中科院院士祝學軍,之所以會有這個稱號出現主要是因為她在錢學森彈道理論的基礎上設計出了一個新型的高超音速飛彈,光是這個成就就足以讓她在眾多專家面前展露頭角
  • 馬偉明團隊再立新功!電磁彈射器「軍轉民」升級,獲國家發明金獎
    而在最近這些年,在眾多尖端的科研項目中,我國也湧現出了很多科研人才,其中就包括我們熟悉的馬偉明院士。近日,國家知識產權局公布了第二十一屆中國專利獎授獎的決定,海軍工程大學「一種立式混合磁懸浮飛輪儲能系統」被評為專利金獎,而該專利的發明人則是馬偉明院士的得意門生王東教授。
  • 電磁彈射之父馬偉明,美媒:他至少抵10個師
    大學期間,馬偉明學習十分認真,因為他所在的學院是一個軍事學院,全校上下都瀰漫著勇奪第一的氛圍,同學們討論的最多的也是中國軍事力量的發展,因此,他一直在思考,如何能把自己所學到的知識應用到軍事上來。 大學畢業後,馬偉明被分配到了海軍航空工程學院工作擔任輔導員工作,輔導員本是一個不錯的職業,然而,馬偉明卻認為,自己這一輩子不能只和學生打交道。
  • 恐龍家族添新屬種:晉地甲龍
    「晉地甲龍」化石。「擇義王氏鱷」化石。 圖片由山西地質博物館提供本報5月13日訊(記者 李飛飛)恐龍化石是最為人們所熟知和熱愛的,恐龍研究也始終是古生物學研究的熱點和重點,對人們了解地球生命的演化和探究現代陸地生態系統的形成具有重要意義。
  • 馬偉明徒弟攻克一關鍵技術,該領域我國領先美10年
    據媒體報導,肖飛於2002年在考上海軍工程大學博士研究生,但是由於當時馬偉明院士的船舶綜合電力系統實驗室,急缺一名博士級別實驗員,肖飛便放棄讀博機會,毛遂自薦當了馬偉明院士的徒弟。隨後實驗員的兩年時光裡,他任勞任怨,經常工作到兩三點。有一次,為了解決「某新型潛艇電力系統突然短路故障」問題,他60多小時不眠不休的守在設備旁,調試上百次才解決這個問題。
  • 被馬偉明院士說中了:1000億元核航母爛尾,美國丟臉丟到家
    這艘使用了太多新技術的航母出現了大量問題,首先是武器彈藥升降機,福特號航母只有4部武器升降機,而尼米茲號航母卻有因為這項新技術還不成熟。 其次是,福特號航母的電磁彈射系統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