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馬偉明院士說中了:1000億元核航母爛尾,美國丟臉丟到家

2020-11-26 騰訊網

美國海軍網站刊文稱,在試航81天後,福特號航母帶著一身傷痕返回了紐波特紐斯造船廠,在長達一年的維護期內,福特號航母將對以下4大缺陷進行升級或更換。這艘造價860億人民幣折合,加上研發費用1000億的航母,現在是矛盾諸多。

這艘使用了太多新技術的航母出現了大量問題,首先是武器彈藥升降機,福特號航母只有4部武器升降機,而尼米茲號航母卻有11個武器彈藥升降機。這就說明,福特號航母武器升降機絕不能出一點點問題,否則,就會喪失三分之一的戰鬥力。

而且,美軍航母過去的升降梯基本上採用的都是電纜式升降梯,而「福特」號採用的是電磁升降電梯,這也算是一個創新,但是卻帶來了一個問題。因為這項新技術還不成熟。

其次是,福特號航母的電磁彈射系統有問題。一份航母報告顯示,福特號的電磁彈射平均400次會出現一次嚴重故障,而標準是4166次彈射才能出現一次嚴重故障。這高頻率故障的現象幾年過去也沒有得到改善。

美國核動力航母的最高航速並不比常規動力航母高,這說明航母的核動力裝置在功率方面不存在優勢,而電磁彈射器對功率的要求是爆炸性上升的。

另外,就是攔阻索,福特號上的攔阻索存在安全性問題。最後就是電力推進系統也有問題。福特號航母採用了大量全新技術,如綜合電力推進系統、電磁彈射系統,還有2座新型核反應堆。供電能力也提高了3倍,很好地滿足了電磁彈射系統、雙波段雷達,以及未來上艦的電磁炮、雷射武器等裝備的電力需求。

但是,理論上如此美好的前景化為現實可謂是挫折重重。據美國《軍事時報》網站報導,近期,「福特」號航母在海試期間,渦輪蒸汽輪機出現嚴重故障,無法正常工作,只好被送回造船廠進行大修。

美國海軍稱此次機械故障導致核反應堆產生的蒸汽無法使重達30噸的螺旋槳全速旋轉。雖然兩個核反應堆沒有出問題,但是輪機故障頻發。美國國內從上到下,都福特號航母都是怨氣重重,認為這是一個非常丟人的項目。

這也說明,寧願穩紮穩打,趕鴨子上架終究行不通。實際上海軍專家馬偉明院士早就預測到,其認為美國的電磁彈射技術並不成熟,急功近利只會弄巧成拙。而且,福特號航母除此之外,美國還將一些新技術全都堆到福特號身上。

現在,美軍一直對福特號新航母的電磁彈射不滿,認為花錢太多,覺得電磁彈射雖然提高了航母艦載機的效率,但是成本太高,認為美軍使用已經成熟的蒸汽彈射技術就足夠使用。

相關焦點

  • 領先就領先美國,國寶級科學家馬偉明院士的傳奇人生!
    馬偉明院士主持並設計了用於航母上彈射起飛的電磁彈射系統,打破了美國在該領域的壟斷地位!馬偉明說過最牛氣的一句話就是,「領先就領先美國」!下面咱們來細數一下馬偉明院士不一樣的輝煌人生歷程。前言馬偉明院士領銜的海軍工程大學電力電子技術研究所、艦船綜合電力技術國防科技重點實驗室和國家能源新能源接入設備研發(實驗)中心,擁有電氣工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電氣工程一級學科博士授權點和電力系統及其自動化國家重點學科。
  • 潘建偉團隊打破谷歌「量子霸權」,馬偉明院士:要超就超美國
    縱觀整個世界歷史,人類就是在不斷的矛盾與鬥爭中,一步步進步發展的,只有不懼挑戰的民族才有資格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可是,美國這個&34;的位置,還沒坐熱,卻在最近,被中國趕超,這又是怎麼回事呢?打破霸權,馬偉明院士:要超就超美國!8月25號,中國科學院的潘建偉團隊對外宣布:今年中國預計將研發出60個量子比特的量子計算機。
  • 電氣首席專家馬偉明:拒絕美國高薪邀請,稱:祖國利益高於一切
    事實上,這位海軍少將正是我國工程院院士、海軍工程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馬偉明。這位貌不驚人卻一心為國的軍界傑出領軍人才,每天為祖國節省上百億軍費,美國做夢都想把他挖走。憑藉該項畢業設計成果,馬偉明不僅順利拿到了博士學位還因此而獲得1996年「國家中青年有突出貢獻專家」的殊榮。此後,馬偉明憑藉自己的科研成果和工作實績,在34歲那年就被破格晉升為教授,41歲成為了中國工程院最年輕的院士,42歲成為海軍少將,終於功成名就。
  • 專家馬偉明拿獎,美國20年沒搞明白的技術,被我們研製出來了
    中國之所以能有現如今的成就,離不開對優秀人才的培養,在他們的努力之下, 我們成長為一個連美國都不敢小瞧的國家。正是因為有這些優秀人才廢寢忘食地工作,才有了我們現如今所取得的一系列成就。而在眾多傑出的人才中,馬偉明院士可謂是做出了不小的貢獻,為我國電磁彈射技術的發展做了鋪墊。
  • 電磁彈射之父馬偉明,美媒:他至少抵10個師
    我國的電磁彈射之父馬偉明院士就是這樣的一個人,他通過數十年如一日的辛勤耕耘,終於讓中國也掌握了航母的電磁彈射技術,直接縮小了中國和美國海上軍事實力的差別。讓中國在和美國的海上對峙中更有底氣,他的獨門絕技——中壓直流綜合電力技術更是可以每天為祖國節省百億元,說他一個人可以頂的上一支軍隊都不為過。
  • 國寶級科學家馬偉明,拒絕美國優渥待遇,一心為國發展科技
    引言漢·馬融《忠經·天地神明》中說:「忠者中也,至公無私。」現在社會有很多默默地燃燒自己,照亮大眾的人,他們只為國家著想。用魯迅的話說就是「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他是美國做夢都想挖的人才,曾經用巨額的年薪聘請他,但是都被回絕,為了祖國的科技發展,他決定留在祖國,為祖國的科研作出自己的貢獻,現在中國科研的發展成果也離不開他的努力。馬偉明出生在江蘇揚州,在34歲時就被破例提拔為教授,41歲時就成為了中國工程院最年輕的院士。他還獲得了很多獎項,國家技術發明獎兩項、軍隊科研進步獎四項、等等都被他收入囊中,而且還獲得了無比尊貴的「八一勳章」。
  • 在這所軍校,馬偉明正帶出更多「馬偉明」
    ■「我們大學不僅有馬偉明院士,還有一大批與馬偉明並肩戰鬥的科技英才」今年兩會,軍隊人大代表、中國工程院院士、海軍工程大學教授馬偉明格外引人注目。馬偉明長期致力於艦船電氣研究,主持研發的多項技術處於國際領先地位,榮獲軍隊最高榮譽「八一勳章」,帶領的團隊榮獲國家科技進步獎創新團隊獎,多次受到習主席接見。馬偉明院士是軍隊科技界的「網紅」,在全軍、全國乃至世界上都是名人。說起「馬偉明現象」,海軍工程大學校長李安少將一語中的:「科技創新是海軍工程大學一張亮麗的名片,但我們不是一枝獨秀,而是百花齊放。
  • 揚中新鄉賢——馬偉明
    2001年,41歲的馬偉明當選中國工程院最年輕的院士。許多人勸他該輕鬆一點了,不能再這樣拼命。30多年來,馬偉明長期致力於艦船電氣工程領域研究,在艦船綜合電力技術、電磁發射技術和新能源接入技術等領域,取得了一批具有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原創性成果。共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一等獎2項、國家技術發明獎三等獎2項、軍隊科技進步獎一等獎4項。
  • 新晉中央委員馬偉明:「國寶級」專家
    全會按照黨章規定,決定遞補中央委員會候補委員馬正武、馬偉明同志為中央委員會委員。馬偉明是中國「國寶級」專家,長期致力於艦船電力系統領域研究,現為中國工程院院士,海軍工程大學艦船綜合電力技術國防科技重點實驗室主任、教授,中國科協副主席,是十八、十九屆中央候補委員,九、十一、十二、十三屆全國人大代表,專業技術少將。
  • 國寶級專家馬偉明拿獎,美20年沒搞明白的技術,被我們研製出來
    中國之所以能有現如今的成就,離不開對優秀人才的培養,在他們的努力之下, 我們成長為一個連美國都不敢小瞧的國家。正是因為有這些優秀人才廢寢忘食地工作,才有了我們現如今所取得的一系列成就。而在眾多傑出的人才中,馬偉明院士可謂是做出了不小的貢獻,為我國電磁彈射技術的發展做了鋪墊。
  • 國寶級專家馬偉明拿獎,美20年沒搞明白的技術被我們研製出來了
    中國之所以能有現如今的成就,離不開對優秀人才的培養,在他們的努力之下, 我們成長為一個連美國都不敢小瞧的國家。正是因為有這些優秀人才廢寢忘食地工作,才有了我們現如今所取得的一系列成就。而在眾多傑出的人才中,馬偉明院士可謂是做出了不小的貢獻,為我國電磁彈射技術的發展做了鋪墊。
  • 馬偉明8年攻克關鍵技術,奪年度大獎,意義不亞於「兩彈一星」
    湖北省2018年度的科技突出貢獻獎已經出爐,據了解,這項榮譽被馬偉明院士榮獲。說起馬偉明這個名字,相信很多人都不太了解。不過,喜歡軍事的朋友們肯定對馬偉明院士耳熟能詳,要知道,在我們軍事迷朋友們的心裡,馬偉明院士的知名度要比現在流行的演員和明星大得多,他在我們的心裡簡直就是大神一般的人物,是我們軍事迷心目中可望而不可及的偶像。下面我簡單介紹一下馬偉明院士,馬偉明院士是1960年生,江蘇揚中人。他是博士學位,在清華大學畢業。光看學歷,相信很多人就已經佩服不已了。
  • 馬偉明徒弟攻克一關鍵技術,該領域我國領先美10年
    戰爭年代,榮立一等功的官兵要麼在戰役中有決定性貢獻,要麼可能就是烈士了。而和平年代,榮立一等功的難度更是難於登天。那麼,肖飛教授是憑何獲得這來之不易的一等功呢?據媒體報導,肖飛於2002年在考上海軍工程大學博士研究生,但是由於當時馬偉明院士的船舶綜合電力系統實驗室,急缺一名博士級別實驗員,肖飛便放棄讀博機會,毛遂自薦當了馬偉明院士的徒弟。
  • 媒體稱對張曙光「運作」院士的調查不能爛尾
    張曙光案庭審,除了貪腐情節外,最令公眾感興趣的,是他在增選院士過程中的重重黑幕。  截至目前,中科院學部工作局除一則聲明稱在張曙光參選院士過程中,未曾收到關於「花錢參評」的相關投訴外,別無表態。偵查機關也稱對此沒有進行調查,媒體披露後,也無相關部門出來公開表態將徹查這一事件,人們難免擔心這一備受社會關注的重大事件有爛尾的可能。  其實,誰都知道,張曙光已經落網,只要追問下去,這事不難查清。
  • 馬偉明:制勝深藍
    馬偉明  在軍迷圈裡,海軍工程大學教授馬偉明是個「網紅」。他每次露面,不是有重磅消息公布,就是會從側面爆出不少猛料,引得外媒猜測紛紛。  在「深藍」領域,馬偉明是當之無愧的國寶級專家。  20世紀90年代初,在恩師張蓋凡的指導下,馬偉明用僅有的3.5萬元,製造出兩臺小型十二相發電機,在洗漱間改造的簡陋實驗室裡開展研究。6年裡,實驗記錄堆滿了大半間屋子,在對數十萬組數據綜合分析的基礎上,馬偉明和同事們成功研製出帶穩定繞組的多相整流發電機,從根本上解決了「固有振蕩」這道世界性難題。
  • 美國的B52轟炸機究竟有多大?把它P到核航母上就知道了
    導語:美國的B52轟炸機究竟有多大?把它P到核航母上就知道了大家都知道美國是一個軍事強國,自然在武器裝備上也同樣的優秀。美國自建國以來就一直有參與戰爭,轟炸機更是使用的得心應手。而如今,幾十年過去了也仍然是美國空軍的轟炸主力,美國還不想讓它退役,據說理由是因為B52是美國戰機中唯一一個能發射巡航飛彈的轟炸機,由此可見其性能有多出色了。B52轟炸機曾經參加夠很多戰役,首次亮相是在越南戰爭當中,在1969年的3月份,美軍就一直使用B-52轟炸柬埔寨,這款轟炸機不僅是威力大,就連機身也很大,那麼,B52轟炸機到底有多大呢?
  • 馬偉明團隊再立新功!電磁彈射器「軍轉民」升級,獲國家發明金獎
    而在最近這些年,在眾多尖端的科研項目中,我國也湧現出了很多科研人才,其中就包括我們熟悉的馬偉明院士。近日,國家知識產權局公布了第二十一屆中國專利獎授獎的決定,海軍工程大學「一種立式混合磁懸浮飛輪儲能系統」被評為專利金獎,而該專利的發明人則是馬偉明院士的得意門生王東教授。
  • 馬偉明遞補中央委員,被譽為「中國電磁彈射之父」
    全會按照黨章規定,決定遞補中央委員會候補委員馬正武、馬偉明同志為中央委員會委員。馬偉明 圖自中國軍網馬偉明簡介:馬偉明,男,漢族,江蘇揚中人,1960年4月出生,1978年10月入伍,現任海軍工程大學電氣工程學院電力電子技術研究所主任,中國工程院院士。他是心系強軍、銳意創新的科研專家。
  • 中科院外籍院士:46億資金打水漂,大型晶片項目「爛尾」背後癥結是...
    同時,弘芯還被曝出拖欠著供應商數千萬工程款,價值 5.8 億元的 「全新」 光刻機也被抵押給銀行。2014 年 9 月 24 日,國家大基金一期成立,首期募資 1387.2 億元,為國內單期規模最大的產業投資基金;2018 年兩會之後,國內提出發展集成電路產業的城市高達 30 個,多地政府都成立了集成電路產業發展基金,預計募集基金規模超過 3000 億元;2019 年 10 月 22 日,國家大基金二期成立,註冊資本為 2041.5 億元,業內預計兩期大基金可以撬動的社會資本規模超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