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寶級科學家馬偉明,拒絕美國優渥待遇,一心為國發展科技

2021-01-09 趣觀歷史

引言

漢·馬融《忠經·天地神明》中說:「忠者中也,至公無私。」現在社會有很多默默地燃燒自己,照亮大眾的人,他們只為國家著想。用魯迅的話說就是「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

莎士比亞曾經說過「無論一個人擁有什麼樣的天賦,如果他不把這種天賦,為別人帶去些什麼,他將一無所獲」。有的人默默地在為這個世界照亮前進的道路,本文的主人公就是這類人的代表,他為祖國每天節省上百億,美國做夢都想挖走他,但他卻一心為國,他就是馬偉明。

身份幾重、榮譽幾多,我亦平淡若水

大多數人對於馬偉明這個名字都比較陌生,但是當我們知道他的成就以後,無不對他豎起大拇指。他是美國做夢都想挖的人才,曾經用巨額的年薪聘請他,但是都被回絕,為了祖國的科技發展,他決定留在祖國,為祖國的科研作出自己的貢獻,現在中國科研的發展成果也離不開他的努力。

馬偉明出生在江蘇揚州,在34歲時就被破例提拔為教授,41歲時就成為了中國工程院最年輕的院士。他還獲得了很多獎項,國家技術發明獎兩項、軍隊科研進步獎四項、等等都被他收入囊中,而且還獲得了無比尊貴的「八一勳章」。除此之外,他還是海軍教授,工程大學電力電子技術研究所所長。

▲馬偉明

即使他身上有著無數個璀璨耀眼的標籤,但是他從來沒有因此懈怠手中的工作,他一直覺得,中國人就要為中國做事情,而且還是有利國家發展的事情。他這一生有著無數的成就和發明,也獲得了無數的獎項,一個「八一勳章」,就足以讓大家佩服的五體投地,但是他從來不會放在心上。

▲八一勳章

他之所以如此淡泊名利的原因,應該和他的家庭條件有關,由於家裡條件艱苦,就養成了勤勞樸實的習慣,而這樣的習慣已經跟隨了他幾十年。在工作中也依然勤勞樸實,帶領自己的團隊,一次又一次的突破,取得了矚目的成績。

美國誠邀、視若不見,國家需要,我亦風雨無阻

這樣的人才無疑是熾手可熱的,美國這樣的超級大國更是渴望這樣的人才越多越好,於是多次嘗試重金邀請他去美國工作,但是他卻熟視無睹。面對記者採訪時,他答道:「我知道外國花了很大的價錢,將中國的人才挖走,但是這是每個人的選擇,我無權幹涉,我就管好自己就行」。

▲自由女神與美國旗幟

他說,只要他還在中國科研一線,他就會儘自己最大的力。因為國家需要,即使美國給再多的錢也無所謂。馬偉明的這一態度,也讓無數人為之動容。從此也打翻了外界對於「中國留不住高科技人才」的言論。

馬偉明最大的貢獻就是他發明了「電磁彈射」,電磁彈射就是採用電磁的能量來推動被彈射的物體擴散運動。這種運動不需要大量的燃料和電能,物質本身的電離子足以產生強大的電磁炮。

▲「電磁彈射」原理

在還沒有這個技術時,我國一直採用「蒸汽彈射」,而這個的缺點就在於需要大量的燃料,效能還低下。電磁彈射的發明正好解決了國內科研領域的一大難題。由於這個技術的發展,使中國一下遠超美國,成為了科研強國。

身體力行、無畏艱難,駐守中國力量

像馬偉明這樣的人才,中國有很多,他們在各個領域發揮著自己的光芒,正是因為有他們,祖國才會愈加強大。這些科研人員永遠奮鬥在前線,等待祖國的號召,響應祖國的命令。

由於軍人和教授的身份,馬偉明也深知教育的重要性,經常教他團隊裡的學生怎麼做人和做事,怎麼才能對社會有貢獻、有幫助。正如荀子的《勸學》所說「青出於藍而勝於藍」,馬偉明認為,這些人才是精英人才,是祖國未來的棟梁,有他們,祖國才會有未來。

▲馬偉明傳授知識

馬偉明不僅用科研成果來證明自己的價值,也用言傳身教來啟迪更多人,在他的教導下,有無數的青年正在成為中國科研領域的中流砥柱。

正如主席所說,當代的青年都是有責任、有理想、有擔當的,正因為有無數像馬偉明一樣的人,中國才會不斷的強大,不斷的前進。

▲馬偉明雜誌介紹

如今的中國再也不是「東亞病夫」,我們有著強大的科研團隊,技術團隊,人才團隊,醫療團隊,再也不用懼怕別國的欺負。

近幾年,中國不但自己發展的好,還帶動了別國的發展,我們幫助其他落後國家建高鐵修地基、建設各種基礎設施。中國已經成為了維護世界和平的一股強大力量。

結語

從馬偉明的身上,我們看到了中國人的奉獻風尚,也看到了中國科技力量的逐漸強大,對於中國的未來,我們充滿信心,我們一路前行!

參考資料:《忠經·天地神明》《勸學》

相關焦點

  • 領先就領先美國,國寶級科學家馬偉明院士的傳奇人生!
    馬偉明院士主持並設計了用於航母上彈射起飛的電磁彈射系統,打破了美國在該領域的壟斷地位!不求個人名利,專心搞科研,以國家利益為重,這才是我們需要的國寶級科學家,這才是民族脊梁、國之棟梁!馬偉明說過最牛氣的一句話就是,「領先就領先美國」!
  • 電氣首席專家馬偉明:拒絕美國高薪邀請,稱:祖國利益高於一切
    這位貌不驚人卻一心為國的軍界傑出領軍人才,每天為祖國節省上百億軍費,美國做夢都想把他挖走。01自古江浙多人才,1960年4月6日,馬偉明出生在江蘇省鎮江市揚中縣的一個普通人家。而談及航空母艦,目前技術、裝備最先進的還是美國。美國絕大多數航母彈射飛機仍使用傳統的蒸汽彈射器,存在著耗能大,養護難的問題。美國政府為了解決這個問題而命專家團隊研發電磁彈射器,歷經20年後電磁彈射器研製成功,卻耗費了美國政府32億美元的資金。而馬偉明攻關團隊卻立誓趕超美國,破解航母電磁彈射技術僅用了10年時間、耗資僅幾億美元。
  • 他為國節省上百億,美國做夢都想挖走他,但他卻一心只為建設國家
    ——松下幸之助」前言如今,世界在不斷地發展著,每個時代都有這樣一群可愛的人,他們無時無刻都在為國家做著奉獻,將畢生的經歷都獻給了祖國的建設。回首新中國成立的這段歲月,有著眾多的科學家們奔赴在祖國的建設一線努力的建設中國,發展中國。我們青少年難道不應該繼承先輩們的遺志?
  • 新晉中央委員馬偉明:「國寶級」專家
    全會按照黨章規定,決定遞補中央委員會候補委員馬正武、馬偉明同志為中央委員會委員。馬偉明是中國「國寶級」專家,長期致力於艦船電力系統領域研究,現為中國工程院院士,海軍工程大學艦船綜合電力技術國防科技重點實驗室主任、教授,中國科協副主席,是十八、十九屆中央候補委員,九、十一、十二、十三屆全國人大代表,專業技術少將。
  • 國寶級專家馬偉明拿獎,美20年沒搞明白的技術,被我們研製出來
    中國之所以能有現如今的成就,離不開對優秀人才的培養,在他們的努力之下, 我們成長為一個連美國都不敢小瞧的國家。正是因為有這些優秀人才廢寢忘食地工作,才有了我們現如今所取得的一系列成就。而在眾多傑出的人才中,馬偉明院士可謂是做出了不小的貢獻,為我國電磁彈射技術的發展做了鋪墊。
  • 國寶級專家馬偉明拿獎,美20年沒搞明白的技術被我們研製出來了
    中國之所以能有現如今的成就,離不開對優秀人才的培養,在他們的努力之下, 我們成長為一個連美國都不敢小瞧的國家。正是因為有這些優秀人才廢寢忘食地工作,才有了我們現如今所取得的一系列成就。而在眾多傑出的人才中,馬偉明院士可謂是做出了不小的貢獻,為我國電磁彈射技術的發展做了鋪墊。
  • 我國「國寶級」科學家馬偉明:攻堅克難,電磁彈射技術突破
    今天我們要講的這一位主人公就是一位為國家做貢獻的科學技術研究者,他的價值曾被估計為幾百億美元,美國做夢都想得到的人——馬偉明。,毀於馬偉明」。就是說在以前中國實力需要韜光養晦的時候,常常為了掩飾國家的實力而壓低中國的軍事實力,好來麻痺那些對我們有敵意的國家,但是馬偉明改變了這個局面,直接讓那些敵對國家被我們國家的軍事實力所威懾,不敢對中國有任何的想法。那麼馬偉明究竟有什麼能力改變了中國的軍事實力呢?
  • 馬偉明:制勝深藍
    馬偉明  在軍迷圈裡,海軍工程大學教授馬偉明是個「網紅」。他每次露面,不是有重磅消息公布,就是會從側面爆出不少猛料,引得外媒猜測紛紛。  在「深藍」領域,馬偉明是當之無愧的國寶級專家。  20世紀90年代初,在恩師張蓋凡的指導下,馬偉明用僅有的3.5萬元,製造出兩臺小型十二相發電機,在洗漱間改造的簡陋實驗室裡開展研究。6年裡,實驗記錄堆滿了大半間屋子,在對數十萬組數據綜合分析的基礎上,馬偉明和同事們成功研製出帶穩定繞組的多相整流發電機,從根本上解決了「固有振蕩」這道世界性難題。
  • 我國科學家李愛珍:四次落選中國院士,被評為美國院士,堅守祖國
    中國科技發展可謂「一日千裡」,發展速度與質量讓西方大國嘆為觀止,然而這些成就都是離不開科學家的支持的,一個優秀的科學家足以抵上「千軍萬馬」,所以我國建國初期不惜付出大代價換回錢學森,只為了我國的發展進步。
  • 專家馬偉明拿獎,美國20年沒搞明白的技術,被我們研製出來了
    中國之所以能有現如今的成就,離不開對優秀人才的培養,在他們的努力之下, 我們成長為一個連美國都不敢小瞧的國家。正是因為有這些優秀人才廢寢忘食地工作,才有了我們現如今所取得的一系列成就。而在眾多傑出的人才中,馬偉明院士可謂是做出了不小的貢獻,為我國電磁彈射技術的發展做了鋪墊。
  • 他是美國做夢都想挖的人才,發明的「電磁彈射」,遠超美國科技
    有的人默默地在為這個世界照亮前進的道路,本文的主人公就是這類人的代表,他為祖國每天節省上百億,美國做夢都想挖走他,但他卻一心為國,他就是馬偉明。身份幾重、榮譽幾多,我亦平淡若水大多數人對於馬偉明這個名字都比較陌生,但是當我們知道他的成就以後,無不對他豎起大拇指。
  • 錢學森這類的科學家,回國後的待遇會有多高?
    導語:錢學森這類的科學家,回國後的待遇會有多高?拿錢學森這位偉大的科學家舉例,在當初國家科技剛起步之際,錢學森便毫不猶豫放棄美國的高薪資高待遇,毅然決然回國。1996年,錢學森的薪資升為1979元,在當時人民一塊錢掰成兩塊用的中國,錢學森的薪資待遇已算不錯。中國尚在發展初期,即使盡全力給予錢學森優渥的待遇,但仍無法與美國相比較,可錢學森毫無怨言,只一心撲在為祖國貢獻上。
  • 揚中新鄉賢——馬偉明
    2001年,41歲的馬偉明當選中國工程院最年輕的院士。許多人勸他該輕鬆一點了,不能再這樣拼命。30多年來,馬偉明長期致力於艦船電氣工程領域研究,在艦船綜合電力技術、電磁發射技術和新能源接入技術等領域,取得了一批具有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原創性成果。共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一等獎2項、國家技術發明獎三等獎2項、軍隊科技進步獎一等獎4項。
  • 中國女科學家莊曉瑩:32獲德國獎金1270萬,放棄優渥待遇毅然回國
    中國的科研教育經過最近幾十年的發展,不僅追上了西方的腳步,而且在很多方面居於領先地位。這一切的發展離不開最先派遣出去留學,將西方先進技術帶回中國的那一批優秀的愛國人才。中國今天取得的成就離不開這些從海外學子歸來傑出的科學家們,從華羅庚到鄧稼先,不乏海外科學家放棄國外優渥的條件,放棄一切舒適的生活環境,毅然決然回歸祖國,把畢生所學注入到祖國的事業發展當中,他們才是最值得我們尊重和敬仰的人,而今天文章的主人公莊曉瑩就是這樣一位高尚的人。莊曉瑩的人生履歷堪稱完美,從小就是眾人學習的榜樣。
  • 美國不願放回的中國科學家林媛,手握15項專利,拒絕高薪一心回國
    ,連世界霸主的美國都在針對科技人才出臺各種政策,國家間爭奪人才就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因為頂尖科研技術的突破,能夠為一個國家帶來非常大的科技優勢就能保證國家在國際上的地位與戰略安全。我國向來是人才輩出的國家,許多青年才幹多喜歡去美國留學歷練,因此美國對我國的優秀青年科學家不惜砸下重金,而林媛就是其中一位美國不願放手的中國科學家,她手持15項專利,拒絕了高薪聘請毅然決定回國。那麼林媛的身上究竟發生了怎麼樣的故事呢?
  • 中國又出一個"錢學森",為祖國貢獻果斷回國,拒絕國外優厚待遇
    在當代社會中,我國也出現過這樣一位優秀的科學家,他拒絕了國外的優厚待遇,在愛國精神的指引之下,果斷回到了中國,並參與到了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過程中。那麼,這位當代科學家究竟是誰?他又對我國做出過怎樣的貢獻呢?
  • 電磁彈射之父馬偉明,美媒:他至少抵10個師
    ——《過秦論》在當今時代,科學技術是一個國家強大的最根本保障,科技不但大大提高國家的生產力,還可以使得一個國家的軍事實力突飛猛進。因此,我國的穩定和強大需要以國防力量作為後盾,而我國國防力量則需要以科學技術作為後盾,這背後,都要感謝軍事科學家們常年來的默默耕耘。
  • 「國寶級」專家!這位新晉中央委員研發的「黑科技」領先美國!
    △馬偉明(圖自中國軍網)通過查看簡歷,小編發現,馬偉明竟然是一位院士馬偉明  拿獎拿到「手軟」據解放軍報報導:馬偉明,中國工程院院士。在科研領域,馬偉明可以說是拿獎拿到「手軟」。他曾獲國家科技進步獎一等獎2項、國家技術發明獎三等獎2項、軍隊科技進步獎一等獎4項。此外,他還被評為人民海軍70周年突出貢獻個人、首屆「十佳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2017年獲「八一勳章」。
  • 錢學森這樣的科學家,回國後的待遇有多高?
    正是有了錢老的卓越貢獻,我國的飛彈和航天才能快速發展起來,才有了今天這樣傲人的成績。當年,身在美國的錢學森為了回到新中國,遭遇了極大的困難,受到了美國的百般刁難。經過多年的努力,美國海軍口中「一人抵5個師」的錢學森終於突破艱難險阻,回到了祖國的懷抱。
  • 中國又出一個錢學森,拒絕美國優厚待遇,果斷回國做貢獻
    新中國成立後,我國的發展面臨著許多困難,其中最短缺的就是人才。幸運的是當時許多出國學習的科學家都心懷祖國,選擇學成歸來報效祖國,比如著名的錢學森先生,他就是放棄了美國開給他的豐厚待遇,回到祖國奉獻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