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迎2021,學子原創塗鴉為校園「穿新衣」

2021-01-15 7區人家

送走特殊的2020年,迎來了充滿希望的2021年,在辭舊迎新之際,常州紡院創意學院的學生充分發揮他們的創造性和想像力,通過塗鴉為校園的校園牆體、井蓋、車庫換上了新衣,使這些普通的事物搖身一變,成為校園的萌物。

冰冷的水泥牆壁變成了畫板,原創「塗鴉牆」成為校園一道靚麗的風景線。徐寧江是常州紡院創意學院一年級學生,此時他正在和另外兩名同學完成他們的創意塗鴉作品《走進非遺》,牆繪上的臉譜栩栩如生。

常州紡院創意學院的學生一共創作了5幅牆繪作品,每幅牆繪塗鴉長10米,高2米。其中《夢回國潮 鳳舞霓裳》重點展示了京劇、舞獅等國粹,《科技興國 航天創夢》以星空作為背景,無限廣闊的星空中,浮現出各色光彩,未來科技也被完美的收納其中,震撼人心。《中國味道 文化自信》以火鍋作為創作的主要元素。用火鍋打翻的湯和熱氣騰騰的霧氣串聯整個畫面,形成一幅其樂融融的景象。《美麗常州 你我共建》用常州博物館和常州大劇院展示了常州的文化底蘊,用淹城野生動物園代表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用恐龍園、嬉戲谷、萬達廣場和吾悅廣場代表常州的經濟發展。

和在紙上作畫不同,牆體繪畫對同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了要紮實的繪畫功底,還需要克服雨雪天氣等惡劣的作畫環境。為了呈現最完美的牆繪,同學們利用課餘的時間,加班加點,通力合作。他們採用丙烯材料先畫底稿,再一層又一層的上色,相當於每幅牆繪都畫了4遍。經過近3個月的精雕細琢,這些塗鴉作品也得到了業界的認可。來源:常州新聞

搜索戚區網尋找更多常州事(www.7quw.com)

相關焦點

  • 當植物遇上塗鴉,看浙大學子的無限創意~
    近日,浙江大學學生草木學社舉辦了一場植物攝影創意塗鴉活動。花期:4-5月進入西教學區,拐彎進入西一北側,楝淡紫色的小花為明媚的春光增添了一抹素雅。花期:4-8月校園中有許多木蘭科植物,讓我們與望春玉蘭一同守望紫金港的春天。
  • 港北區中小學喜迎元旦活動精彩紛呈
    在2021年元旦到來之際,港北區中小學積極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展示學校的精神面貌和教育教學成果,喜迎新年。活動形式豐富多樣,籃球賽、千人書法大賽、「跳蚤」市場暨愛心募捐、繽紛「淘寶」、特色廚藝、古裝展示、時裝秀、詩文朗誦、文藝匯演等,不拘一格,給觀眾耳目一新的感受。
  • 原創歌曲原創故事劇 西南大學2021新年晚會來了
    昨(30)日,以「初心如磐鑄輝煌」為主題的西南大學2021新年文藝晚會在西南大學舉行。據悉,晚會由「活力校園」「戰疫亮光」「大地飛歌」「紅色傳承」四大篇章的12個「全原創」節目組成,節目涵蓋校園生活、抗疫一線、紅色歲月、脫貧攻堅等多個方面。快板評書。
  • 瑞金市供電公司:為變壓器「穿新衣」
    瑞金市供電公司:為變壓器「穿新衣」 來源: 2020-11-30
  • 猩火燎原校園音樂人選拔賽-終局之戰,校園猩聲集結廣州 唱響青春...
    【賽程回顧不忘初心 竭力支持校園音樂夢想】  2019年末,猩火燎原校園音樂人選拔賽橫空出世,吸引著一大批廣東地區的校園音樂人報名參賽,是今年廣東地區最年輕、最熱血的音樂學子逐夢盛會,參賽音樂學子們在猩火燎原的舞臺上盡情的展示著自己的才華與夢想。
  • 「猩聲」高燃 唱響校園!「猩火燎原校園音樂人選拔賽」奪位之戰 一...
    「猩火燎原校園音樂人選拔賽」主要圍繞廣東地區高校高中的音樂人才選拔活動,旨在發掘校園內音樂能人,齊心助力高質量、高人氣的校園音樂作品向外傳播。本次選拔賽一經啟動便吸引了近千名選手的踴躍報名,校園傳播範圍覆蓋超過50所高校高中以及超過150個泛娛樂高校社團,帶動線上投票總數接近50萬票。
  • 魯東大學喜迎7000餘名新生,為貧困學子發放助學「大禮包」
    在學校北區東門,校領導感謝各位家長對學校的信任,表示會想方設法為學生成長成才保駕護航,同時也會通過各種方式,讓家長了解新生在校情況,希望他們多提寶貴意見,實現家校共育,共同助力學生成長成才。在今年疫情和汛情疊加的情況下,學校特別關注受疫情和汛情影響較重的家庭經濟困難新生。
  • 井蓋穿上「漂亮的衣服」 西安理工大學學生為校園「井」上添花
    近日,西安理工大學曲江校區的井蓋變「景蓋」,藝術與設計學院學生在校園井蓋上畫塗鴉,為校園增添了一道風景。看到處井蓋都穿上了「漂亮的衣服」,有環保主題的作品,有海綿寶寶,有唐老鴨,有哆啦A夢,有小鳥,有小青蛙,還有世界經典文學名著《小王子》裡的情景……  塗鴉的作者是藝術與設計學院不同專業不同年級的學生
  • 重慶安全技術職業學院舉辦迎2021年新春文藝晚會
    隨著歡快的新春序曲響起,迎新春文藝晚會在天空之下音樂社團電聲演奏《我和我的祖國》中拉開帷幕,展現了安全職院學子的青春活力和對祖國真摯的感情。重慶市校園之春二等獎獲獎選手帶來的《牧人之歌》,展示了同學們的青春與激情。節目《樂享雲端》,展示的是我院的空乘專業,她們專業、專注、專心,精心的專業水平,引得全場掌聲陣陣。
  • 雲南文山:法治安全進校園 護航「少年的你」
    央廣網文山1月11日日消息(通訊員樊黎明)為迎接2021年1月10日首個「中國人民警察節」,文山邊境管理支隊以「獻禮·110 喜迎首個中國人民警察節」為主題開展「法治安全進校園」活動。為進一步提高學校師生的危機意識和反應能力,增強師生安全防範和自防自救能力。近日,文山邊境管理支隊楊萬邊境派出所民警走進校園開展反恐防範宣傳活動。期間,民警結合日常案例、《反恐怖法宣傳手冊》等向廣大師生細緻講解了如何發現、識別以及緊急情況下如何進行自救互救等應對常見暴恐襲擊的方法。「親愛的同學們,你們健康、安全、快樂地成長,是每一位家長、老師和我們共同的心願。
  • 「猩火燎原校園音樂人選拔賽」複賽特訓公開課
    11月29日-30日,由大猩猩傳媒聯合TSA練習生培養中心、嘻遊音樂舉行的「猩火燎原校園音樂人選拔賽」複賽選手特訓公開課正式開課!公開課消息一經傳出便吸引眾多選手及非選手的校園學子前來報名參課。後經協商,特供少量旁聽名額,也已是瞬間爆滿。
  • 大連理工大學學子雪地作畫「中國加油」
    大連新聞傳媒集團記者呂文正 攝 本報訊(於舒雯 大連新聞傳媒集團記者謝小芳)「我們雖然不能去一線,但我們會用自己的方式為抗疫助力!」日前,在大連理工大學七七足球場,兩幅佔地共1250平方米巨型畫作震撼呈現。這是上個周末,大連理工大學的學子們歷時12個小時,在雪地上創作畫作,為中國抗疫點讚,為大連和母校加油。
  • 「大同區引進人才校園宣講進行時」 走進大學「象牙塔」遞出引才「橄欖枝」
    為認真貫徹落實市委「打捆引才」要求部署,吸引更多優秀人才來區工作,大同區主動謀劃、大力宣傳、積極對接,組建引才分隊,於11月27日走進東北農業大學、哈爾濱工程大學、黑龍江大學,通過播放宣傳片、印發宣傳畫冊、現場互動答疑等方式,組織開展校園宣講活動。
  • 《黑暗迷宮》熱映 葛天寄語學子:努力學習,享受校園時光
    日前,在某活動當中,記者採訪葛天詢問對電影的拍攝感受時,葛天表示其中有拍攝校園時光的片段,其實自己滿懷戀那段天真無邪的日子,同時寄語正在讀書的各位學子,努力學習,開心快樂地度過自己的校園時光。
  • 溫馨巴士扶手「穿新衣」溫暖乘客心
    青島財經日報/青島財經網(博客,微博)訊(通訊員肖俊)近日,溫馨巴士駕駛員王京瑞為公交車扶手套上了特製的「新衣」,讓乘客抓住扶手時不再感到寒冷。扶手杆上包裹的藍色扶手套,都是可以拆卸的,工作人員會觀察扶手套的清潔情況,定期清洗、消毒。王京瑞說:給公交車扶手穿新衣的出發點是為了「安全。」這個「暖心小招」的發明靈感,來源於他對乘客乘車習慣的日常觀察。
  • OPPO校園與青年藝術家共同助力環保 開啟衛星發射計劃賦能年輕人
    而OPPO校園在過去一年中,在藝術、科技、人文等多個領域為年輕人提供平臺來展示熱愛,發揮所長。期待在2020年OPPO校園在延續之前活動的基礎上,能夠繼續開拓創新,在年輕人熱愛的領域中探索出更多,向外界傳遞相信年輕的力量這一理念。」
  • 青春正能量:陝西百萬學子爭做「中國好網民」
    這次活動旨在動員廣大青年學子將擔當精神延伸到網絡,為構建清朗的網絡空間貢獻正能量。貫穿2016年全年的這項活動,以「發掘身邊感動、播撒善良言語、傳承優秀文化、弘揚網絡正氣、讓文明之花綻放校園」為主題,分為四個部分,分別是由陝西師範大學承辦的「陝西高校好故事」徵集活動、長安大學承辦的「手機隨拍攝影大賽」、西北大學承辦的「最美校訓校風故事」徵集活動及西安電子科技大學承辦的「高校動漫及微視作品創作大賽」。
  • 【文明玉樹】玉樹綠植穿新衣
    【文明玉樹】玉樹綠植穿新衣 2020-11-30 17:3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港中大遭黑暴分子噴漆塗鴉 校方強烈譴責:已報警
    來源:海外網圖源:文匯網海外網11月19日電據港媒報導,香港中文大學畢業典禮期間,有人聚集宣揚黑暴,中大校園多處遭人以噴漆塗鴉。校方19日強烈讉責此等違法及不負責任的行為,表示已經報警處理。綜合多家媒體報導,香港中文大學今(19日)起一連三日舉行畢業典禮,校方早前宣布,本屆畢業典禮受疫情影響改為網上直播,校園內不再舉行任何慶祝活動,現場只有校方代表、嘉賓、教授及部分學生代表等人。然而,據大公網報導,有人又再乘機煽仇,在社交平臺煽動畢業生及學生19日在校園內聚集並遊行宣揚黑暴。期間,校內保安不時要求在場人士停止聚集、並保持社交距離。
  • 【創城】天水:綠化樹木「穿新衣」 溫暖過冬有保障
    【創城】天水:綠化樹木「穿新衣」 溫暖過冬有保障 2020-11-29 12:5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