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 E L L O J U P I T E R ●
🐾
事情的起因是我前幾天做的一場夢。
夢裡人們捉吃螞蟻的長長的那種熊,放進屋裡,一人一隻熊,要幹嘛我忘了,屋裡大家其樂融融,只有我不願意進去,熊媽媽在屋外嚎得聲嘶力竭,我也嚎得聲嘶力竭。
人們說咱們也沒傷害它們,一會兒就放它們回去了,可好玩了,就差你了快來吧。
人們拉我進屋就跟抓熊崽子一樣堅決,我一邊掙扎一邊喊,你不是媽生媽養的嗎,抓你離開媽媽你還覺得好玩兒嗎。
這件事可能是大家都安利我養貓的後遺症。
我發現喜歡貓真的很利於社交,人們能因為寵物交朋友,拉微信群,而我為了顯得自己不那麼格格不入,頂多在大家說「你養一個就知道了」的時候,搪塞一些無關痛癢的理由。朋友說你就是不喜歡動物,我覺得不是這麼回事兒,小時候我媽把我養的狗送人,我哭得追出去幾條街,不喜歡應該幹不出這事兒。
不願養寵物的原因夢裡算是搞懂了。越長大,我越認為其他動物和我們人類這種動物是不同的種群,我希望的平權是動物之間也平權。
做夢的我太諾貝爾了。
🐾
朋友說:事實是99.999%的動物青春期前後就被趕出家族了。小公獅甚至會被自己爸爸媽媽咬死。怎麼樣,跟人比起來還是動物冷漠吧。
我第一反應是人也是動物,怎麼能把人獨立於動物來討論呢。
我自然也想到她說的那一點了。奶奶家的貓生完崽子餵都不餵的,就跟不是它生的,天降到它窩裡的一樣,它看著那一群東西表現得比我們還莫名。
但如果人類抱著「你自己過不好我來幫你」「你沒發育完全所以要聽我的」想法,總和美國要幫助全世界講人權講民主,希特勒的種族優越論有0.000……001%的相似性(非常不恰當的比喻)。
🐾
次理想狀態是劃江而治互不幹涉內政,但人類這種動物差不多已經把其他動物的生存環境全部佔用掉了,流浪貓流浪狗的存在其實也是人類(1.佔用生存環境;2.搞寵物這一套)造成的,所以領養流浪動物聽起來很有愛心,包括養寵物的人好像就更有愛心,其實是很弔詭的一件事。
歌德在少年維特裡寫,人們看到比自己過得不好的人,會露出一種帶水的目光(就那種我們應該都能想像出來的目光),然後進行語言上的安慰或者物質上的幫助,這件事讓維特自我厭棄。我也驚醒,同情的背後很大程度是高人一等的自我定位。人類避免不了優越感的,因此消滅不了階級,正是階級導致優者更優……不往後講了。這是一個因果上的閉環。淺顯來說應該沒人願意被比自己過得好的人同情及(帶著那種目光)幫助。
可是沒有辦法,畢竟就像國家的概念,這一切根深蒂固得大家都快忘了是什麼時候開始的,而一旦習以為常,就會不覺得有什麼問題。當然就算有問題,那也是老祖宗那輩兒的問題,跟咱們不著邊兒。
🐾
最理想狀態是亞當夏娃蘋果樹和蛇(一個臨時的比喻),各過各過的,大家力量勉強均衡,智商在神話故事裡聽起來也差不多,沒有誰優誰劣的說法,也就沒有了誰需要救濟誰的概念……當然這個設想和我本身我不麻煩你你也別麻煩我互不打擾最好了的個性有很大關係,並不是純理性的。
主要還是其他動物跟我們沒辦法溝通,要是它們說你們養我吧我可樂意了,啥毛病也沒有,這跟收養難民也就沒差,你情我願就是功德一件。
所以動物之間如果要實現平權,其他動物就需要達到能和我們平權的智商。但如果因為它們智商低就不能和我們平權,又好像是種族優越論,本身就不平權。而且大家又存在食物鏈關係,誰也不吃誰那大家都餓死了,如果摻雜著現代科技比如搞個藥丸啥的,那植物等資源難道就不要和動物平權?
一下回到史前了。
🐾
以上都是我沒做任何功課沒讀任何文獻的瞎說,我沒讀過1984,也沒學過馬克思主義,簡單兩本書是我從小到大都沒讀過相關文獻的意思。也是對沒文化的我一個免責,無知即無罪。
我可能是太閒了,我的人生就是被思考這種事情整迷茫的。我對這個世界夠憤怒了,我希望我能不憤怒,簡簡單單有口好吃的就開心。可是如果不思考這些,我活著的意義,又是什麼呢。世界有必要多我這一個人嗎。我和那些螻蟻,忙忙碌碌一輩子就是搬食物碎屑造房子的螻蟻,和那些朝生夕死悄無聲音的蜉蝣們,又有什麼區別呢。很多很多年以後,誰又能證明我存在過呢。
🦔
● H A P P Y T O G E T H E R ●
文 / 彼得
封面 / The Quarrel of Oberon and Titan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