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M20彈道飛彈鑽地攻擊曝光

2020-11-26 環球網

【環球網軍事11月1日報導 環球時報記者 馬俊】編者按:在珠海航展上,中國各大防務公司總是換著招兒展示自己的遠程打擊武器,這次也不例外。受國際條約的限制,這類外銷武器的最大射程不能超過300公裡。在射程早已達到上限的情況下,遠程打擊武器還能「玩出什麼花樣」?中國航天科技集團第一研究院在本屆珠海航展上給出的答案是「量身打造遠程打擊體系」。《環球時報》記者在航展開幕前,就此採訪了多名專家。

中國遠程火箭彈改進在何處?

A300型號總設計師吳學森告訴《環球時報》記者,從世界範圍內看,中國在遠程火箭炮領域的確可以說得上是「獨步天下」,不但射程遠超其他國家的型號,而且還有很多獨門絕技。他介紹說,遠程多管火箭炮的發展經歷了四代,其中第一代是無控火箭,最著名的就是二戰中的「喀秋莎」火箭炮;第二代以俄羅斯的「旋風」和中國的A100火箭炮為代表,它們採用簡單的慣性控制系統,在中遠距離的命中精度得到很大改善;第三代火箭炮則廣泛採用GPS等衛星系統對飛行全程進行控制,精度進一步提升,但仍採用慣性彈道,無法對著速著角進行控制,不利於充分發揮戰鬥部的效能。如今中國的A200和A300等新型火箭炮不僅實現了全程控制,而且可以在飛行中重新規劃彈道,它們屬於第四代,在全球同類產品中也是最強最先進和使用性能最優良的。

儘管從外形上看,這次展出的A100、A200和A300火箭炮與以往區別似乎不大,但吳學森向《環球時報》記者透露,在A系列火箭炮內部做了很大改進。例如現代火箭彈主要依靠衛星導航進行全程控制,一旦衛星信號遭遇幹擾或被切斷,命中精度就會大受影響。而這次展出的外銷型A300增加了北鬥導航系統模塊和俄羅斯的「格洛納斯」導航系統,海外用戶使用時可以根據實際狀況切換不同的導航系統,確保全程控制的精準。此外,A200和A300還加裝了「陸軍通用偵察打擊系統(簡稱GATSS)」的數據接收單元,實現對活動目標的攻擊。

更絕的是,A200、A300火箭彈的彈頭髮射後會與彈體主動分離。利用這樣的技術,不但火箭彈的最大射程能大幅提升,而且彈頭還可以重新規劃飛行彈道,具備極強的突防能力。在展臺上播放的宣傳視頻中,A300火箭彈在飛行過程中甚至能做出大幅轉彎,令反導系統防不勝防。目前即便在戰術飛彈中,也只有號稱「反導剋星」的俄羅斯「伊斯坎德爾」飛彈才具備這樣的能力。此外,它在接近目標時,會選擇最優速度,以近乎垂直的角度紮下去,因此具備相當強的鑽地能力,足以穿透數米厚的混凝土層。

吳學森還透露說,「由於部分國家的財力有限,為節省採購成本,我們也考慮提供獨立的作戰單元,將遠程火箭彈整合到適應能力很強的發射平臺上,可以方便地用通用車輛等廉價交通工具攜帶,甚至能做成無人值守的發射架」。

A系列火箭炮總指揮王新風告訴《環球時報》記者,傳統火箭炮偏重覆蓋式打擊,但隨著技術發展和進步,如今更強調定點打擊,在精度上甚至可以實現戰術飛彈的效果。例如A200單車齊射時,可以精確命中10×10公裡範圍內的8個不同目標,而A300則可以打擊20×20公裡範圍裡的8個目標。這讓我們能根據戰場的需求,用最佳組合方式,配合不同彈頭,達到對特定目標的最佳毀傷效果。

從單獨作戰到體系作戰

據《環球時報》記者了解,看上去高大威武的遠程對地武器,是歷屆珠海航展上耀眼的明星,而這次展出的「陸軍通用偵察打擊系統(GATSS)」,則顯示出中國在陸軍遠程打擊領域作戰思路上的轉變。

航天科技集團第一研究院戰術武器事業部副主任趙長見告訴《環球時報》記者,GATSS系統是以A100、A200、A300、M20、CX-1等遠程火箭炮和戰術飛彈為基礎,集合指揮控制系統、無人機和偵察載荷,可以打擊軍事設施、陣地、通信樞紐等地面固定目標,也具備攻擊中小型水面艦船、快艇等海面移動目標和裝甲車輛等地面移動目標的能力。

換句話說,中國推出的這種遠程打擊系統,比之前單純的出售某種飛彈已向前跨出一大步,它為用戶提供了一套完整的系統解決方案,並融入了現代戰爭的特點。用戶不僅獲得了一種打擊手段,而且從早期的態勢感知、情報獲取、指揮控制,到火力打擊和最後的效果評估等一攬子配套設備,中國都可以量身打造。

趙長見介紹說,GATSS系統在火力打擊上也有三大改進。首先是打擊射程的遠近銜接。在遠程火箭炮中,A100的射程為40-120公裡,而A200和A300的最大射程分別為200和290公裡,再結合M20和CX-1飛彈280公裡的有效打擊半徑,實現了火力的有效銜接。其次是打擊目標的點面結合。火箭彈主要是打擊集群目標和火力壓制,而飛彈的命中精度可以達到米級,主要針對高價值小幅員目標。第三是打擊任務的高低搭配。M20配備多種戰鬥部,作戰時可以對地下工事、地面指揮中心、雷達陣地等重要節點實行有效打擊,達到致盲、致聾、致癱的作戰效果,為後續打擊掃除偵測攔截障礙,而火箭彈受戰鬥部限制,對這類特殊目標的殺傷能力有限。此外CX-1飛彈能選擇特殊的彈道模式,可充分發揮低空突防和空中滯留優勢。

遠程火箭彈是未來發展方向嗎?

在這次航展上,不僅有A系列遠程火箭炮的集體亮相,其他中國防務公司也展出了「衛士」系列等多種的遠程火箭炮。中國在「遠火」領域的「一枝獨秀」,也引起不少質疑——似乎其他國家都沒在這類武器上下大力氣,中國是否「劍走偏鋒」得過火了?

王新風表示,是否發展遠程火箭炮,得根據國家綜合實力和武力的綜合配備情況來考慮。作為當今世界頭號軍事強國,美國選擇以空中力量為主導的作戰模式,通常憑藉空襲就能打擊敵方縱深目標,但美國這種模式是其他國家很難模仿的。很多實力稍次的國家,由於海空軍實力相對較弱,能用得上的遠程打擊手段只有地對地飛彈或遠程火箭炮。對於不少國土面積不大的國家來說,遠程火箭炮甚至可以算作「戰略威懾武器」。事實上,大力研製遠程火箭炮的國家也並非中國一家,俄羅斯、以色列乃至美國也都在下功夫,只是中國多年來在這方面積累了豐富經驗和技術,在近年才呈現出一個良好的發展態勢,能為海外客戶提供性價比更高的產品。據《環球時報》記者了解,白俄羅斯軍隊電視臺網站今年6月曾發布與中國聯合研製的「波羅乃茲」新型遠程火箭炮的試射視頻,該火箭炮就採用了A200的技術。

在談及未來遠程火箭炮的發展時,王新風告訴《環球時報》記者,加強自身生存能力是重要方向,最重要的是快速反應。首先是車速得快,適應路面的能力強,要求比較好的越野底盤。其次,發射車的準備和撤收快,以前發射準備時間長,還需要預置陣地。隨著技術進步,現在發射前不需要測量大氣溫度、風速等環境參數,也不用校射,接到發射指令後只要道路符合要求,將火箭炮大概對準目標區域就可以發射了。此外發射完後,還必須非常快地撤出陣地,防止遭受對手的報復。

另一方面,現代火箭炮的打擊範圍已經遠遠超過雷達或偵察步兵等傳統偵察手段的解決能力,而偵察無人機存在戰場生存能力差、到達戰區的響應時間長等難以克服的弱點,因此彈載偵察設備是未來很重要的配套手段,俄羅斯甚至研製出炮射無人機來解決這個問題。但王新風表示,這種裝在火箭彈上的偵察設備不一定非得是無人機,只要既能隨火箭彈一起快速投射,又具備一定的偵察能力和信息回傳能力,就足以滿足需求。此外未來火箭彈還可以在多平臺發射,比如由軍艦或戰機攜帶,通過信息互連和數據鏈,隨時修正彈道,具備打擊移動目標的能力。

讓中國為世界打造「遠火標準」

趙長見承認,當前中國各家防務企業同時向國際市場上推出多種遠程火箭炮,儘管各有所長,能夠在競爭中推動技術進步,但從效益上看,畢竟每個企業都進行了不小的投入,總體上來說是攤薄了利潤。實際上,中國在「遠火」領域取得的壟斷性技術優勢,讓我們有了很大的發言權,有機會制定相關領域的世界標準。由於現代戰爭講究體系化作戰,採購武器也需要統一標準,一旦海外客戶採購了中國的遠火系統,事實上就相當於接受了中國的武器標準,他們後續採購的配套設施,就必須考慮是否能融合進中國的作戰體系中,這是非常關鍵的。

從某種意義上講,這種「排它的標準」導致中國「紅旗-9」未能成功出口土耳其,當時北約宣稱中國防空飛彈與土耳其的北約武器系統不兼容甚至可能導致洩密。趙長見說,我們在設計GATSS過程中,也考慮了融合其他中國飛彈的需求。但目前各家中國防務企業在該領域還沒有完整的統一標準,「希望未來能儘早打通這個障礙」。

相關焦點

  • 國產無人機蜂群戰車曝光!一次最少操控200架,偵察攻擊樣樣精通
    各國積極發展無人機技術,東方大國也不例外,國產無人機蜂群戰車曝光驚呆眾人,一次可發射48架無人機,而控制系統一次性最少可操控200架飛行器。國產無人機蜂群戰車不僅偵察攻擊樣樣精通,還能實現精確編隊、陣型轉換、地面檢查和精確打擊,其一經曝光引起國際社會廣泛關注。200架飛行器打擊能力非常強,任何裝甲群都能輕鬆攻陷,是未來戰場又一大殺器。
  • 中國開創鑽地飛彈先河,所發揮威力到底多大?可鑽入地下25米
    我國的發展向來都是令人刮目相看,就拿我們的DF-15C近程戰術地對地彈道飛彈來說,它的問世讓世界各國為之一驚。它是我國首款鑽地彈道飛彈,開創了鑽地飛彈的先河,所發揮的威力巨大。
  • 國產M20飛彈可多次垂向機動變軌 突防力極強
    此次航展首次公開M20的最大飛行速度為6馬赫,而對於射程不到300千米的彈道飛彈,其最大飛行一般只有4馬赫,這說明M20的射程完全可以增加到500千米,只是由於MTCR的出口限制,M20的射程降低到280公裡。由於比通常按拋物線飛行的彈道飛彈速度更快,M20可以更有效的打擊時間敏感目標(如敵飛彈發射車),與偵察無人機配合可做到發現即摧毀。
  • 臺軍可偵察大陸彈道飛彈雷達曝光,未來或成解放軍第一波打擊對象
    據外媒曝光,臺軍偵察大陸彈道飛彈雷達系統主要包括在島內的地基遠程和中程預警雷達系統和在美國支持下的天基預警系統,已經形成了對彈道飛彈的初步預警探測能力。解放軍彈道飛彈性能已極為先進陸基雷達是臺預警系統主要探測手段,具有重要作用。
  • 中國首次公布彈道飛彈數量:高達四位數,與美俄差距較大
    大致內容為:「首次公布彈道飛彈2500枚,我們是火藥的發明者,火炮成就一直保持領先,擁有強大核打擊力量,首次公布現役約潛艇68艘,從最早模仿蘇系戰機到現在擁有國產第四代隱身戰機,J20採用全球最頂尖隱身技術。第一艘國產航母剛剛下水。請大家不要擔心,中國承諾不首先使用武力,人畜無害!並和美國差距很大!」就以上消息,小溪在這兒談談中國的彈道飛彈。
  • 原子彈、氫彈、中子彈,彈道飛彈的彈頭分類都有哪些?
    彈頭殼體用於保證彈頭內部的各種設備有合適的工作環境,甚至還能低於一部分攻擊。由於飛彈攻擊的目標種類有所不同,彈頭的組成也有很大的區別。打擊重要的戰略目標的飛彈,其彈頭的裝藥量要比打擊普通戰術目標飛彈的彈頭裝藥量大得多,結構也自然複雜的多。一般彈頭的戰鬥裝藥有TNT炸藥,核裝置,以及其他的各種特殊材料等。
  • 沙特也能造彈道飛彈了,中東地區未來會飛彈滿天飛嗎|軍情觀察
    資料圖:被曝光的飛彈基地   【背景介紹】近日沙烏地阿拉伯被衛星拍攝到可能建造了一個疑似生產彈道飛彈的工廠,引起了軍迷朋友們的關注大家都知道沙特是擁有彈道飛彈的,但是一直以來並沒有製造彈道飛彈的技術和能力。現在沙特如果擁有了這個技術,對於中東地區各國意味著什麼呢?未來中東國家發生摩擦,會不會出現彈道飛彈滿天飛的景象?我們一起聽聽軍事專家對此的解讀。
  • 伊朗新型彈道飛彈亮相!首次採用筒式發射,精準擊毀模擬薩德雷達
    7月28日,根據伊朗電視臺的畫面顯示,伊朗革命衛隊彈道飛彈部隊在當天舉行的「偉大先知14」大規模軍事演習中,首次公開了一款新型彈道飛彈。與之前伊朗法塔赫110系列近程彈道飛彈普遍採用的導軌傾斜發射方式和流星系列彈道飛彈普遍採用的垂直發射方式不一樣,這款新飛彈採用的是傾斜筒式發射方式,而這也是這種發射方式首次出現在伊朗,所以報導畫面一公開之後,就迅速引起了各方軍事觀察家的關注。
  • 俄稱中國秘密基地頻遭谷歌地圖曝光
    在谷歌地球曝光的中國軍事基地圖片中,進行地面核試驗的羅布泊靶場備受關注。中國在面積為1100平方公裡的羅布泊靶場總共進行了47次核試驗,其中包括23次大氣層試驗(3次地面試驗,20次空中試驗)和24次地下試驗。 1980年中國進行最後一次大氣層核試驗,之後的所有試驗都在地下進行。2007年中國政府允許羅布泊靶場進行首次核試驗的基地向遊客開放。
  • 火箭軍某地下「秘密基地」罕見曝光:發射車可並排通過隧道
    幾天前,央視罕見地曝光了火箭軍某地下「秘密基地」,分析認為,地下基地可以大幅提升火箭軍戰時生存能力。將指揮樞紐的決戰利器藏於地下,並非只有我國如此為之。只不過,由於我國奉行不首先使用核武器原則,那麼如何扛過敵人第一波核打擊並實施戰略反擊就顯得格外重要。
  • 美海軍首次成功完成擊落洲際彈道飛彈試驗
    【文/觀察者網 張軒豪】美國飛彈防衛局(MDA)發布消息稱,11月16日,在夏威夷東北部進行的一次反導試驗中,美國海軍約翰芬恩號(DDG-113)飛彈驅逐艦發射標準3飛彈(SM-3 blockIIA)攔截並摧毀了一枚洲際彈道飛彈(ICBM)靶彈。
  • 可攔截1750枚彈道飛彈,俄羅斯炫耀一防禦系統,美國:到處都是孔
    俄羅斯在莫斯科郊外修建了獨一無二的大型飛彈防禦和預警掃描陣列雷達系統,它能夠探測彈道飛彈,空中和空間目標並進行跟蹤、選擇、測量坐標以及為反導攔截飛彈提供制導。最近一份報告指出美國擁有用於攻擊俄羅斯的洲際彈道飛彈達到1750枚,但是俄羅斯媒體稱即使在大規模攻擊的情況下,上述數目也不足以繞過莫斯科郊外的飛彈防禦系統。飛彈防禦系統配備有大量的反導飛彈系統,例如A-135、A-235、S-400和S-300等,它們可創建有效的多層防禦體系,從而使莫斯科免受潛在敵人的核飛彈襲擊。
  • 中國版X37B發射成功,是國產空天戰鬥機雛形 並沒有落後美國
    據新華社、環球時報最新報導,我國剛剛成功發射了可重複使用試驗太空飛行器據新華社、環球時報的最新報導,我國剛剛用長徵2號F型火箭成功發射了一款國產可重複使用試驗太空飛行器,這款神秘的太空飛行器極有可能和美國的X37B類似,是中國的未來空天戰鬥機雛形。
  • 美軍摧毀一枚來襲洲際彈道飛彈靶彈 破壞世界飛彈攻防平衡
    美軍「宙斯盾」軍艦發射「標準-3-ⅡA」飛彈效果圖據外媒報導,11月16日,在美國防部飛彈防禦局指控下,美國海軍發射一枚「標準-3-ⅡA」飛彈,成功攔截一枚來襲的洲際彈道飛彈靶彈。這是美國海軍首次採用艦載戰略反導飛彈攔截洲際彈道飛彈試驗,引起外界關注。模擬對抗試驗此次試驗代號FTM-44,在總體上被視為「敵方」與「己方」高逼真作戰系統對抗。「敵方」是模擬來襲洲際彈道飛彈的靶彈,「己方」是美軍海上戰略反導作戰系統。
  • 威旺M20如何拆解中控導航及找出gps天線
    今天為什麼寫這個經驗呢,主要是因為我的車即威旺m20導航天線被老鼠咬斷了。這樣的小問題總不至於跑到4S哪裡叫人給黑吧,所以自己就試著動手搞定了。當我們的導航出問題,先一步步來找出問題,經過一系列的橙果,我知道我的問題出在gps天線上了,所以今天藉此機會給大家演示一下拆解中控導航。
  • 美國要在關島空射火箭,與空射彈道飛彈有什麼區別?
    以俄羅斯的"匕首"飛彈為例,該飛彈是在俄羅斯陸軍裝備的"伊斯坎德爾"短程地對地戰術飛彈的基礎上研製的。而原版陸基的"伊斯坎德爾"型地對地飛彈的射程僅為480千米(俄軍自用版本),但是在搬上米格-31飛機改成空射發射後,其射程直接飆升到2000千米,由此可見,飛機提供給飛彈的初始飛行高度和速度對於飛彈的發射有多重要。
  • 中國新型地效應無人機曝光,可攜帶魚雷打擊敵方航母
    近日,網上流傳的圖片披露了中國研製中「彩虹」系列最新產品——新型地效應無人機。說起地效應飛機,不少人可能還感到有些陌生,它其實是一種介於飛機、艦船和氣墊船之間的一種新型高速飛行器。地效飛行器飛行時機翼下表面離地面(水面)很近,形成氣流的堵塞,使機翼升力增加,稱為地面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