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M20飛彈可多次垂向機動變軌 突防力極強

2020-11-26 環球網

從航展現場的宣傳視頻中可以看到,M20飛彈從頂部垂直貫穿一棟建築物(指揮所或通信站等重要目標),進入建築物後爆炸。

【點擊進入「第10屆珠海航展專題」, 觀看更多精彩內容】

【環球軍事/航空報導】11月11日,第十屆中國航展在珠海隆重開幕,M20近程戰役戰術飛彈第三次參展,與前兩次相比,M20似乎要低調一些,沒有實物參展,僅有模型和展板。但通過對這些資料的分析,還是可以發現一些的新信息。

此次航展首次公開M20的最大飛行速度為6馬赫,而對於射程不到300千米的彈道飛彈,其最大飛行一般只有4馬赫,這說明M20的射程完全可以增加到500千米,只是由於MTCR的出口限制,M20的射程降低到280公裡。由於比通常按拋物線飛行的彈道飛彈速度更快,M20可以更有效的打擊時間敏感目標(如敵飛彈發射車),與偵察無人機配合可做到發現即摧毀。

M20全程飛行在大氣層內,最大飛行高度不超過50 km,這一高度對美國末端高空反導系統THAAD來說太低,而對於低空反導系統PAC-3「愛國者」來說又太高。M20的彈道不是拋物線,而是多次垂向機動變軌,彈道無法預測,具有極強的突防能力。從航展現場的宣傳視頻中可以看到,此種彈道可以有效規避反導系統的攔截。

不僅如此,M20末段還具備垂直貫頂攻擊能力,打擊精度高,誤差半徑(CEP)小於30米。從航展現場的宣傳視頻中可以看到,M20飛彈從頂部垂直貫穿一棟建築物(指揮所或通信站等重要目標),進入建築物後爆炸。

相關焦點

  • 中國可自主返回太空飛行器成功返航,可機動變軌,還能抓捕衛星
    中國首款可重複使用的無人太空飛行器在經過2天的太空飛行之後,於9月6日中午成功著陸返回。這次獲得圓滿成功的實驗意味著我國成為繼美國和前蘇聯之後第三個掌握「可自主返回太空飛行器」的國家。同時也是繼美國之後第二個掌握可自主返回的「無人駕駛太空飛行器」的國家。
  • 俄高層讚賞「先鋒」高超聲速飛彈,意義重大!能否影響地區格局?
    ,並在俄核工業代表舉行的會議上聲稱,俄羅斯目前開發的高超音速滑翔彈頭的「先鋒」飛彈系統承受超高溫能力比作「愛斯基摩雪糕」,並表示「先鋒」高超聲速飛彈意義重大,堪比蘇聯時期第一枚核彈的成功研製。被軍事專家稱為繼螺旋槳,噴氣推進器之後航空史上第三次革命性成果,包括高超音速制導炮彈,巡航飛彈,鑽地飛彈,可以大大提高打擊反導系統的飛彈武器能力。
  • 解放軍發射飛彈遭幹擾,果斷採取變軌措施,6發飛彈全部命中
    解放軍創新的新型合成旅,主要採用高機動、輕裝甲、信息化載具,反應時間很短,可以成建制快速投入到千裡之外。不過'快'也會有弊端,相比重裝合成部隊,輕型合成旅火力不足,很難正面對抗重裝甲部隊的進攻。雖然這不是輕裝旅的首要任務,但'加強火力'始終是陸軍追求的目標之一。
  • 從引頸就戮到隨時反擊,40年中國東風飛彈機動車輛發展史
    DF3、DF4相當笨重,越野性能有限,只是可以有限的近距離轉移,但並不是真正的機動。如果美國從關島以東海域發射,三叉戟飛彈只需飛行約14分鐘就落地,假設飛彈在得到預警後迅速機動,飛彈牽引車在密度為0.17公裡/平方公裡的山區四級道路以20公裡的半掛車安全限速行駛,三叉戟飛彈到達時飛彈牽引車所處的圓形區域內道路總長度為0.17πR2,
  • 在接近地球前,日本飛船執行變軌機動,速度29.98千米/秒
    >啟動化學推進器,對返回軌道進行一次變軌修正。約1700萬公裡遠時,時間約在10月22日下午19時,根據日本JAXA專家的說法,「TCM-1」機動變軌,隼鳥2號接下來與地球最近距離為400公裡, 機動之後,將來與地球最近距離為330公裡。
  • 快要造訪地球了,日本飛船迎來重要變軌機動,切入近地軌道
    為了精準飛行,隼鳥2號將迎來一次重要變軌機動,時間確定在11月26日16時,這次的變軌機動被命名為TCM3。25日,隼鳥2號團隊發表消息稱,這是非常重要的一次軌道控制,大推力化學發動機從26日16時開始噴發。那麼這次變軌機動會給隼鳥2號飛行帶來哪些變化呢?
  • 俄軍高超音速飛彈時速20馬赫,每秒飛行7000米,15分鐘打到華盛頓
    對於各種先進武器裝備的研發,各國都在抓緊研製中,其中高超音速飛彈就是各國比較重視的一個研究項目,美國空軍對於這一項目就極為重視,他們希望將這款武器設計成一種可以在短時間內擊殺高價值目標的打擊武器。高超音速武器最為重要的一個特徵就表現在速度方面,美軍研製的關鍵之處就在於如何使它的飛行速度達到6.5倍音速甚至是更高,而高超音速飛彈也被認為是一種可以進行反衛星的低成本手段。
  • 2940萬公裡外三次變軌,天問一號技術令美震驚,白宮:哪來的
    文案:曾正編輯:正昊我國再次傳來好消息,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順利完成深空機動,在距離地球2940萬公裡外實現三次精準變軌,展現頂級航天技術,令世界震驚。深空機動大科普深空機動通俗來說即變軌,深空機動能夠改變探測器原來速度和方向,並讓它按照變軌後的軌道繼續飛行,直到順利到達火星。深空機動可以提高探測器的發射質量,更好完成探測任務。
  • 中國東風41飛彈到底讓美國多恐慌?看飛行軌跡美國人表示無解
    東風41是中國自行研製的最強大的彈道飛彈,這款飛彈採用固體燃料動力,可以說是目前最先進的戰略武器了。而這款飛彈威力到底有多強大呢?根據測試數據顯示,東風41洲際彈道飛彈若想擊中1萬公裡外的美國西海岸目標,大約只需要一個小時。
  • 中國的防飛彈系統能攔截住東風17或者東風41嗎?
    現在來看還是無法攔截的,不過畢竟未來可期哦。我們反導系統最強的是中段反導系統,就末段來說還是美俄兩國的比較厲害,但是末段攔截的成功率低其實很低的,攔截成功後對戰略核飛彈也有很大傷害。所以我們現在仍是在發展中段反導,通過預警系統來發現軌跡,以此來進行攔截。
  • 國產M20彈道飛彈鑽地攻擊曝光
    儘管從外形上看,這次展出的A100、A200和A300火箭炮與以往區別似乎不大,但吳學森向《環球時報》記者透露,在A系列火箭炮內部做了很大改進。例如現代火箭彈主要依靠衛星導航進行全程控制,一旦衛星信號遭遇幹擾或被切斷,命中精度就會大受影響。
  • 科普:載人飛船如何在太空中實現變軌?
    汽車可以變道,火車可以掉頭,飛機可以返航,但是你知道嗎,載人飛船在太空中同樣有自己的軌道,而且也需要在太空中變軌。當飛船發射入軌後,首先會運行在一橢圓軌道上,即初始軌道;運行若干圈後,在遠地點進行變軌,進入一圓軌道,即運行軌道;飛船返回艙制動返回後,留軌艙經過兩次變軌,進入一個更高的軌道,即留軌軌道。載人飛船在變軌時,飛船上的發動機「各司其職」。
  • 天問一號深空機動「四大看點」詳解
    改變探測器當前軌道,使其進入一條新的軌道而進行的軌道控制稱作「機動」。深空機動是指在地火轉移段實施的一次變軌機動。因其在距離地球大約2940萬千米的深空實施,故被稱作深空機動。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八院火星環繞器團隊介紹,通過深空機動,可以改變探測器原有的飛行速度和方向,使其能夠沿著變軌後的軌道順利飛行至火星。此前,「天問一號」已完成兩次軌道中途修正。
  • 東風飛彈家族這麼多型號,分別有什麼作用?世界最完整作戰體系
    從外形上看,東風-16飛彈類似於一顆放大的子彈,可攜帶最大500公斤的戰鬥部。可配備高爆、鑽地、集束戰鬥部以滿足打擊不同類型目標的要求。其戰鬥部能侵徹地下25米厚的鋼筋混凝土目標,最高打擊精度可達5米,可對敵方堅固地下工事實施精確打擊,東風16構成了中國掌控第一島鏈的核心打擊力量。
  • 「天問一號」完成深空機動!
    記者從國家航天局獲悉,2020年10月9日23時,在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飛行控制團隊控制下,天問一號探測器主發動機點火工作480餘秒,順利完成深空機動。修正,就是為了減小飛行偏差,使探測器沿著預定的軌道飛行而進行的軌道控制。機動,就是改變探測器當前軌道,使其進入一條新的軌道而進行的軌道控制。此次軌道機動在距離地球大約2940萬千米的深空實施。
  • 「天問一號」完成深空機動
    此次軌道機動在距離地球大約2940萬千米的深空實施。對於「天問一號」火星探測任務,此次變軌意義重大。至此,探測器的飛行軌道變為能夠準確被火星捕獲的與火星精確相交的軌道。探測器將在當前軌道飛行約4個月後與火星交會,期間將實施兩到三次軌道中途修正。
  • 神龍橫空出世,國產X-37B具有哪些重大意義?
    2020年9月4日下午新華社報導,我國當天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使用長徵二號F運載火箭,成功發射一種「可重複使用的試驗太空飛行器」,該太空飛行器將在軌運行一段時間後自行返回預定著陸場。因為從新聞內容看,很可能是國產無人空天飛機橫空出世了。此次發射是長徵2F運載火箭的第14次飛行任務,也充分顯示出這支大推力「神箭」的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