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接近地球前,日本飛船執行變軌機動,速度29.98千米/秒

2020-10-24 趣味探索

在2020年裡,關於航天領域的好消息比較多,三個國家的三枚太空飛行器在同一個月份飛向火星,用來殖民火星的SpaceX星際飛船已進入試飛階段,美載人飛船停飛11年後再次將2名太空人成功送入國際空間站,這代表著人類離真正的太空時代又逼近了一步。在眾多先進人造物之中,最吸引人眼球的還是能對小行星進行太空採礦的飛船,美國奧西裡斯-雷克斯號和日本隼鳥2號。

近日,美國奧西裡斯-雷克斯號對3.3億公裡外小行星貝努執行了一次史無前例的採礦機動,全程由由飛船自動控制,美國宇航局公開畫面顯示,當奧西裡斯-雷克斯號觸碰小行星表面之後,碎石橫飛,場面好不暴力。而1700萬千米外太空中的日本隼鳥2號飛船在10月22日下午有新操作,執行了一次名為「TCM-1」的軌道校正機動,啟動化學推進器,對返回軌道進行一次變軌修正。

這是日本隼鳥2號在接近地球前進行的首次化學推進器噴發,「TCM-1」機動發生在飛船與地球距離 約1700萬公裡遠時,時間約在10月22日下午19時,根據日本JAXA專家的說法,「TCM-1」機動變軌非常成功,已經將接近地球軌道400公裡縮短到現在的330公裡,也就是說在沒有「TCM-1」機動,隼鳥2號接下來與地球最近距離為400公裡, 機動之後,將來與地球最近距離為330公裡。

與此同時,「TCM-1」機動大幅提升了飛行速度,增加了15釐米/秒,來自JAXA數據顯示,隼鳥2號飛行速度達到每秒29.981千米,比公轉速度29.783千米/秒地球還要快。與此同時,隼鳥2號飛船姿態已更改為加速度姿態,太空飛行器方向自轉旋轉了約130度。TCM-1」機動只是6次機動中的一次,上一次機動名為「TCM-0」,在離地球3600萬公裡遠時進行,下一次將在1200萬公裡遠時進行。


由於接下來的4次機動操作TCM-2TCM-3TCM-4TCM-5關係到飛船能否按預定軌道飛行,小行星樣品能否安全返回地球,飛船能否再次擺脫地球引力再次進入太陽軌道,飛向新目標,因此,JAXA專家有些擔心地面跟蹤站的天氣,因為近期跟蹤站天氣並不怎麼理想,就到了最重要時刻 突然出現了極端惡劣天氣,影響到地面與隼鳥2號通信的正常進行,無法下達機動指令。

日本隼鳥2號是世界上第2艘對小行星進行太空採礦的飛船,現在的它已經獲得了珍貴的礦石,在2020年的一年時間裡,都在返回地球的旅途中,截止到2020年10月23日,隼鳥2號已經在外太空中飛行了51.567億千米。當然最引人的畫面,還是隼鳥2號的暴力採礦過程,向小行星投放了一枚衝擊彈,將小行星表面爆出一個直徑約為10米的人工隕石坑,然後停留在隕石坑中收集表面之下樣品。有趣的科學探索內容請關注唯一微信公眾號:有趣探索

相關焦點

  • 快要造訪地球了,日本飛船迎來重要變軌機動,切入近地軌道
    正當我國嫦娥5號在遠離地球的時候,另一個國家人造物卻正在返回地球,它就是日本的隼鳥2號,根據日本JAXA網站分享的數據來看,隼鳥2號距離地球已經很近了,只剩下最後360萬公裡,12月5日就要以200千米的距離造訪地球了。
  • 日本飛船首次與金星同框,在2000萬公裡外,歷史性時刻快來了
    29.78公裡速度圍繞太陽公轉,隼鳥2號飛船追上地球後,必須要與地球公轉速度同步,才能更好完成最重要使命,有數據顯示,現在隼鳥2號飛船飛行速達29.431公裡/秒,速度還在一分一秒地增加,意味著飛船離地球已經不遠了,歷史性時刻快來了。
  • 距離僅剩1300萬千米!帶著礦石的飛船在追逐地球,即將變軌
    ,多得都關注不過來了,不過其中最能引人注目,還是那艘帶著小行星礦石返回地球的日本隼鳥2號。根據日本JAXA網站數據顯示,正在歸途中的隼鳥2號飛船正在追逐地球,截至10月30日,飛船與地球距離僅剩最後1300萬千米,即將執行變軌點火,進入近地軌道,按照原計劃,當隼鳥2號與地球距離縮短到只有350萬公裡時,就會自動啟動化學推進劑,改變飛行軌跡,從距離地面約200公裡的高度掠過澳大利亞上空,並將珍貴樣品返回艙投放澳大利亞一處沙漠。
  • 天問一號速度接近30千米/秒,為何比美毅力號晚著陸火星3個月
    在航天領域中,儘管我國起步相對於美俄要晚,但經過幾十年披星戴月的追趕,我國再也不是幾十年前的中國了,一躍成為航天大國,我國自主製造的高科技太空飛行器讓美國專家看後都感到有壓力,尤其是正飛往火星的中國天問一號,某一方面技術已超過美國。
  • 天問一號速度接近30千米/秒,為何比美國毅力號晚著陸火星3個月?
    在航天領域中,儘管我國起步相對於美俄要晚,但經過幾十年披星戴月的追趕,我國再也不是幾十年前的中國了,一躍成為航天大國,我國自主製造的高科技太空飛行器讓美國專家看後都感到有壓力,尤其是正飛往火星的中國天問一號,某一方面技術已超過美國。那麼我們就來了解一下,現在最讓我們關心的天問一號,自發射以來它做了些什麼,現在與火星距離有多少遠,為什麼比美國毅力號晚著陸3個月?
  • 天問一號速度接近30千米/秒,為何比美毅力號晚著陸火星3個月
    飛行速度達29.93千米/秒11月17日,在經過116天的飛行後,天問一號與地球直線距離超過了6380萬千米,在天問1號看來,現在的火星比地球還要近,火星成為天空最明亮的一顆星星。,也就是說,天問一號平均飛行速度達29.93千米/秒,接近30千米/秒,比地球公轉速度略快。
  • 一次重要的引擎機動,地球就在眼前,日本飛船有些迫不及待了
    現在,日本採礦飛船隼鳥2號已經回來了,地球就在眼前,如果有人從隼鳥2號上遙望前方,那麼憑肉眼就可以看到藍色地球了,因為截至2020年11月12日,隼鳥2號跟地球距離已經縮短到800萬公裡,迎來了一次重要的引擎機動
  • 500萬千米外的飛船相望地球,6年飛行就為這一刻
    在過去的一年時間裡,一艘日本飛船一直在追趕地球,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它可以被看成是一艘採礦飛船,不光對小行星龍宮進行了採礦作業,還載著小行星礦物從3億千米外趕回,超高航天科技令人拍手稱絕,如果行的話,日本飛船的採礦過程可以拍成一部讓人著迷的科幻電影。
  • 地球的轉速每秒是多少 平均速度為29.79千米/秒
    地球一直都在不斷的運動當中, 地球的公轉平均速度為29.79千米/秒,在距離太陽比較遠的時候速度為29.3千米/秒,距離較近的時候為
  • 8月11日,美國飛船將執行一次危險機動,懸停小行星上方40米
    ,計劃在2020年10月對其執行一次小行星採礦任務,2023年將礦石送回地球。據悉,OSIRIS-Rex跟著本努來到一個非常遠位置,距離我們約2.86億公裡,與地球相對速度約每秒48.086公裡,總行程達35.59億公裡。來自NASA最新消息稱,美國東部時間8月11日,OSIRIS-Rex將進行一次危險機動,到時OSIRIS-Rex號飛船將下潛到一個名字為「夜鶯」採樣點上空,懸停40米高空。
  • 地球在等待你的歸來!日本飛船距離不足1千萬千米!激動時刻來了
    幾乎所有的人造物都在遠離地球,旅行者1號以16.9995千米/秒向外飛,新視野號也在穿越八大行星之外的柯伊伯帶,只有隼鳥2號帶著小行星礦石正在返回地球,2020年11月10日實時數據顯示,隼鳥2號地球距離只有972萬千米,已經不足1千萬千米。
  • 地球在等待你的歸來!日本飛船距離不足1千萬千米!激動時刻來了
    一談到高科技,相信不少人自然會想到飛行在太空中的智能人造物,腦海裡自然浮現人造物飛行時的樣子,因為它們實在太過先進,與地球距離遠遠超過十萬八千裡,但是我們只需坐在電腦前,可以輕鬆對它們進行安全操控,如果說這不算上高科技,那請問還有什麼是高科技呢?
  • 為什麼飛船不能直接飛到月球,而需要環繞變軌?
    我們都知道,汽車如果想要開車到山頂,汽車會受重力的影響,發動機需要輸出更大的功率來克服重力作用,而飛船在飛向太空的時候,也會受地球的重力和大氣層的阻礙,因而需要持續燃燒燃料來加大飛船的速度以致飛船能夠突破這些障礙而進入太空中,這時候飛船的速度為第一宇宙速度,仍舊還會受到地球引力的影響而環繞地球飛行,因此飛船還要繼續提速超過第二宇宙的速度才能飛離地球,這時候飛船還會再次燃燒大量的燃料進行推進
  • 「天問一號」完成深空機動!
    記者從國家航天局獲悉,2020年10月9日23時,在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飛行控制團隊控制下,天問一號探測器主發動機點火工作480餘秒,順利完成深空機動。修正,就是為了減小飛行偏差,使探測器沿著預定的軌道飛行而進行的軌道控制。機動,就是改變探測器當前軌道,使其進入一條新的軌道而進行的軌道控制。此次軌道機動在距離地球大約2940萬千米的深空實施。
  • 「天問一號」完成深空機動
    記者從國家航天局獲悉,2020年10月9日23時,在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飛行控制團隊控制下,天問一號探測器主發動機點火工作480餘秒,順利完成深空機動。修正,就是為了減小飛行偏差,使探測器沿著預定的軌道飛行而進行的軌道控制。機動,就是改變探測器當前軌道,使其進入一條新的軌道而進行的軌道控制。
  • 第三宇宙速度16.7千米/秒,地球公轉速度30公裡/秒,地球為何沒飛出太陽系?
    何為宇宙速度?拿地球來說,第一宇宙速度又叫環繞速度,是飛行器環繞行星地球作圓周運動的最高速度,也是從地球表面發射飛行器的最小速度,這個速度公式為Ⅴ1=√GM/r,(其中G為萬有引力常數,M為地球質量,r為物體距地心距離),計算大小為7.9千米/秒。
  • 隼鳥2離開地球後,三臺離子引擎一同開啟,又飛了1600萬公裡
    2號飛船將小行星樣品安全送回地球後,再以第二宇宙速度離開了地球也算得上是一個航天奇蹟。在樣品返回艙交付前,日本JAXA早就為隼鳥2號飛船制定了新的探索計劃,送回小行星樣品後再次離開地球,探索另外兩顆小行星但不帶回樣品,所以隼鳥2號在飛近地球時不需要執行太空剎車機動,反而藉助地球引力來提高速度 。
  • 隼鳥2離開地球後,又飛了1600萬公裡
    要問什麼是航天奇蹟,人們自然會想起美國上個世紀的阿波羅號登月和近期中國嫦娥5號月球取樣,事實上,日本隼鳥2號飛船將小行星樣品安全送回地球後,再以第二宇宙速度離開了地球也算得上是一個航天奇蹟。
  • 天宮一號,再見 飛行六年,曾與三艘飛船交會對接
    2011年9月29日21點16分3秒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中國自主研製的全新載人太空飛行器天宮一號發射成功。此後,天宮一號分別與後續發射的神舟-8、神舟-9、神舟-10飛船完成對接,突破中國空間交會對接技術。超期服役的天宮一號,於今年3月16日正式終止數據服務,並預計2017年將回歸地球的懷抱,入大氣層燒毀。讓我們一起來回顧一下天宮一號的精彩表現吧!
  • 天問一號深空機動「四大看點」詳解
    探測器深空機動軌道示意圖探測器調姿示意圖(國家航天局供圖 圖片:李貴良)10月9日23時,在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飛行控制團隊控制下,天問一號探測器主發動機點火工作480餘秒,順利完成深空機動在距離地球大約2940萬千米的深空實施軌道機動,對於「天問一號」火星探測任務來說,此次變軌意義重大。未來,探測器將在當前軌道飛行約4個月後與火星交會,期間將實施兩到三次軌道中途修正。看點一:什麼是深空機動?與軌道修正區別在哪?在航天術語中,為了減小飛行偏差,使探測器沿著預定的軌道飛行而進行的軌道控制稱作「修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