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上個世紀開始,人類就已經進入了一個全新的太空探索時代,外太空中不再只有冰冷的小天體,還有多個先進人造物,飛行在日光層之外的旅行者1號和旅行者2號,圍繞木星旋轉的朱諾號,正飛往火星的天問1號,準備造訪柯伊伯帶小天體的新視野號,前往水星的BepiColombo號飛船,多得都關注不過來了,不過其中最能引人注目,還是那艘帶著小行星礦石返回地球的日本隼鳥2號。
根據日本JAXA網站數據顯示,正在歸途中的隼鳥2號飛船正在追逐地球,截至10月30日,飛船與地球距離僅剩最後1300萬千米,即將執行變軌點火,進入近地軌道,按照原計劃,當隼鳥2號與地球距離縮短到只有350萬公裡時,就會自動啟動化學推進劑,改變飛行軌跡,從距離地面約200公裡的高度掠過澳大利亞上空,並將珍貴樣品返回艙投放澳大利亞一處沙漠。
隼鳥2號是世界上少有幾艘高科技飛船,集多項高科技儀器於一身,一種太陽能電離子推進器,這種推進劑非常適合遠距離航行,一種具有兩個波段的高增益定向天線,能以X波段和ķ波段跟地球人類通訊,一種光學導航照相機望遠鏡(ONC-T),可對太空飛行器進行光學導航,近紅外光譜儀(NIRS3),可用來分析小行星表面礦物成分。熱紅外成像儀(TIR),它可用來確定表面溫度。
隼鳥2號曾成功對小行星進行過採礦,就憑這一點,令他國專家羨慕不已,2019年,隼鳥2號對龍宮小行星進行過兩次採礦,有視頻顯示,採礦現場碎石橫濺,很是暴力,成功收集了大量小行星礦石,除此之外,還釋放了多個能跳躍移動的小型機器人,它們一跳一蹦地在小行星表面移動,不僅獲得了多張以平視角度照片,開闊我們的視野,還對小行星表面結構進行了仔細研究。
自2014年12月3日發射以來,隼鳥2號一直以極高速度在外太空中飛行,先是從地球出發,飛向3億公裡外的龍宮小行星,經過4年太空追趕後,然後和龍宮小行星一起結伴飛行,探測,採礦,然後將小行星礦石送回地球。截止到2020年10月30日,總飛行距離達到51.75億千米,這還不算,隼鳥2號現在以30.48千米/秒的速度在追逐地球,因為比地球公轉速度還要快得多。
當隼鳥2號回到近地軌道,交付了小行星樣品後,會再次起航,飛向另一個目標,因為仍保留了30公斤氙氣推進劑,要知道在發射之初,隼鳥2號攜帶了66公斤氙氣推進劑。隼鳥2號將在2020年12月飛向2001 CC 21小行星和1998 KY 26小行星,由於這兩顆小行星距離比較遠,因此計劃在2026年飛越2001 CC 21,接著在2031年7月飛越1998 KY 26,這真是一艘科技先進的人造飛船。有趣的科學探索內容請關注唯一微信公眾號:有趣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