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僅剩4500萬公裡,日本飛船停止引擎,100天後重回地球

2020-09-05 趣味探索

在外太空中,絕大多數天體都沿固定軌道以難以置信速度在飛行,例如火星,金星,木星,土星等,我們地球也不例外,以每秒29.78公裡速度在太陽附近飛掠,而在2020年裡,一艘載著稀有礦物人造飛船一直在追逐地球,與地球距離一步步縮短,從之前的3億公裡縮短到9月初的4000多萬公裡,11月底將進入近地軌道,將重達16公斤的碟狀物扔進地球大氣層。

這艘人造飛船就是日本隼鳥2號,一艘滿載而歸的飛船,重達16公斤的碟狀物就是封存神秘小行星礦物的返回膠囊,2019年12月,與地球相隔3億隼鳥2號為了能追上地球,先是動用了化學推進器切入預定好的返程軌道,接著啟動三個離子推進器來增加飛行速度,在經過近8個月時間的持續加速後,隼鳥2號飛船與地球相對速度越來越快,每秒飛行距離超過10公裡。

根據JAXA網站數據顯示,隼鳥2號飛船每分每秒都在接近地球,2020年9月2日,隼鳥2號飛船與地球僅相隔4500萬公裡,日本JAXA按當前軌跡和速度進行精確預測,9月10日,隼鳥2號與地球距離縮短到4000萬公裡,9月26日,隼鳥2號與地球距離縮短到3000萬公裡,10月16日,距離約2000萬公裡,11月9日,距離僅1000萬公裡,12月6日,碟狀返回膠囊與地面距離為0。

2020年8月28日,在隼鳥2號離重返地球只剩最後100天之時,離子引擎停止工作,開始檢查飛船整體性能,為11月切入地球軌道而作準備。JAXA發文表示,我們停止了離子引擎,精確測量隼鳥2號當前位置,並計算現在與計劃軌跡微小偏差。9月中旬再次向離子引擎發送控制指令,到時三個離子引擎全部開啟,10月使用化學發動機對位置進行精確制導和姿態控制。

可能有人比較疑惑,既然現在離子引擎停止工作,為什麼隼鳥2號還能繼續飛行呢,這是因為太空環境與地面環境完全不同,學過物理的朋友肯定知道,地面物體在移動過程中受到多種力,地球引力,地面摩擦力,空氣阻力等,所以物體在移動過程中需要藉助其它力量才能持續運行下去,但外太空就不同了,除了引力,再沒有其它力量了,即便沒有推力,也會一直勻速運動。

如今隼鳥2號重返地球時間不到100天,距離也只剩下最後4500萬公裡,到時日本隼鳥2號會給人類帶回什麼樣小行星礦石?真的非常期待。值得一提的是,隼鳥2號在完成此次任務後,燃料倉內還剩下30千克氙氣推進劑,所以它將再次啟航,飛往另兩顆小行星2001AV43和1998KY26,為了增加飛行速度,隼鳥2號將會先飛向金星,藉助金星引力來達到加速效果。JAXA預計,2029年11月與2001AV43遭遇,2031年7月與1998 KY26遭遇。有趣的科學探索內容請關注唯一微信公眾號:有趣探索

相關焦點

  • 距離僅剩1300萬千米!帶著礦石的飛船在追逐地球,即將變軌
    ,多得都關注不過來了,不過其中最能引人注目,還是那艘帶著小行星礦石返回地球的日本隼鳥2號。JAXA網站數據顯示,正在歸途中的隼鳥2號飛船正在追逐地球,截至10月30日,飛船與地球距離僅剩最後1300萬千米,即將執行變軌點火,進入近地軌道,按照原計劃,當隼鳥2號與地球距離縮短到只有350萬公裡時,就會自動啟動化學推進劑,改變飛行軌跡,從距離地面約200公裡的高度掠過澳大利亞上空,並將珍貴樣品返回艙投放澳大利亞一處沙漠。
  • 即將進入地球引力範圍,日本飛船隻剩兩千多萬公裡,離子引擎關閉
    ,並且已經開發利用得差不多了,而外太空資源是無限的,現在還沒開始正式開採,不過出於科學研究的目的,現在一艘日本飛船已經對2億公裡外一顆大石頭進行了暴力採礦,這可以說是人進行太空採礦的一次「小試牛刀」。JAXA網站在10月4日公開數據顯示,在2,500萬公裡外的漆黑深空中,這艘載有大石頭礦物的日本飛船「隼鳥2號」正風馳電掣地奔向地球,接近速度超過每秒10公裡,是從槍膛射出子彈速度10倍,如果將太陽作為參照物,那麼隼鳥2號飛船速度更快,每秒28.63公裡,是子彈速度的28倍,北京與武漢直線距離約為1000公裡,也就是說隼鳥2號從北京到武漢只需35秒,是不是速度快得無法形容了。
  • 一次重要的引擎機動,地球就在眼前,日本飛船有些迫不及待了
    現在,日本採礦飛船隼鳥2號已經回來了,地球就在眼前,如果有人從隼鳥2號上遙望前方,那麼憑肉眼就可以看到藍色地球了,因為截至2020年11月12日,隼鳥2號跟地球距離已經縮短到800萬公裡,迎來了一次重要的引擎機動
  • 日本飛船首次與金星同框,在2000萬公裡外,歷史性時刻快來了
    根據日本JAXA網站10月15日實時數據顯示,隼鳥2號飛船與地球直線距離僅剩29.78公裡速度圍繞太陽公轉,隼鳥2號飛船追上地球後,必須要與地球公轉速度同步,才能更好完成最重要使命,有數據顯示,現在隼鳥2號飛船飛行速達29.431公裡/秒,速度還在一分一秒地增加,意味著飛船離地球已經不遠了,歷史性時刻快來了。
  • 最後3000萬公裡,日本飛船離子發動機關停,最關鍵時刻快到了
    ,日本飛船隼鳥2號成為了最大亮點,因為它在2019年對小行星龍宮進行了多次暴力採礦,整個採礦過程一氣呵成,充分體現了日本JAXA的航天科技實力,如今它已經帶著珍貴小行星礦石快回到地球了,如此先進航天技術環顧全球絕對數一數二。
  • 隼鳥2離開地球後,三臺離子引擎一同開啟,又飛了1600萬公裡
    2號飛船將小行星樣品安全送回地球後,再以第二宇宙速度離開了地球也算得上是一個航天奇蹟。在樣品返回艙交付前,日本JAXA早就為隼鳥2號飛船制定了新的探索計劃,送回小行星樣品後再次離開地球,探索另外兩顆小行星但不帶回樣品,所以隼鳥2號在飛近地球時不需要執行太空剎車機動,反而藉助地球引力來提高速度 。
  • 三臺離子引擎一同開啟!隼鳥2離開地球後,又飛了1600萬公裡
    要問什麼是航天奇蹟,人們自然會想起美國上個世紀的阿波羅號登月和近期中國嫦娥5號月球取樣,事實上,日本隼鳥2號飛船將小行星樣品安全送回地球後,再以第二宇宙速度離開了地球也算得上是一個航天奇蹟。
  • 僅最後6724萬公裡,隼鳥二號3個月後切入地球軌道,之後飛往金星
    ,先是投放三個彈跳機器人進行探測,接著投放撞擊器(SCI)對小行星表面進行爆破,然後飛船採集器短暫接觸小行星表面人工撞擊坑來採集礦物,就像蜻蜓點水一樣,一氣呵成,日本JAXA公布小行星採礦視頻顯示,採礦的那一刻,碎片橫飛。
  • 僅最後6724萬公裡,隼鳥二號3個月後切入地球軌道,之後飛往金星
    (Hayabusa2)已經先行一步了,2019年,隼鳥二號對小行星龍宮進行過兩次野蠻採礦,先是投放三個彈跳機器人進行探測,接著投放撞擊器(SCI)對小行星表面進行爆破,然後飛船採集器短暫接觸小行星表面人工撞擊坑來採集礦物,就像蜻蜓點水一樣,一氣呵成,日本JAXA公布小行星採礦視頻顯示,採礦的那一刻,碎片橫飛。
  • 曲速引擎可將飛船前面的空間壓縮,或許能實現超光速飛行
    2011年8月5日,美國發射了木星探測器&34;,它是迄今速度最快的探測器,受木星巨大引力的影響,它的飛行達到了73.6公裡每秒,但在廣袤無垠的宇宙中,這個速度無異於烏龜爬行,要知道光的速度每秒為30萬公裡。
  • 地球在等待你的歸來!日本飛船距離不足1千萬千米!激動時刻來了
    一談到高科技,相信不少人自然會想到飛行在太空中的智能人造物,腦海裡自然浮現人造物飛行時的樣子,因為它們實在太過先進,與地球距離遠遠超過十萬八千裡,但是我們只需坐在電腦前,可以輕鬆對它們進行安全操控,如果說這不算上高科技,那請問還有什麼是高科技呢?
  • 地球在等待你的歸來!日本飛船距離不足1千萬千米!激動時刻來了
    在2020年的今天,人造物遨遊外太空並不是什麼稀罕事,進入星際介質的旅行者1號,飛行在無數冰冷小天體附近的地平線號,飛向火星的中國天問一號,還有正在歸途中的日本飛船隼鳥
  • 日本飛船取樣,美國飛船取樣,我國嫦娥5號取樣,誰更先進?
    上個世紀,美國阿波羅號探月計劃的草草謝幕,加上前蘇聯的解體,太空探索似乎在逐漸降溫,38萬公裡外的月球再次變得那麼遙遠,不過隨著東方大國中國的崛起,航天科技的披星戴月,月球探索再次迎來了新一波「熱潮」。
  • 印度男子每天跑一百公裡 累計距離已超地球半徑(組圖)
    topHtml 印度男子每天跑一百公裡 累計距離已超地球半徑>  2017年7月27日報導(具體拍攝時間不詳),44歲的Samir Singh為自己設定了一項宏偉的目標,在100天跑完1萬公裡。這位家住印度孟買的超級馬拉松選手,從2017年4月29日開始,每天都會在凌晨4點起床,洗澡、吃早餐後,他會開始一天100公裡的跑步。在孟買繁忙的街道上,要完成100公裡的任務,Samir每天會耗時11小時。據悉,在Samir跑步的這87天裡,他跑步的距離已經超過地球的半徑,並且超過了孟買至倫敦的飛行距離。
  • 在接近地球前,日本飛船執行變軌機動,速度29.98千米/秒
    在眾多先進人造物之中,最吸引人眼球的還是能對小行星進行太空採礦的飛船,美國奧西裡斯-雷克斯號和日本隼鳥2號。而1700萬千米外太空中的日本隼鳥2號飛船在10月22日下午有新操作,執行了一次名為「TCM-1」的軌道校正機動,
  • 僅9.3毫牛推力,1.39億公裡遠飛船隻開啟一個離子引擎,是為何?
    趣味探索訊 無比黑暗深空看起來極其空曠,在浩瀚宇宙中,或許是最無趣的地方,因為數千萬公裡範圍內可能幾乎看不到一個物體,由於深空沒有空氣,無法傳遞聲波,你也聽不到一聲響動,但是在離地球1.39億公裡外深空中,有一艘正在返航途中的高科技人造飛船,它的前方是綠色地球,它的後方是火星軌道外的小行星帶
  • 人類飛船速度有望在2050年前獲得重大突破,每小時可達160萬公裡
    而大星系之間的距離那就更遠了,比如銀河系和仙女座星系的距離達250萬光年,而銀河系的直徑也有10萬光年。如此浩瀚的宇宙,如果飛行器的速度不夠快,根本不可能去探索研究。人類雖然走出了地球,但是飛行器要飛出地球,主要還是依靠化學燃料的助推,而化學燃料它的能量級是有限的,最多只能將飛船和火箭加速到每小時40000公裡。
  • 500萬千米外的飛船相望地球,6年飛行就為這一刻
    在過去的一年時間裡,一艘日本飛船一直在追趕地球,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它可以被看成是一艘採礦飛船,不光對小行星龍宮進行了採礦作業,還載著小行星礦物從3億千米外趕回,超高航天科技令人拍手稱絕,如果行的話,日本飛船的採礦過程可以拍成一部讓人著迷的科幻電影。
  • 僅剩最後1億公裡,只需4個月,載著珍貴礦石的隼鳥二號快回了
    在空曠外太空中,除了有數不清小天體在接近地球外,還有一艘從3億公裡外飛船,也在接近地球,大家不要誤會,它不是來自另一個生命世界外星飛船,而是由地球人類打造的小行星採樣飛船,科技程度非常先進,該飛船名為隼鳥二號,主要由日本JAXA出資打造,在2019年,它曾對近地小天體龍宮進行了一系列採礦,粗暴的採礦過程,讓世人眼界大開。
  • 科學發現24顆宜居星球,堪比地球完美,美方為此研製超光速飛船
    據悉近日,美國和德國研究人員認為,地球不一定是全宇宙中最宜居星球,太陽系外有24顆行星可能比地球更適合生命體居住。關於什麼是「宜居星球」,科學家並沒有想去找地球的克隆版,而是確定了「超宜居」標準,以符合潛在的超級宜居性,例如行星年齡、質量、體積、表面溫度、是否有水、與恆星距離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