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3000萬公裡,日本飛船離子發動機關停,最關鍵時刻快到了

2020-09-20 趣味探索

在銀河系中,太陽系只不過是其中微不足道的一個小星系,但對地球人類而言,太陽系內空間仍然很大,大得難以形容,如果將日光層看作是太陽系邊界(美國宇航局就是這麼認為的),那麼太陽系直徑至少320億公裡,在如此大空間裡,太陽,八大行星,矮行星,小行星都是其中之一,現在除了這些,還有屬於人類的先進人造物,多個以極快速度在太空中穿稜的無人飛船。

說起外太空中的無人飛船,相信熱愛航天的朋友一定知道不少,正在地火轉移軌道上的中國天問1號火星探測器,圍繞小行星本努旋轉的OSIRIS-REx號,在柯伊伯帶冰冷天體中飛掠的地平線號,在太陽系外星際介質中航行的旅行者1號,圍繞著木星不斷轉圈的朱諾號,還有正在接近地球的日本隼鳥2號,正是有了它們的存在,才將數億公裡外深空展現在我們的眼前。

在眾多無人飛船中,日本飛船隼鳥2號成為了最大亮點,因為它在2019年對小行星龍宮進行了多次暴力採礦,整個採礦過程一氣呵成,充分體現了日本JAXA的航天科技實力,如今它已經帶著珍貴小行星礦石快回到地球了,如此先進航天技術環顧全球絕對數一數二。根據日本JAXA網站數據顯示,隼鳥2號與地球直線距離只剩最後3000萬公裡,在外太空中,該距離算是近在咫尺。

由於隼鳥2號與地球太過接近,所以在日本時間9月17日03:15:45,JAXA團隊向隼鳥2號發送控制指令,關停離子發動機(TCM-0),日本時間03:17:45,JAXA團隊收到隼鳥2號確認關停指令,意味著隼鳥2號結束了遠程航行設置,接下來3000萬公裡裡程交給有著強勁推力的化學發動機,因為最關鍵的時刻快要到了,隼鳥2號在切入地球軌道過程中,要執行一系列複雜操作,變軌,調整姿態,增加速度。

日本JAXA9月17日在推特中表示,離子發動機停止時,測頭速度誤差僅為0.05 mm / s,所以對此次操作評價給出了100分的滿分。儘管離子發動機已經停止了,但是飛船仍是每秒27.66公裡每秒的相對速度在太空中飛行,根據JAXA統計數據顯示,截止2020年9月20日,隼鳥2號總行程達到50.75億公裡,如果要以太陽系行星位置來作比較,差不多已經來到冥王星附近。

最吸引人的是,隼鳥2號飛船在2020年12月6時交付樣品返回艙後,再次離開地球,探索另外兩顆小行星,因為它還保留著30公斤的疝氣推進劑,可以飛向更遠外太空。在202年7月,日本制定了隼鳥2號擴展任務,計劃2026年7月飛越2001CC21小行星,2031年7月飛越1998 KY26小行星。在飛掠這兩顆小行星之前,隼鳥2號將從金星旁邊掠過,藉助金星引力來改變方向和增加速度。

9月20日,隼鳥2號離地球只有最後3000萬公裡了,一個多月後將回到地球,離子發動機已經終止,接下來將啟動化學發動機,最關鍵的時刻快要到了,你期待嗎?趣的科學探索內容請關注唯一微信公眾號:有趣探索

相關焦點

  • 日本飛船首次與金星同框,在2000萬公裡外,歷史性時刻快來了
    ,隼鳥2號飛船追上地球後,必須要與地球公轉速度同步,才能更好完成最重要使命,有數據顯示,現在隼鳥2號飛船飛行速達29.431公裡/秒,速度還在一分一秒地增加,意味著飛船離地球已經不遠了,歷史性時刻快來了。
  • 距離僅剩4500萬公裡,日本飛船停止引擎,100天後重回地球
    隼鳥2號,一艘滿載而歸的飛船,重達16公斤的碟狀物就是封存神秘小行星礦物的返回膠囊,2019年12月,與地球相隔3億隼鳥2號為了能追上地球,先是動用了化學推進器切入預定好的返程軌道,接著啟動三個離子推進器來增加飛行速度,在經過近8個月時間的持續加速後,隼鳥2號飛船與地球相對速度越來越快,每秒飛行距離超過10公裡。
  • 即將進入地球引力範圍,日本飛船隻剩兩千多萬公裡,離子引擎關閉
    在2018年的時候,世界500強企業高盛公司宣稱:在不久的將來,太空採礦產業將迎來首個萬億富翁,這句話看似不太現實,但很快在全球範圍內引起很大反響,因為地球上的資源是有限的,並且已經開發利用得差不多了,而外太空資源是無限的,現在還沒開始正式開採,不過出於科學研究的目的,現在一艘日本飛船已經對
  • 僅最後6724萬公裡,隼鳥二號3個月後切入地球軌道,之後飛往金星
    而作為世界最先進的太空飛行器日本隼鳥二號飛船(Hayabusa2)已經先行一步了,2019年,隼鳥二號對小行星龍宮進行過兩次野蠻採礦,先是投放三個彈跳機器人進行探測,接著投放撞擊器(SCI)對小行星表面進行爆破,然後飛船採集器短暫接觸小行星表面人工撞擊坑來採集礦物,就像蜻蜓點水一樣,一氣呵成,日本JAXA公布小行星採礦視頻顯示,採礦的那一刻,碎片橫飛。
  • 僅最後6724萬公裡,隼鳥二號3個月後切入地球軌道,之後飛往金星
    而作為世界最先進的太空飛行器日本隼鳥二號飛船(Hayabusa2)已經先行一步了,2019年,隼鳥二號對小行星龍宮進行過兩次野蠻採礦,先是投放三個彈跳機器人進行探測,接著投放撞擊器(SCI)對小行星表面進行爆破,然後飛船採集器短暫接觸小行星表面人工撞擊坑來採集礦物,就像蜻蜓點水一樣,一氣呵成,日本JAXA公布小行星採礦視頻顯示,採礦的那一刻,碎片橫飛。
  • 中國已突破離子發動機黑科技將令太空飛船速度翻倍
    中國首臺200毫米離子電推進系統(離子發動機)在長壽命地面考核試驗中持續工作已超過1萬小時。該系統裝載在2012年發射的「實踐九號」衛星上,經過長達一年的在軌飛行試驗考驗表現優異。這則消息無疑是一枚「重磅炸彈」,因為長久以來離子電推進系統的關鍵技術一直被英美和俄羅斯等大國所壟斷,此次中國離子電推進系統上的重大突破,也為中國航天事業打開了一扇嶄新的大門。
  • 據說中國研製史上最強離子發動機 為何它是大國必爭之地
    向氙氣施加少量電荷,使其電離,形成離子(所以只有使用惰性氣體才不會受電離腐蝕):  隨後我們再對其施加強大的電壓(一般是通過霍爾效應產生),帶電離子就可以在霍爾電場中加速,以9萬英裡(14.5萬公裡)的時速衝出柵格、噴射出去,這就形成了反推力。
  • 隼鳥2號離子發動機再點火,剩餘30公斤燃料,花10年飛向下一目標
    其中嫦娥五號軌道器將飛往150萬公裡之外的日地拉格朗日L1點,進行環繞飛行並開展探測試驗。而近日,日本隼鳥2號的三臺離子發動機,也再次點火,正式開啟新的探索任務。而這一次,隼鳥2號將跨越上百億公裡,前往一顆直徑約30米,快速自轉的小行星1998KY26(計劃2031年7月抵達)。而在此之前,隼鳥2號還會在2026年7月先飛掠另一顆小行星2001 CC21。
  • 航天新動力:離子發動機
    航天新動力:離子發動機新聞中心-中國網 news.china.com.cn   時間: 2013-03-02   發表評論>> 科學家預計,宇宙飛船需要配備不同於傳統化學能燃燒為動力的火箭引擎,實際上一種被稱為電火箭發動機的技術已經進入了人們的視野,其採用電能加速工質產生高速噴射流驅動飛船前進。
  • 僅9.3毫牛推力,1.39億公裡遠飛船隻開啟一個離子引擎,是為何?
    趣味探索訊 無比黑暗深空看起來極其空曠,在浩瀚宇宙中,或許是最無趣的地方,因為數千萬公裡範圍內可能幾乎看不到一個物體,由於深空沒有空氣,無法傳遞聲波,你也聽不到一聲響動,但是在離地球1.39億公裡外深空中,有一艘正在返航途中的高科技人造飛船,它的前方是綠色地球,它的後方是火星軌道外的小行星帶
  • 中國造出史上最強離子發動機 加速度30公裡/秒
    【環球軍事報導】據俄羅斯衛星網1月13日報導,香港《南華早報》周三發表文章稱,中國研製出世界上最強大的離子噴氣發動機  報紙援引中國《科技日報》的消息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第五研究院502所專家向客戶展示了新一代離子發動機。  1971年蘇聯發明的離子噴氣發動機已用於航天領域數十年。目前全世界的科學家都在研製該款發動機的改進型。  報紙寫道,中國新一代離子發動機的全線性能高於衛星和飛船目前使用的同類產品。此款離子發動機的加速度可達30公裡/秒。
  • 隼鳥2離開地球後,三臺離子引擎一同開啟,又飛了1600萬公裡
    在樣品返回艙交付前,日本JAXA早就為隼鳥2號飛船制定了新的探索計劃,送回小行星樣品後再次離開地球,探索另外兩顆小行星但不帶回樣品,所以隼鳥2號在飛近地球時不需要執行太空剎車機動,反而藉助地球引力來提高速度 。
  • 三臺離子引擎一同開啟!隼鳥2離開地球後,又飛了1600萬公裡
    要問什麼是航天奇蹟,人們自然會想起美國上個世紀的阿波羅號登月和近期中國嫦娥5號月球取樣,事實上,日本隼鳥2號飛船將小行星樣品安全送回地球後,再以第二宇宙速度離開了地球也算得上是一個航天奇蹟。
  • 星際旅行的開端-離子發動機
    地球石油資源終將枯竭,人類也將進入全電時代,就目前的交通工具來說,汽車、輪船、高鐵……這些交通工具都比較容易實現全電推進的,但是飛機、太空飛船怎麼辦?答案或許是離子引擎。離子引擎的原理並不複雜,是把原子電離成一價正離子,再用高電壓將離子加速並排出引擎尾部形成離子束,由此產生推力。
  • 太空黑科技——微型射頻離子發動機首次飛行驗證!
    「太極一號」任務是第一步,主要是在軌驗證空間引力波探測的關鍵技術,包括高精度超穩雷射幹涉儀、引力參考慣性傳感器、超穩超靜平臺、無拖曳控制和微牛級推進系統。其中的每一項技術都十分複雜,而且非常重要。眾所周知,火箭的發射、宇宙飛船和衛星在太空中的運行都離不開發動機(發動機即推力器)。
  • 距離地球2940萬公裡,航天六院3000N主發動機深空機動點火
    本報訊(沈謙)10月9日23時,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3000N(牛頓)主發動機,在距離地球2940萬公裡的浩渺太空,完成480秒點火工作,順利實現天問一號探測器深空機動。據悉,該發動機由航天科技集團六院研製。
  • 僅剩最後1億公裡,只需4個月,載著珍貴礦石的隼鳥二號快回了
    在空曠外太空中,除了有數不清小天體在接近地球外,還有一艘從3億公裡外飛船,也在接近地球,大家不要誤會,它不是來自另一個生命世界外星飛船,而是由地球人類打造的小行星採樣飛船,科技程度非常先進,該飛船名為隼鳥二號,主要由日本JAXA出資打造,在2019年,它曾對近地小天體龍宮進行了一系列採礦,粗暴的採礦過程,讓世人眼界大開。
  • 人類製造最快的物體,時速達到70萬公裡,但星際旅行還是很遙遠
    人類製造的東西,最快有多快?汽車一般是120公裡每小時,高鐵可以達到300公裡每小時,戰鬥機可以達到2000公裡每小時,而人造衛星的速度則能達到2萬8公裡每小時!1974發射的「太陽神一號」,其巔峰速度達到96200米/秒(每小時34.6萬公裡)的相對地球速度!當然, 太陽神2號探測器其實達到過更快的速度,在1989年1月達到98900米/秒(每小時35.6萬公裡)的相對地球速度,不過遺憾的是,此時的探測器已經完全不受人類人控制,已經成為太空物體,不能算成太空飛行器了。
  • 天問一號距離地球已經超過3000萬公裡
    今晚,天問一號剛好距離我們超3000萬公裡,同時天問一號、希望號相距火星只有3500萬多公裡。北京時間10月9日23:00,在火星探測任務飛控團隊控制下,天問一號探測器主發動機點火,持續推進480秒+,既定執行一次更大推力的深空機動操作,目的是對飛行軌道進行修正。此時距離地球約2940萬公裡。這次操作比前兩次推力更大。
  • 依靠28毫米推力,隼鳥2號飛船剩最後1.67億公裡,6個月後回到地球
    趣味探索訊 在距離地球約1.67億公裡外深空中,一艘人造飛船以每秒22.62公裡速度無聲地飛行著,它的前方是綠色地球和耀眼太陽,後方是太陽系之外暗黑無光的星際空間,這艘飛船就是聞名於世界的日本隼鳥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