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將進入地球引力範圍,日本飛船隻剩兩千多萬公裡,離子引擎關閉

2020-10-06 趣味探索

在2018年的時候,世界500強企業高盛公司宣稱:在不久的將來,太空採礦產業將迎來首個萬億富翁,這句話看似不太現實,但很快在全球範圍內引起很大反響,因為地球上的資源是有限的,並且已經開發利用得差不多了,而外太空資源是無限的,現在還沒開始正式開採,不過出於科學研究的目的,現在一艘日本飛船已經對2億公裡外一顆大石頭進行了暴力採礦,這可以說是人進行太空採礦的一次「小試牛刀」。

根據日本JAXA網站在10月4日公開數據顯示,在2,500萬公裡外的漆黑深空中,這艘載有大石頭礦物的日本飛船「隼鳥2號」正風馳電掣地奔向地球,接近速度超過每秒10公裡,是從槍膛射出子彈速度10倍,如果將太陽作為參照物,那麼隼鳥2號飛船速度更快,每秒28.63公裡,是子彈速度的28倍,北京與武漢直線距離約為1000公裡,也就是說隼鳥2號從北京到武漢只需35秒,是不是速度快得無法形容了。

在太空中,2,500萬公裡算是近在咫尺,要知道離地球最近行星金星距離在6,000萬公裡外,由於現在隼鳥2號與地球距離很近了,即將進入地球引力範圍內,從而進入近地軌道,因此關閉了先進的離子引擎,在適當的時候將開啟推力極強的化學引擎,快速調整姿態和軌道,要知道地球也在以每秒29.78公裡的速度在太陽系中飛行,飛船速度過慢,不會被地球引力捕捉,速度過快,有可能滑入太空。

隼鳥2號是世界上第二艘能夠帶回太空礦物的人造飛船,第一艘是隼鳥1號,技術可以說是十分先進,在2018年6月27日,它與大石頭「龍宮」會合後,對其執行了多次讓人目瞪口呆的探索任務,先後向「龍宮」投放了4個智慧機器人,一蹦一跳移動在布滿石頭的外表面上,拍攝了大量讓我們眼前一亮的地外世界照片,還首次向大石頭投放了一枚「小型隨身撞擊器」,將「龍宮」表面炸出一個直徑達8米大坑,創造了新的探索記錄。

隼鳥2號也是一艘名副其實的高科技飛船,攜帶了多種先進科學儀器,3個光學導航攝像機(ONC-T,ONC-W1,ONC-W2),一臺近紅外光譜儀(NIRS3),一個熱紅外攝像機(TIR)和光檢測和測距(LIDAR)。ONC-T是一種長焦相機,具有6.35°×6.35°視野,並在傳送帶中裝有多個濾光鏡,ONC-W1和ONC-W2是一種廣角相機,視野可達65.24°×65.24°。NIRS3可通過1.8-3.2μm波長來分析礦物成分,TIR可利用肉眼無法識別的紅外信號,對大石頭表面進行各種探測,LIDAR主要通過光來測量距離。

現在,隼鳥2號距離地球只剩最後2000多萬公裡了,即將進入近地軌道,然後將珍貴的太空礦石送回地面,由於太陽能離子推進器轉化效率很高,回到地球軌道後的隼鳥2號估計還剩下66千克氙氣,所以隼鳥2號決定再次執行深空探索任務,在2020年裡日本JAXA已經確定了下一個探索目標,完成此次太空採礦任務後,隼鳥2號將飛向另兩顆大石頭2001 CC 21和1998 KY 26,任務持續到2031年。有趣的科學探索內容請關注唯一微信公眾號:有趣探索

相關焦點

  • 距離僅剩4500萬公裡,日本飛船停止引擎,100天後重回地球
    在外太空中,絕大多數天體都沿固定軌道以難以置信速度在飛行,例如火星,金星,木星,土星等,我們地球也不例外,以每秒29.78公裡速度在太陽附近飛掠,而在2020年裡,一艘載著稀有礦物人造飛船一直在追逐地球,與地球距離一步步縮短,從之前的3億公裡縮短到9月初的4000多萬公裡,11月底將進入近地軌道,將重達16公斤的碟狀物扔進地球大氣層。
  • 隼鳥2離開地球後,三臺離子引擎一同開啟,又飛了1600萬公裡
    2號飛船將小行星樣品安全送回地球後,再以第二宇宙速度離開了地球也算得上是一個航天奇蹟。在樣品返回艙交付前,日本JAXA早就為隼鳥2號飛船制定了新的探索計劃,送回小行星樣品後再次離開地球,探索另外兩顆小行星但不帶回樣品,所以隼鳥2號在飛近地球時不需要執行太空剎車機動,反而藉助地球引力來提高速度 。
  • 三臺離子引擎一同開啟!隼鳥2離開地球後,又飛了1600萬公裡
    要問什麼是航天奇蹟,人們自然會想起美國上個世紀的阿波羅號登月和近期中國嫦娥5號月球取樣,事實上,日本隼鳥2號飛船將小行星樣品安全送回地球後,再以第二宇宙速度離開了地球也算得上是一個航天奇蹟。
  • 最後3000萬公裡,日本飛船離子發動機關停,最關鍵時刻快到了
    ,日本飛船隼鳥2號成為了最大亮點,因為它在2019年對小行星龍宮進行了多次暴力採礦,整個採礦過程一氣呵成,充分體現了日本JAXA的航天科技實力,如今它已經帶著珍貴小行星礦石快回到地球了,如此先進航天技術環顧全球絕對數一數二。
  • 一次重要的引擎機動,地球就在眼前,日本飛船有些迫不及待了
    現在,日本採礦飛船隼鳥2號已經回來了,地球就在眼前,如果有人從隼鳥2號上遙望前方,那麼憑肉眼就可以看到藍色地球了,因為截至2020年11月12日,隼鳥2號跟地球距離已經縮短到800萬公裡,迎來了一次重要的引擎機動
  • 僅9.3毫牛推力,1.39億公裡遠飛船隻開啟一個離子引擎,是為何?
    趣味探索訊 無比黑暗深空看起來極其空曠,在浩瀚宇宙中,或許是最無趣的地方,因為數千萬公裡範圍內可能幾乎看不到一個物體,由於深空沒有空氣,無法傳遞聲波,你也聽不到一聲響動,但是在離地球1.39億公裡外深空中,有一艘正在返航途中的高科技人造飛船,它的前方是綠色地球,它的後方是火星軌道外的小行星帶
  • 好消息從2.55億公裡外傳回!隼鳥2號通過測試,即將啟動離子引擎
    日本隼鳥2號飛船離子引擎順利通過測試,無任何異常問題,並預定12月3日啟動,這意味隼鳥2號即將正式踏上返回地球的巡航之旅。據日本JAXA官方網站最新數據顯示,在過去近5年時間裡,隼鳥2號總飛行距離達44.43億公裡,即使是在今天,它仍在以29.70 公裡/秒相對太陽速度在飛。
  • 日本飛船首次與金星同框,在2000萬公裡外,歷史性時刻快來了
    這是一張來自2000萬公裡外世界的真實太空照,照片顯示了一片漆黑的外太空,一艘被陽光照亮的人造飛船和一個白色小圓點。照片儘管並不算完美,只顯示了黑色和白色兩種元素,但不禁讓人感慨外太空的漆黑和空曠,襯託地球生命的渺小和無奈。
  • 依靠28毫米推力,隼鳥2號飛船剩最後1.67億公裡,6個月後回到地球
    趣味探索訊 在距離地球約1.67億公裡外深空中,一艘人造飛船以每秒22.62公裡速度無聲地飛行著,它的前方是綠色地球和耀眼太陽,後方是太陽系之外暗黑無光的星際空間,這艘飛船就是聞名於世界的日本隼鳥2號。
  • 飛火星不是夢 中國離子引擎只需39天
    未來從地球飛到火星不必再花幾年時間,只需要39天。到火星旅行,將不再是夢想或電影情節。
  • 飛了3億公裡取樣的日本探測器即將返回地球,比嫦娥五號更先進?
    在2014年發射的日本「隼鳥二號」小行星取樣返回探測器預計將在12月6日返回地球,降落到澳大利亞草原,飛行了六年來回距離超過6億公裡的「隼鳥二號」在一顆名為」龍宮「的小行星上短暫著陸並取回小行星樣本。 日本的小行星取樣工作始於「隼鳥一號「這個命途多舛的探測器。」
  • 僅最後6724萬公裡,隼鳥二號3個月後切入地球軌道,之後飛往金星
    ,先是投放三個彈跳機器人進行探測,接著投放撞擊器(SCI)對小行星表面進行爆破,然後飛船採集器短暫接觸小行星表面人工撞擊坑來採集礦物,就像蜻蜓點水一樣,一氣呵成,日本JAXA公布小行星採礦視頻顯示,採礦的那一刻,碎片橫飛。
  • 僅最後6724萬公裡,隼鳥二號3個月後切入地球軌道,之後飛往金星
    ,經過離子推進器8個月賣力噴發,隼鳥二號與地球距離從原來的3億公裡縮短到現在的6千萬公裡,日本JAXA在2020年8月8日公開數據顯示,隼鳥二號與太陽相對速度25.03公裡/秒,與地球接近速度約10公裡/秒,由於現在與地球距離僅剩最後6724萬公裡,預計3個多月後就能切入地球軌道,時間大概在2020年11月左右,倒計時開始。
  • 距離僅剩1300萬千米!帶著礦石的飛船在追逐地球,即將變軌
    從上個世紀開始,人類就已經進入了一個全新的太空探索時代,外太空中不再只有冰冷的小天體,還有多個先進人造物,飛行在日光層之外的旅行者1號和旅行者2號,圍繞木星旋轉的朱諾號,正飛往火星的天問1號,準備造訪柯伊伯帶小天體的新視野號,前往水星的BepiColombo號飛船,多得都關注不過來了,不過其中最能引人注目,還是那艘帶著小行星礦石返回地球的日本隼鳥2號。
  • 美國飛船即將著陸小行星,日本已成功,中國何時能做到?
    就連隔壁的日本,在深空探測方面邁的步子也比我們大。早在2019年11月13日,日本的小行星探測器「隼鳥二號」就已經完成登陸龍宮星、採樣的任務,並點亮最先進的離子推進器開始返回地球。並且2003年日本的「隼鳥號」就已成功登陸小行星25143並利用離子推進器於2010年返回地球。
  • 這款強大的離子引擎將撞向小行星,使它偏離軌道從而拯救地球
    它將前往名為65803 Didymos的雙小行星系統,這個雙小行星系統對地球沒有威脅。 其中較大的一顆小行星名為Didymos A,直徑約780米,而較小的一顆小行星名為Didymos B,直徑僅約160米。DART將會把自己撞向Didymos B,它的大小接近威脅地球的小行星的典型大小。
  • 隼鳥2號離子引擎噴出藍光!獲得29.56毫牛推力,回地球需要一年
    趣味探索訊 北京時間12月3日10:42,在與地球相距2.56億公裡外的日本隼鳥2號離子推進器終於噴出藍色光芒,這意味著隼鳥2號已成功進入到「返程巡航」軌道,緩緩地向地球接近,一年將回到地球。
  • 飛52億公裡後,日本飛船即將送回外星物質,然後繼續飛百億公裡!
    實際在2010年,日本2003年5月發射的飛船隼鳥號,就已經從對地球有潛在威脅的小行星25143上取回過一次外星物質,也是降落在澳大利亞這個沙漠小鎮。只是登陸小行星的飛船取樣裝置出現故障,返回的只是一個空空如也的樣品艙,沒有大於1mm的可見物質,檢查後發現裡面存在痕量的外星物質,總共約1500粒,並發表了研究成果。
  • 日本隼鳥2號離子引擎成功點火開始返回地球
    離子推進是下一代深空探測的理想推進方式。在距離地球2.56億公裡外的深空,一艘人類探測器成功點亮它的離子推進器,伴隨著淡藍色的火焰駛向地球。這就是日本的隼鳥2號小行星探測器。
  • 在接近地球前,日本飛船執行變軌機動,速度29.98千米/秒
    在2020年裡,關於航天領域的好消息比較多,三個國家的三枚太空飛行器在同一個月份飛向火星,用來殖民火星的SpaceX星際飛船已進入試飛階段,美載人飛船停飛11年後再次將2名太空人成功送入國際空間站在眾多先進人造物之中,最吸引人眼球的還是能對小行星進行太空採礦的飛船,美國奧西裡斯-雷克斯號和日本隼鳥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