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飛船即將著陸小行星,日本已成功,中國何時能做到?

2020-05-05 逐遊酣星

中國雖說是一個航天大國,但是在一些先進技術上還是遠遠不夠的,比如說深空探測技術

美國飛船即將著陸小行星,日本已成功,中國何時能做到?

像是目前環繞太陽系其他行星的觀測衛星,幾乎清一色是由美國NASA發射的。就連隔壁的日本,在深空探測方面邁的步子也比我們大。早在2019年11月13日,日本的小行星探測器「隼鳥二號」就已經完成登陸龍宮星、採樣的任務,並點亮最先進的離子推進器開始返回地球。

並且2003年日本的「隼鳥號」就已成功登陸小行星25143並利用離子推進器於2010年返回地球。

美國飛船即將著陸小行星,日本已成功,中國何時能做到?

而在2020年4月15日,來自美國的奧西裡斯-雷克斯下稱「奧西裡斯」)號小行星探測器也完成了登陸前最後一次預演,成功抵達距小行星表面75米的地方,即將展開最後的登陸採樣任務。

目標:「鑽石」星

奧西裡斯號於2016年9月8日從美國卡納維拉爾角角發射,並於2018年12月3日成功抵達目的地:小行星貝努。這也是美國航天史上第一個執行小行星登陸採樣並返回的任務。

美國飛船即將著陸小行星,日本已成功,中國何時能做到?

貝努星天文編號為小行星101955,距地球約1.22億公裡,因為外形貌似鑽石,也經常被稱為「鑽石小行星」。其直徑只有492米,是目前人類探測登陸的最小的天體。不過雖然它個頭小,但是其本身可是個危險角色。

美國飛船即將著陸小行星,日本已成功,中國何時能做到?

根據自動化監測危險近地天體系統的數據,貝努星已被列為撞擊地球最高危的潛在天體,根據預測的概率,貝努星在2175-2199年間撞擊地球的概率為1/2500

美國飛船即將著陸小行星,日本已成功,中國何時能做到?

作為太陽系早期的遺留產物,貝努星是人類探究太陽系早期原始成分和有機物起源的絕佳目標。當奧西裡斯號採樣完成後,預計將於2023年返回地球。

意外發現:黑洞與水

奧西裡斯號上搭載有風化層X射線成像光譜儀,這是一個由麻省理工學院學生建造的儀器。當奧西裡斯號在使用它對貝努星進行觀測時,意外在哥倫比亞星座方向發現了一個活躍的黑洞

美國飛船即將著陸小行星,日本已成功,中國何時能做到?

原本這個X射線光譜儀只是為了觀測貝努星受到太陽輻射時發出的X射線,沒想到在2019年11月11日,歪打正著地發現了這個黑洞,令人驚喜的雙十一禮物。

這個黑洞在原始圖像中僅為貝努星邊緣的一個點,哈佛大學的科學家首先在數據中分辨出它的存在。

美國飛船即將著陸小行星,日本已成功,中國何時能做到?

該黑洞在一周前由日本的MAXI望遠鏡首次發現,後續由美國的「中子星內部組成探測望遠鏡」、國際空間站以及奧西裡斯號多次確認到X射線爆炸信號。

由於地球大氣層的保護,我們在地面上難以觀測到X射線訊號,因此只能在太空中發現該類信號的端倪。黑洞發出X射線爆發意味著其周邊正在有大量物質源源不斷跌入黑洞。這也是人類首次觀測到該類型的黑洞X射線暴。

美國飛船即將著陸小行星,日本已成功,中國何時能做到?

除此之外,奧西裡斯還在貝努星表面上發現了的蹤跡。

除了X射線成像光譜儀外,奧西裡斯號還搭載了「可見光與紅外光譜儀」以及「熱輻射光譜儀」,通過這兩個儀器,科學家們在貝努星表面發現了「羥基」——一種由氫原子和氧原子構成的結合體。

美國飛船即將著陸小行星,日本已成功,中國何時能做到?

羥基的訊號遍布整個貝努星,這意味著這顆小行星在過去某個時間段曾經與水發生過相互作用,或者可以說,它在某個時間段內曾經「浸泡」在水中

但貝努星本身實在是太小了,不可能留住液態水,因此這一發現至少能證明分裂出貝努星的母行星上可能存在過液態水。

美國飛船即將著陸小行星,日本已成功,中國何時能做到?

不過「」永遠比不上「」來的帶勁,NASA已不滿足「只可遠觀」,接下來奧西裡斯號將直接與貝努星親密接觸,以獲取更多信息。

最終的接觸:著陸

奧西裡斯號早前就已經進行了多次登陸演習,每次它都會更儘可能接近貝努星表面,之後再點火返回運轉軌道。

最近一次的演習名為「檢查站」演習,在4月15日進行。在演習中,飛船降落到距離小行星表面距離不到75米的地方。之所以被稱為「檢查站」,是因為在真正執行任務時,當飛船到達距表面75米處,飛船的自主系統將檢測飛船的位置和速度,並在著陸前繼續調整運轉軌道。

美國飛船即將著陸小行星,日本已成功,中國何時能做到?

由於距離地球太遠,奧利西斯號的整個著陸都將全自動進行。為了正確引導飛船著陸,NASA為奧利西斯號配備了「自然特徵跟蹤系統」。

每次登陸演練,飛船的自然特徵跟蹤系統都將會在模擬著陸區域拍攝大量圖像並存儲在飛船上供地球控制室加工與分析。當真正進行著陸操作時,自然特徵跟蹤系統將對小行星的表面特徵進行實時成像,並將這些圖像與此前保存和分析的圖像進行比對,以確定飛船自身的方向,並保證飛船準確地瞄準著陸點。

美國飛船即將著陸小行星,日本已成功,中國何時能做到?

南丁格爾是NASA奧西裡斯號的主要採樣地點,但是在規劃著陸地點時,研究員們並沒有意識到貝努星的表面會存著這麼多亂石,這使整個著陸計劃又添難度。不過哪怕是最終無法著陸,NASA也給奧西裡斯配備了備用的採樣系統——塔薩姆

美國飛船即將著陸小行星,日本已成功,中國何時能做到?

塔薩姆是中文的音譯,其原本全名為「即插即用的樣本採集機制」,這是一個類似機械臂的裝置。通常情況下塔薩姆會摺疊在飛船上,當需要其工作時,奧西裡斯會儘量下降到表面但不會著陸,同時釋放出塔薩姆。塔薩姆會噴出一股氮氣將小行星上的塵埃「吹起來」,這樣小行星表面的塵土便可以進入到塔薩姆的取樣頭中。

美國飛船即將著陸小行星,日本已成功,中國何時能做到?

當然,塔薩姆也具備直接接觸小行星表面的被動接觸設備,允許通過直接接觸的方式收集材料。

如果登陸系統有問題,塔薩姆將有足以維持三次採樣的氮氣來收集約60克的小於2釐米的樣本。

在4月15日的演習中,塔薩姆也成功將手臂完全伸展。根據NASA的預計,奧西裡斯的第一次取樣嘗試將在2020年8月25日進行,如果一切順利,樣本將於2023年9月24日返回地球。

美國飛船即將著陸小行星,日本已成功,中國何時能做到?

看到這裡有朋友可能會急了,美國日本都能完成小行星的探測計劃,那麼咱們中國什麼時候可以做到呢?

我國計劃:雙星探測

根據2019年10月26日在廈門舉辦的第一屆中國空間科學大會上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研究員黃江川的介紹,我國正在開展技術攻關,預計將一次對兩枚小行星展開探測,分別為:2016HO3133P主帶彗星

美國飛船即將著陸小行星,日本已成功,中國何時能做到?

根據目前的計劃,中國將首先發射探測衛星前往小行星2016HO3。這是一枚直徑在40-100米之間的「準地球衛星」。

美國飛船即將著陸小行星,日本已成功,中國何時能做到?

中國探測器將完成環繞飛行、擇機著陸和採樣系統返回三個操作。在送回地球返回艙後,小行星將繼續飛行,藉助地球和火星的引力前往小行星帶,對位於此的133P主帶彗星展開探測。

133P是一枚主帶彗星,主帶彗星的意思是存在於小行星帶的彗星。一般的彗星往往來自柯伊伯帶甚至奧爾特星雲,遠日點距離地球幾十乃至上百個天文單位。而主帶彗星一般距離太陽較近,遠日點一般不超過3.2個天文單位

美國飛船即將著陸小行星,日本已成功,中國何時能做到?

133P最大直徑為5.4千米,探測器到達後將對其進行繞行原位探測

除了常規的探測系統外,中國探測器也將攜帶高效的離子電推進器,並具有高自主能力和智能操控水平的系統來應對任務中的不確定性。

其實很早之前中國就曾對小行星展開過探測,不過那次探測說是「路過」會更準確。

美國飛船即將著陸小行星,日本已成功,中國何時能做到?

2012年12月13日,嫦娥二號圓滿完成探月和L2點任務後,開始向深空進發,並以10千米/秒的速度飛掠距離地球700萬公裡的小行星圖塔蒂斯並對其進行了探測,二者最近距離僅為770米。

美國飛船即將著陸小行星,日本已成功,中國何時能做到?

希望我國的小行星探測計劃儘快開展,預祝計劃完美成功。

喜歡文章歡迎點讚、收藏、轉發,記得關注,謝謝大家。

相關焦點

  • 僅距離75米,美國深空飛船即將著陸小行星,中國何時能做到?
    並且2003年日本的「隼鳥號」就已成功登陸小行星25143並利用離子推進器於2010年返回地球。>的地方,即將展開最後的登陸採樣任務。之所以被稱為「檢查站」,是因為在真正執行任務時,當飛船到達距表面75米處,飛船的自主系統將檢測飛船的位置和速度,並在著陸前繼續調整運轉軌道。
  • 日本飛船已成功著陸小行星!不過,在降落前發射了一枚「炮彈」
    趣味探索訊 今天可能是日本航天局(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最忙的一天,因為隼鳥2號飛船已成功著陸在一顆距離地球2.8億公裡的「龍宮」小行星上。
  • 日本隼鳥2號飛船到達太空小行星指定位置,即將探尋生命起源
    >近日,日本標準時間6月27日上午9:35分左右,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飛船Hayabusa 2(隼鳥2號)成功地與其目標-菱形小行星Ryugu(龍宮)會合。這艘飛船於2014年12月3日發射升空,在過去的三年半時間裡一直在太空中飛行。這艘宇宙小飛船現在離龍宮小行星只有20公裡遠。對於這次任務來說,這是一個巨大的進步,因為日本研究小組已經證實,Hayabusa 2可以與小行星保持一定同步的距離。這意味著任務的旅程飛行階段已經成功,對這顆形狀奇特的小行星的探索也即將開始。
  • NASA的OSIRIS-REx飛船在Bennu小行星上成功著陸
    構想中NASA的OSIRIS-REx飛船在Bennu小行星收集樣本Credit: NASA/Goddard/University of Arizona美國國家航空和宇宙航行局(National Aeronautics and Space Administration,NASA)的飛船史上首次成功地在一顆名為「Bennu」的小行星上短暫著陸,並採集了其表面的一些巖石和灰塵
  • 美國宇宙飛船在2億英裡外的小行星成功著陸,人類探索又進一步
    美國宇航局的一艘宇宙飛船在2億英裡外的一顆摩天大樓大小的小行星上成功著陸,目的是收集少量的巖石和塵埃,他在此後將返回地球。這讓人們想到小說三體,雲天明的腦子被發射到太空後被三體人接受改造成人類後回到了地球。
  • 日本「隼鳥2號」成功將小行星樣品帶回地球
    2001年,美國「起源號」太陽探測器採集了約10~20微克太陽風粒子,但著陸地球時出現失誤,只收回了部分太陽離子。火星成為下一個探測目標。至今,人類對火星的探測只實現了「繞、著、巡」,還沒有實現採樣返回,主要原因是火星距離遙遠、環境特殊和引力較大等。美國、日本、俄羅斯等一些國家已計劃在2030年左右對火星進行採樣返回探測,我國也擬於2028年實施火星採樣返回任務。
  • 日本和美國接連在小行星挖土,我們何時去?天問二號上演技術奇襲
    日本小行星探測器隼鳥二號分別於去年2月22日、7月11日連續兩次成功登陸編號為162173的龍宮小行星,看著探測器在距離地球約2.4億公裡處登陸地外天體揚起的砂石,人們不禁感嘆真是不能小看了日本航天,更有甚者認為日本航天實力甚至比大洋彼岸還要強大,以至於出現下面這種迎合大眾情緒的標題:
  • 在日本之後,美國航空宇航局探測器今日也成功登錄小行星
    美國宇航局今日剛剛將一艘宇宙飛船降落在一顆小行星上,如果一切按計劃進行,它將從小行星表面帶回一些灰塵、泥土和卵石樣本。· 馬丁公司,指示飛船降落到一個叫做貝努(Bennu)小行星(具有潛在危險的小行星)的太空巖石表面進行了歷史性的短暫著陸。
  • 日本飛船取樣,美國飛船取樣,我國嫦娥5號取樣,誰更先進?
    ,這裡有印度和以色列等國家,就連上個世紀成功著陸月球的兩個大國,美國和俄羅斯也重新加入進來,美國宣布2024年重新登月。環繞在200公裡高月球軌道上的嫦娥5號,成功在月球風暴洋附近取得月球樣品。已經送回小行星樣品的日本隼鳥2號,現在開啟了第2段探索旅程。已經取得小行星樣品,等待返程的美國OSIRIS-REx號。
  • 日本能小行星採樣,卻不能登陸月球?核心技術十七年無法超越中國
    2020年的首場採樣返回大戲落幕,和中國從月球上採樣返回不一樣,隼鳥二號是從數億千米外的龍宮小行星採樣返回的!為什麼近在38萬千米外的月球不去,卻要跑到數億千米外小行星採樣,日本的技術真的比中國好嗎!小行星採樣到底有多難?
  • 繼日本後美國宇航局(NASA)Osiris-Rex探測器今日成功登陸小行星
    美國宇航局今日剛剛將一艘宇宙飛船降落在一顆小行星上,如果一切按計劃進行,它將從小行星表面帶回一些灰塵、泥土和卵石樣本。在2億多英裡外,美國宇航局和它的工程夥伴洛克希德 · 馬丁公司,指示飛船降落到一個叫做貝努(Bennu)小行星(具有潛在危險的小行星)的太空巖石表面進行了歷史性的短暫著陸。然後僅僅在5到10秒內,探測器應該已經從小行星表面採集到了樣本。它將把這個行星上的樣本帶回地球。
  • 嫦娥四號成功登陸月球背面促日本挑戰新難題:著陸小行星
    2019年初,中國探月工程出現了一個高潮,那就是嫦娥四號在1月3日成功登陸了月球背面,為世界首個在月球背面軟著陸和巡視探測的太空飛行器,這是一個讓人欣喜的成就,也有人不服氣,那就是日本了。
  • 人類首次小行星著陸:NASA深空探測器成功在小行星本努星著陸
    (April 2015), Meteoritics & Planetary Science, 50 (4): 834–849, Bibcode:2015M&PS...50..834LNASA的OSIRIS-REx太空飛行器,於美國時間2020年10月20日下午,在小行星本努(英文名:Bennu)上進行了歷史性著陸,並在小行星上收集到60克土壤樣本將返回地球。
  • 日本的無人小行星探測器即將返回地球 能否成功帶回樣本獲關注
    日本的無人小行星探測器「隼鳥2號」飛往距離地球3億公裡的小行星取樣後,時隔6年返回地球附近,日本正為此狂熱不已。 (太陽系) 2010年,日本的隼鳥號曾實現人類首次在月球以外的天體上著陸
  • 日本飛船飛行52億公裡後,將帶回太空物質,已與美國籤訂協議!
    日本飛船飛行52億公裡後,將帶回太空物質,已與美國籤訂協議!在南澳大利亞的一個小鎮上,有一群日本人已經蓄勢待發,做好了充足的準備,因為他們即將迎接日本飛船從數億公裡之外所採回的太空物質,這些物質來自於小行星龍宮。
  • 中國航天事業再次取得重大成就,載人飛船成功著陸
    根據環球網報導,我國航空領域傳來捷報傳來,中國航天事業再次取得重大成就,載人飛船成功著陸。北京航空控制中心於近期對新一代載人飛船進行了試飛,試驗船返回艙在東方著陸預定區成功著陸,搜救分隊第一時間達到著陸現場艙體完好無損,這個消息一出引起了全國人民的關注。
  • 中國航天技術不如日本?美權威報告終於出爐,一堆數據說服所有人
    日本這次的排名確實出乎所有人的預料,要知道人類歷史上最早探索外太空的國家是蘇聯,早在1957年蘇聯便向外太空成功發射了首顆人造衛星,1961年還將載人飛船送入太空,而美國也緊隨其後,在蘇聯將首位太空人送入太空的同一年,美國便實現了人類登月的夢想,後來,蘇聯和美國在月球探測、宇宙空間站以及遠距離行星探測等領域先後取得了很多的成就,那麼,日本是從什麼時候起躋身到航天大國前列的呢?
  • 意外發生了,美國飛船剛採集的小行星礦石,沒放熱就溢出60克
    帕克太陽探測器,美國的太陽軌道飛行器,日本的隼鳥2號,中國「天問一號」,阿聯希望號,美國毅力號,美國朱諾號,美國新視野號,美國旅行者1號,美國旅行者2號,美國OSIRIS-REx號。在這些太空飛行器當中,能對小行星進行採礦的也只有兩艘
  • 日本航天獲突破,跨越6.4億裡取回樣本,中國和美國都沒做到
    其實,這個國家我們很熟悉,就在我們身邊的國家——日本。有消息報導,該國在航天領域獲得了重大的突破,跨越了6.4億裡在太空中的小行星上取回樣本。關於這一突破,連美國、俄羅斯和中國都沒有做到。那麼,日本到底是怎麼做到的呢?
  • NASA飛船已成功降落在離地球3.2億公裡的小行星上
    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宣布,「 Osiris Rex」飛船已成功降落在小行星「 Benne」上。Osiris Rex的相機捕獲的著陸。當飛機下降(左)並且機械臂的尖端接觸到Benne的表面時,鵝卵石等物體就飛起來了(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美國亞利桑那大學提供)。奧西裡斯·雷克斯(Osiris Rex)開始從距離地球約3.2億公裡的本尼(Benne)軌道下降,朝北半球的「夜鶯」隕石坑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