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外發生了,美國飛船剛採集的小行星礦石,沒放熱就溢出60克

2020-10-27 趣味探索

在黑漆漆的外太空中,受太陽引力的牽引,一顆顆冰冷小天體在過去數億年時間裡,一直圍繞太陽不停旋轉,顯得是那麼悲憐和死寂,然而現在3.3億公裡外的小行星貝努旁邊卻飛行著一個高科技人造物,或許熱愛科學的朋友已經猜到了,它就是美國OSIRIS-REx號。

說美國OSIRIS-REx號是一個先進探測器,倒不如說它是一艘名副其實的貨運飛船,是未來人類發展大型太空採礦飛船的雛形,因為OSIRIS-REx號在2020年10月21日那一天,使用採集器一次性收集了約400小行星礦石,然後計劃在2021年將礦石送回地球,創造新的裡程碑,但現在意外發生了。

環顧全世界,來到距離地球數千萬公裡外的太空飛行器並不多,用手指頭都可以數得過來,歐航局的BepiColombo水星探測器,美國的帕克太陽探測器,美國的太陽軌道飛行器,日本的隼鳥2號,中國「天問一號」,阿聯希望號,美國毅力號,美國朱諾號,美國新視野號,美國旅行者1號,美國旅行者2號,美國OSIRIS-REx號。

在這些太空飛行器當中,能對小行星進行採礦的也只有兩艘,美國OSIRIS-REx號和日本隼鳥2號,日本隼鳥2號在2019年就完成小行星採礦任務,現處在返回地球的旅途之中,離地球僅剩最後1千多萬公裡,因此大家把注意力投向現在才完成小行星採礦的美國OSIRIS-REx號。

2020年10月21日,美國OSIRIS-REx號來了一場只在科幻電影中才可以看到的精彩表演,輕巧著陸,短暫觸碰,碎片橫飛,採集礦石,快速提升。即便一切機動準確無誤,但意外還是發生了,一顆較大碎片卡在採集器入口,導致採集器入口無法完全關閉,沒放熱的小行星礦石正在溢出。

10月22日,OSIRIS-REx號給地球送回了一批關於收集器狀況的照片,有細小顆粒正從收集器頭部溢出。一開始,美國宇航局專家認為問題應該不會不大,共400克小行星礦石,就算溢出數量應該不多,但到了10月26日才發現,情況不妙,才過去短短幾天時間就已經溢出了超60克礦石。

如果OSIRIS-REx號一直保持勻速運動狀態,就算採集器存在一個縫隙,礦石溢出速度應該不是很快,但OSIRIS-REx號收集到礦石後,經過一系列變軌加速運動,回到原來位置,這就相當於直接「搖晃」採集器,溢出速度自然很變快,如果再不採取相關補救措施,只怕會溢出更多,搞不好最終空手而歸。

10月26日,美國宇航局發文表示,準備在10月27日將採集器放置在樣品返回艙(SRC)中,然後密封樣品返回艙,這意味著美國OSIRIS-REx號有可能改變原計劃,提前返回地球,原先計劃2021年3月開始返回地球,現在極有可能在2020年12月就要返回地球了。不管怎麼說,美國OSIRIS-REx號首次小行星採礦成功了。有趣的科學探索內容請關注唯一微信公眾號:有趣探索

相關焦點

  • 因礦石不斷溢出,美緊急向採礦飛船發送指令,將提前密封返回艙
    這的確是件不可思議的事情,值得他國航天機構學習和借鑑,美國東部時間10月28日,美國宇航局(NASA)緊急向3.36億公裡外歐西裡斯-雷克斯號採礦飛船發送了一系列指令,命令採礦飛船迅速將將剛收集的小行星樣品放進樣本返回艙
  • 歷史性時刻來了,3億公裡外飛船將採集小行星礦石,需一氣呵成
    在2020年9月,帶著小行星礦物的日本隼鳥2號飛船與地球僅相隔2000多萬公裡,馬上就要進入近地軌道了,而可以與日本隼鳥2號飛船相媲美的美國OSIRIS-REx號也已確定採集小行星本努礦石,歷史性時刻即將到來。
  • 就為60克?OSIRIS-REx飛船準備採集小行星樣本
    在美國宇航局(NASA)的OSIRIS-Rex計劃首次提出的16年後,以及在機器人飛船進入圍繞小行星101955號 Bennu(本努)軌道的2年後,任務小組成員現在正在倒計時。等到它降落到地表並抓取樣本,然後在出現任何問題之前離開那裡。
  • NASA採礦飛船成功關閉返回艙蓋子,鎖定小行星礦石
    對於美國宇航局(NASA)來說,這或許是最值得慶祝的時刻,估計很多NASA專家已經開心得互相擁抱了,因為美國唯一的一艘採礦飛船OSIRIS-REx號成功將大量小行星礦石放進了樣品返回艙,並且已經密封好了,標誌最具有挑戰性的太空任務已經圓滿結束了,現在,飛船隻須安心等待美國宇航局發出最後一條重要指令,「返航」,以便安全地將價值連城的小行星礦石送回地球。
  • 非凡照片顯示,美飛船收集小行星礦石超60克,明年3月返回地球
    近日,美國OSIRIS-REx號飛船對3.3億千米外小行星進行了一次暴力採礦,現場碎片橫飛,好不壯觀,其它國家只有羨慕的份,這現在已經是眾所周知的消息了,不少人表示欽佩美國超高的航天科技。科學家反而有點小擔憂,因為當時還無法確定飛船樣品採集器到底收集了多少克樣品,因為按照原要求,OSIRIS-REx號飛船至少需要收集60克樣品,如果不夠就會再次採樣。
  • NASA宇宙飛船欲「蜻蜓點水」採集小行星樣本
    中心為飛船降落位置。據美國「物理學組織」10月18日消息稱,在圍繞小行星貝努(Bennu)飛行了近兩年之後,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的「奧西裡斯-雷克斯」號(OSIRIS-REx)太空飛行器將於這一任務目標是從貝努行星採集至少2盎司(60克)重的巖石樣品,以便未來帶回地球。目前為止,只有日本完成過類似的小行星採樣壯舉,而這一樣本也將是來自月球以外其他星球的最大巖石樣本。整個任務耗資超過8億美元。「奧西裡斯-雷克斯」 號太空飛行器於2016年發射升空,它的降落目的地是一個名為「南丁格爾」(Nightingale)的隕石坑中相對平坦的中間地帶。
  • 美國飛船即將著陸小行星,日本已成功,中國何時能做到?
    羥基的訊號遍布整個貝努星,這意味著這顆小行星在過去某個時間段曾經與水發生過相互作用,或者可以說,它在某個時間段內曾經「浸泡」在水中。在演習中,飛船降落到距離小行星表面距離不到75米的地方。之所以被稱為「檢查站」,是因為在真正執行任務時,當飛船到達距表面75米處,飛船的自主系統將檢測飛船的位置和速度,並在著陸前繼續調整運轉軌道。
  • 僅距離75米,美國深空飛船即將著陸小行星,中國何時能做到?
    羥基的訊號遍布整個貝努星,這意味著這顆小行星在過去某個時間段曾經與水發生過相互作用,或者可以說,它在某個時間段內曾經「浸泡」在水中。在演習中,飛船降落到距離小行星表面距離不到75米的地方。之所以被稱為「檢查站」,是因為在真正執行任務時,當飛船到達距表面75米處,飛船的自主系統將檢測飛船的位置和速度,並在著陸前繼續調整運轉軌道。
  • NASA飛船在小行星上空危險演習,採礦倒計時
    還對它進行多次低空危險演習, 是不是更要目瞪口呆了,可能有人表示不信,但事實正在發生。美國東部時間8月11日,美國OSIRIS-REx飛船順利完成對小行星本努的第二次低空危險演習,並再次獲得一張近距離照片,顯示了粗糙不平表面上布滿大大小小石頭。
  • 距離3.34億公裡,採集60克小行星樣本,生命起源或被揭示
    在距離地球3.34億公裡的地方,有一個人造天體,它正在採集小行星上巖石的樣本。這個人造天體就是美國宇航局的「冥王號」,而這顆小行星就是著名的「本努」。因此,地面人員不可能操控它在小行星上降落。冥王號的整個著陸和採集過程都是自主的,整個過程所需的時間長達四個半小時,但是採集過程只需要10秒鐘。這麼一對比,火星的死亡七分鐘就變得輕鬆許多。之後,冥王號將飛行37億公裡,把採集到的巖石帶回地球。在冥王號降落在本努小行星表面的時候,它還用高壓氮氣吹走了附近的碎石。然後,利用太空飛行器吸收被吹起來的細碎石頭。
  • 日本「隼鳥 2 號」飛船採集巖石發現:龍宮小行星聚集形成之前失去...
    2020 年 12 月,隼鳥 2 號飛船從龍宮小行星表面採集到巖石樣本,雖然科學家剛開始對這些樣本進行分析,但現已獲得重大發現,他們使用來自飛船其他儀器獲得的勘測數據,進一步揭曉這顆神秘小行星的歷史。這項最新研究報告發表在近期出版的《自然天文學》雜誌上,研究人員解釋了為什麼龍宮小行星不像其他小行星那樣含有大量富水礦物質。該研究表明,形成龍宮小行星的遠古母星在分解過程中可能經歷某種加熱事件,大量水分喪失,從而導致該小行星比預期更加乾燥。研究報告合著作者、美國布朗大學行星科學家拉爾夫 · 米利肯說:「我們正在努力理解一件事——早期太陽系的水分布情況,以及水如何到達地球?
  • 飛37億公裡,5秒鐘取45億年前60克物質,美國獲歷史性突破
    由於對本努的物理性質知之甚少,美國宇航局決定派遣一個探測器對其進行觀測,並取回樣本進行研究。這是因為本努是太陽系剛誕生的時候就存在的小天體,是兩個小行星碰撞產生的碎片,就像一個漂浮在太空中的時間膠囊,可以提供太陽系誕生時的化學信息;本努本身含有5%到10%的水,表面布滿富含碳的物質,可以幫助科學家們更好地了解小行星在將水帶入地球,並提供生命構建基礎的前生命化學材料中究竟發揮了什麼作用。
  • 美國看上小行星Psyche16,密度非常大,計劃2020年前發射飛船探索
    根據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那麼這些巖石小行星由什麼構成,會不會含有大量貴金屬?比如鈦、黃金、白金、銅等。儘管今天我們仍然而對小行星了解非常有限,但是距離地球不太遠一顆小行星被科學家懷疑含有大量貴金屬,黃金、白金、黃銅等,根據《太陽報》報導,這顆小行星貴金屬暫時被估值8000萬億英鎊,已經被美國看上。
  • 美國取樣380千克,嫦娥5號預計取樣2千克,是技術不夠先進嗎
    >2003年5月9日,日本隼鳥號成功發射,飛向人類的首個目標,幾億公裡外的小行星糸川,這是人類首艘對小行星採樣的飛船,2010年6月14日, 樣品艙成功回到地面,標誌著人類已具備對小行星進行採礦的實力。
  • 美國取樣380千克,嫦娥5號預計取樣2千克,是技術不夠先進嗎
    美國阿波羅號飛船共獲得380千克樣品 1969年7月24日,美國阿波羅11號飛船成功著陸地球,給人類帶回21.55千克月球樣品,三名太空人尼爾·阿姆斯特朗,麥可·柯林斯和巴茲·奧爾德林成為了世界英雄,阿姆斯特朗登上月球的第一句話成為了經典,這是人類史上月球採樣首次成功,建立了人類太空採樣裡程碑
  • NASA的太空飛行器準備登陸小行星,採集樣品後返回地球
    自2018年到達小行星Bennu以來,NASA的OSIRIS-REx太空飛行器一直在跟著Bennu,並一直分享拍攝的照片。但是,飛船不僅前往那裡拍攝照片,還可以降落到小行星的表面,並取樣返回地球。OSIRIS-REX任務的主要目標是從Bennu獲得至少60克的樣品,並將樣品返回地球進行詳細分析。
  • 懷疑含大量黃金,美國看上一顆小行星,計劃2年內發射一艘飛船
    根據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網站數據顯示,在接下來幾天時間內,到訪近地軌道小行星還真不少,5月12日有小行星2000KA到訪,5月14日有小行星2020JK和2020HS6,5月15日有小行星478784(2012 UV136)和2020HA9,5月18日有小行星2020 HG9。那麼這些巖石小行星由什麼構成,會不會含有大量貴金屬?比如鈦、黃金、白金、銅等。
  • 現場直播小行星挖礦:10秒採集50克3年送回地
    老美的小行星探測器OSIRIS-REx,將在美國東部時間10月20日17:00(北京時間10月21日上午6點),在網絡上展開第一次的「小行星挖礦採樣」現場直播。為此,他們還特地演練了足足兩次,確保該太空飛行器在小行星Bennu表面的樣本採集行動沒任何紕漏。畢竟,作為第一次的從小行星採集樣本,要確保能按計劃、完好無損地將其運送回地球,對他們來說也是很緊張的事情。
  • NASA宇宙飛船將採取「蜻蜓點水」的方式,採集小行星樣本
    中心為飛船降落位置。據美國「物理學組織」10月18日消息稱,在圍繞小行星貝努(Bennu)飛行了近兩年之後,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的「奧西裡斯-雷克斯」號(OSIRIS-REx)太空飛行器將於這一任務目標是從貝努行星採集至少2盎司(60克)重的巖石樣品,以便未來帶回地球。目前為止,只有日本完成過類似的小行星採樣壯舉,而這一樣本也將是來自月球以外其他星球的最大巖石樣本。整個任務耗資超過8億美元。「奧西裡斯-雷克斯」 號太空飛行器於2016年發射升空,它的降落目的地是一個名為「南丁格爾」(Nightingale)的隕石坑中相對平坦的中間地帶。
  • 現場直播小行星挖礦:10秒採集50克花3年送回地球
    老美的小行星探測器OSIRIS-REx,將在美國東部時間10月20日17:00(北京時間10月21日上午6點),在網絡上展開第一次的「小行星挖礦採樣」現場直播。為此,他們還特地演練了足足兩次,確保該太空飛行器在小行星Bennu表面的樣本採集行動沒任何紕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