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疑含大量黃金,美國看上一顆小行星,計劃2年內發射一艘飛船

2021-01-08 有趣探索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賽。

趣味探索訊 在地球之外深空,漂浮著很多物體,其中數量最多的不是人造衛星,也不是行星和衛星,而是數量多得無從統計的小行星,因為近地軌道上人造衛星只有幾千個,到訪近地軌道小行星至今已被發現22724顆,但這仍然可能只是總數一部分,因為每個月都會發現數十顆新小行星。

根據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網站數據顯示,在接下來幾天時間內,到訪近地軌道小行星還真不少,5月12日有小行星2000KA到訪,5月14日有小行星2020JK和2020HS6,5月15日有小行星478784(2012 UV136)和2020HA9,5月18日有小行星2020 HG9。

那麼這些巖石小行星由什麼構成,會不會含有大量貴金屬?比如鈦、黃金、白金、銅等。儘管今天我們仍然而對小行星了解非常有限,但是距離地球不太遠一顆小行星被科學家懷疑含有大量貴金屬,黃金、白金、黃銅等,根據《太陽報》報導,這顆小行星貴金屬暫時被估值8000萬億英鎊,已經被美國看上。

如果「懷疑」一旦某天被證實,那麼這顆小行星終有一天會被開採,未來或會影響全球經濟,因為有學者推測,誰能首個對小行星進行商業採礦,那麼誰將會成為地球上首個萬億富翁,因為現在地球上的富翁還只是千億富翁,比如世界首富傑夫·貝佐斯,身價也只有1299億美元。

據了解,這顆小行星名為Psyche 16,由義大利天文學家Annibale de Gasparis於1852年發現,直徑超過200公裡,位於火星與木星之間小行星帶,佔小行星帶總質量的1%,被認為是一顆暴露重金屬的行星內核。科學家懷疑,它之前可能是一顆行星,碰撞之後失去外殼,只剩內核。

2002年,天文學家再次觀測發現小行星Psyche 16質量足夠重,對附近小行星產生引力擾動,密度非常大,約為每立方釐米6.98±0.58克,普通土壤密度為每立方釐米1.0至1.5克,普通砂子密度每立方釐米2.3至3.5克,純鐵密度為每立方釐米7.8克,純金密度每立方釐米19.32克。

很顯然,Psyche 16必然含有大量金屬,雷達觀測圖也顯示,表面由90%金屬和10%矽酸鹽巖石構成。是否含有大量黃金、白金現在還不確定。在2017年,NASA提出一個大膽計劃,在2022年前向Psyche16發射一艘飛船,預計2026年抵達,準備對它進行一探究竟,到底有沒有黃金,是否適合開採。現在是2020年,也就是說計劃2年內發射一艘飛船。

有人對小行星採礦表示擔憂:如果小行星Psyche 16價值達8000萬億英鎊,那麼小行星礦石引入地球市場可能會擾亂商品價格,尤其是金屬商器,遠超人類經濟所能承受範圍,可能會破壞總值為59.5萬億英鎊全球經濟。也有人對小行星採礦表示贊成:可用來補充地球日益枯竭能源。大家對此怎麼看。

相關焦點

  • 美國看上小行星Psyche16,密度非常大,計劃2020年前發射飛船探索
    (NASA)網站數據顯示,在接下來幾天時間內,到訪近地軌道小行星還真不少,5月12日有小行星2000KA到訪,5月14日有小行星2020JK和2020HS6,5月15日有小行星478784(2012 UV136)和2020HA9,5月18日有小行星2020 HG9。
  • 國際航天局將用一艘宇宙飛船撞擊一顆小行星
    時機已經成熟,我們準備用一艘宇宙飛船去撞擊一顆小行星。這顆小行星叫做迪蒂莫斯-B,是迪蒂莫斯雙星系統中較小的一顆。該太空飛行器是美國航天航空局的雙小行星重定向測試(DART)。 例如,今年日本航天局(JAXA)的「隼鳥二號」(Hayabusa2)轟炸小行星「龍宮」(Ryugu)時,形成了一個比預想大幾倍的撞擊坑。此外,這顆小行星的表面上的物質與沙粒很相似,這可能會影響動力衝擊偏轉的有效性。
  • 美國飛船在小行星上發現「外星物質」,呈銀白色,或來自其它星球
    在離地球3.19億公裡外深空中,一直飛越著一艘人造飛船,它時而接近一顆名為本努(Bennu)的近地小行星,最近距離只有數百米,時而又遠離這顆小行星,距離達到數公裡。OSIRIS-REx號,由美國宇航局(NASA)斥資1.835億美元打造,不包括火箭發射費用,這是美國宇航局首次開展小行星研究和取樣返回任務,OSIRIS-REx號飛船旨在先對近地小行星本努進行為期2年仔細探測,然後收集60克小行星樣品,最後將珍貴樣品帶回地球,科學家希望通過研究這些樣品來了解太陽系起源。
  • 塵封45億年的「寶藏」小行星來臨,美國已發射飛船進行開採
    說起寶藏,大家可能會想到深埋在地底的墓穴,或者淹沒在深海中的沉船,但是我們將目光投向地球之外的話,你就會發現宇宙中簡直是一個寶藏橫飛的地方,不計其數的小行星在宇宙中穿行,目前人類觀察到在地球附近的小行星就有兩萬多顆。小行星上或許有珍貴的貴金屬,比如黃金和鑽石,或者收藏了宇宙最深處的秘密,對人類了解宇宙價值巨大。開採小行星,已經成為美國等國家正在進行的事情。
  • 美國發現一顆小行星,遍地都是黃金資源,能否被人類利用呢?
    美國曾經發現一顆星球,這顆星球上遍地是黃金,如果說能將這顆星球的資源運回地球上,那麼每一個人都將成為比爾蓋茨,在有生之年,這顆星球上的黃金資源能否被人類利用呢?黃金星球被發現相信大家都能意識到在最近幾年地球環境的重要性,甚至科學家們多次警告人類,如果再不注意保護環境的話,地球環境有可能會在未來的幾年內出現崩潰的狀態,再加上地球的資源越來越少一些,不可再生資源的損耗已經影響了人類文明進步,如果說想要延續自己的文明,必定要利用資源來提升科技,這顆遍地是黃金的小行星是最好的資源。
  • 美國宇航局周二成功在一顆小行星上降落了一艘太空飛行器
    美國宇航局周二成功在一顆小行星上降落了一艘太空飛行器美國宇航局周二成功在一顆小行星上降落了一艘太空飛行器。如果一切都按計劃進行,探測器還從表面吸取了塵埃和巖石的樣本。在這段時間裡,探測器應該已經收集到了小行星表面的樣本,不過美國宇航局還需要幾天時間才能確認這一操作是否成功。它將在2023年把這些碎片帶回地球。奧西裡斯·雷克斯太空飛行器傳回確認它已經降落在 "貝努 "的表面上,信號在美國東部時間下午6:11到達地球,在實際著陸後約18分鐘後,任務控制中心爆發出歡呼和掌聲。
  • NASA採礦飛船成功關閉返回艙蓋子,鎖定小行星礦石
    對於美國宇航局(NASA)來說,這或許是最值得慶祝的時刻,估計很多NASA專家已經開心得互相擁抱了,因為美國唯一的一艘採礦飛船OSIRIS-REx號成功將大量小行星礦石放進了樣品月,OSIRIS-REx號是一艘飛行3.3億公裡外的採礦飛船,光造價就高達8億美元,這還不包括Atlas V運載火箭發射費用,約1.835億美元,OSIRIS-REx號推出的主要目的是對小行星貝努進行採礦,然後送回地球,在經過兩次彩排演練後,終於在10月20日成功觸碰了小行星表面,獲得約400克礦石
  • 日本隼鳥2號飛船到達太空小行星指定位置,即將探尋生命起源
    >近日,日本標準時間6月27日上午9:35分左右,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飛船Hayabusa 2(隼鳥2號)成功地與其目標-菱形小行星Ryugu(龍宮)會合。這艘飛船於2014年12月3日發射升空,在過去的三年半時間裡一直在太空中飛行。這艘宇宙小飛船現在離龍宮小行星只有20公裡遠。對於這次任務來說,這是一個巨大的進步,因為日本研究小組已經證實,Hayabusa 2可以與小行星保持一定同步的距離。這意味著任務的旅程飛行階段已經成功,對這顆形狀奇特的小行星的探索也即將開始。
  • 美國飛船在本努小行星上發現異常物,呈現銀白色,或來自其它星球
    在離地球3.19億公裡外深空中,一直飛越著一艘人造飛船,它時而接近一顆名為本努(Bennu)的近地小行星,最近距離只有數百米,時而又遠離這顆小行星,距離達到數公裡。為何要這樣做?)斥資1.835億美元打造,不包括火箭發射費用,這是美國宇航局首次開展小行星研究和取樣返回任務,OSIRIS-REx號飛船旨在先對近地小行星本努進行為期2年仔細探測,然後收集60克小行星樣品,最後將珍貴樣品帶回地球,科學家希望通過研究這些樣品來了解太陽系起源。
  • 本努小行星上發現銀白色「外星物質」,或來自外星球,美國飛船在探測
    在離地球3.19億公裡外深空中,一直飛越著一艘人造飛船,它時而接近一顆名為本努(Bennu)的近地小行星,最近距離只有數百米,時而又遠離這顆小行星,距離達到數公裡。 為何要這樣做?因為在過去的一年多時間裡,它一直圍繞著小行星本努在旋轉,對本努每一寸表面都進行了仔細探測。
  • 又一艘星際飛船被移至發射架,首飛告捷的SN5接受改造
    時間過得真快,一晃就到了2020年8月,而更快的是SpaceX星際飛船的發展速度,短短一年多時間,就已經順利完成首次試飛任務,美國東部時間8月4日,一艘「水塔狀」人造物慢慢升起,在100米高空中飛行了近50秒,標誌SpaceX星際飛船發展已邁進新臺階,離成功又近了一步,在2020年下半年裡,
  • 防禦計劃開啟!NASA將用飛船攔外星物體,啟用「自殺式防禦」
    據報導,近日,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在官方網站上發布了一項最近的太空計劃,NASA將這項計劃取名為「DART任務」,準備在未來發射一艘飛船,通過它來改變近地小行星的運行軌道,從而阻止其撞上地球。
  • 「泛星計劃」首次捕捉到的系外來客,是小行星?還是星際飛船?
    為此,在2005年,那個地球上最強大國家的總統,籤署法案,要求美國航空航天局,建立全天候監控「近地小行星」,提前發現可能撞擊地球的小行星的觀測系統「泛星計劃」在此情況下應運而生(全稱:全景巡天望遠鏡和快速反應系統),此系統坐落夏威夷,由四個「超廣角望遠鏡組成」,每個像素14G,拍攝時長40-60秒,相片2G大小,不間斷40小時可以把地球四周光顧一遍,每個月來4次!
  • 日本「隼鳥 2 號」飛船採集巖石發現:龍宮小行星聚集形成之前失去...
    2020 年 12 月,隼鳥 2 號飛船從龍宮小行星表面採集到巖石樣本,雖然科學家剛開始對這些樣本進行分析,但現已獲得重大發現,他們使用來自飛船其他儀器獲得的勘測數據,進一步揭曉這顆神秘小行星的歷史。這項最新研究報告發表在近期出版的《自然天文學》雜誌上,研究人員解釋了為什麼龍宮小行星不像其他小行星那樣含有大量富水礦物質。該研究表明,形成龍宮小行星的遠古母星在分解過程中可能經歷某種加熱事件,大量水分喪失,從而導致該小行星比預期更加乾燥。研究報告合著作者、美國布朗大學行星科學家拉爾夫 · 米利肯說:「我們正在努力理解一件事——早期太陽系的水分布情況,以及水如何到達地球?
  • 人類將不懼小行星,NASA啟用飛船攔截項目,但會引發其它問題
    宇宙經過138億年左右的演化,如今已經基本趨於穩定,但是外太空還是存在許多不穩定的星球,它們受到大質量天體的引力攝動後在宇宙中橫衝直撞,給其他星球造成威脅,比如小行星。太陽系內任何一顆行星和衛星都遭受過小行星的撞擊,地球也是如此。在過去,小行星撞擊曾導致幾次生物大滅絕事件的發生,因此如今人類想方設法去阻止悲劇再次發生。
  • 美國首個小行星取樣返回器到底是啥樣的?
    到2020年7月,探測器將進行一項大膽的操作,在此期間其11英尺(約合3.35米)長的機械臂將嘗試直接觸及小行星地表並進行取樣,採集至少60克的樣品,包括小型巖石和塵埃並將其封裝入樣本返回艙內。OSIRIS-Rex飛船預計將在2023年9月將其採集的樣品送回地球,隨後這些樣本將會被送往美國宇航局休斯敦航天中心保存並開展各項研究。此前有過類似的探測項目嗎?
  • 在日本之後,美國航空宇航局探測器今日也成功登錄小行星
    美國宇航局今日剛剛將一艘宇宙飛船降落在一顆小行星上,如果一切按計劃進行,它將從小行星表面帶回一些灰塵、泥土和卵石樣本。,美國宇航局和它的工程夥伴洛克希德 · 馬丁公司,指示飛船降落到一個叫做貝努(Bennu)小行星(具有潛在危險的小行星)的太空巖石表面進行了歷史性的短暫著陸。
  • NASA擬讓飛船攔截小行星
    科技日報北京10月15日電 (記者張夢然)據麻省理工技術評論網站、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官網近日消息稱,NASA已經開始部署其名為DART的任務,預計將於2021年7月發射。DART任務將首次展示動力學撞擊技術——讓一艘飛船以身攔截近地小行星,從而改變小行星的軌道,最終阻止其撞擊地球。該項目被認為會對人類行星防禦產生重大影響。半噸重的飛船,以每小時近15000英裡的速度撞入一塊太空巖石,能阻止它撞擊地球嗎?
  • 日本飛船已成功著陸小行星!不過,在降落前發射了一枚「炮彈」
    趣味探索訊 今天可能是日本航天局(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最忙的一天,因為隼鳥2號飛船已成功著陸在一顆距離地球2.8億公裡的「龍宮」小行星上。
  • 馬斯克:4年內,SpaceX的第一艘火星飛船將發射
    4年內,SpaceX將計劃向火星發起首次無人飛行任務。這是馬斯克在國際火星協會大會上許下的承諾,他還表示,SpaceX計劃在幾年內完成「大量航行」。例如,今年10月初就是窗口期,中國、NASA和阿聯在7月已紛紛發射衛星,可以預見的是,2022年和2024年,同樣會迎來窗口期。如果錯過窗口期的話,地球與火星的距離就會被再次拉大,發射就會需要耗更多燃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