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看上小行星Psyche16,密度非常大,計劃2020年前發射飛船探索

2020-05-12 趣味探索

趣味探索訊 在地球之外深空,漂浮著很多物體,其中數量最多的不是人造衛星,也不是行星和衛星,而是數量多得無從統計的小行星,因為近地軌道上人造衛星只有幾千個,到訪近地軌道小行星至今已被發現22724顆,但這仍然可能只是總數一部分,因為每個月都會發現數十顆新小行星。

美國看上小行星Psyche16,密度非常大,計劃2020年前發射飛船探索

根據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網站數據顯示,在接下來幾天時間內,到訪近地軌道小行星還真不少,5月12日有小行星2000KA到訪,5月14日有小行星2020JK和2020HS6,5月15日有小行星478784(2012 UV136)和2020HA9,5月18日有小行星2020 HG9。

那麼這些巖石小行星由什麼構成,會不會含有大量貴金屬?比如鈦、黃金、白金、銅等。儘管今天我們仍然而對小行星了解非常有限,但是距離地球不太遠一顆小行星被科學家懷疑含有大量貴金屬,黃金、白金、黃銅等,根據《太陽報》報導,這顆小行星貴金屬暫時被估值8000萬億英鎊,已經被美國看上。

美國看上小行星Psyche16,密度非常大,計劃2020年前發射飛船探索

如果「懷疑」一旦某天被證實,那麼這顆小行星終有一天會被開採,未來或會影響全球經濟,因為有學者推測,誰能首個對小行星進行商業採礦,那麼誰將會成為地球上首個萬億富翁,因為現在地球上的富翁還只是千億富翁,比如世界首富傑夫·貝佐斯,身價也只有1299億美元。

美國看上小行星Psyche16,密度非常大,計劃2020年前發射飛船探索

據了解,這顆小行星名為Psyche 16,由義大利天文學家Annibale de Gasparis於1852年發現,直徑超過200公裡,位於火星與木星之間小行星帶,佔小行星帶總質量的1%,被認為是一顆暴露重金屬的行星內核。科學家懷疑,它之前可能是一顆行星,碰撞之後失去外殼,只剩內核。

美國看上小行星Psyche16,密度非常大,計劃2020年前發射飛船探索

2002年,天文學家再次觀測發現小行星Psyche 16質量足夠重,對附近小行星產生引力擾動,密度非常大,約為每立方釐米6.98±0.58克,普通土壤密度為每立方釐米1.0至1.5克,普通砂子密度每立方釐米2.3至3.5克,純鐵密度為每立方釐米7.8克,純金密度每立方釐米19.32克。

美國看上小行星Psyche16,密度非常大,計劃2020年前發射飛船探索

很顯然,Psyche 16必然含有大量金屬,雷達觀測圖也顯示,表面由90%金屬和10%矽酸鹽巖石構成。是否含有大量黃金、白金現在還不確定。在2017年,NASA提出一個大膽計劃,在2022年前向Psyche16發射一艘飛船,預計2026年抵達,準備對它進行一探究竟,到底有沒有黃金,是否適合開採。現在是2020年,也就是說計劃2年內發射一艘飛船。

有人對小行星採礦表示擔憂:如果小行星Psyche 16價值達8000萬億英鎊,那麼小行星礦石引入地球市場可能會擾亂商品價格,尤其是金屬商器,遠超人類經濟所能承受範圍,可能會破壞總值為59.5萬億英鎊全球經濟。也有人對小行星採礦表示贊成:可用來補充地球日益枯竭能源。大家對此怎麼看。更有趣科學探索內容請關注唯一的微信公眾號:有趣探索

相關焦點

  • 懷疑含大量黃金,美國看上一顆小行星,計劃2年內發射一艘飛船
    趣味探索訊 在地球之外深空,漂浮著很多物體,其中數量最多的不是人造衛星,也不是行星和衛星,而是數量多得無從統計的小行星,因為近地軌道上人造衛星只有幾千個,到訪近地軌道小行星至今已被發現22724顆,但這仍然可能只是總數一部分,因為每個月都會發現數十顆新小行星。
  • 美國載人飛船成功返回,雖使用60年前老技術,影響卻非常重大
    在科技日新月異的今天,很難想像第一科技強國竟然會在最新的航天探索活動中使用60年前的技術。日前,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完成了一次載人航天飛行任務,通過龍飛船從國際空間站接回了5月底前去執行任務的兩名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太空人。根據媒體報導顯示,兩名太空人在8月2日降落於墨西哥灣。
  • 日本飛船已成功著陸小行星!不過,在降落前發射了一枚「炮彈」
    趣味探索訊 今天可能是日本航天局(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最忙的一天,因為隼鳥2號飛船已成功著陸在一顆距離地球2.8億公裡的「龍宮」小行星上。
  • 就是這麼簡單 NASA小行星捕獲計劃正式啟動
    美國總統歐巴馬今天公布了了2014年美國聯邦財政預算,各大聯邦機構也紛紛發布了各自的詳細財政預算報告。美國宇航局NASA在報告中詳細闡述了之前提到的小行星捕獲計劃實施細則,在今年年內即將開始準備,力爭2025年前將太空人送上小行星,然後——把它抓回來。
  • 塵封45億年的「寶藏」小行星來臨,美國已發射飛船進行開採
    說起寶藏,大家可能會想到深埋在地底的墓穴,或者淹沒在深海中的沉船,但是我們將目光投向地球之外的話,你就會發現宇宙中簡直是一個寶藏橫飛的地方,不計其數的小行星在宇宙中穿行,目前人類觀察到在地球附近的小行星就有兩萬多顆。小行星上或許有珍貴的貴金屬,比如黃金和鑽石,或者收藏了宇宙最深處的秘密,對人類了解宇宙價值巨大。開採小行星,已經成為美國等國家正在進行的事情。
  • 非凡照片顯示,美飛船收集小行星礦石超60克,明年3月返回地球
    近日,美國OSIRIS-REx號飛船對3.3億千米外小行星進行了一次暴力採礦,現場碎片橫飛,好不壯觀,其它國家只有羨慕的份,這現在已經是眾所周知的消息了,不少人表示欽佩美國超高的航天科技。對於美國OSIRIS-REx號飛船而言,探索小行星貝努最大意義莫過於收集小行星樣品,然後將它送回地球
  • 美國飛船在小行星上發現「外星物質」,呈銀白色,或來自其它星球
    OSIRIS-REx號,由美國宇航局(NASA)斥資1.835億美元打造,不包括火箭發射費用,這是美國宇航局首次開展小行星研究和取樣返回任務,OSIRIS-REx號飛船旨在先對近地小行星本努進行為期2年仔細探測,然後收集60克小行星樣品,最後將珍貴樣品帶回地球,科學家希望通過研究這些樣品來了解太陽系起源。
  • NASA採礦飛船成功關閉返回艙蓋子,鎖定小行星礦石
    返回艙,並且已經密封好了,標誌最具有挑戰性的太空任務已經圓滿結束了,現在,飛船隻須安心等待美國宇航局發出最後一條重要指令,「返航」,以便安全地將價值連城的小行星礦石送回地球。年10月,OSIRIS-REx號是一艘飛行3.3億公裡外的採礦飛船,光造價就高達8億美元,這還不包括Atlas V運載火箭發射費用,約1.835億美元,OSIRIS-REx號推出的主要目的是對小行星貝努進行採礦,然後送回地球,在經過兩次彩排演練後,終於在10月20日成功觸碰了小行星表面,獲得約400
  • 歷史性時刻來了,3億公裡外飛船將採集小行星礦石,需一氣呵成
    在2020年9月,帶著小行星礦物的日本隼鳥2號飛船與地球僅相隔2000多萬公裡,馬上就要進入近地軌道了,而可以與日本隼鳥2號飛船相媲美的美國OSIRIS-REx號也已確定採集小行星本努礦石,歷史性時刻即將到來。
  • 美國飛船即將著陸小行星,日本已成功,中國何時能做到?
    像是目前環繞太陽系其他行星的觀測衛星,幾乎清一色是由美國NASA發射的。就連隔壁的日本,在深空探測方面邁的步子也比我們大。而在2020年4月15日,來自美國的奧西裡斯-雷克斯(下稱「奧西裡斯」)號小行星探測器也完成了登陸前最後一次預演,成功抵達距小行星表面75米
  • 人類再現太空探索繁榮景象,這一次,中國不會缺席
    這一次,中國不會缺席 根據網上航天愛好者搜集的公開信息,整理出到2050年世界各國的太空探索計劃,可能不全,沒有包括私人航天計劃,但已基本可以看出今後30年人類探索太空的主脈絡:主要圍繞探月登月、火星探測和登陸、重載火箭、空間站、返回式載人飛船等進行。
  • 印度計劃年底將美女機器人送入太空,2022年前將發射載人宇宙飛船
    17年前的2003年10月15日,神州大地上一片歡騰,我國的神舟五號飛船順利發射,成功的將我國第一位太空人楊利偉送上太空!從那一刻開始,我國就成為世界第三個能夠獨立將人送上太空的國家。然而17年過去了,直到今天也還沒有第四個可以獨立將人送上太空的國家。
  • 第4176回:獵戶座飛船戰神號,星座計劃載人探索
    這是原有星座計劃中的一部分,該計劃旨在2020年將人類再次送往月球,並接著徵服如火星等太陽系內目標。 獵戶座飛船將替代太空梭的計劃,並要求現有太空梭在2010年前退役。這是繼太空梭計劃以後的另一個裡程碑,太空探索方面的一大步。
  • 日本隼鳥2號飛船到達太空小行星指定位置,即將探尋生命起源
    這艘飛船於2014年12月3日發射升空,在過去的三年半時間裡一直在太空中飛行。這艘宇宙小飛船現在離龍宮小行星只有20公裡遠。對於這次任務來說,這是一個巨大的進步,因為日本研究小組已經證實,Hayabusa 2可以與小行星保持一定同步的距離。這意味著任務的旅程飛行階段已經成功,對這顆形狀奇特的小行星的探索也即將開始。
  • 僅距離75米,美國深空飛船即將著陸小行星,中國何時能做到?
    像是目前環繞太陽系其他行星的觀測衛星,幾乎清一色是由美國NASA發射的。就連隔壁的日本,在深空探測方面邁的步子也比我們大。而在2020年4月15日,來自美國的奧西裡斯-雷克斯(下稱「奧西裡斯」)號小行星探測器也完成了登陸前最後一次預演,成功抵達距小行星表面75米
  • 美國科技大亨馬斯克詳解火星登陸探索計劃
    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創始人埃隆·馬斯克曾提出雄心勃勃的火星移民計劃。他近日接受美國《華盛頓郵報》專訪時透露了更多火星探索計劃的細節。不過,馬斯克表示,在這些先遣者登上飛船之前,貨運飛船要先將科學實驗設備和探測器運到火星上,而早期的飛行也將幫助太空探索技術公司積累星際航行經驗並測試該公司火星探索計劃的安全性。「從根本上講,我們所說的是,建立一個火星貨運航線。這將是一個定期的貨運航線,你可以信賴它。貨運飛船每隔26個月發射一次,就像火車離站一樣(準時)。
  • 起點美國目的地空間站!SpaceX「龍」飛船發射
    美東時間15日晚7時27分,美國宇航局(NASA)3名太空人與1名日本太空人計劃藉由太空探索科技公司(SpaceX)研發的火箭升空,前往國際空間站。來源:NASA官方推特截圖。美國太空人霍普金斯、格洛弗、沃克和日籍太空人野口聰一預計將在12分鐘內進入軌道。這是「龍」飛船的第二次載人飛行。
  • 波音設計新一代空間站與載人火星飛船,2020 年發射
    這樣一種太空設施將支持開展關鍵性太空科學研究並為未來的深空探測開啟機會之門,並支持人類飛往月球、火星乃至更遙遠星球的計劃。在接下來的短短三年時間內,能夠讓人類抵達更遙遠宇宙空間的新一代空間站就將成為現實——第一艘被稱為「深空門戶」的太空站最早將在2020年開始在地球與月球之間的軌道上投入運營藝術示意圖:飛往火星的「深空運輸飛行器」。
  • NASA擬讓飛船攔截小行星
    科技日報北京10月15日電 (記者張夢然)據麻省理工技術評論網站、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官網近日消息稱,NASA已經開始部署其名為DART的任務,預計將於2021年7月發射。DART任務將首次展示動力學撞擊技術——讓一艘飛船以身攔截近地小行星,從而改變小行星的軌道,最終阻止其撞擊地球。該項目被認為會對人類行星防禦產生重大影響。半噸重的飛船,以每小時近15000英裡的速度撞入一塊太空巖石,能阻止它撞擊地球嗎?
  • 起點美國,目的地空間站!SpaceX「龍」飛船發射
    中新網11月16日電 綜合報導,當地時間15日,美國宇航局(NASA)3名太空人與1名日本太空人藉由太空探索科技公司(SpaceX)研發的火箭升空,前往國際空間站。美東時間15日晚7時27分,美國宇航局(NASA)3名太空人與1名日本太空人計劃藉由太空探索科技公司(SpaceX)研發的火箭升空,前往國際空間站。來源:NASA官方推特截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