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飛船飛行52億公裡後,將帶回太空物質,已與美國籤訂協議!
在南澳大利亞的一個小鎮上,有一群日本人已經蓄勢待發,做好了充足的準備,因為他們即將迎接日本飛船從數億公裡之外所採回的太空物質,這些物質來自於小行星龍宮。從11月中旬開始,這些日本的研究人員就已經開始了緊張的排練工作,如果這次小行星樣本可以成功地傳回地球,這將是人類歷史上的第1次。
日本隼鳥二號
2003年5月份日本飛船隼鳥號成功發射,在2010年的時候,它在一顆對地球有潛在威脅的小行星上採集過一次外星物質,最終的降落地點也是在澳大利亞的小鎮上,這次計劃不能算是成功,因為在登陸小行星採取樣本的過程當中,飛船出現了故障,所以返回地球的只不過是一個樣品艙,裡面空空如也,科學家並沒有採集到任何有用的可見物質。
在隼鳥號之後,日本又發射了隼鳥2號,目的也是同樣的,那就是採集回宇宙當中的太空物質,2014年隼鳥2號成功發射。它的目標非常明確,那就是小行星龍宮,在2018年10月份它成功地抵達,並且向小行星上面投放了地表探測車,準備進行取樣任務。
一年之後2019年2月22日,隼鳥2號成功地在小行星龍宮上採樣完成。這次的採樣過程隼鳥2號非常的暴力,採用了暴力爆破的方式,在小行星龍宮上狠狠地砸出了一個撞擊坑,撞擊產生的強大衝擊力,但小行星上的一些物質被炸到了空中,隨後隼鳥2號成功的採集到了小行星龍宮上的地下樣本。
科學家認為這次所採集的物質大概有100毫克以上,按照原計劃,隼鳥2號應該會在飛行52億公裡之後,於12月6日成功地到達地球的軌道。3月2號在釋放返回艙之後,進入大氣層就像是一顆流星一樣燃燒,產生明亮的火球,最終將會乘坐著降落傘降落在澳大利亞地區。
採集樣本的作用
隼鳥2號所採集回的這些物質究竟給人類帶來些什麼呢?小行星龍宮其實是一顆含碳的小行星,直徑只有一公裡左右。這顆小行星極為特殊,因為它保留了太陽系形成以來的原始風貌,大約已經有45億年的歷史了,和地球的年齡相當。那麼為什麼無法將地球作為參考的目標呢?因為在地球上板塊活動非常的頻繁,一次又一次的地質活動讓地表被破壞,而小行星龍宮上的原始風貌保存非常完整,這些樣本的取回可以讓我們更好地認識到太陽系巖石行星的形成和分化的整個過程,了解地球上生命起源。
美國也進行了相同的計劃,在10月20日冥王號探測器在飛行37億公裡之後,到達了小行星本弩,在上面去提取了400克左右的樣本,將會在2023年9月24日返回地球,目前,日本和美國已經籤署了相關的協議,將會共享隼鳥2號和明冥王號所取回來的部分樣本。對此你有怎樣的看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