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52億公裡取外星物質,卻取回一個人造物?日探測器發生蹊蹺事

2021-01-20 徐德文科學頻道

日本探測器隼鳥二號經過長達6年的漫長飛行,行程52億公裡,終於從小行星龍宮上取到了外星物質,並於12月6日將返回艙送回,降落到南澳大利亞阿德雷德西北沙漠小鎮伍默拉。

日本航空航天局(JAXA)的人員遠赴澳大利亞,順利找到了返回艙並將其帶回日本,一切似乎都按照計劃進行,非常順利,非常完美。

然而打開返回艙後,科學家們卻大吃一驚,在炭黑色的小行星碎片中,似乎出現了一個亮晶晶的人造物——一張揉皺的錫箔紙!

怎麼回事?億裡迢迢取回的小行星物質,全程都是密封的,連空氣都無法進入,怎麼會出現人造物?難道人類製造的垃圾連地球引力都無法阻止了,直接飄到億萬公裡的太空,並落到了小行星上?

日本隼鳥二號是繼隼鳥號之後的世界上第二個小行星取樣任務,隼鳥號經過長達7年的航行,行程60億公裡,2010年從小行星25143(絲川小行星)上取回物質並返回地球,打開一看科學家們當時也是驚呆了,裡面竟然什麼也沒有。

難道隼鳥號根本就沒有取到任何物質?

後來經過仔細檢查,科學家們才在裡面發現了大約1500粒不可見的微小顆粒,研究後發表了一篇論文,隼鳥一號的任務也就完結了,但創下了世界上「第一個從小行星上取回物質的探測器」及「著陸目標最小(絲川小行星全長僅約 500 米)的探測器」兩個紀錄。

日本科學家根據發現的問題,對隼鳥二號進行了技術升級,並對它寄予厚望,希望能取回100毫克以上的物質。

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漫長時間的等待和精心操作後,隼鳥二號確信已取到了理想中的外星物質樣本。

不僅如此,返回艙到達日本後,檢測發現裡面裝滿的炭黑色外星物質,重量竟然高達5.4克,最大的碎片有一釐米大小,可以說成果遠超人們的最好預期。

然而科學家們也同時發現,在將樣本A艙和C艙中的物質移入收集罐後,在小罐的罐口邊緣,炭黑色的外星碎片中,赫然出現了一個亮晶晶疑似人造物體的東西,從形態上看,和一張被揉皺的錫箔紙非常相似。

這就有些尷尬了,科學家們面面相覷,這是怎麼回事?密封罐中怎麼會出現這種東西?為了保證取得的外星物質不受汙染,整個過程都採取了極為嚴格的措施,可以說絕不可能有任何人造物,包括空氣都不可能進去。

日本科學家目前還沒有確認這個疑似錫箔紙的東西的來源,但猜想隼鳥二號在小行星上取樣時,發射了彈頭,這個東西可能是從採樣器上刮擦下來的鋁。

不過隼鳥二號取樣時,第一次表面取樣發射的是5克的鉭彈,第二次是從500米高處發射的2.5公斤銅彈。即使它就是隼鳥二號上的鋁,它如何到了小行星上,是否汙染了小行星,是否汙染了樣本等,都還是下一步需要研究的問題。

小行星被認為是時間膠囊,保存著早期太陽系的重要信息。從龍宮上取回的物質,可以幫助我們理解水和其它生命物質如何到達地球,發現地球及太陽系起源的重要線索。

相關焦點

  • 日本探測器發生怪事!飛行52億公裡開採外星物質,結果帶回人造物
    隼鳥二號於2014年12月3日升空,2018年6月,順利著陸小行星「龍宮」,2020年12月6日,隼鳥二號返回地球,總路程約52億公裡。它的回收艙降落在澳大利亞的南部,已經被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回收。奇怪的人造物拿到回收艙後的第一要務,自然是儘快打開艙門,把裡面的小行星樣本拿出來仔細研究。小行星碎片的模樣有點像煤炭,黑乎乎的。
  • 飛52億公裡後,日本飛船即將送回外星物質,然後繼續飛百億公裡!
    他們是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的科研人員,到澳大利亞是有一個重大使命:迎接從數億公裡外太空取回的珍貴物質——來自小行星龍宮(1999 JU3)的外星樣本。科學家們在11月中旬就抵達了澳大利亞,開始了緊張的準備工作和演練,如果成功,這將是人類真正第一次從小行星上取回樣本。
  • 飛37億公裡,取45億年前60克超古老物質,NASA獲得歷史性突破!
    10月20日,這是一個歷史性的日子,美國宇航局冥王號(OSIRIS-REx)探測器飛了37億公裡,終於從小行星本努(小行星101955)上搶到了一坨太陽系誕生時最古老的巖石樣本由於對本努的物理性質知之甚少,美國宇航局決定派遣一個探測器對其進行觀測,並取回樣本進行研究。
  • 飛37億公裡,5秒鐘取45億年前60克物質,美國獲歷史性突破
    10月20日,這是一個歷史性的日子,美國宇航局冥王號(OSIRIS-REx)探測器飛了37億公裡,終於從小行星本努(小行星由於對本努的物理性質知之甚少,美國宇航局決定派遣一個探測器對其進行觀測,並取回樣本進行研究。
  • 日本飛船飛行52億公裡後,將帶回太空物質,已與美國籤訂協議!
    日本飛船飛行52億公裡後,將帶回太空物質,已與美國籤訂協議!在南澳大利亞的一個小鎮上,有一群日本人已經蓄勢待發,做好了充足的準備,因為他們即將迎接日本飛船從數億公裡之外所採回的太空物質,這些物質來自於小行星龍宮。
  • 180億公裡,探測器在太陽系邊緣受阻力,人類無法飛出太陽系?
    很多人就開始認為,人類被圈養在太陽系,這是外星生命在阻止人類飛出太陽系,等一些神乎其神的說法。那麼真實情況是怎樣的?旅行者號探測器現在飛行的距離到底有沒有飛出太陽系?人類未來有沒有可能離開太陽系呢?下面就說下以上的問題。
  • 180億公裡,探測器在太陽系邊緣受阻力,人類無法飛出太陽系?
    很多人就開始認為,人類被圈養在太陽系,這是外星生命在阻止人類飛出太陽系,等一些神乎其神的說法。 那麼真實情況是怎樣的?旅行者號探測器現在飛行的距離到底有沒有飛出太陽系?人類未來有沒有可能離開太陽系呢?下面就說下以上的問題。
  • 飛了185億公裡,旅行者2號發現蹊蹺怪事:真空中物質竟越來越密集
    太空很空,比地球上我們能夠製造的真空還空得多,但它並不是絕對的空,總還是有一些粒子存在,我們發射的探測器能夠測出太空的物質密度。美國宇航局(NASA)上世紀70年代發射的兩艘太空飛行器旅行者1號和2號都已飛出了太陽系的日球層頂,進入了星際空間。
  • 飛了185億公裡,旅行者2號發現蹊蹺怪事:真空中物質竟越來越密集
    太空很空,比地球上我們能夠製造的真空還空得多,但它並不是絕對的空,總還是有一些粒子存在,我們發射的探測器能夠測出太空的物質密度。美國宇航局(NASA)上世紀70年代發射的兩艘太空飛行器旅行者1號和2號都已飛出了太陽系的日球層頂,進入了星際空間。你想的可能是,星際空間應該更空曠,物質密度應該低於太陽系內部,然而這兩艘飛船最新發回的數據卻讓人大跌眼鏡,越往星際空間深處飛,它們測得的物質密度反而越來越大,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科學家們暫時還無法準確解釋。
  • 飛了兩年半,最奇葩人造物再一次錯過火星,最近僅600萬公裡
    在二十世紀之前,太陽系之內的外太空中只存在無數冰冷天體,它們飛行在漆黑空間之中,看起來是那麼荒蕪和寂靜,但到了人類航天科技快速發展的二十一世紀今天,外太空不再只有冰冷天體,因為已經飛行多個充滿能量高科技人造物,人造衛星,多顆太空望遠鏡,遠航探測器,還有載人飛船,其中最奇葩人造物就是一輛汽車
  • 這個探測器飛了185億公裡,找到真空內物質
    別看現在距離發射時間已經過去了近50年,但是它們仍然沒有飛出太陽系,正處於邊緣地帶。按照常理而言,世界各國在地球的軌道上發射了各種各樣的探測器和遙控衛星,真空的程度應該比較低。而逐漸遠離地球的地方,真空程度會更高。但是旅行者系列探測器返回的數據卻與之相反:隨著旅行者1號和旅行者2號的飛行,它們所探測到的物質密度逐漸增大。
  • 已飛224億公裡,最遠人造物拍的最後一張照片,為何讓人深思?
    雖然月球是人類目前到過最遠的星球,但還有無人探測器飛到此前從未去過的外星世界,代替人類去探索宇宙,了解未知的世界。目前,飛得最快最遠的星際探測器是旅行者1號。它曾通過木星和土星這兩大氣態巨行星的引力進行加速,經過43年的飛行,目前已經飛到了224億公裡之外。旅行者1號相對於太陽的速度為16.9公裡/秒,相對於地球的速度為43.6公裡/秒。
  • 最快速人造物是誰?一鐵井蓋約每秒69公裡飛出,去了哪裡沒人知道
    如果有人問起什麼物質速度最快,相信很多人會異口同聲回答:光,如果有人問起最快人造物是誰?估計有人第一時間想到飛行在星際空間中的人造物,因為最遠人造物與我們相距200多億公裡,說它速度最快也無可厚非,然而NASA公開數據顯示,最遠人造物旅行1號向外飛行速度只有每秒17公裡,說實在的,這種速度還沒有地球公轉速度快,因為地球公轉速度約29.78公裡/秒。
  • 最快速人造物是誰?一塊鐵井蓋每秒69公裡飛出,去了哪裡沒人知道
    如果有人問起什麼物質速度最快,相信很多人會異口同聲回答:光,如果有人問起最快人造物是誰?估計有人第一時間想到飛行在星際空間中的人造物,因為最遠人造物與我們相距200多億公裡,說它速度最快也無可厚非,然而NASA公開數據顯示,最遠人造物旅行1號向外飛行速度只有每秒17公裡,說實在的,這種速度還沒有地球公轉速度快,因為地球公轉速度約29.78公裡/秒。
  • 來到227.64億公裡外,飛了43年後的旅行者1有何發現?
    ,也是人類目前飛得最遠的人造物,就算我們現在發射一艘光速飛船去追趕旅行者1號,也要等到21小時5分33秒後才能超越它。190億公裡遠,所以包括柯伊伯帶在內的多個區域都被太陽風包圍了起來,形成太陽磁泡。最有趣的是,當旅行者1號回望太陽系的時候,發現了一團物質從太陽系內飛出,說到這裡,估計不少人開始猜測了,這團物質究竟會是什麼?
  • 來到227.64億公裡外,飛了43年後的旅行者1有何發現?
    外太空的浩瀚讓我們意識到人類的渺小和短暫,不過這並不代表我們就已經放棄了探索的熱情,要知道在227.64億公裡外,旅行者1號正以每秒16.9995公裡的超快速度繼續遠離太陽系,探索未知的星際空間。
  • 登月後,美透露五件蹊蹺事,或能證實月球是外星文明監視地球的工具
    登月後,美透露五件蹊蹺事,或能證實月球是外星文明監視地球的工具有一篇名為《為什麼說月球是用來監視地球的外星基地
  • 旅行者1飛多遠了,系外太空有些什麼,有害物質很多
    可能不少人感到十分好奇,是否有多艘外星星艦飛來飛去,是否比太陽系顯得更加繁榮,又或許是比太陽系還要黑暗和空曠?如今系外太空已經有屬於人類的兩個人造物,儘管它們是40多年前打造的人造物,可以說科技已經有些落後了,但是十分經久耐用,仍能獲取珍貴科學數據。
  • 計劃有變,新視野號暫時不飛掠73.6億公裡外小天體,等待升級
    ,「外星文明距離我們有多遠?」,「宇宙究竟有多大?」。,因此,我們可以通過發射星際探測器來尋找終極疑問的答案。70多億公裡遠的外太空跟我們眼前所見的太空的確不太一樣,不僅遠處布滿了無數星辰,近處還漂浮大量不太明亮的小白點,這些小白點就是飛行在
  • 飛了3億公裡取樣的日本探測器即將返回地球,比嫦娥五號更先進?
    在2014年發射的日本「隼鳥二號」小行星取樣返回探測器預計將在12月6日返回地球,降落到澳大利亞草原,飛行了六年來回距離超過6億公裡的「隼鳥二號」在一顆名為」龍宮「的小行星上短暫著陸並取回小行星樣本。 日本的小行星取樣工作始於「隼鳥一號「這個命途多舛的探測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