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澳大利亞沙漠中塵土飛揚的沙漠小鎮烏梅拉,科學家們已經做好了準備。在太空遨遊六年之後,日本航天探索機構的「隼鳥二號」宇宙飛船將於2020年12月6日最終返回地球。
最為難得的是,它攜帶著難以置信的稀有、珍貴且來之不易的物資:至少100毫克從小行星龍宮表面收集的物質。它將把裝有樣本的太空艙拋向地球,而飛船將繼續訪問更多的小行星目標。
「隼鳥二號」的返回將是太空科學壯舉中的一個裡程碑,它的總行程約為52.4億公裡(約33億英裡)。小行星「龍宮」的前身是1999年的JU3,它的橢圓軌道正好在地球繞太陽的軌道上,而它的距離幾乎和火星的軌道一樣遠。
「隼鳥二號」的計劃包括計算這顆小行星未來的位置,並利用地球引力的突然加速,繪製出一條能讓飛船到達目的地的路徑。
然後,太空飛行器必須能夠再次降落在兩顆小行星上,兩次收集材料,然後再次從小行星上反彈,最後返回地球結束旅程。
現在,飛船已經到達了地球,收集太空艙的團隊已經全部抵達澳大利亞。回收太空艙的演練和將用於追蹤進入的太空艙的技術測試正在進行中。
初步小組成員已完成為期兩周的COVID-19隔離,已於上周抵達澳大利亞伍梅拉皇家空軍基地,並開始著陸和回收準備工作。
那件「小小」的貨物可是件大事。只有另一個任務成功地返回了一顆小行星樣本。2010年,JAXA最初的「隼鳥」號任務是將一顆小行星Itokawa帶回地球,但是採樣裝置失敗了,只有幾微克的物質被運回家。
相比之下,100毫克絕對是一個巨大的物質財富,科學家們希望能夠進行詳細的測試。由於「龍宮」是一顆原始的碳質小行星,人們認為它保存了太陽系中一些最原始的物質,自45億年前形成以來,相對沒有變化(除了一些輻射)。
科學家們希望,這個小樣本能夠提供一些關於太陽系早期,以及內部巖質行星的形成和演化的見解。
太空艙預計在2020年12月6日ACDT(澳大利亞中央夏令時)凌晨3點30分到4點30分之間降落,由於進入大氣層的熱量會產生一個耀眼的火球。一個特殊的隔熱罩將保護太空艙免受大約3000攝氏度(5400華氏度)的高溫。
在展開降落傘後,它預計將在烏梅拉保護區內100平方公裡範圍內降落,並向回收小組發送無線電信號。一旦信標降落,這個信號將無法從地面站探測到,因此一架直升飛機將在空中上追蹤太空艙的下落。
一旦被定位,太空艙將被直升機帶到一個快速檢查設施。在那裡,容器內的任何氣體都將被取樣,然後將容器放入一個密封的運輸盒中,空運回日本。到那時,研究進程的下一階段將真正開始,因為科學家們開始了艱苦的研究和分析巖石的工作。
雖然,世界上大多數人無法觀看返回艙的現場直播,但JAXA已經為那些能夠觀看返回艙的人發布了觀察和攝影技巧,並為所有人發布了一款基於iOS的AR應用程式,以跟蹤返回艙的軌跡。JAXA還在考慮對太空艙的釋放和進入大氣層進行實況轉播。
同時,「隼鳥二號」的飛行還將繼續。它的下一站將是2026年7月的小行星(98943)2001CC21,之後它將繼續前往1998KY26小行星,並在2031年7月與之會合。
如果朋友們喜歡,敬請關注「知新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