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經52億公裡,滿載珍貴小行星貨物的宇宙飛船就要回到地球

2020-12-05 知新了了

在南澳大利亞沙漠中塵土飛揚的沙漠小鎮烏梅拉,科學家們已經做好了準備。在太空遨遊六年之後,日本航天探索機構的「隼鳥二號」宇宙飛船將於2020年12月6日最終返回地球。

最為難得的是,它攜帶著難以置信的稀有、珍貴且來之不易的物資:至少100毫克從小行星龍宮表面收集的物質。它將把裝有樣本的太空艙拋向地球,而飛船將繼續訪問更多的小行星目標。

「隼鳥二號」的返回將是太空科學壯舉中的一個裡程碑,它的總行程約為52.4億公裡(約33億英裡)。小行星「龍宮」的前身是1999年的JU3,它的橢圓軌道正好在地球繞太陽的軌道上,而它的距離幾乎和火星的軌道一樣遠。

「隼鳥二號」的計劃包括計算這顆小行星未來的位置,並利用地球引力的突然加速,繪製出一條能讓飛船到達目的地的路徑。

然後,太空飛行器必須能夠再次降落在兩顆小行星上,兩次收集材料,然後再次從小行星上反彈,最後返回地球結束旅程。

現在,飛船已經到達了地球,收集太空艙的團隊已經全部抵達澳大利亞。回收太空艙的演練和將用於追蹤進入的太空艙的技術測試正在進行中。

初步小組成員已完成為期兩周的COVID-19隔離,已於上周抵達澳大利亞伍梅拉皇家空軍基地,並開始著陸和回收準備工作。

那件「小小」的貨物可是件大事。只有另一個任務成功地返回了一顆小行星樣本。2010年,JAXA最初的「隼鳥」號任務是將一顆小行星Itokawa帶回地球,但是採樣裝置失敗了,只有幾微克的物質被運回家。

相比之下,100毫克絕對是一個巨大的物質財富,科學家們希望能夠進行詳細的測試。由於「龍宮」是一顆原始的碳質小行星,人們認為它保存了太陽系中一些最原始的物質,自45億年前形成以來,相對沒有變化(除了一些輻射)。

科學家們希望,這個小樣本能夠提供一些關於太陽系早期,以及內部巖質行星的形成和演化的見解。

太空艙預計在2020年12月6日ACDT(澳大利亞中央夏令時)凌晨3點30分到4點30分之間降落,由於進入大氣層的熱量會產生一個耀眼的火球。一個特殊的隔熱罩將保護太空艙免受大約3000攝氏度(5400華氏度)的高溫。

在展開降落傘後,它預計將在烏梅拉保護區內100平方公裡範圍內降落,並向回收小組發送無線電信號。一旦信標降落,這個信號將無法從地面站探測到,因此一架直升飛機將在空中上追蹤太空艙的下落。

一旦被定位,太空艙將被直升機帶到一個快速檢查設施。在那裡,容器內的任何氣體都將被取樣,然後將容器放入一個密封的運輸盒中,空運回日本。到那時,研究進程的下一階段將真正開始,因為科學家們開始了艱苦的研究和分析巖石的工作。

雖然,世界上大多數人無法觀看返回艙的現場直播,但JAXA已經為那些能夠觀看返回艙的人發布了觀察和攝影技巧,並為所有人發布了一款基於iOS的AR應用程式,以跟蹤返回艙的軌跡。JAXA還在考慮對太空艙的釋放和進入大氣層進行實況轉播。

同時,「隼鳥二號」的飛行還將繼續。它的下一站將是2026年7月的小行星(98943)2001CC21,之後它將繼續前往1998KY26小行星,並在2031年7月與之會合。

如果朋友們喜歡,敬請關注「知新了了」!

相關焦點

  • 歡迎回到地球!隼鳥2號飛船剩最後1.5億公裡,年底著陸澳洲
    在茫茫的宇宙中,有一艘飛船正在朝著地球前進。它在兩年前離開地球,前去探索一個特別的小行星,如今它滿載著礦石,即將回到地球的懷抱。這就是日本的小行星探測器「隼鳥2號」。按照科學家的估計,在今年12月,「隼鳥2號」就要回到地球,著陸在澳大利亞的荒漠當中。
  • 飛52億公裡後,日本飛船即將送回外星物質,然後繼續飛百億公裡!
    他們是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的科研人員,到澳大利亞是有一個重大使命:迎接從數億公裡外太空取回的珍貴物質——來自小行星龍宮(1999 JU3)的外星樣本。科學家們在11月中旬就抵達了澳大利亞,開始了緊張的準備工作和演練,如果成功,這將是人類真正第一次從小行星上取回樣本。
  • 依靠28毫米推力,隼鳥2號飛船剩最後1.67億公裡,6個月後回到地球
    趣味探索訊 在距離地球約1.67億公裡外深空中,一艘人造飛船以每秒22.62公裡速度無聲地飛行著,它的前方是綠色地球和耀眼太陽,後方是太陽系之外暗黑無光的星際空間,這艘飛船就是聞名於世界的日本隼鳥2號。
  • 高清版小行星本努!NASA拍攝了距地1.1億公裡的小行星照片
    美國國家航空和宇宙航行局(NASA)分享了迄今為止最好的照片,這是一顆巨大的小行星本努(Bennu)在距離地球數百萬英裡的太空深處穿梭時拍攝的照片。小行星本努: NASA的OSIRIS-REx抓拍到了這些令人難以置信的小行星照片。
  • 6年飛行超60億公裡!日本「隼鳥二號」採礦歸來 將攜小行星塵埃返回地球
    在其突破性任務開始6年零3天後,日本宇宙飛船「隼鳥二號」(Hayabusa 2)將帶著一個載有原始小行星碎片的太空艙返回地球,預計將在澳大利亞伍梅拉一個人煙稀少的偏遠地區著陸
  • 美國宇宙飛船在2億英裡外的小行星成功著陸,人類探索又進一步
    美國宇航局的一艘宇宙飛船在2億英裡外的一顆摩天大樓大小的小行星上成功著陸,目的是收集少量的巖石和塵埃,他在此後將返回地球。這讓人們想到小說三體,雲天明的腦子被發射到太空後被三體人接受改造成人類後回到了地球。
  • 日本宇宙飛船的禮物:像木炭一樣的小行星碎片
    它們類似於木炭的小碎片,但是從一顆小行星上收集並由日本宇宙飛船送回地球的土壤樣本並不令人失望隼鳥2號宇宙飛船去年從小行星琉古的兩個位置獲得了兩組樣本,離地球超過3億公裡(1.9億英裡)。它將它們從太空中投放到澳大利亞內陸的一個目標上,樣本於12月初被帶到日本。
  • 曾與地球失聯,可就在65億公裡外與人們聯繫,並傳回珍貴照片
    為了更好的研究宇宙,人們製造了許多探測器這些探測器被送上太空,進行各種研究,完成各項任務,有的飛船在完成任務後便如約的返回地球,而有些飛船卻因為各種原因,飄蕩在太空中,與人們失去了聯繫。不過令人們感到驚訝的是,有一艘飛船在與人們失去聯繫之後,又成功的聯繫上了地球
  • 歷史性時刻來了,3億公裡外飛船將採集小行星礦石,需一氣呵成
    在2020年9月,帶著小行星礦物的日本隼鳥2號飛船與地球僅相隔2000多萬公裡,馬上就要進入近地軌道了,而可以與日本隼鳥2號飛船相媲美的美國OSIRIS-REx號也已確定採集小行星本努礦石,歷史性時刻即將到來。
  • 僅剩最後1億公裡,只需4個月,載著珍貴礦石的隼鳥二號快回了
    在空曠外太空中,除了有數不清小天體在接近地球外,還有一艘從3億公裡外飛船,也在接近地球,大家不要誤會,它不是來自另一個生命世界外星飛船,而是由地球人類打造的小行星採樣飛船,科技程度非常先進,該飛船名為隼鳥二號,主要由日本JAXA出資打造,在2019年,它曾對近地小天體龍宮進行了一系列採礦,粗暴的採礦過程,讓世人眼界大開。
  • 日本飛船飛行52億公裡後,將帶回太空物質,已與美國籤訂協議!
    日本飛船飛行52億公裡後,將帶回太空物質,已與美國籤訂協議!在南澳大利亞的一個小鎮上,有一群日本人已經蓄勢待發,做好了充足的準備,因為他們即將迎接日本飛船從數億公裡之外所採回的太空物質,這些物質來自於小行星龍宮。
  • 小行星樣本塞進太空艙返回地球
    在NASA提供的這張未註明日期的影像中,一個樣品容器懸停在小行星2020年10月20日,太空艙將帶著從小行星表面收集的瓦礫返回地球。科學家周四說,美國宇航局的一艘宇宙飛船將2磅多的小行星樣本塞進一個太空艙,在因蓋子卡住而丟失一些珍貴的戰利品後返回地球。在2023年太空艙降落傘進入猶他州沙漠之前,他們才知道從2億多英裡(3.22億公裡)以外的小行星Bennu的宇宙運輸的確切量。
  • 結束52億公裡太空徵程 隼鳥號返回地球 日本邁向宇宙大航海時代
    歷時6年、飛行距離約52億公裡的探測之旅進入最終階段。據日本宇航研究開發機構介紹,密封艙在距離地球約22萬公裡的高度分離後,進入地球大氣層,計劃在12月6日凌晨當地時間凌晨4點17-27分,落在澳大利亞南部伍默拉附近的沙漠。該密封艙為圓盤狀,直徑40釐米、高20釐米、重16公斤。與「隼鳥-2」號分離的密封艙將以每秒約12公裡的速度重返大氣層,自動完成全部動作,直至著陸。
  • 6年飛行60億公裡,攜帶至少100毫克珍貴礦石將著陸地球了
    6年60億公裡,日本隼鳥2號在2014年的時候,日本」隼鳥2號」探測器升空,經過了5年的時間,在2019年的時候先後兩次成功著落小行星「龍宮」表面,並且先後兩次成功將小行星「龍宮」地表下的巖石標本採集到,這可以說是非常具有價值的樣本,因為全球科學家們都非常期待這一份樣本,按照科學家們的推遲,小行星「龍宮」的樣本,能夠幫助我們揭開太陽系形成和生命起源等謎題
  • 在太空中遨遊了6年後 隼鳥2號小行星探測器就要「回家」了
    在太空中遨遊了6年後,隼鳥2號小行星探測器就要回家了。據外媒報導,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於2014年發射的隼鳥2號小行星探測器將... 在太空中遨遊了6年後,隼鳥2號小行星探測器就要「回家」了。
  • 還剩最後2.39億公裡,隼鳥2號10個月後回到地球,投30斤重物體
    而日本打造的隼鳥2號飛船就是外太空中最顯眼一個太空飛行器,因為它已經成功對一顆名為龍宮小行星進行了採礦,現在已進入返回階段。2014年12月3日發射,2018年6月27日接近小行星龍宮,2019年11月12日,收穫滿滿地返回地球。
  • 3億公裡外的直播:宇宙飛船登陸小行星,礫石噴飛,6秒採回樣本
    據了解,小行星「貝努」距離地球3.21億公裡遠,宇宙飛船歐西裡斯號自2018年飛抵「貝努」後,一直在其外圍繞行,已經進行了2年多的研究了。距地球3億多公裡,在哨兵檢測系統的巴勒莫撞擊危險指數為第三級,是有著最高度危機撞擊地球的小天體。
  • 日本隼鳥2號探測器4年飛32億公裡,將登陸「龍宮」小行星取樣
    據6月27 日的日本媒體報導,日本在2014年發射了由宇航研究開發機構開發的「隼鳥2號」小行星探測器,在經過了大約4年的時間,這個探測器已經靠近了距離地球2億8000萬公裡的名叫「龍宮」的小行星,目前這個探測器距離「龍宮」的表面大約20公裡。
  • 距離2億公裡,2036年小行星撞地球 網友評論亮了
    熱點事件每天有,段子手在民間~下面要跟大家分享的話題是【距離2億公裡,2036年小行星撞地球】,新聞一經爆出,就引來各界圍觀,分分鐘上了熱門頭條~一時之間多家媒體紛紛發表、轉載,如網易、新浪、騰訊等均有報導,大家可直接在百度中搜索該話題查看~僅在網易新聞中,24小時內點擊已經超過3867,截止目前參與評論數已達到
  • 飛52億公裡取外星物質,卻取回一個人造物?日探測器發生蹊蹺事
    日本探測器隼鳥二號經過長達6年的漫長飛行,行程52億公裡,終於從小行星龍宮上取到了外星物質,並於12月6日將返回艙送回,降落到南澳大利亞阿德雷德西北沙漠小鎮伍默拉。然而打開返回艙後,科學家們卻大吃一驚,在炭黑色的小行星碎片中,似乎出現了一個亮晶晶的人造物——一張揉皺的錫箔紙!怎麼回事?億裡迢迢取回的小行星物質,全程都是密封的,連空氣都無法進入,怎麼會出現人造物?難道人類製造的垃圾連地球引力都無法阻止了,直接飄到億萬公裡的太空,並落到了小行星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