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剩最後2.39億公裡,隼鳥2號10個月後回到地球,投30斤重物體

2020-12-05 有趣探索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賽。

趣味探索訊 外太空看起來永遠都是那麼漆黑,那麼空曠,以至於人類對它充滿無限好奇,太空究竟有多大,宇宙起源於何處。為了尋找到真實答案,從二十世紀起,人類打造高科技太空飛船進入外太空,揭開人類探索外太空的新篇章。

在2020年裡,外太空已有人類多艘太空飛行器,在太陽系外航行的旅行者1號和2號,飛越在柯伊伯帶中的新視野號,圍繞著木星不斷飛行的朱諾號,屹立在火星極樂平原上的洞察號,在太陽附近飛行的帕克號,正在小行星貝努上採礦的奧西裡斯-REx號。

而日本打造的隼鳥2號飛船就是外太空中最顯眼一個太空飛行器,因為它已經成功對一顆名為龍宮小行星進行了採礦,現在已進入返回階段。2014年12月3日發射,2018年6月27日接近小行星龍宮,2019年11月12日,收穫滿滿地返回地球。

根據日本航空研究機構(JAXA)網站最新數據顯示,隼鳥2號飛船目前與地球距離只剩下最後2.395億公裡,不過這個數字每分每秒都在變化,因為隼鳥2號不斷地在飛近地球,與地球相對速度約每秒10公裡,10個月後將回到地球附近。

JAXA網站還顯示,隼鳥2號飛船在太空中總飛行裡程達46.34億公裡,目前與太陽相對速度每秒24.35公裡,無線電波往返時長約1597秒,也就是說,若從地球發射一束無線電波,碰到隼鳥2號後即時返回地球,我們需要1597秒後才接收到。

在與小行星龍宮結伴飛行的1年零5個月時間裡,隼鳥2號對龍宮動作頻頻,多次來到龍宮20米低空,投放多種科學儀器,多個10釐米大目標標記球,兩個Rover跳躍式機器人,德國製造的吉祥物漫遊車,還有可部署相機。

更讓人匪夷所思的是,隼鳥2號在第二次採礦前投放了一枚小型隨身撞擊器(SCI),先將龍宮炸出一個直徑達10米的人造撞擊坑,然後隼鳥2號飛船在隨後一周時間內降落在撞擊坑上,伸出採樣器開始收集坑內未受光照的碎片樣品。

有點小遺憾的是,2019年10月,即與小行星離別前一個月,隼鳥2號飛船對小行星龍宮投放了最後一個探測儀器,即日本東京大學研製的羅孚2漫遊車,三天後宣布部署失敗,羅孚2飛到了外太空,原因是受到了飛船本身動力影響。

據了解,羅孚2重約1公斤,直徑只有15釐米,高只有16釐米,形狀看起來像一個架子鼓,但它卻裝備多種科學儀器,太陽能電池板,兩個攝像頭,溫度計,加速度計,光學和紫外線LED照明,還有一個專門用來與隼鳥2號通訊的設備。

按照目前速度來計算,隼鳥2號飛船預計10月後回到地球附近,然後投放一個質量約為15公斤樣品膠囊,膠囊將以12公裡每秒速度進入地球大氣層,而隼鳥2號則馬不停蹄地飛往一個名為2001WR1小行星,預計在2023年6月27日左右飛越。

相關焦點

  • 依靠28毫米推力,隼鳥2號飛船剩最後1.67億公裡,6個月後回到地球
    趣味探索訊 在距離地球約1.67億公裡外深空中,一艘人造飛船以每秒22.62公裡速度無聲地飛行著,它的前方是綠色地球和耀眼太陽,後方是太陽系之外暗黑無光的星際空間,這艘飛船就是聞名於世界的日本隼鳥2號。
  • 歡迎回到地球!隼鳥2號飛船剩最後1.5億公裡,年底著陸澳洲
    在茫茫的宇宙中,有一艘飛船正在朝著地球前進。它在兩年前離開地球,前去探索一個特別的小行星,如今它滿載著礦石,即將回到地球的懷抱。這就是日本的小行星探測器「隼鳥2號」。按照科學家的估計,在今年12月,「隼鳥2號」就要回到地球,著陸在澳大利亞的荒漠當中。
  • 僅9.3毫牛推力,1.39億公裡遠飛船隻開啟一個離子引擎,是為何?
    趣味探索訊 無比黑暗深空看起來極其空曠,在浩瀚宇宙中,或許是最無趣的地方,因為數千萬公裡範圍內可能幾乎看不到一個物體,由於深空沒有空氣,無法傳遞聲波,你也聽不到一聲響動,但是在離地球1.39億公裡外深空中,有一艘正在返航途中的高科技人造飛船,它的前方是綠色地球,它的後方是火星軌道外的小行星帶
  • 3億公裡外,60釐米精度!隼鳥2號第二次龍宮採樣全記錄
    來源:JAXA [1]它花了三年半時間,跋涉數十億公裡,來到這顆名叫「龍宮」、直徑只有約900米的近地小行星。它已經出色完成了多項科學考察,順利投下了2枚巡視器和1枚著陸器。隼鳥2號攜帶的巡視器MINERVA-II1(左)和著陸器MASCOT(右)。
  • 2.57億公裡外隼鳥2號三個離子引擎全開啟
    說起外太空人造物,很多人會第一時間想起進入星際空間的旅行者1號和旅行者2號,雖然發射於上個世紀70年代,但40年後今天仍是大家關注的「熱點」,不過現在正從小行星採礦返回的隼鳥2號飛船成為了另一個「熱點」,因為它除了訪問小行星,還能帶回小行星樣品,就這種高超科技放眼全世界,也只能找出幾個國家。
  • 在地球2.8億公裡之外,隼鳥2號傳回別樣照片,呈現不一樣的世界!
    在地球2.8億公裡之外,隼鳥2號傳回別樣照片,呈現不一樣的世界!這些宇宙當中的小行星可不要小瞧他們,他們對於人類的作用和發展也是非常重大的,雖然地球現在存在正常的運轉,但是有一天地球的資源也會枯竭,人類也要不斷的發掘地球之外的一些資源來進行發展,為了能夠發展資源,也就只能夠看像這些小星星了。
  • 距離僅剩4500萬公裡,日本飛船停止引擎,100天後重回地球
    在外太空中,絕大多數天體都沿固定軌道以難以置信速度在飛行,例如火星,金星,木星,土星等,我們地球也不例外,以每秒29.78公裡速度在太陽附近飛掠,而在2020年裡,一艘載著稀有礦物人造飛船一直在追逐地球,與地球距離一步步縮短,從之前的3億公裡縮短到9月初的4000多萬公裡,11月底將進入近地軌道,將重達16公斤的碟狀物扔進地球大氣層。
  • 一艘無人飛船向地球緩緩駛來,重490公斤,9個月後回到近地軌道
    趣味探索訊 在靠近地球的外太空中,除了有恆星、行星、小行星和彗星外,還飛著各種智能人造物,比如,圍繞太陽飛行的中國嫦娥2號探測器,飛在木星附近的美國朱諾號飛船,在100公裡高月球軌道上的印度月船2號軌道器,在火星上空不斷探測著的歐航火星快車,其中最顯眼的一個人物造是日本隼鳥2號,因為它載著外星球礦物正向地球緩緩駛來。
  • 隼鳥2號的2019年:大展身手,滿載而歸
    2019年2月22日7:30(日本時間),隼鳥2號的光學導航相機ONC-W1在距離龍宮表面約25米處拍下了第一次著陸採樣後龍宮表面的樣子。來源:JAXA [15]一時間,銀瓶乍破,碎石漫天,隼鳥2號與小行星龍宮再次完成了一場電光火石的「邂逅」,然後迅速上升▼2019年7月11日9:03:54-9:11:44(機上,北京時間),隼鳥2號CAM-H相機拍攝的降落、採樣、上升過程(10倍速)。初始高度8.5米,最後高度150米。
  • 在小行星1公裡高度懸停!投放第四個機器人,日本隼鳥2號舉動不凡
    趣味探索訊 在太空中,2.4億公裡外的隼鳥2號探測器正和龍宮小行星相伴而飛,在過去15個月時間裡,採取了多項行動,暴力採礦、發射炸彈、投放機器人等。今年10月3日,隼鳥2號舉動不凡,在小行星1公裡高度懸停,投放第四個機器人-MINERVA-II2小型漫步車,借用小行星引力緩慢降落。根據日本宇航局(JAXA)的說法,這是最後的任務。2018年6月,日本隼鳥2號探測器抵達該區後,通過一系列任務來收集龍宮小行星土壤樣本和其它數據,旨在獲取太陽系起源線索,尋找地外生命痕跡。
  • 6年60億公裡,日本隼鳥2號將向地球交付小行星樣本
    據《衛報》(The Guardian)12月4日報導,在經歷了漫長的六年航行後,隼鳥2號計劃於12月6日向地球投放一個裝有巖石樣本的太空艙。科學家們期待這些樣本能幫助他們解答太陽系形成和生命起源等謎題。
  • 「隼鳥2號」攜小行星巖石碎片啟程返回地球
    中新網11月13日電 據日本共同社報導,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的探測器「隼鳥2號」13日上午10時許,從小行星「龍宮」出發飛往地球。它將攜帶裝有通過兩次著陸獲得的「龍宮」巖石碎片的密封艙,在太空飛行約8億公裡,力爭2020年底返回。
  • 飛52億公裡後,日本飛船即將送回外星物質,然後繼續飛百億公裡!
    隼鳥2號是隼鳥號的後續計劃,2014年12月3日從日本種子島宇宙中心大型火箭發射場由H-IIA火箭發射升空,一年後的同一天再次回到地球,經引力彈弓加速後飛向C型小行星龍宮(小行星162173)。2018年10月,隼鳥2號抵達小行星龍宮,並向其表面投放了地表探測車,搜集小行星表面資料,準備登陸取樣。
  • 被忽視的日本太空技術:隼鳥2號,1秒內自主完成小行星採樣
    ,依照計劃,隼鳥2號需要短暫降落到「龍宮」,撞擊其地表,並採集地表下的巖石等樣本,完成樣本採集之際,隼鳥2號會飛回到原待機地點,也就是說隼鳥2號是由日本航天局執行的一次小行星取樣返回任務。「龍宮」,並於2018年6月27日抵達「龍宮」上空20千米處待機的隼鳥2號,該探測器原定計劃中會在當年的10月左右嘗試著陸並採集樣本,隼鳥2號成功發射後,將探測目標鎖定在了龍宮小行星上,相比於S型小行星糸川來說,龍宮這顆C型小行星,能夠為人類提供糸川無法提供的信息,後來由於「龍宮」地表崎嶇不平超乎預想,故而需要選擇更加精確的著陸點,從而導致著陸採集樣本的時間一再推遲。
  • 隼鳥2號樣品艙著陸點確定了,交付結束後,將飛往這兩顆小行星
    在2019年的時候,多次下降高度,與龍宮親密接觸,並展開一系列任務,投放智慧機器人,目標標記,可部署相機,甚至是衝擊彈,最後,隼鳥2號獲得價值極高小行星礦石,並於2019年12月開始返回地球,經過8個多月時間的長途跋涉後,隼鳥2號與地球僅相距5437萬公裡,比地球與火星距離還要短。
  • 已逼近地球,隼鳥2號展開分離演練,一段文字讓人聯想到一個疑問
    「我聽到11月的鐘聲」,「我感覺到地球的到來」,「我感到壓力」,11月3日,日本JAXA隼鳥二號團隊在推特上留下這樣的字句,喜悅中帶有焦慮,因為帶著「未知礦石」的日本隼鳥2號飛船已從數億公裡趕回,現已逼近地球,很快將出現在地球附近。
  • 已逼近地球,隼鳥2號展開分離演練,一段文字讓人聯想到一個疑問
    2號飛船已從數億公裡趕回,現已逼近地球,很快將出現在地球附近。,隼鳥2號飛船將精確投放樣品返回艙(SRC),然後以超過第二宇宙速度11.不光地球在以每秒29.78千米速度在飛行,而日本隼鳥2號為了追趕地球,以更高速度在飛行,有數據顯示,隼鳥2號現在速度達到30.80千米/秒,因此要將樣品返回艙準確無誤地投放澳大利亞伍默拉試驗場,需要經過一系列精密計算
  • 僅最後6724萬公裡,隼鳥二號3個月後切入地球軌道,之後飛往金星
    3億公裡縮短到現在的6千萬公裡,日本JAXA在2020年8月8日公開數據顯示,隼鳥二號與太陽相對速度25.03公裡/秒,與地球接近速度約10公裡/秒,由於現在與地球距離僅剩最後6724萬公裡,預計3個多月後就能切入地球軌道,時間大概在2020年11月左右,倒計時開始。
  • 僅最後6724萬公裡,隼鳥二號3個月後切入地球軌道,之後飛往金星
    ,經過離子推進器8個月賣力噴發,隼鳥二號與地球距離從原來的3億公裡縮短到現在的6千萬公裡,日本JAXA在2020年8月8日公開數據顯示,隼鳥二號與太陽相對速度25.03公裡/秒,與地球接近速度約10公裡/秒,由於現在與地球距離僅剩最後6724萬公裡,預計3個多月後就能切入地球軌道,時間大概在2020年11月左右,倒計時開始。
  • 太空遨遊50億公裡!隼鳥2號探測器將從龍宮星帶回重要樣本
    在太空中遨遊了6年後,隼鳥2號小行星探測器就要「回家」了。據外媒報導,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於2014年發射的隼鳥2號小行星探測器將於12月6日返回地球,屆時將降落在澳大利亞南澳大利亞州的伍默拉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