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逼近地球,隼鳥2號展開分離演練,一段文字讓人聯想到一個疑問

2020-11-26 騰訊網

「我聽到11月的鐘聲」,「我感覺到地球的到來」,「我感到壓力」,11月3日,日本JAXA隼鳥二號團隊在推特上留下這樣的字句,喜悅中帶有焦慮,因為帶著「未知礦石」的日本隼鳥2號飛船已從數億公裡趕回,現已逼近地球,很快將出現在地球附近。

在臨近地球之後,隼鳥2號飛船將精確投放樣品返回艙(SRC),然後以超過第二宇宙速度11.2千米/秒的速度飛掠澳大利亞上空,到時與地面僅相距200公裡,比國際空間站的高度還要低得多,再次製造航天紀錄。

隼鳥2號即將展開「分離演練」

為了能夠精確投放樣品返回艙,JAXA團隊計劃從11月4日開始對隼鳥2號展開一次名為「分離演練」,的操作演習,「分離演練」目的是為了熟悉樣品返回艙的投放操作,以及返回艙分離後飛船狀態快速修復。

不光地球在以每秒29.78千米速度在飛行,而日本隼鳥2號為了追趕地球,以更高速度在飛行,有數據顯示,隼鳥2號現在速度達到30.80千米/秒,因此要將樣品返回艙準確無誤地投放澳大利亞伍默拉試驗場,需要經過一系列精密計算,涉及隼鳥2號飛行速度,飛近地球角度,與地面高度,地球自轉狀況等多個參數。

有專家形容說,隼鳥2號投放樣品返回艙難度不亞於用一顆子彈來擊中一顆高速運行飛彈,只不過前提條件是子彈和飛彈在長時間飛行,仔細想想這話一點也不假,因此從外太空投放物品並讓它精確著陸某個地區,這絕對是一個技術活。

好在這一切操作不是由人手動完成,而是由隼鳥2號內置電腦自動控制完成,現在JAXA團隊需要做的是,通過此次「分離演練」來熟悉操作全過程,完善樣品返回的指令代碼,到時能準確無誤地釋放樣品返回艙。

隼鳥2號可能會帶回未來病毒嗎?

11月3日,JAXA隼鳥二號團隊在推特上還留下另一段引人注目文字:返回艙回收小組也在密切注意新日冕病毒,我們做了一批口罩,希望能早日成功收集膠囊,回收隊全員將帶著這種帶有特別標誌口罩進行回收樣品返回艙。

看到這段文字,容易讓人聯想起一個令人不寒而慄的疑問,隼鳥2號帶回的未知礦石中是否帶有未知病毒呢?

關於人類起源的另一種理論曾經指出,一些彗星上可能攜帶了與生命相關的化學物質,彗星晶體中可能存在圓形碳基分子,芳環複合物等,它們是孕育生命的前提條件,可以算是地球早期生命DNA的前身。

日本東京大學科學家曾在國際空間站外做了一個關於細菌存活實驗,將0.5毫米大的細菌顆粒放到國際空間站外面,結果三年後還有部分細菌存活,這是因為最外層細菌死亡後形成了保護層,從而保護中間層細菌。

按照慣例,國際空間站太空人在返回地面後,都會進行一次長達半個月的隔離期,其中一個重要的因素是怕他們可能帶回了一種未來病毒,因為地外生命是否存在現在還是一個未知數,病毒是否存在同樣也是一個未知數。

由此可見,隼鳥2號帶回的未知礦石中不能排除存在病毒的可能性,但是可能性極小,況且,樣品返回艙在返回地面後,為了以防萬一,也要經過嚴格的隔離和消毒處理,然後再被使用,所以作為吃瓜群眾的我們就沒有必要在這裡「鹹吃蘿蔔淡操心了」。

總之,日本飛船在步步逼近地球,截至11月4日,隼鳥2號飛船與地球直線距離僅剩1,200萬公裡,如果你有一個舊式雙筒望遠鏡,並且知道隼鳥2號飛船的準確方位,可怕可以在黑夜中看見它微弱的光芒,這一切都是那麼不可思議。有趣的科學探索內容請關注唯一微信公眾號:有趣探索

相關焦點

  • 已逼近地球,隼鳥2號展開分離演練,一段文字讓人聯想到一個疑問
    2號飛船已從數億公裡趕回,現已逼近地球,很快將出現在地球附近。,隼鳥2號飛船將精確投放樣品返回艙(SRC),然後以超過第二宇宙速度11.2號展開一次名為「分離演練」,的操作演習,「分離演練」,容易讓人聯想起一個令人不寒而慄的疑問,隼鳥2號帶回的未知礦石中是否帶有未知病毒呢?
  • 已確定:日本小行星探測器「隼鳥2」號密封倉12月6日返回地球
    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19日宣布,該國政府已獲準將「隼鳥2」號探測器的密封艙降落在澳大利亞南部沙漠地帶。膠囊裡裝有從小行星採集的樣品。密封艙將於12月6日在地球上空與探測器本體分離進入大氣層,著陸後回收。
  • 還剩最後2.39億公裡,隼鳥2號10個月後回到地球,投30斤重物體
    而日本打造的隼鳥2號飛船就是外太空中最顯眼一個太空飛行器,因為它已經成功對一顆名為龍宮小行星進行了採礦,現在已進入返回階段。2014年12月3日發射,2018年6月27日接近小行星龍宮,2019年11月12日,收穫滿滿地返回地球。
  • 被忽視的日本太空技術:隼鳥2號,1秒內自主完成小行星採樣
    ,依照計劃,隼鳥2號需要短暫降落到「龍宮」,撞擊其地表,並採集地表下的巖石等樣本,完成樣本採集之際,隼鳥2號會飛回到原待機地點,也就是說隼鳥2號是由日本航天局執行的一次小行星取樣返回任務。隼鳥2號成為了人類第二個採集到小行星樣本的探測器,而人類歷史上第一個小行星採樣探測器是2003年日本發射的隼鳥號,它曾成功的將糸川小行星的一些物質微粒送回地球,預計於2020年底返回地球,此刻的小行星龍宮正在地球和火星之間的軌道上運行,直徑約為1千米,它被認為含有水和有機物,比糸川小行星更為原始,值得一提的是隼鳥2號採用了離子推進技術。
  • 日本領先一步,隼鳥2號密封艙即將攜樣本返回,成功後目標轉向另一小行星
    就在我國嫦娥5號月球探測器完成月面樣品採集任務之後,日本也再一次秀出了自己的實力,如今日本的隼鳥2號小行星探測器傳來了好消息,綜合多家日本媒體報導顯示,12月5日當天隼鳥2號小行星探測器即將向地面釋放裝有小行星1999JU3龍宮碎石的密封艙,這一密封艙將會在東京時間12月6日凌晨2點50分被投放到澳大利亞南部的沙漠地帶
  • 「隼鳥2號」攜小行星巖石碎片啟程返回地球
    中新網11月13日電 據日本共同社報導,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的探測器「隼鳥2號」13日上午10時許,從小行星「龍宮」出發飛往地球。它將攜帶裝有通過兩次著陸獲得的「龍宮」巖石碎片的密封艙,在太空飛行約8億公裡,力爭2020年底返回。
  • 返回地球前,日本小行星探測器「隼鳥2號」都做了哪些事?
    採集樣本後,隼鳥2號又繼續對「龍宮」進行了測量工作,收集了更多數據。2019年11月12日,JAXA稱隼鳥2號已完成對小行星「龍宮」的深入探測,將於13日開啟它的回家之旅,預計2020年年底返回地球。隼鳥2號回收艙返回地球的過程整體非常順利。
  • 在地球2.8億公裡之外,隼鳥2號傳回別樣照片,呈現不一樣的世界!
    在地球2.8億公裡之外,隼鳥2號傳回別樣照片,呈現不一樣的世界!在宇宙當中,地球只不過是太陽系當中的一顆行星而已,地球對於整個宇宙來說可以說是一個非常渺小的存在,而人類在整個宇宙當中更像螻蟻一般存在,但是人類的出現,使得地球成為了一顆與眾不同的的星球,因為它有了生命的存在。也是具有高級文明的一顆星球,也使得太陽系和其它的星系有了很大的區別。
  • 歡迎回到地球!隼鳥2號飛船剩最後1.5億公裡,年底著陸澳洲
    在茫茫的宇宙中,有一艘飛船正在朝著地球前進。它在兩年前離開地球,前去探索一個特別的小行星,如今它滿載著礦石,即將回到地球的懷抱。這就是日本的小行星探測器「隼鳥2號」。按照科學家的估計,在今年12月,「隼鳥2號」就要回到地球,著陸在澳大利亞的荒漠當中。
  • 「隼鳥2號」在「龍宮」上扔了兩個反光球
    日本的小行星探測器「隼鳥2號」(Hayabusa2)已對名為「龍宮」(Ryugu)的小行星進行了一年多的觀測,希望能對太陽系的形成和演化有更多了解。據美國太空網近日報導,在此期間,探測器採集了巖石樣本;製造了一個人造隕石坑;並於近日在「龍宮」表面投放了兩個目標標記,還拍攝了一張照片,記錄下了這一珍貴時刻。
  • 同是星外取樣,嫦娥5號,隼鳥2號,阿波羅11號,誰技術更先進?
    同是星外取樣,嫦娥5號,隼鳥2號,阿波羅11號,誰技術更先進? 最近關於中國的嫦娥5號探月,網上議論得如火如荼。這也是中國在2020年科學界的頭等大事了。嫦娥5號執行的任務是到月球取2kg的月壤,然後回到內蒙古四子王旗著陸。現如今,嫦娥5號已經取樣完畢,還在返程的路上,預計本月中旬就能著陸了。
  • 隼鳥2號第二次龍宮採樣全記錄
    來源:JAXA [2]它已經順利完成了一次著陸採樣,成功採集到了小行星「龍宮」表面的物質樣品(詳見:電光火石,短兵相接!隼鳥2號第一次龍宮採樣全記錄)。行雲流水一氣呵成改編自:JAXA [9]從距龍宮表面8.5米高度到觸地著陸的過程中,隼鳥2號的飛行狀態變化(16倍速)綠圈是打算著陸的C01-Cb區域,藍色範圍是ONC-W1相機的視野範圍。注意位置調整和高度調整之後,隼鳥2號懸停了很長一段時間都沒有動(不是視頻壞了),最後幾秒鐘才自由落體下降的。
  • 中國航天VS日本航天:嫦娥5號和隼鳥2號將在本月返回地球
    近半個多世紀以來,隨著科學理論的發展和製造技術的進步,我們對太空展開了頻繁的探索。而在最近的航天探索領域,就有兩件舉世矚目的事件。 第一是我國的嫦娥5號探測器將在本月執行完月球採樣任務後返回地球,而另一件就是日本的小行星探測器「隼鳥2號」也將會攜帶小行星樣本返回地球。
  • 地球在等待你的歸來!日本飛船距離不足1千萬千米!激動時刻來了
    ,只有隼鳥2號帶著小行星礦石正在返回地球,2020年11月10日實時數據顯示,隼鳥2號地球距離只有972萬千米,已經不足1千萬千米。,相信不少人記憶深刻,它在2019年2月對一顆近地小行星龍宮進行了首次暴力採礦,先是快速降落,採集器觸地,採集礦石,迅速提升,返回原來位置,有視頻顯示,隼鳥2號採礦場面極其野蠻,此次採礦非常成功,獲得了大量長石。
  • 地球在等待你的歸來!日本飛船距離不足1千萬千米!激動時刻來了
    幾乎所有的人造物都在遠離地球,旅行者1號以16.9995千米/秒向外飛,新視野號也在穿越八大行星之外的柯伊伯帶,只有隼鳥2號帶著小行星礦石正在返回地球,2020年11月10日實時數據顯示,隼鳥2號地球距離只有972萬千米,已經不足1千萬千米。
  • 結束52億公裡太空徵程 隼鳥號返回地球 日本邁向宇宙大航海時代
    據日本宇航研究開發機構介紹,密封艙在距離地球約22萬公裡的高度分離後,進入地球大氣層,計劃在12月6日凌晨當地時間凌晨4點17-27分,落在澳大利亞南部伍默拉附近的沙漠。該密封艙為圓盤狀,直徑40釐米、高20釐米、重16公斤。與「隼鳥-2」號分離的密封艙將以每秒約12公裡的速度重返大氣層,自動完成全部動作,直至著陸。
  • 依靠28毫米推力,隼鳥2號飛船剩最後1.67億公裡,6個月後回到地球
    趣味探索訊 在距離地球約1.67億公裡外深空中,一艘人造飛船以每秒22.62公裡速度無聲地飛行著,它的前方是綠色地球和耀眼太陽,後方是太陽系之外暗黑無光的星際空間,這艘飛船就是聞名於世界的日本隼鳥2號。
  • 日本小行星探測器隼鳥2號回收艙返回地球
    新華社東京12月6日電(記者華義)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6日宣布,日本小行星探測器隼鳥2號回收艙當天在澳大利亞南部著陸。該機構將對回收艙可能攜帶的微量小行星樣本進行研究,隼鳥2號探測器在釋放出回收艙後繼續其小行星探測之旅。經過約6年的太空飛行,隼鳥2號探測器於5日在地球附近和回收艙分離。回收艙於東京時間6日3時(北京時間2時)左右降落在澳大利亞南部沙漠地帶。
  • 嫦娥5號月球取樣和隼鳥2號小行星取樣,哪一個技術難度更大?
    我國計劃在今年11月份發射嫦娥5號到月球進行月球土壤採集,並帶回地球。而日本則是「隼鳥2號」探測器成功地從「龍宮」小行星採樣,目前已經在返回地球路上。作為亞洲的兩個強國,也是航天領域先進技術的體現,兩國的天外採樣難度有什麼不同,哪家的難度更大呢?
  • (科技)日本小行星探測器隼鳥2號回收艙返回地球
    新華社東京12月6日電(記者華義)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6日宣布,日本小行星探測器隼鳥2號回收艙當天在澳大利亞南部著陸。該機構將對回收艙可能攜帶的微量小行星樣本進行研究,隼鳥2號探測器在釋放出回收艙後繼續其小行星探測之旅。經過約6年的太空飛行,隼鳥2號探測器於5日在地球附近和回收艙分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