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本達成6.4億裡目標,連中美俄都沒做到,美國受到絕對挑戰?
日本在前幾年向外太空發射了一個名叫「隼鳥二號」的小行星探測器,並於2018年成功抵達了「龍宮」小行星,在其滯留的時間裡,該探測器進行了多項樣本採集任務。其實如果單從表面來看,這只是一次探測行星,採集樣本的任務。但我們要清楚的是,這個名叫「龍宮」的小行星,距離地球足足有6.4億裡,這麼遠的探測距離是中美俄都未曾達到的成就,但是日本卻做到了。
-
印媒:日本取回的這0.1克地外巖石樣本,比中美蘇的都珍貴萬分
航天夢,要是放在百年前可能我們想都不敢想,但是發展至上個世紀的中期,人類對於航天事業的發展愈發看重,從美國的載人登月到前蘇聯的探月採樣再到如今中國的嫦娥五號月球採樣回家,期間不過僅僅過去了半個世紀的時間。
-
印媒:日本取回的這0.1克地外巖石樣本,比中美蘇的都珍貴萬分
美國作為世界上的超級大國,在航天領域有著十分領先的成就,但是中國也不甘落後,一直在努力超越美國。美國是世界上最先完成月球採樣的國家,然而,中國最近的嫦娥五號更是已經成功返艙,完成了月球採樣等多項指標工作。世界上很多國家也在實現著探索宇宙的目標,印度媒體近期表明日本取回的0.1克地外巖石樣本,比中美蘇三國的都珍貴萬分,這則消息更是引起了全世界的關注。不過,日本的航天水平確實也在努力地提升,並且已經成效顯著。
-
外媒:全世界科學家都想得到中國取回的月壤樣本
【外媒:全世界科學家都想得到中國取回的月壤樣本】俄科學家希望獲得中國月壤樣本據衛星社11月24日消息,俄羅斯科學院地球化學與分析化學研究所月球和行星地球化學實驗室主任葉夫根尼·斯柳塔向衛星通訊社表示,俄羅斯科學家希望從中國同行那裡獲得月壤樣本,但暫時還未就此展開會談。
-
俄羅斯科學家:全球科研人員都想得到中國取回的月壤樣本
俄羅斯科學家:全球科研人員都想得到中國取回的月壤樣本近日,在長徵五號運載火箭的運輸下,嫦娥五號順利升空,並且計劃會帶回2千克的月壤樣本回到地球供科學研究。據了解,美國之前一直在打壓中國的航天項目現在中國探月取得進展之後,美國卻想要通過全世界的角度「道德綁架」中國,分享中國的探月成果,怎麼看都是一種雙標。
-
飛37億公裡,5秒鐘取45億年前60克物質,美國獲歷史性突破
如果成功,這將是NASA自上世紀70年代從月球上取回巖石樣本後,第一次從小行星上取回樣本,再一次獲得歷史性突破。由於對本努的物理性質知之甚少,美國宇航局決定派遣一個探測器對其進行觀測,並取回樣本進行研究。
-
美國公布4大航天強國,俄羅斯排名引發爭議,取代者實力不容小覷
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人類不再限於對地球的探索,而是將目光轉移到了太空太多當中,對於神秘的宇宙,人類至今了解的都不多,但經過這些年不斷研究,各國在航天領域也都有了不小的突破。對此美國還對如今的各個航天大國進行了一個排名,美國公布4大航天強國,俄羅斯排名引發爭議,取代者實力不容小覷。
-
航天史上第一步!「天問一號」啟程探火,美國沒做到的,中國做到了
據央視報導,7月23日,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啟程。隨著長徵五號遙四火箭的點火升空,我國拉開了向更遙遠的深空探測的序幕。我國將通過一次發射,實現「繞、著、巡」三大任務,這在世界航天史上尚屬首次,就連頭號強國美國都沒做到的事,中國卻做到了。
-
嫦娥五號成功取回樣本,當年美國登月之謎,或因此被揭開!
,這一消息振奮人心,當中國國旗出現在月球表面的時候,相信所有人不禁感嘆,中國近幾年來航天技術的發展得到了全世界人認可,這次嫦娥5號的主要任務從月球上帶回2千克土壤,讓很多人不了解2千克的月球土壤有什麼作用呢?
-
嫦娥五號順利取樣,美國卻要求中國分享樣本,6次登月浪費了?
嫦娥5號探測器成功著陸,繼美蘇兩國,成功在月球表面軟著陸的國家,探測器著陸之後開始工作,將從月球帶回2公斤土壤,遠遠超過了蘇聯三次從月球上帶回的土壤,不得不說中國目前的航天技術,在全球數一數二,可是嫦娥5號在挖土的過程中,美國竟然提出想從中分一杯羹,他希望中國能夠分享對月球的研究數據
-
美國公布4大航天強國,前三不見俄羅斯身影,中國名次實至名歸!
雖然近年來美國研製的太空武器已經威脅到了各大國家的國防安全,但不可否認,美國航天科研技術為人類做出了突出的貢獻。在這份名單中,排在第二位是中國。我國在航天領域雖然起步較晚,但經過幾十年的發展,航天技術早已今非昔比。【太空探索技術公司,即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是一家由PayPal早期投資人埃隆·馬斯克2002年6月建立的美國太空運輸公司。它開發了可部分重複使用的獵鷹1號和獵鷹9號運載火箭。
-
日本傳來一陣歡呼!航天探測器滿載而歸,美:比嫦娥五號難度還高
近期,中國嫦娥5號的成功發射吸引了全世界的眼球,當然大家最看重的還是中國這次探月工程帶回來的2公斤月壤。就在中國還在為嫦娥5號感到高興的時候,從日本也同樣傳來一陣歡呼!原因就是日本的航天探測器滿載而歸,美國方面還表示這比嫦娥五號難度還高,聽起來頗為得意。
-
盤點2020中國航天的那些高光時刻
其中美國和中國分別以44次和39次位居年度發射次數排行榜冠亞軍。《環球時報》記者發現,與往年美俄中三國激烈角逐航天發射前三強不同,2020年中國與美國在發射次數上遠遠將其他國家甩在後面:排名第三的俄羅斯發射次數為17次,其後依次是歐空局(5次)、日本(4次)、印度(2次)、伊朗(2次)和以色列(1次)。
-
2020中國航天的那些高光時刻
《環球時報》記者發現,與往年美俄中三國激烈角逐航天發射前三強不同,2020年中國與美國在發射次數上遠遠將其他國家甩在後面:排名第三的俄羅斯發射次數為17次,其後依次是歐空局(5次)、日本(4次)、印度(2次)、伊朗(2次)和以色列(1次)。
-
日本人這回做到了!攜帶小行星樣本返回地球 官方:12月6日抵達
攜帶小行星樣本返回地球 官方:12月6日抵達日本的JAXA和澳大利亞航天局官員7月14日宣布,「龍宮」小行星直徑共900米,距地球約3億公裡。「隼鳥2號」將採集巖石樣本,而為粉碎小行星上覆蓋的礫石,探測器將藉助專門的彈丸加以破碎,定於當地時間12月6日降落在南澳大利亞內陸。日本航空航天探索局(JAXA)已申請授權歸還海外發射的空間物體,目前兩個機構都在對此進行確認。該申請將根據《澳大利亞太空活動法》予以批准。
-
嫦娥5號即將取回月壤之際,美國要求分享數據,俄羅斯找中國要土
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上面的關注,方便您接收文章,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您的關注和支持是對小編創作的動力哦!謝謝。不過下半年好事不斷,11月10日,我國的「奮鬥者」號成功下潛突破10909米,創造了中國下潛最深記錄,兩個星期以後,也就是11月24日,中國的「嫦娥5號」順利飛天,執行月面取土任務。嫦娥5號即將取回月壤之際,美國要求分享數據,俄羅斯找中國要土。
-
日本航天獲重大突破,有一技術已領先中美俄,應該提高警惕嗎?
上個世紀,我國在太空領域力量還比較薄弱,但經過了幾十年的發展,中國已經成長為了航天大國,有能力進行更深入的太空探索。對此,不少人認為在航天領域,中美俄呈三足鼎立之勢。但是,情況真的是這樣嗎?早前,美國公布了世界五大航天強國,在這份榜單中,有一個國家的排名,著實讓人大吃一驚,這個國家就是日本。
-
美國以前登月6次,為什麼還要找中國討「月壤」?
最近,我國的航天事業又一次被刷屏了,這次不是升空了什麼衛星,也不是我們又取得了哪一項突破,而是我國的嫦娥五號還沒飛到月球的既定目的地上時,就已經被好幾個國家的科研組織和航天部門給「盯上」了!這是怎麼一回事呢?
-
嫦娥五號出發後,全球都在期盼一件事:從中國獲得取回的月壤樣本
近些年,出現了一個與我國相關的熱詞叫「中國速度」。這其中的中國速度包括了救援速度、生產速度以及發展速度等。而伴隨著「中國速度」的還有兩個熱詞——「中國科技」和「中國崛起」。這些都是國外看到今天我國的發展所給出來的詞彙,誰能想到在沒有任何國家的幫助下,我國能自主的發展起來並且超越了多數國家。尤其在科技這一領域,誰又能想像得到當年那個想要加入太空研究卻被拒之門外的國家,如今被其他國家爭相合作。
-
飛52億公裡取外星物質,卻取回一個人造物?日探測器發生蹊蹺事
日本探測器隼鳥二號經過長達6年的漫長飛行,行程52億公裡,終於從小行星龍宮上取到了外星物質,並於12月6日將返回艙送回,降落到南澳大利亞阿德雷德西北沙漠小鎮伍默拉。日本航空航天局(JAXA)的人員遠赴澳大利亞,順利找到了返回艙並將其帶回日本,一切似乎都按照計劃進行,非常順利,非常完美。然而打開返回艙後,科學家們卻大吃一驚,在炭黑色的小行星碎片中,似乎出現了一個亮晶晶的人造物——一張揉皺的錫箔紙!怎麼回事?億裡迢迢取回的小行星物質,全程都是密封的,連空氣都無法進入,怎麼會出現人造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