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印媒:日本取回的這0.1克地外巖石樣本,比中美蘇的都珍貴萬分
為了達到這樣的目標,世界上的很多國家都在積極地提升自己的科技水平,航天事業更是成為世人眼中非常莊重的領域。我們不遺餘力地探索宇宙,想要獲取大自然更多的力量,希望可以幫助人類實現更多的夢想。人類探索太空更是一個漫長的歷史進程,需要一代又一代有志青年不斷地努力,才能完成更多的認知目標,解出更多的奧秘。
-
中國試圖從月亮取回巖石樣本.英語讀頭條(第662期)
China seeks to retrieve first Moon rocks since 1970s自1970年代以來,中國首次嘗試取回月球巖石
-
NASA直接上門索要,重提1克「恩情」?日媒嘲笑:從沒這麼尷尬過
對此很多國家都向中國投來目光,希望與中國在月壤上達成合作,共享成功,就在這個時候,曾經作為更早登上月球,取回月壤的美國也站了出來,想要分得一杯羹,提出要與中國在太空領域達成合作。,加大中美在太空領域中的接觸非常重要。
-
印媒:中國已成太空探索典範,美歐此前行動掩蓋亞洲國家努力
據印度《歐亞時報》12月15日報導,目前,中國,日本等已經成為亞洲在太空探索領域崛起的典範。中國嫦娥5號探測任務,於11月24日啟動,目前已經完成任務,即將帶著月球表面的巖石和土壤樣本返回地球。值得注意的是,印媒開篇特意強調,"在整個航天歷史過程中,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和歐洲航天局(ESA)一直主導著太空探索領域,掩蓋了亞洲國家所做的努力。
-
美國曾贈中國1克月巖,「嫦娥之父」用0.5克發了14篇文章
事實上,1978年美國曾贈予中國1克重的月球巖石標本。如今這1克月巖去哪了?如今,這0.5克月巖被收藏在北京天文館。(圖片來源:北京天文館官網)中新社報導,1978年,為推動中美儘快建交,時任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布熱津斯基到訪中國。為表誠意,布熱津斯基隨身攜帶了一份特殊的禮物——1克重的月巖標本。這塊巖石被澆鑄在一塊有機玻璃內。
-
日本航天獲突破,跨越6.4億裡取回樣本,中國和美國都沒做到
其實,這個國家我們很熟悉,就在我們身邊的國家——日本。有消息報導,該國在航天領域獲得了重大的突破,跨越了6.4億裡在太空中的小行星上取回樣本。關於這一突破,連美國、俄羅斯和中國都沒有做到。日本不顯山不露水,取回6.4裡外小行星樣本
-
日本隼鳥2號或取0.1克物質,嫦五取回多少月壤?至少是其2萬倍
嫦娥五號著陸器與上升器日本隼鳥2號關於這一問題,本人已在前兩天的文章中有所表述,簡單來說就是從信號的遠距離傳輸和測控上,日本的技術難度要更高一些, 但我國也能做到;而日本的探測器靠近小行星,技術操作的難度並不大,因為其靠近的「龍宮」小行星質量很小,所以其引力也很小,對探測器的引力甚至都很難改變其運行狀態,但是月球就不一樣了,引力相當於地球的1/6,所以落月才是真正有技術考驗的難題
-
飛52億公裡後,日本飛船即將送回外星物質,然後繼續飛百億公裡!
最近,南澳大利亞阿德雷德西北沙漠小鎮伍默拉來了一群日本人,乘著直升機,帶著各種設備,在塵土飛揚的沙漠中緊張地忙碌著,看起來像是在尋找什麼東西。他們是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的科研人員,到澳大利亞是有一個重大使命:迎接從數億公裡外太空取回的珍貴物質——來自小行星龍宮(1999 JU3)的外星樣本。
-
月球上的土,為什麼這麼珍貴?
原創 好奇實驗室 好奇實驗室24日凌晨4時30分,我國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成功發射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順利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之旅。
-
印媒評嫦娥五號成功:火星探測印度是亞洲第一國 這最複雜
2020-12-17 23:11:44 來源: 武器知識 舉報 中國嫦娥五號返回器帶著月球樣本安全著陸引起印媒關注
-
曾經,美國贈送我國1克月壤……
1978年,中國科學家第一次接觸月球樣品,該樣品是由美國贈送,重1克。歐陽自遠說:「這1克樣品,最多給我們用0.5克,還有0.5克必須保存起來。我們大概花了3到4個月,用這0.5克樣品,發表了14篇科學論文,最終知道了它是什麼石頭、什麼結構……」 後來,美國人對歐陽自遠說:「我們什麼都沒說,你全知道了。 」 歐陽自遠說:就是從美國贈送的這僅僅1克重的月壤開始,中國開啟了向太陽系星辰大海的挺進。
-
渴望「嫦五」月壤樣本,美媒:美國專家都知道希望渺茫
渴望「嫦五」月壤樣本,美媒:美國專家都知道希望渺茫儘管有很多陰謀論,但美國曾在1969年登上月球是一個不爭的事實,隨著美國登月的成功,美國又多次發射阿波羅號的飛船,從月球上帶回382公斤的月壤樣本和世界分享。
-
「隼鳥2號」密封艙內發現黑色沙粒,或為0.1克「龍宮」巖石碎片
(觀察者網訊)共同社12月15日報導稱,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14日公開了位於「隼鳥2號」密封艙內的樣本容器內部圖像。 圖像顯示,樣本容器內有黑色沙粒。JAXA對此表示,這可能是在小行星「龍宮」採集的巖石碎片,將展開進一步的分析。
-
美國大使曾給了荷蘭1塊假月巖?那給中國的1克月壤會是真的嗎
1克左右的月巖小塊,基本上不會贈送大塊的月巖,像美國官方給荷蘭政府的就是,小碎塊裝在亞克力裡。美國分析月球樣本 和蘇聯以及美國公開數據一致,,幾乎每個月壤樣品都包括多種巖石和 礦物。
-
日本技術這麼強?隼鳥2號採回龍宮樣本超預期,至少5.4克以上
而同時我們也知道,還有一個探測器從地外回來了,並且比嫦娥五號先回到地球,那就是日本「隼鳥2號」送回地球的小行星「龍宮」樣本,這也算是人類對地外的一次重大探索,而根據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表示,日本本次針對的小行星龍宮採樣,是超出了最初的預期,並且在研究上可能更加具有突破的可能性。
-
40年前中國獲贈1克月球土壤,今嫦娥五號親登月球「挖土」
這是中國第六個月球探測任務,它不僅標誌著我國「嫦娥」工程將完成「繞、落、回」三部曲的第三階段目標,也意味著人類時隔44年將再次從月球帶回巖石和土壤樣品——上一次月球採樣返回任務,還是1976年蘇聯的月球24號。
-
嫦娥五號取回的月樣能幹啥?
但是一直到阿波羅登月後,人們取得了大量月球巖石與土壤的樣本,通過對這些樣本的分析,才最終提出一個目前被主流所接受的說法:小行星碰撞說。科學家們在分析了月球樣本後,發現地球和月球具有完全一致的氧同位素組成,這在地球與其他類地行星上並未出現過,說明地球與月球的物質曾經發生過充分的混合;此外,還通過地月巖石樣本的對比後發現,地球的化學元素中,矽元素出現了不正常的虧損狀態,而月球的化學元素中則缺少鑭系元素Eu,矽是一種造巖元素,很容易富集於地表巖石中,撞擊導致的地表巖石破裂和飛出才能導致矽元素的消失,而只有當月球主要成分源於其他行星的時候
-
俄羅斯科學家:全球科研人員都想得到中國取回的月壤樣本
俄羅斯科學家:全球科研人員都想得到中國取回的月壤樣本近日,在長徵五號運載火箭的運輸下,嫦娥五號順利升空,並且計劃會帶回2千克的月壤樣本回到地球供科學研究。得知消息的美國宇航局也開始「陰陽怪氣」地表示,希望中國能像美國一樣,向全世界分享探月工程的數據。
-
意媒:中國第三次「探月」成就矚目
【歐洲時報12月3日李朔編譯】12月1日,中國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著陸月球,並傳回著陸影像圖,中國計劃從月球取回約2公斤巖石樣品和材料。意媒表示,對中國人而言,這是一個了不起的成績,中國現已成為美國在太空領域的真正挑戰者。